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q3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养出好女儿——分享著名心理专家的养女心经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0:35:45 | 只看该作者
三、面对紧张情绪,学会自我调整
考生的不良情绪大多体现在对考分的过分看重,担心考试和升学结果。造成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有群体效应,即把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另一方面,学生将获取高学历等同于人生价值和个人发展。考生的不良情绪多表现为:情绪过于紧张、考前产生焦虑、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头脑出现空白、情绪低落、精神过于松弛沮丧等。只有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减轻压力,也才能健康愉快地学习。
考前调整情绪需要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认知,即使北大学生也有55.2%在高中阶段遇到过“学习挫折”。对自己的努力、成绩等要有一个肯定的自我评价,能够认识到自己已经尽了努力,与自身做对照已经取得了进步,做最好的自己即可。
即使做到如上所述,仍然有一部分考生会出现考试焦虑,文中附录为“中学生考试焦虑自测问卷”,考生可以进行自评并根据结果采取不同的调节方法,解释如下:
对有中度和重度考试焦虑的学生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7:11:32 | 只看该作者
四、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考生常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儿”现象。其原因可能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内容太难负担过重、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长期精神紧张或者大脑未得到充分休息而引起的疲劳效应。
“注意紧张状态”理论提出学习单元时间概念。在学习单元时间内学生应保持注意紧张状态,避免在一个既定学习单元时间内分心。由于个性差异,每个人的学习单元时间可能不尽相同。根据考生的感受,有人学习单元时间是25分钟,分析自己学习单元的时限,确保复习在学习单元内进行。
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制法:首先,当出现某种不良情绪时,考生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其次,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最后,继续学习,直到完成。这样考生就应该能够克服在一个学习单元时间内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7:27:12 | 只看该作者
五、合理休息,保持旺盛的精力
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在6—10个小时都是合理的,睡眠时间可根据个人的身体和学习情况有所增减。睡眠可以使身体各部分机能迅速恢复能量,考生每天中午抽出30分钟午睡,是下午和晚上有效学习的保障。
实验表明,在处于清醒状态和学东西时大脑十分活跃的部分,在进入睡眠状态后仍然在紧张地工作,人们醒来后能比入睡前更好地完成刚学做的事情。睡眠不仅可以恢复体力,解除一天工作的疲劳,休息大脑,而且对于存储记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学业的压力及大量的作业,部分考生出现失眠现象,致使出现不良情绪。心理学家认为一夜不睡,并不影响人的智力和记忆水平。个别考生因失眠而使成绩下降或考试失败,这主要由考生对未睡好觉这件事本身的误解所致。
为了睡得香,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1.作息定时。人体的生物钟运行精确,我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醒来,即使休息日也应该尽量在平时起床前后的一小时内起床。
2.调节体温。理想睡眠环境是阴凉黑暗的房间,如果入睡难,可以脱掉一层衣物或者调低室内温度。
3.睡前少许进食。睡前不能兴奋,不建议饮用咖啡或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4.床只用于睡眠。如有空间,最好将学习资料和电脑、电视搬出卧室。
保持旺盛的精力还需合理的运动。考生每天安排的运动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是比较合理的。考生要学会利用学习的间歇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认真做好课间操。课间10分钟活动起来,千万不要把这些活动时间再用来读书学习,必要的身体锻炼可以保证学习活动的可持续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7:53:51 | 只看该作者
六、科学用脑
有些教师反映,看到考生学习很用功,刻苦学习的精神令师生感动,考试成绩却出人意料的差。有些学校近乎提出“向时间要成绩!”的口号,这种精神可嘉,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只有科学用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时要注意调整学习内容。因不同内容的学习是由大脑的不同部位支配的,左半脑负责控制人的具体行为,如演讲、写作、语言和运算,而右半脑掌管控制人的想象活动,如空间思维能力、音乐和直观感受。变换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可以使大脑皮层的某个部位由抑制状态转为兴奋状态,从而解除神经细胞的疲劳,使大脑得到休息。一般而言,学习一门功课的时间以1—2小时左右为宜,换学另一门功课时,中间最好进行“课间休息”,这有利于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记忆是考生的一大难题,许多考生感觉记不住知识要点。事实上,记不住是正常的现象,一半的记忆在4个小时内即消失了,艾滨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的规律,因此,为了提高记忆力,在两个月内复习4次,效果最佳。复习日程安排为第一次复习在翌日,第二次复习在一周后,第三次复习再隔两周,第四次复习隔一个月。在复习时尽量利用五官来记忆,不要只靠眼睛看,动手在纸上写、读出声音来都有助于记忆力的提高。
总之,考生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才可提高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效果。保持心理健康,学会放松,合理地休息,有效地睡眠,适当地运动,科学用脑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预祝各位考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enghuan + 10 + 10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06:53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中学生考试焦虑自测问卷
本问卷可用来检测中学生的考试焦虑程度,共由33个题目构成,每题有4个备选答案,请你仔细阅读每一个题,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A、B、C、D中的一个填在题目前的圆圈里。其相应字母的意义如下:
A=很符合自己的情况;B=比较符合自己的情况;
C=较不符合自己的情况;D=很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1.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我就坐立不安了。
○2.临近考试时,我就泻肚子了。
○3.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身体就会发僵。
○4.在考试前,我总感到苦恼。
○5.在考试前,我感到烦躁,脾气变坏。
○6.在紧张的复习期间,我常会想到:“这次考试要是得到个坏分数怎么办?”
○7.越临近考试,我的注意力越难集中。
○8.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了,参加任何文娱活动都感到没劲。
○9.在考试前,我总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坏。
○10.在考试前,我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11.到了考试那天,我就不安起来。
○12.当听到开始考试的铃声响时,我的心马上紧张地急跳起来。
○13.遇到重要的考试,我的脑子就变得比平时迟钝。
○14.看到考试题目越多、越难,我越感到不安。
○15.在考试中,我的手会变得冰凉。
○16.在考试时,我感到十分紧张。
○17.一遇到很难的考试,我就担心自己会不及格。
○18.在紧张的考试中,我却会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19.在考试时,我会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也回忆不起来。
○20.在考试时,我会沉浸在空想之中,一时忘了自己是在考试。
○21.考试时,我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
○22.考试时,即使不热,我也会浑身出汗。
○23.在考试时,我紧张得手发僵,写字不流畅。
○24.考试时,我经常会看错题目。
○25.在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的头就会痛起来。
○26.发现剩下的时间来不及做完全部考题,我就急得手足无措,浑身大汗。
○27.如果我考了个坏分数,家长或老师会严厉地指责我。
○28.在考试后,发现自己会做的题目没有答对时,就十分生自己的气。
○29.有几次在重要的考试之后,我腹泻了。
○30.我对考试十分厌烦。
○31.只要考试不计成绩,我就会喜欢考试。
○32.考试不应当在像现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下进行。
○33.不考试,我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25:31 | 只看该作者
〖计分规则与结果解释〗
计分按A、B、C、D对应3分、2分、1分、0分。用下面的公式计算总得分:总得分=3×选A的次数+2×选B的次数+选C的次数。
根据你的总得分即可推断你的考试焦虑程度:0—24分可认为是对考试镇定自若;25—49分可认为是轻度焦虑;50—74分可认为是中度焦虑;75—99分可认为是重度焦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27:22 | 只看该作者
参考资料:
1.曾令国、刘春平. 超常记忆密码破译.第1版.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7
2.〔日〕池谷裕二.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大脑记忆与学习方法.马宋芝译.第1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8
3.彭剑飞.考试心理指导艺术.第2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1
4.宋专茂.心理健康测量.第2版.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3
5.陈丽云、樊富珉、官锐园.身心灵互动健康模式:小组辅导理论与应用.第1版.民族出版社, 2003.6
6.〔美〕迈克尔•罗伊森、迈哈迈特•奥兹. YOU 身体使用手册.兆彬、俞睿译.第1版.译林出版社,2006.8
7.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专攻北大”课题组.人人可以上北大——北大学生的家庭教育.第1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33:57 | 只看该作者
亲子教育中,姗姗来迟的父亲
——做慈颜知己般的父亲

文:果子

以往一说到亲子教育,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母亲,关于母亲如何教育子女的书简直不胜枚举。亲子书往往作者是母亲,读者也是母亲。而父亲,一直处在后援的位置,为孩子在外打拼,赚够奶粉钱,赚够入托费,赚够小学到大学的学费直至孩子成年。只要做到这些,似乎这个父亲就合格了。如果空余时间再接送下孩子,周末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转转,那简直就是最好的父亲形象。所以,即使有时间看书,对于男性读者来说,理财的书也远比育儿的书更吸引他们。
近年来,图书市场中父亲缺失的现象才略有改观,出现了几本父亲写的书,但同时人们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父式教育似乎不像母式教育那么口径统一,而是走向了两个方向。比如描述以逼孩子练琴著称的某星爸之教育经历的书,和以“打”孩子闻名的某狼爸之《所以,北大兄妹》,往往在大谈特谈严厉、苛刻下的成功。而另一方面,学者方刚的《我的孩子是“中等生”》又传递着轻松下的快乐成长,近期心理专家马健也携新作《女儿好养》加入了后者阵营。力主孩子独立、健康的成长远比成功更重要。并且,在轻松教育的同时,马氏教育法一样可以带来成功。

《女儿好养》是一本罕见的以父女关系发端的亲子教育图书,从父女情感互动、孩子学业问题、孩子的心理问题以及青春期和高考要面对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阶段式的介绍了父母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亲子问题。可以说是心理专家马健的养女心经,是一个喜欢记录的父亲,跟踪女儿成长及总结自己成功教育技巧的精华之书。从中读者可以感受到马家那种很舒服的亲子关系,他们之间可以无障碍沟通;依依身心健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好,有能力……这一切都归功于父亲对女儿的理解与尊重。当然,这本经验之书同样适合母亲、儿子以及所有的亲子关系。《女儿好养》正是一部手把手教父母如何改善亲子关系的书!一部教父母如何与子女从疏远、畏惧、愤懑、隔膜、怄气、失望、互存敌意,转为亲密、渴望、赞赏、交流、信任、尊重,甚至成为朋友的书。
本书两位作者就是有着让人羡慕的知己般关系的马家父女,父亲——马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经济学学士,心理咨询师,电视台特邀心理专家。参与录制有:北京电视台青少频道《谁在说》,生活频道《生活广角》、《选择》,卡酷卫视《宝贝星计划》;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宝贝一家亲》等十余个电视栏目。并著有《心理师为家庭导航》等书。
女儿——马泽,目前就读于北京二中高二年级文科班。

到底是选“棍棒之下出孝子”还是“孩子你真棒”?到底是选高压之下痛苦的成功,还是与知己般的慈父轻松的走向成功?相信所有孩子都会选择后者,相信更多的父母也会选择后者,因为选择后者的经验实践起来并不比严厉、苛责痛苦的高压政策复杂,父母们何乐而不为呢!正如心理学博士李亦菲在书评中总结的那样:
《女儿好养》采用纪实性叙事的方式,为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案例。从这些案例中,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从事亲职教育实践的心理咨询师是如何身体力行地将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自己对女儿的教育之中的,这些“特殊”的教育方式又对女儿的成长历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说马健采用的教育方式是“特殊的”,并不是因为采用这些教育方式的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而是因为这些教育方式不被大多数父亲所采用。而多数父亲没有采用这些教育方式,也不是因为他们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而只是因为他们受传统藩篱的束缚,没有成为女儿的知己。

做女儿的蓝颜知己也好,做孩子的慈颜知己也罢,其实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姗姗来迟的父亲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4 00:19 , Processed in 0.077358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