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07|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有猛虎 细嗅蔷薇——牛妈育心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香四溢 于 2013-12-17 12:29 编辑

我的大牛现在4岁零3个月。在他没有出生前和刚出生的一段时间,我买了不少早教的书,像《卡尔威特的教育》、《冯德全早教方案》等等,想象着,在他出生后,如何经由精心的早期教育,让他早慧。然而,伴随着孩子的点滴成长,我的观念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我暗自猜想,在育儿道路上,迄今为止,大概没有过一个无比幸运的、从不曾焦虑的父母。在度过了肉嘟嘟小粉团大玩具的阶段后,作为一个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探索欲强、个性鲜明的男孩的妈妈,伴随着自己工作和生活中情绪、状态的起伏变化,面对孩子“神秘莫测”的情绪和变化无常、有时甚至“不端”的行为,我有过不知多少次的焦虑、茫然、挫败、无助。我的研究生专业是心理学。然而,面对孩子,很多时候,我觉得大脑一片空白,束手无策,以前学过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通通化为一缕青烟袅袅不见。甚至有时候,好脾气的我都会被激怒,变得生硬粗暴,与孩子对峙相持,之后自然两败俱伤,我们俩人可能都会陷入一片挫败感的泥沼。

    每一个身处现实世界的成人父母大概都有体会,比知识培育更重要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稳定,心态平和,与人为善,在变化莫测的大千世界中,拥有靠自己生存下去的信心和勇气,在日益浮躁的社会里,具备找到快乐、享受幸福的能力。然而,我们真的能把最想教给孩子的,教给他们吗?我们是否具备了足够的心的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是否在教育理念上经常自我矛盾?我们是否内心虚弱、烦躁不耐、常被负面情绪折磨、爱面子甚过爱孩子?在我们状态和情绪良好的时候,我们也许是尽职的父母,竭尽所能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全身心陪伴孩子成长。然而,在一天工作后筋疲力尽回家只想倒下时,在被工作和生活中的事件折磨得沮丧低沉时,在一群情绪稳定、表现良好的孩子们中间自己孩子突然无理取闹搞不掂hold不住时……我们是否还能不忘初心?

    在和孩子的关系中,我们总以为我们自己是较强的那一方,孩子是被我们培育的。其实,孩子也许才是一个家庭真正的心理治疗师。孩子像天使一样诞生在一个家庭,洁白无瑕。他们给我们机会陪伴着他们,从生命的最初开始,重新得到一次成长。在持续的、无私的付出中,我们变得成熟,也更懂得爱。在与孩子的冲突中,在面对孩子一次次崩溃的过程中,在对育儿深感精疲力竭甚至绝望的过程中,我们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振作,调整自己,重新出发。也只有经由这样的循环,我们才能逐渐看清,孩子带给我们的困惑中,到底有多少是孩子的问题,多少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多少是孩子带给我们的冲击,多少其实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无法承受。在不断的努力甚至挣扎中,我们自己内心的空缺和旧伤,得以被审视,被关注,被疗愈。

    育心是育儿心,也是育己心。爸爸妈妈们,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刻,来临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金币 +30 贡献 +20 收起 理由
爱睿02 + 10 欢迎牛妈!
Xieno + 20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1: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香四溢 于 2013-12-17 12:28 编辑

【你犯了不劳而获和掠夺他人劳动成果罪】

在当众和阿牛正面冲突两次之后,我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在人多的场合要按捺得住,一切冷静下来再说。然而……

最近在读李岩的《游戏力》。在发现冲突和说教都无用的情形下,如何换一种轻松巧妙的方式实现对孩子的引导和沟通,成了最大的挑战。阿牛这阵子迷上了《黑猫警长》,尤其是第三集《吃红土的小偷》,一周以来天天晚上必看,看完了还要求在平时生活中角色扮演,他是警长,找人做小偷。

晚上阿牛要在小桌子上看书。我环顾四周,茶几上、沙发上、小桌上,都被阿牛的书占满了。他的习惯是,一次从书架上拖下至少十本八本,然后……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我们并没有培养起他及时归位的好习惯。

虽然心里并没有底,我还是想试试,于是平静地说:“牛儿,把你的书放回去好吗,要不,你的小桌子上都没有地儿了。”

阿牛面无表情地说:“好。”拿起小桌子上的书,开始扔向沙发。扔一本,我阻止:“怎么能扔书呢?!”继续,第二本。我:“快停下!你在干嘛?!”没有用,第三本……我心里的火苗噌噌地就窜上来了,怒视他一眼,为了避免发火,转身就走。

我心里的台词是:熊孩子!今晚不要来找我了!我不想跟你玩,也没有故事了!可是到里屋转念一想,发火不是战斗力。既然问题出现,就得想办法解决。一转身,我又走出去了,同时,一个念头在我脑中升起。

我快步走到阿牛面前,对他说:“如果今晚你不把你的书放回书架,你就犯了不劳而获和掠夺他人劳动成果罪!(《黑猫警长》台词)”阿牛自然滚瓜烂熟。

他抬头看着我,愣了一下,然后反驳:“不是,这不是不劳而获。”

我说:“你看完书从不收拾,然后,每次都是我们大家把你的书整齐地放回书架,下次方便你从架子上拿书,这是不是不劳而获?”

阿牛点头:“是。”

我说:“好。如果今晚你去收拾你的书,那么你就是黑猫警长,我就是白猫班长,我跟着你一起干。如果你不收拾,你就是犯了不劳而获和掠夺他人劳动成果罪,那我就要审判你。”

阿牛低下头,开始看书了。看完书,他果然,乖乖动手开始收拾自己的书。我跟着他一起,不一会儿,整个摊着的书,就全被整整齐齐地摆到了书架上。等一切归位,我特地冲着阿牛站直,敬了个礼:“报告警长,一切都收拾好了!”

今早又用同样的方法试了试。阿牛如常穿好了衣服,准备去幼儿园。我问:“牛儿,每天起床以后,被子就摊在这里不管,等姥姥和妈妈叠好,晚上再打开盖,算不算不劳而获?”阿牛点点头:“算。”我:“那我们来叠被子好吗?”阿牛很爽快地:“好!”于是,阿牛很认真地跟我,用小手拉着被子,开始学叠被子。一直到把自己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阿牛很有成就感很得意地看着成果,大声宣布:“我下令!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被子叠好!”于是,爸爸和妈妈遵照黑猫警长的命令,自己动手把自己的被子叠好。

如法炮制,吃早饭,牛妈继续启发:“姥爷做了饭,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就吃饭,是不是不劳而获?”阿牛:“是。我来端盘子吧,我还可以拿筷子!”

点评

记录这么详细,难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22:28
很棒的帖子啊,这样的方法学习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13:53
妈妈太棒了,赞一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2-13 13: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3: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爱睿02 发表于 2013-12-13 11:50
陆续读了几遍,很感动,说实话孩子一晃大了,他小时候自个的感慨都有点模糊了,所以需要我们不时记录或者重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3 13: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悠悠 发表于 2013-12-13 13:00
好帖,期待继续。

与孩子一起成长,我们的生活完整了。

谢谢亲的鼓励!嗯嗯,是文学性,偏感性的认识呢。亲是科学性,偏理性的呢。从我们俩的签名档就能看出风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2: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香四溢 于 2013-12-17 12:30 编辑

【真正的魔法,只有更多的坚持、智慧和耐心】

无意中看到小猪摇摆夫人这套书,真的被介绍中法力无边的小猪摇摆夫人深深吸引了。她是家长们的大救星,是孩子们最贴心的朋友。当父母为孩子们的“问题”忧心忡忡、大伤脑筋时,小猪摇摆夫人总能有完美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孩子们的坏习惯,还能赢得老师、家长、孩子的深深喜欢!这是一种多么高大上的境界啊。我大概是怀着一种膜拜的心情,入了这套书。

拿到手,粗粗翻了几个故事,发现这些故事具有非常强烈的魔幻色彩。小猪摇摆夫人的那些药丸啊、工具箱啊、方法啊……一种“此物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感觉油然而生。阿牛是很喜欢这些故事的。我用轻松、夸张的语调读给他听,那些孩子们的言行,逗得他乐个不停。在读的过程中,我将阿牛平时的一些小小行为,也穿插在故事里,尽量不着痕迹。我希望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提醒孩子,哪些行为是不好的。然后在孩子心里不知不觉种下这样的信念种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有时也许会有不好的行为或者习惯,但是都可以改正。

虽然得不到小猪摇摆夫人的神药,这位魔法师还是能给我们一个重要启迪,那就是,该用什么样的视角和方法看待孩子所谓的问题和坏习惯。前一两天在新浪@王人平微博上看到一张表格,论述的正是同样的问题。人的性格永远是双刃剑。霸气的反面是领导力,破坏力换个角度,正是创造力。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将他身上这种能量运用到正的方面,而不是消灭这种力量。

然后你发现,完美的、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案永远只存在于童话故事中,在现实世界中,真正的魔法,只有更多的坚持、智慧和耐心。还应了《圣经》里那句经典的论述:“爱是恒久忍耐。”


how to turn your weaknesses into strengths.jpg (86.02 KB, 下载次数: 0)

how to turn your weaknesses into strengths

how to turn your weaknesses into strength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5 10: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香四溢 于 2013-12-25 10:53 编辑

【2013圣诞 第一次作Santa】
前几年一直没有送过阿牛圣诞礼物。去年阿牛看过《极地特快》后,曾自己总结:“圣诞老人只有美国才有!”圣诞节前一天,匆忙入了只圣诞袜,只是不肯定,娃还信不信有圣诞老人?

晚上跟阿牛把圣诞袜摆在床头,阿牛嘀咕:“圣诞老人能找到我的袜子吗?”我说:“会的,一定会的。”娃在嘀咕中香甜睡去。

我跟他爹开始捣鼓,看说明书,装电池。给他备了两只对讲机。娃最近痴迷黑猫警长,猜他会喜欢。我跟他爹一个蹲在书房,一个钻卫生间,调试完毕,悄悄放进袜子,大功告成。

早上我早早醒来,拾掇完在客厅。一会儿阿牛醒了,听他在里面喊我。跑进去他看着窗外仍黑黑的天空,睡眼惺忪但意识清醒地问我:“妈妈,圣诞老人还来吗?”我忍着笑:“已经是早上了呀。快看看你的袜子里有没有东西!”

娃往外倒,两个对讲机掉出来了。我故作惊讶状:“哇塞,圣诞老人这是送了你什么?”娃看了半天,说:“两个遥控器。”我……晕……

跟他讲明这俩对讲机的用途。娃的第一反应是:“妈妈,我送你一个。这样以后你上班的时候,有什么事就可以随时跟我讲了。”瞬间被感动了好嘛。

跟娃在家里演练两次。娃兴奋。黑猫警长这下可以远距离指挥白猫警士了。

我宣布,第一次作Santa,成功。

圣诞袜_副本.jpg (100.11 KB, 下载次数: 0)

2013-12-24圣诞袜

2013-12-24圣诞袜

对讲机_副本.jpg (108.19 KB, 下载次数: 0)

2013圣诞礼物

2013圣诞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9 16: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香四溢 于 2014-1-29 16:17 编辑

2014年的第一个月,牛爸和阿牛都生病,我自己也倒下生病,而且,还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职业倦怠的低潮之中。那些顶着心头压力,自己一个人默默在深夜加班的日子,是难忘。那些在孤独中悄无声息落下无人知道的泪水,是难忘。最难忘的,恐怕还是过程中那种愈加坚定的信念:如果你自己都不牢记着自己的理想,那么,谁会替你记得?

哭过,难过过,又笑着出发。如同单位一个姐姐说的:这丫头,又活过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3 收起 理由
胡卓悦 + 3 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13: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里的作品栏】

我还记得,我最初在家里布置这个角落时的想法。那时,阿牛跟着蔻子画了好几个月画,仍然画出的,只是一团看似乱七八糟的线条。我希望通过这个角落告诉孩子:你的每一幅作品,在爸爸妈妈眼里,都很棒。就算在别的地方,在幼儿园,你的作品也许登不上墙,但在家里,永远有个位置,会展出你的点滴进步。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

时光荏苒,我希望自己,永远不忘初心。


20140211_183214_副本.jpg (99.66 KB, 下载次数: 0)

20140211_183214_副本.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5-5-22 17: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眨眼的功夫,自己好久都没有来论坛了呀。年岁渐长,愈发感觉毅力、坚持、恒心,这样字眼的可贵。所幸,近一年来,心路成长明显,感觉内心所希望的,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可以控制心力。那么,从现在开始,在阿牛马上就要上小学之前,把论坛这里的记录,坚持下去吧。


【2015-05-21】投掷石子事件


这天是幼儿园大班最后一次运动会的日子。我下午请了假出席活动。活动非常顺利圆满。下学我接阿牛回家,顺道和其它三个小朋友的妈妈们,一起在小区花园里坐着,聊天,看着孩子们在不远处的小水池、花园里玩。


玩了一阵子,孩子们跑到车库入口处上方的草坪那里。正好有社区宣传栏,遮挡住了我们妈妈们的视线。我们也没有在意,继续聊天,看时间差不多了,想着快带孩子们回家了。这时,牛姥来给阿牛送水,她走过去看了一下,就跑回来对着我们说:“你们几个人,只顾着聊天,也不管孩子,他们往下扔东西,人家找过来了!”


我从聊天的思绪里回过神来,余光似乎瞥见孩子们跑开了。这时,我看到远处有两位女士匆匆忙忙跑过来了。跑到小花园这里,她们很着急地说:“刚才那几个孩子呢?他们朝我们车上扔石头!”然后匆匆忙忙又去追。我站出来,站到她们身后,说了句:“是我们的孩子。别跑,是我们的孩子。”她俩站住了,情绪非常激动。我问:“是穿着白色T恤的孩子吗?”她们点头,说是的。我说:“你们不要激动。我去找他们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她俩站住了。我们三个妈妈去找孩子。在一个小房子后面找到了躲起来的娃。
“你们是在躲猫猫吗?”
“不是!我们躲起来了!”
“有两个阿姨说你们朝她们车上扔了石头。你们扔了吗?”
一个说:“是大牛带头扔的!”
一个说:“我没有扔!”
另一个说:“我就扔了个酸奶盒,就扔了一次,没扔中!”


我看向阿牛:“牛,你扔了吗?”
阿牛说:“我就扔了几次。”
事实已经比较清楚了。我走过去说:“既然你扔了,现在就需要去阿姨那里道歉。如果造成了损失,我们需要给阿姨赔偿。”阿牛说:“我不敢去。”我说:“妈妈会陪着你的。”我牵着阿牛的手,走到那两个阿姨面前。牛姥一直和她们在一起沟通,现在,她们的情绪平静了一些。


我说:“给阿姨道个歉吧。”阿牛小声说:“对不起。”
其中一个阿姨问:“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阿牛说:“土块。”阿姨从旁边拨拉了一块小石头问:“ 你扔的是不是这个?你知不知道差点把阿姨玻璃打破了,会打到司机的,这样非常危险!”我说:”对啊,车是非常珍贵的私人财产。妈妈早就跟你说过这一点。你这样做,对人和车都会构成危险。“阿牛听着。


这时,远处三个娃还有点不敢走过来。妈妈们带着他们终于走过来了。娃说:”我没扔。“目击者牛姥在一旁说:”说实话。敢做就要敢当!“娃又说:”我扔的是酸奶盒,没有砸中!“此时娃们也更多勇气了。大人们在一旁说:”给阿姨道歉,道歉。“孩子们都说了对不起。


我说:”我们跟着去看看你们的车吧?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的话,我们来负责。“那两个阿姨此时态度已经非常平缓,连声说不用了。我坚持。于是跟着她们去车库看车。孩子们此时好像没事人一样,已经跑开了。我把阿牛叫住了,让他跟着一起去看阿姨的车。另外两个娃也跑来一起,我们一起去了车库,跟娃看了车,发现基本没有留下太大痕迹,我也放下心来。这时两个阿姨脸色完全放晴了,跟我们笑了,说:”男孩子就是这样,比较调皮,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说了再见,各自回家。


回家路上,我问阿牛,为何要这么做?阿牛回答:”因为我觉得好玩。“我说:”妈妈早就跟你说过了。一件事情,觉得好玩有趣,也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不能损害自己,二是不能损害别人。否则再好玩,再有趣,也不能做。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作为领头大哥,你得接受惩罚。“阿牛不吭声。牛姥问:”今天的事情是谁想出来的主意?“阿牛回答:”是我。“我说:”妈妈很欣赏你勇于承认的勇气。是你做的,你告诉妈妈和姥姥,这真的是一种勇敢。还有,刚才你能站出来站到阿姨面前跟阿姨道歉,也是一种勇敢。妈妈觉得你这两点非常男人。但今天这件事情是你做的,而且这件事情不同寻常,你一定得接受惩罚。从今天起的一个月,妈妈爸爸不会再买新玩具给你,也不会带你去影院看电影了。本来,爸爸妈妈商量决定,会买显微镜和放大镜给你一个惊喜,作为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还有,月底马上机器猫的电影就要上映了,妈妈本来也计划带你去看。但是抱歉,因为这件事情,这个月内,这些计划都取消了。“


阿牛想了想,好像觉得难受的样子:”那个电影,我们家的小米电视上不是有可能会有吗?我的电视日会被取消吗?“”电视日不会。妈妈希望你记得,下次觉得好玩的时候,不损害自己,更不损害别人。“阿牛心里知道自己错了,所以,乖乖接受了我提出来的这个惩罚建议,没有异议。
[发帖际遇]: 心香四溢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关注,获得 1 威望,恭喜啦!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06-08关于带着阿牛上兴趣班的一点感悟】


也许是我一天带着阿牛去了两个运动场地的缘故,有对比所以有感触。

上午的滑冰场,全部是中教,场上充满了教练们的喊声,甚至是怒吼声。 “快!快!你快点!” “你怎么做的动作!”“你滑的什么!”课后教练一脸严肃地出来,跟场边的父母交流,反映的基本都是孩子们的问题:“他那个脚滑起来还是不对。”“他有很多动作还是不会滑呢。”妈妈们交流起来多多少少无形中也反映一点心里的焦虑:“我家这个不行,来打酱油呢。”“我家滑一段时间了,进步不大。我就让他这么跟着,先滑吧。”

下午阿牛去试听了一场篮球课。主教练是一个塞尔维亚人,旁边站了一个中国人做翻译。阿牛完全不会篮球,别说运球,拍球也拍不连续。一群小孩子在场上群魔乱舞,做什么动作的都有。因为孩子多,纠正动作是不可能的。老外比划着一个动作,旁边一个小孩子稍微做出点样,就听他一声大喊:“GOOD!”然后竖起他的大拇指。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有个小孩子,个子比别人要矮半头。虽然场上放的已经是少儿篮球框了,但在投篮大战里,他还是一个都投不进。他一脸沮丧地一转身,老外教练在他身后笑了:“He is sad.”就这短短一句话让我震惊了。在一个十几个小孩满场跑的混乱场面中,他居然还可以顾及到一个小孩的情绪,可以体察到一个小孩的心。接下来的投篮环节,这孩子一出场,老外教练就直接把他抱起来,抱到篮筐那里,让他把球直接扣下去。孩子大笑,场边的大人们也大笑。有个小孩子投进篮,场上小孩和场下大人都在欢呼雀跃。

我观察了下四周的篮球课。不管是成人的,还是小孩的,基本都是一个外教加一个中教的形式。这些老外站在那里,就像阳光下的一棵绿色无公害蔬菜,让你完全感觉不到压力。

我在这里不是想对比说老外教练和中国教练孰优孰劣。我只是直觉感受到中外两种不同教育风格的差异。中国人好像比较在意的是孩子的表现和成绩,behavior and achievement。阿牛刚开始学滑冰时,我在冰场见过一个妈妈,他的孩子大一些,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已经滑的很好很溜了,但是很显然,他的妈妈对他并不满意。基本每次他滑到冰场门这边,他的秀气妈妈都会杏眼圆睁,冲他大吼:“脚!脚怎么回事!”“我不清楚你教练告诉你的动作要领!我只清楚,你滑了这么久了,还是这个样子!”我看着那个小孩沮丧的眼神,心想这个孩子会从这样的滑冰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吗。我们中国人骨子里还是相信“严师出高徒”。老师打学生屁股,家长一边心疼,一边可能还是会说:“就得这样才能镇得住他。”“不这样怎么能做好动作。就得要求严点,成绩才能好。”估计老师如果不逼孩子,不见进步,我们有的家长同志都得逼老师了:怎么练这么久了,我们家孩子还是这么个德性没有进步啊,是不是得换个老师啊。

而和老外在一起,你发现他们更多的是为了兴趣和乐趣,interest and fun。也许是人口没有那么多,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缘故,他们的思维刚开始好像就不是竞争型的。他们享受一个过程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不和别人比,只看自己的点滴进步。他们最常说的词是:ENJOY。短期,他们的成绩也许没有严格要求下进步那么快,但放眼人生全程的马拉松,哪个跑得快,哪个能跑到最后,就不一定了。我们身边有多少孩子被逼着学完钢琴长大发誓再也不想碰琴键了,有多少孩子学一样东西学一段时间以后的愿望变成:“我再也不想去了”。而很多国外的小孩子,也许从小得以真正发展出自己能够受益终生的,真正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爱好也许不能换饭吃,不能带来成就,但他们的人生变得更有乐趣,变得更加幸福。

我说这些不意味着我们大的教育环境氛围和群体意识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改变。我们的孩子从小还是会被中国的老师和教练们带着,接受中国式的大教育。从中他会得到我们中国式的收获。我只是想,作为一个中国家长,我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忘记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兴趣班,也许是因为家长的兴趣有了一个开始,但一定是因为孩子的兴趣和热情,才有了持续和坚持。如果上一个兴趣班,一段时间后,不单单不泯灭和扼杀孩子的兴趣,反而能够激发和促进他的兴趣,让他兴致盎然地愿意继续学习,我心目中,这才是一个兴趣班最大的成功。如果,我们让他们学一样东西,就成功地恨上一样东西,无论表面看孩子的成就如何,其实,都是失败的。
[发帖际遇]: 心香四溢 发帖时遇到新儿教神秘人物请喝酒,并获得 2 金币,太幸运了。 幸运榜 / 衰神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8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4-6-11 10:19 , Processed in 0.134155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