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原创】大手拉小手,爱心创明天——我的32个小精灵 [打印本页]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8:50
标题: 【原创】大手拉小手,爱心创明天——我的32个小精灵
这里的每一位家长都会有同样的想法:如果我能知道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该多好---我也是母亲,也盼望过;我也是一名光荣的幼儿教师,我理解做家长的心情;
很高兴自己有个龙娃娃班,有32个小精灵与我相拥,我感谢论坛这个让我把欢乐、苦恼倾诉的地方,让我得到大家的帮助!


8月25日起,我的32个小精灵就要变成20个,心里万般滋味,但是,我仍然要用我的爱心,用我的努力,带着满腔的热情,呵护这20个宝贝,让他们的人生路走得更稳,更快乐!
                                     ——8月16日:前车之鉴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8:57
一年的时间,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回想一年前,孩子们初入园,真的很艰难,这在我的工作总结中体现:
爱 的 港 湾
                            ——新生入园的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并非新话题,幼儿园一直比较重视“家长工作”以及与家庭的“联系”和“配合”,可怎样把家园互动工作落实到实处,工作做到具体细致,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新入园幼儿的哭闹现象是我们最头疼的事情,每年的九月份招生,哭哑嗓子的、发烧感冒的频频不断,对幼儿身体极为不利,也影响了幼儿园正常教学。为改变这种现象,使入园新生顺利地从家庭步向幼儿园这个“小社会”,我们把家园合作放在了首位。
 一、 幼儿入园前的家园合作
托幼一体化,使幼儿园教育对象的年龄提前到了2岁,而2--3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中绝大部分孩子从未经历过集体生活,一下子让他们离开父母、家庭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一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和焦虑的情绪,怎样尽快消除这种不良情绪呢?
1、与家长共同创立幼儿档案
这项工作在幼儿入园前一个月就可以开始——教师分发家长问卷,请家长认真填写;问卷的内容丰富、细致,教师要通过问卷了解每个孩子的喜好、个性,身体状况,甚至是幼儿的乳名等。我们通过问卷了解到幼儿的基本情况,以此为依据建立幼儿档案,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教师还针对幼儿的特殊情况和家长一起做好个案备录,这样便于将来有针对性的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2、家访取得家长信任
小班幼儿在入园前,几乎没有单独与陌生人接触的经历。他们的每次活动都受亲人的保护。入园后,进入陌生的环境,再与陌生人相处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因此,为了消除老师和孩子们之间的陌生感,在开学前几周,教师就开始了家园工作的又一项:家访。我们给孩子们带去小礼物和幼儿园活动录像,由于事前翻阅了大量书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教师不仅给幼儿留下了友好的印象,而且更深入的了解了幼儿及家里的情况。许多家长都感到:“幼儿园的工作真周到,老师真辛苦!”
3、学期前家长会
我们打破以往了开学后再召开家长会的传统,而是提前半个月进行家园的双向沟通。家长会上,教师向家长介绍一些关于幼儿新入园问题的解决方法;对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同时,我们认真细致地向家长征求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商讨家园合作教育措施。在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确立了近期的工作目标——家园共育,使幼儿愉快入园!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8:58
二、 幼儿初入园的家园合作
1、创设宽松、温馨的家庭式的环境
     要想创设家庭式环境,就要对幼儿有家庭般的了解,于是幼儿档案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2—3岁的孩子喜欢独自玩耍,不喜欢与人合作、分享,我们就为他们准备了数量充足的玩具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尽情地玩耍。教师事先收集部分幼儿在家玩的玩具,对小班活动室进行科学布置,当幼儿看到自己的玩具并进行玩耍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在幼儿园里还是在家里,不同程度地消除幼儿的陌生感;同时,教师对孩子要像母亲一样,细心、耐心地关心每一个孩子,使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也能得到母亲般地关爱,恰当地向每个孩子表示亲热:抱抱、摸摸、蹲下来同他们轻轻地交谈、热情地回答孩子的问题,让孩子逐渐将依恋家人的感情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2、对幼儿的一日生活加大透明度
开学了,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里,是出于对我们的信任,但他们都迫切的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里生活和学习的表现,于是我们尽量多的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反馈意见。做到:“及时聊、及时说、及时改进。”我们创设了《幼儿一日生活一览表》,向家长介绍孩子的生活情况,自从这一表格出现后,每天离园时家长不再围着老师问长问短,分担了老师在离园这一环节的工作。我们还及时召开了家长会,在家长会上,用录像的形式,将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进餐、教育活动、户外活动、游戏、午睡等各个环节向家长进行了展示。使家长更充分的了解到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从而更放心的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3、教育成长树
我们班的家长工作开展了最初就已经有了成绩:得到了家长的信任。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们没有懈怠,而是进一步的沟通。首先我们开办了教育成长树——教育计划、成果一览表,通过成长树让家长了解到我们班的月目标,月计划,请家长帮助完成。在成长树上,我们不仅向家长介绍幼儿的表现,而且告诉家长我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介绍之后,请家长以各种方式提建议。这样做,日常工作中采用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家长不仅容易了解,更便于帮助支持。根据计划,我们进行了两次半日开放活动,家长看到我们为孩子们准备的学习用具和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表现,都觉的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成长树上的每一颗果实都有着家园合作的灌溉。
3、        家园联系册
我们针对幼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现的进步通过家园联系册及时与家长“通气”。如小雨很自私,抱住自己的东西不放,家长也很头疼。偶尔一天他主动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同伴玩。对此,教师在联系本上及时告诉家长,并大大褒奖一番。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是对幼儿的良性促进,小雨越来越大方;对于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家长也通过联系册向教师简要描述,使教师能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很爱劳动,可在家里连帮大人拿拖鞋都不愿意。教师知道以后,不露声色的一个故事或儿歌,就能让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有时我们还会把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写在联系本上,使小小本子发挥大作用。如培养小班幼儿的讲礼貌习惯,就要家园共同要求,在家庭中成人以身作则,教师注重引导,使幼儿在一个统一的环境中耳濡目染,逐渐形成有礼貌的好习惯。又如在培养幼儿分享方面,就更需要家园合作。我们有时利用“生日会”这样的互动方式,让过生日的孩子给大家分发食品,大家向过生日的孩子赠送小礼品,在礼尚往来中,使幼儿认识到分享的快乐。
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是可取的,新入园幼儿班已变哭的海洋为爱的港湾,使三岁的幼儿轻松地踏上人生第一站,他们顺利平稳地渡过了人生的小小转折点,这其中家园合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与家长的共识是基础和前提,而良好的互动是达到美好结果的必要手段。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有效的家园合作中共同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16
教育观察记录(部分):主题内容:幼儿交往能力观察     (2003、9——2004、1)
1、 玩游戏《看谁拣得多》,孩子们兴奋地拣着四散开的小乒乓球,他们有的一次拣一个,有的一只手拣三个,很快小球就拣干净了,只有吴玥盺最后一个走到我面前,哇!这个小家伙,口袋里装了满满一袋。她不紧不慢的从口袋里一个一个往外拿出小球,周围的小朋友开始围拢过来,祈扬帆伸手:“给我一个吧?”吴玥盺头都没抬“不!”一会儿,游戏重复,没有人向吴玥盺学习,,还是用自己的方法拣着小球----
入园初期孩子们不会交往,不理解互相学习的概念,这是正常现象,只有从不断的生活过程中体验交往,孩子们才会得到乐趣——这也是早入园的好处,<B>孩子不仅从老师家长处学到东西,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学习更为直接,更为重要。</B>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19
2、为了让孙一萌认真看书,我想坐在她身边,可她就是不同意,还执意表示:“这个凳子是我的!”我也笑着说:“这些凳子都是我的!”孙一萌眨眨眼睛,问我:“你是卖凳子的吗?”(这个小精灵正在拒绝她不熟悉的任何事物,这是出入园的正常心理反映)
3、早晨,邓思源第一个来幼儿园,随后是李文萱,我鼓动李文萱:“文文,你去和邓思源玩好吗?”文文点点头,可人却走向了玩具角,邓思源也没二话,只是跟在我身后,继续他的老生常谈:“我妈妈下午就来接我了!”(现在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变化很多,不再像刚入小班时那么难交往了)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1 09:26
占用一下你的地方。
我宝宝9月上幼儿园,园里可以让妈妈陪读两天。
看了你的文章后,我的第一反映是,9月之前还要带宝宝多去幼儿园多溜达。
你看呢?
谢谢!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30
4、早操入园,范康玮带来两盘光盘,我热情的接待他,“家乐,你给小朋友带光盘了是吗?”
   谁知家乐一扭头,一把抱紧光盘,闭口不言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质)  
   别的小朋友发现了,争先恐后:“我家有、我家也有--”
   家乐仍然没有松手,我趁势道:“小朋友都有,那你们愿意拿到幼儿园,大家看吗?”
  “愿意!”家乐开始动心,我继续鼓励,“今天家乐带来了光盘,小朋友该感谢他吗?”
  “应该!”掌声响起,家乐点点头,手松了---孩子们就是这么天真可爱,心底纯真。
(同时,我的矛盾出来了,这种引导看似合乎常理,可是真正挖掘出孩子们的心灵底蕴了吗)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34
jjhs+-->引用:jjhs 占用一下你的地方。
我宝宝9月上幼儿园,园里可以让妈妈陪读两天。
看了你的文章后,我的第一反映是,9月之前还要带宝宝多去幼儿园多溜达。
你看呢?
谢谢!
我们园总是要留出半个月的时间给家长和孩子,抽时间适应环境,这非常必要,家长与老师的亲切沟通,给孩子留下的印象会很深刻!相信您应该跟老师做良好的沟通!
如果需要,有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37
5、陈睿文抢张鹏宇的玩具,张鹏宇大哭起来,可手里的玩具抓的更紧了,陈睿文没得手很生气,没等我制止,她已经冲过来告状“他打我!”
  小手指着张鹏宇,一副“恶人”先告状的模样,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拉着她的手静静的看着她,她不好意思起来,随后又大怒,比划着:“我打你!”
  随之大哭--我心里明白,小雨知道错了。
6、小朋友们在滑滑梯,徐若冲占领了其中的一个,:“谁也不许在我这里滑!”
  话音刚落,孙一萌在另外一个滑梯上挥动双手:“来吧,都到我的滑梯上来滑!嘿嘿~~”           
  虽然两个孩子都把滑梯据为己有,显然后者较让人接受!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44
小结:交往记录中还有很多常发生的现象,如:一个孩子喜欢另一个孩子手中的玩具,他会不声不响,伸手便抢,被抢的孩子则哇哇大哭;一个孩子在幼儿园受了委屈,第二天便拖着父母或爷爷奶奶来园告状,自己则缩在一边,一言不发。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常发生在我们聪明伶俐的龙娃娃身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孩子的交往能力低下,不会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有的缺乏主见,凡事依赖于别人……而缺乏交往能力的孩子是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当今社会中独生子女占绝大部分,而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由于大人们的宠爱和溺爱,使他们形成了“唯我独尊”、“唯我独享”,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如好吃的东西一个人独自享受,好玩的东西不原与人分享,凡事都要别人“谦让”…...这种不良习惯使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往往产生“人人为我”的心理要求,这种心理倾向和要求与社会交往所需要的“平等合作”等原则形成冲突, 长此以往,将会使他们在今后的社交中受到挫折。
积极的交往对幼儿情感和个性形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只要不涉及安全问题,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不必过多干预,但需要冷静的观察和适当的语言暗示及行为指导。如:请性格外向、好动的幼儿带动内向幼儿活动,文静的幼儿多与调皮的幼儿合作游戏,以互补对方的缺陷。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喜欢独自游戏,这说明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强,这属于正常的心里范畴,作为教师只要细心引导,使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逐渐发展而愉快地和老师、同伴合作游戏,体会交往的乐趣。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09:46
各位朋友,您们意识到孩子交往能力差了吗?您有什么意见?请指正!谢谢!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1 10:54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各位朋友,您们意识到孩子交往能力差了吗?您有什么意见?请指正!谢谢!
我在想。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1 11:18
主要问题我想是不是两点,一是,解除宝宝认生的顾虑,让宝宝开心的迈入集体交流的第一步。二是,照顾好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区别,别让宝宝在心理没有适应的时候,身体在受打击。
谢谢!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12:39
jjhs+-->引用:jjhs 主要问题我想是不是两点,一是,解除宝宝认生的顾虑,让宝宝开心的迈入集体交流的第一步。二是,照顾好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区别,别让宝宝在心理没有适应的时候,身体在受打击。
谢谢!
您是指幼儿初入园?还是交往能力的发展?

我以前好像讲过,1: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要总说幼儿园多么好,老师多么好,这种话往往让孩子感到极大的反差——幼儿园不如家里安全,老师不如妈妈亲近;身边的面孔太陌生,周围的环境不熟悉等等,(孩子在边哭边想:为什么和妈妈说的不一样?)我们尽量做到细心照顾,可老师永远替代不了孩子的母亲,只能将孩子的不应期尽力缩短,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2:孩子回家时表现烦躁,就是脾气见长,家长不要把自己着急的情绪表露出来,而是冷静处理,更不要过多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夏天喝点绿豆汤,冬天喝点银耳羹;(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全家人蹲在幼儿园外如热锅上蚂蚁的家长,孩子反而难以适应新环境。)

3:适当与老师沟通,或者陪孩子一起游戏。

4: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上幼儿园。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1 13:27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您是指幼儿初入园?还是交往能力的发展? 我以前好像讲过,1:家长在孩子入园前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要总说幼儿园多么好,老师多么好,这种话往往让孩子感到极大的反差——幼儿园不如家里安全,老师不如妈妈亲近;身边的面孔太陌生,周围的环境不熟悉等等,(孩子在边哭边想:为什么和妈妈说的不一样?)我们尽量做到细心照顾,可老师永远替代不了孩子的母亲,只能将孩子的不应期尽力缩短,这也需要家长的配合; 2:孩子回家时表现烦躁,就是脾气见长,家长不要把自己着急的情绪表露出来,而是冷静处理,更不要过多询问孩子在园的情况,夏天喝点绿豆汤,冬天喝点银耳羹;(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全家人蹲在幼儿园外如热锅上蚂蚁的家长,孩子反而难以适应新环境。) 3:适当与老师沟通,或者陪孩子一起游戏。 4: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应该做的事情包括上幼儿园。
谢谢。先过上学这一关:1、解决认生问题。2、可能要给带孩子的医院、奶奶上课。3、4、那是孩子他妈的事情。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11 17:41
真是厚积薄发啊!
一下子发了这么多,我都目不暇接了!

先支持一下,回头仔细看过后再发跟贴~~
作者: ysrfzzy    时间: 2004-6-11 21:04
我的小孩2个月了,近来5天才拉一次大便?现在急死了,请问大家有什么办法解决!谢谢!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23:00
关于幼儿想象力的观察记录:
1、晨间散步,我做飞机状,小雨停住脚步,仰头:“棉花糖!”大家都停步,一起往上看,天灰灰的,什么也没有。
   我问:“什么棉花糖?”“今天没有棉花糖出来!”哦!看来是天上的云朵没出来,想像多么丰富、贴切---李元哲大声问:“老师,为什么棉花糖是白色的?我想吃红色的棉花糖!”呵呵,这个小子,问题就是多,好了,让我看看书,老师好惭愧,不知道说什么好---
2、早晨,孩子们在吃面包和圆火腿片
徐若冲大声发表新闻:“老师,你看我把火腿吃成了月亮,弯月亮--”
祈扬帆连忙咬了几口:“我的是半个月亮!”
李元哲拿着面包:“呵呵,看我的牙把它咬的像只小船!”
徐若冲不甘示弱,她把咬成月牙的火腿倒过来,尖声道:“老师,你看我吃的彩虹!”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23:02
插曲:1、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我用美声唱法抒情的唱道“唱支山歌给党听---”小朋友们果然安静了,我又得意的唱的二句,孙一萌冲过来大声训斥“别唱了!”-----  
2、数学活动——数数。我伸出手指,1个,2个,3个,孩子们顺利的读数,我交代:“小朋友仔细看,看清楚在说是几!”“1——1”“2——2”“5——3”错了!于是再提醒,再试,成功。反复,又错,看来,这是训练幼儿观察力注意力的好办法!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1 23:09
jjhs+-->引用:jjhs 谢谢。
先过上学这一关:
1、解决认生问题。
2、可能要给带孩子的医院、奶奶上课。
3、4、那是孩子他妈的事情。

现在的现象就是妈妈带孩子多些,男家长似乎不好意思和老师多沟通,您会觉得很尴尬吗?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12 00:05
  幼儿入园前的准备工作简直就到了仁至义尽的地步了,如果不是您的工作总结,我简直都不敢相信还有这么好的幼儿园、这么好的老师。

  幼儿初入园的工作也无可挑剔,简直就是幼儿园的典范啊!(我没见过太好的幼儿园,虽然我姑娘的幼儿园在本地区是最好的。是不是我太没见识了啊?)

  您平时的积累真丰富啊,这么多鲜活的实例,看了让人感动。您真是个了不起的好老师!尤其是“范康玮带来两盘光盘”的事,简直让我太钦佩了!(让孩子尝到了分享的快乐难道还不够吗?够可以的了!)谁家的孩子遇到您的话,真不知道他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啊!

  看了您对孩子交往能力的小结很受启发,以后还真得在这方面下工夫。前两天辰辰放学后在幼儿园玩的时候,胖胖他们班了两个孩子认识辰辰,想跟辰辰玩,就追着辰辰跑,还拉辰辰,辰辰显然很反感,但没有用语言表达,而是用行动表达的。我发现后,把她叫到一边问她,刚才是不是不喜欢哥哥、姐姐拉你?那你以后要对他们说‘你别拽我,我想自己玩。’ 要说话。来说一遍。辰辰就乖乖地说了一遍。

  用数数来训练幼儿观察力、注意力,真是好办法!

  您写的东西真不错,爱看!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12 08:26
你们幼儿园给家长的调查表什么样啊?有哪些内容?

另外,老师平时希望家长提供孩子的哪些信息呢?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2 19:09
用心才会赢+-->引用:用心才会赢 你们幼儿园给家长的调查表什么样啊?有哪些内容?

另外,老师平时希望家长提供孩子的哪些信息呢?

可惜,去年的表格没有备份,内容以调查孩子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为主,还有特别需要老师照顾注意的内容,以及对幼儿教育的看法、态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如果需要,我将打出去年的那份,后天吧。

谢谢您对我的高度评价,我没有那么好,其实,我相信辰辰的老师也做到了,只是没有拿出来给大家看到,我们老师都是这么做的,日常工作如此,家长了解不多而已,幼儿教师感性的一面在我这里显露的较多罢了;
再者,我们幼儿园是比较小的园所,实力硬件不如别的大园,但是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努力做到最好,因为爱是无限的,爱着身边的这些孩子,得到的爱也无限的扩大,这不是几句话能表述清楚的,我愿意享受这种被爱的感觉!

对于提供什么信息的问题,请看:
http://kids.novee.com/showthread.php?t=15125&page=4&pp=10
http://kids.novee.com/showthread.php?t=15125&page=5&pp=10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2 19:32
我们的梦:
姜雨萱:“我梦到小偷把我妈妈偷走了!”(她刚入园不久,心里最想见到的是妈妈)
窦熠辰:“我梦到孙悟空和妖怪打架!”(小家伙平时最喜欢孙悟空)
李元哲:“我、我梦到我是医生给人打针了!”
王世伟:“我梦到我婶婶生了一个小娃娃!”我问“男的女的?”“嗯╠╠是╠╠好娃娃!”
齐俊一:“我梦到小偷偷我妈妈的手套和小刀,就被割断手了╠╠”(真有这回事?!)
丁海霞:“我梦到妈妈把我放到口袋里,带我去玩!”(刚听完袋鼠的故事)
祈扬帆:“我昨天没做梦!”(实事求是)
三岁左右的孩子还分别不清梦与现实,他们说梦,有部分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重要的是这个说梦的过程。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2 19:48
数学游戏:我击掌,请孩子们听声音,然后说出是几下,大部分孩子对这种游戏感兴趣,但对数的感知力还较差,我换成钢琴声,孩子们感觉好多了,但只能听到三下,多了就乱,只有小石头很清醒,我加大了难度想考考他,我让他用手指表示出来我弹琴的次数,他不耐烦的听了几次,说道“老师,你总是三三三,我要听四四四”说完,拍屁股走人了。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12 22:48
>我将打出去年的那份,后天吧

  那太好了,也不用太着急,根据你的时间吧。辰辰结束了小小班的学习,近期将正式报名入园,老师也都要换,原来班的小朋友年龄小的要继续在小小班,其他的也会被分到6个班里。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6-12 22:56
建议加入精华,顺便占个位置。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4 13:38
用心才会赢+-->引用:用心才会赢 >我将打出去年的那份,后天吧

  那太好了,也不用太着急,根据你的时间吧。辰辰结束了小小班的学习,近期将正式报名入园,老师也都要换,原来班的小朋友年龄小的要继续在小小班,其他的也会被分到6个班里。

辰辰上过幼儿园,相信适应会很快,进入小班了,孩子会自己穿鞋记扣子吃饭盥洗吗?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小班年龄段的重要环节,教师会在常规教学上加强,因此,从家里就该配合教师进行锻炼,特别是小女孩小便能力的训练,不知孩子在家里自理情况怎样,辰辰爸爸,请作个简介吧。
作者: 江湖    时间: 2004-6-14 13:51
加星5颗。感谢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4 13:54
课时趣闻:
1、我们今天的小剧场进行歌曲表演,大家跃跃欲试,我不得不请大家举手点名上台表演,小手伸得最高的就是安琪儿,她平时最喜欢表演了,她嘴里还不停的大声喊:“老师,我——我——”
我被她的激情感动,急忙欢迎:“好,下面请安琪儿——”
安琪儿冲到我面前,大声道:“我——尿尿---”

2、上午,我们一起讨论世界上什么鸟最大?孩子们中有的提出鸵鸟,得到了我的肯定与赞扬,我忙启发:“那谁知道什么鸟最小?”荣荣大声回答“小——鸟——”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14 16:03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辰辰上过幼儿园,相信适应会很快,进入小班了,孩子会自己穿鞋记扣子吃饭盥洗吗?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小班年龄段的重要环节,教师会在常规教学上加强,因此,从家里就该配合教师进行锻炼,特别是小女孩小便能力的训练,不知孩子在家里自理情况怎样,辰辰爸爸,请作个简介吧。
  辰辰的自理能力一般,主要是因为大人关爱过多。但辰辰自己的能力还好,只要稍微指示一下就会好很多。现在小便基本可以自理,大便要大人擦屁股,自己会穿凉鞋,会记扣子,但很慢(我挺鼓励她练习的,但现在经常穿体恤、吊带背心、裙子什么的,都没有扣子。我还让辰辰练过脱背心,还没学会。),自己吃饭没问题,会洗手,但洗脸和刷牙一直由大人帮着。在幼儿园要自己穿裤子、自己拿杯喝水(自己拿杯、老师倒水、自己喝、喝完自己把杯放回有编号的小格子)、自己洗手、自己到固定位置拿小毛巾、用完再放回去,有时候会被指派为值日生(很得意的),负责发碗、筷什么的。在幼儿园里可能还会其他事,我了解的情况基本就这么多吧。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tgei.gov.cn/zcc_chifan.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tgei.gov.cn/zcc_chifan2.gif"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4 20:29
自立能力强的孩子在各方面都会有优势,教师对他操心少,实际上是一种良好的锻炼机会,凭良心说做教师的面对很多孩子,不可能面面俱到,能注意正确引导发挥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是不容易的,需要付出很多;如果小班段幼儿还不能自理,需要不断的细心照顾,那么孩子将丧失自信,他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中,失去很多学习机会。

今天,我们集体起床叠毛巾被,孩子们都很积极,我也不断的鼓励,只有贾之栋缠着我,我不会叠,我不想叠,我叠不好!我鼓励他,去,跟小石头学学,他怎么叠的,你看看去。他拒绝我,我就是不会,这种情况使我为难,因为起床是很忙的时间,有小便的、有喝水的、给小女孩梳头——不能单独抽时间教他一个人,没办法,只有晚上打电话和他妈妈联系,请家长帮助他练习。

有时候,我真想让时间慢点,让我们无限的享用!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4 20:31
辰辰吃饭的样子太可爱,真香,我真想吃两口!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6-14 20:36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课时趣闻:1、我们今...
哈哈,真是些可爱的孩子。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6-14 20:40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辰辰吃饭的样子太可爱,真香,我真想吃两口!
同感。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5 09:35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现在的现象就是妈妈带孩子多些,男家长似乎不好意思和老师多沟通,您会觉得很尴尬吗?
想了这么长时间,觉得宝宝的认生还是不好解决,为了尽量多准备一点,还是要请教请教。宝宝的幼儿园只准许两天的陪读,是汇佳幼儿园,入园须知只有一张体检通知,唉,咋办呢? 很尴尬的问题是因为,我下班后,应该老师早已下班,我上班时老师还在做梦。(幼儿园7:30-17:00)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5 12:39
jjhs+-->引用:jjhs 想了这么长时间,觉得宝宝的认生还是不好解决,为了尽量多准备一点,还是要请教请教。
宝宝的幼儿园只准许两天的陪读,是汇佳幼儿园,入园须知只有一张体检通知,唉,咋办呢?

很尴尬的问题是因为,我下班后,应该老师早已下班,我上班时老师还在做梦。(幼儿园7:30-17:00)
周围有同去幼儿园的同龄孩子吗?可以与他们沟通!
汇佳很出名的,但往往大园的小托班反而跟不上,不如大胆的把建议直接面呈园长,告诉他我们的想法和期望!

相信他们应该重视您的建议,或者他们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等着您了解后悄悄告诉我,别忘了!

您工作很辛苦,所以更需要抽时间弥补与孩子的爱!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5 13:03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周围有同去幼儿园的同龄孩子吗?可以与他们沟通!汇佳很出名的,但往往大园的小托班反而跟不上,不如大胆的把建议直接面呈园长,告诉他我们的想法和期望! 相信他们应该重视您的建议,或者他们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等着您了解后悄悄告诉我,别忘了! 您工作很辛苦,所以更需要抽时间弥补与孩子的爱!
这里现在是卖方市场,我们小区周围有三所幼儿园,一所普通的,一所汇佳国际园,一所我们宝宝的这个“国内园”,9月的招生名额在2月初就满了,好多小宝宝都报不上,我想,反映问题不见得管用,但还是要试一下。帮我想一想要建议哪些东西好吗?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5 14:16
jjhs+-->引用:jjhs 这里现在是卖方市场,我们小区周围有三所幼儿园,一所普通的,一所汇佳国际园,一所我们宝宝的这个“国内园”,9月的招生名额在2月初就满了,好多小宝宝都报不上,我想,反映问题不见得管用,但还是要试一下。
帮我想一想要建议哪些东西好吗?


近期的建议只要是入园准备方面的就好,看我的总结,如果需要可以拿给园长看,我不介意,只要为了孩子好,我要上班,再会!
作者: jjhs    时间: 2004-6-15 15:05
抄了第二贴,很专业,回去卖。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5 19:20
jjhs+-->引用:jjhs 抄了第二贴,很专业,回去卖。
呵呵,有分红吗?
作者: cj331    时间: 2004-6-15 21:00
小孩与人交往能力得益于父母,也就是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指导老师,放手让孩子于同龄小朋友交往,并且不要过早上学.
作者: wanderlulu    时间: 2004-6-16 10:25
如果幼儿园的老师都象你一样又有爱心又懂孩子就好了。
我想向您请教,怎样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呢?如果他不愿意和小朋友玩,硬要带着他去适应吗?
孩子自己玩的好好的,就被一个小朋友踢了一脚,如果是在幼儿园,老师会如何解决?回到家里,我该怎样教他?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6 12:47
cj331说的很好呀,我也有这个发现,家长的性格开朗结交广泛,孩子相对交往能力会好得多。
我经常会与家长主动沟通,为了孩子也要改变一些个人行为:冷漠、害羞、孤僻都是不良的心里状态,需要更多的家园合作,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过程。

孩子的交往能力有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和规律,不用着急,除了家长自身有个带头作用,多创设与他人交往的环境,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他的长大。不要采取强硬措施,否则物极必反!

受到孩子之间的攻击是每位家长都头疼的事情,我想论坛里也多少有过议论,请看看那些帖子。
我们小一班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多次强调这个问题,提高家长素质的同时,我们也尝试各种方法,引导孩子不去具备攻击性,但是我们也常常遇到这种事情,必要的批评教育是可行的,我采取的惩罚方式就是剥夺他的部分权利:如请他安静坐10分钟取消游戏资格;隔离他,直到他感觉到攻击别人也会使自己不舒服,严肃的看着孩子的眼睛等待他的反应等。

在家里请根据孩子的性格教育孩子。但我的孩子我是一直用宽容之心教育孩子,因为这种宽容的心态能让孩子保持健康快乐的人生态度,咱们不能图一时之快,而毁了孩子的将来。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wanderlulu    时间: 2004-6-16 13:47
如果是有点胆小、不很自信的孩子呢?
该如何让他勇敢、不逃避?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6 14:21
我儿子就是这样,胆小不自信,天生的性格不容易改变!
我开始很焦虑,后来,慢慢我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往往是最重要的。
我尽量自己感受儿子的优点,帮助他利用自身的优点来改变性格的缺陷。
儿子性格中欠缺进取心,我就告诉自己,性格平和的孩子人缘很好,(实事如此)。这样想了我就不着急了,孩子也没有了压力,同时我会帮助他参加各种活动,出入一些人多的场合,鼓励多于命令。儿子体育是强项,我们就参加了跆拳道、拉丁舞训练,成绩斐然,同时带动了他个科的成绩,身体的强壮、灵活使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信!

但是,不要以为这样我儿子就改变了,他仍然拒绝单独在台上表演,仍然拒绝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没什么,他是他,我很高兴他的进步,这样的儿子也很棒!
作者: wanderlulu    时间: 2004-6-16 15:00
“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他利用自身的优点来改变性格的缺陷,”很好啊,谢谢前车之鉴,
可是道理我懂了,遇到具体的问题,我又不会了:(
比如,昨天,幼儿园放学的时候,他站在那,一个比他大一班的小朋友走来踢了他一下,他没有一点反抗,就哭了。在这件事上,我该怎么帮助他呢?:)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6 18:17
告诉他:“你委屈了是吗?”不要急于表示你的不满,更不要责怪自己的孩子,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体谅孩子的心情,然后,询问他,你生气吗?生气以后你想怎么办?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不采取措施,您也冷静的面对,但要提醒他,长大了,要自己解决问题,你还可以质问那个孩子,为什么踢他?让他道歉!如果孩子不愿意这样做,您也别逼她。问他,能原谅这件事情吗?能就不要哭了,总之,针对这件事情不要牵扯太多时间和精力。尽量平和。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6 22:09
早晨下雨,我领孩子们读儿歌:
云多了,
刮风了,
闪电了,
下雨了。
齐俊一不读,我走到他身边看着他,他看看我,聪明的小家伙大声说:
“老师,今天没有闪电呀!”
哦,我大加赞赏,好孩子,观察非常仔细,还会讲出你的想法,真棒!
' “老师,你也真棒!” ~~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6 22:18
<p align="center">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kids.novee.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11288" border="0"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alt= style="CURSOR: pointer"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screen.width-50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00;" /> [url=http://kids.novee.com/attachment.php?attachmentid=11288][/url]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6 22:49
调查问卷因为没有留底,我这里简单记录一下,因为我实在不会制表,等我下次把心理健康的评价表制出来在发过来。

1、幼儿姓名(包括昵称)、年龄、住址、家长工作单位、确切联系方式。
2、幼儿主要性格特点、爱好(详细说明)
3、幼儿饮食情况介绍
4、幼儿自理情况介绍
5、幼儿是否初入园?是否由老人照顾至今?
6、进行过何种家庭早期教育?
7、是否赞同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
8、针对幼儿在园的生活、教育及其他状况有何疑问?
9、介绍您对本园、本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0、教师情况简介及联系方式。
作者: susan975122    时间: 2004-6-17 15:53
谢谢前车之鉴。
看了你的介绍,我的心里对幼儿园的老师有了些了解,对新生入园应做的准备也有了谱,我儿子刚三岁,8月中旬就上幼儿园了,对于你讲的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表格调查、家访、家长会,幼儿园也都有,只是有的还没到进行的时间。
现在,孩子由奶奶照看,她不主张上幼儿园,所以长在孩子面前讲幼儿园不好,谁家的孩子刚去几天就病了,谁家的孩子自己大小便不会就不上了又回家了等等。我就怕给孩子的印象不好,他不愿意上幼儿园了,于是就总说我小时侯在幼儿园里的事情,讲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有多快乐什么的。看了你的介绍,我感觉我这样做是不是也不对?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17 16:17
太好了,我会根据您提的这些做个表,填好后给辰辰的新老师提供一份。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6-17 20:14
susan975122+-->引用:susan975122 谢谢前车之鉴。看了你的介绍,我的心里对幼儿园的老师有了些了解,对新生入园应做的准备也有了谱,我儿子刚三岁,8月中旬就上幼儿园了,对于你讲的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表格调查、家访、家长会,幼儿园也都有,只是有的还没到进行的时间。现在,孩子由奶奶照看,她不主张上幼儿园,所以长在孩子面前讲幼儿园不好,谁家的孩子刚去几天就病了,谁家的孩子自己大小便不会就不上了又回家了等等。我就怕给孩子的印象不好,他不愿意上幼儿园了,于是就总说我小时侯在幼儿园里的事情,讲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有多快乐什么的。看了你的介绍,我感觉我这样做是不是也不对?
昏倒,让孩子真为难啊。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7 21:02
天问+-->引用:天问 昏倒,让孩子真为难啊。
我也昏!

我请这位家长一定做好老人的工作,否则孩子会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我们班里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我在不断的做老人的工作,老人爱孩子的心可以体会,他们眼里谁也不如自己对孩子好,其实事实上应该承认,没有什么可以比得了老人的爱,但是,孩子总得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什么样的酸甜苦辣咸都要品尝,你说是吗?
作者: susan975122    时间: 2004-6-18 11:26
是的,你说的没错,对于老人的工作我也做过,但好象没有什么成效,大道理你同她讲她也明白,可就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真是没有办法。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9 21:28
家长们,请不要这样说
对孩子:1、等我收拾你!
“收拾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这仅仅是一句无实际教育意义的话,而且根本无法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错误活动。
2、他就有这个毛病
家长跟人闲谈时,话提常扯到孩子身上,家长还喜欢说“他就是有这个毛病……”
不要在众人面前说孩子的缺点,因为您一旦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会对孩子心理上造成不良后果,孩子会认为我妈妈都说我不好,我就是不好。
3、你真笨 
有些家长会不由自主说出这句让孩子丧失自信的话来,请家长体会一下孩子的心情,如果您被人讽刺真笨,您会怎么想?
4、他打了你,你怎么不去打他
   这样的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了亏,总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勇敢,将来做什么事情都会勇往直前,可惜,往往是这样的孩子在走入社会后,难以适应人际关系,缺乏交往能力。
5、 再这样告诉你们老师去
   是您把老师变成了严厉管教者,同时让孩子知道,您对他已经无能为力!
6、老师给你多喝水了吗?
   请您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信任孩子的自理能力会通过锻炼而逐步形成。
(就想了这么几条,各位帮着想几条?)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9 21:28
徐若冲穿了一双新鞋。
徐若冲:老师,你知道我的鞋从哪里买的吗?
井老师:不知道,你告诉我吧?
徐若冲:从买鞋的地方买的!
井老师:?!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19 21:30
下午上班一进门,大部分小朋友都醒来了,“哟,都醒了?”我顺口说了一句。
张彭飞一边穿鞋,一边睁着他那毛茸茸的大眼睛对我说:“井老师,我一进门,就看见你醒了---”
“啊?”
“是井老师看见张彭飞醒了,对吗?”捧着他睡得红彤彤的小脸,我忍不住笑了。
“嗯!”张彭飞也抿着小嘴乐了,“言不达意”在小班的年龄段容易出现,也比较普遍,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的。

(这是我们班里另外一位老师的观察记录,我们合作很好)
作者: 翠花东北    时间: 2004-6-22 09: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2 13:07
根根+-->引用:根根 前车之鉴,几日没来这里这么热闹了啊,大家遇到了你这样的好老师,象抓到救星一般,在此我也有几个问题问问前车:
小孩子两岁半多去幼儿园小班,用了好长的时间刚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可是由于附近的一个幼儿园解体了,弄得此幼儿园人员十分拥挤,孩子玩耍的空间逐渐缩小,小孩子增加,可是老师并没有随着增多,过去此幼儿园曾是本市最好的幼儿园。无论是园长的管理,还是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加之所开办的课程。最近发现老师对孩子十分严厉,小班老师感觉更是力不从心、疲惫不堪。
孩子最近表现焦虑 、食欲不振、常患感冒。入园时哭闹。此情况下幼儿园是否还会保持住原来的作风,孩子应不应该转园。

有些情况需要您自己判断:1、孩子是否能够适应现在的环境?2、老师是否能够于您做良好的沟通?3、老师对您的孩子怎么样?4、孩子喜欢现在的老师?5、幼儿园针对这种情况有没有采取措施?

答案都是不,您就立刻离开,反正现在要到暑期了,只要做好走的打算,就开始做好孩子的工作,这个工作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可随时与我讨论,我这里恭候。

另外,我们这里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老师和幼儿园也需要家长的支持理解,如果站在老师的立场上,我还是请您多体谅,除非孩子确实不开心,也可以当作对孩子的一个磨砺;由于现在的形式所迫,我们做幼儿教育的非常有压力,面对一些不合理的情况我们都在努力工作,老师不是圣人,难免出错,如果家长们都能替老师老师想想,及时沟通,及时帮助老师尽快的渡过这段非常时期,逐步走入正轨,相信是我们做教师的幸运!
作者: 翠花东北    时间: 2004-6-22 13: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2 14:08
不去幼儿园也要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如有好的集体生活环境(有很多小朋友在家周围)好的养护人在身边照顾。

大些入园会不会好,我不能肯定,因为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性,但要注意:大部分孩子会因为去幼儿园时间不固定而导致不合群、适应能力差、做事不专一不持久等心理弱势!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2 21:18
明天我们小一班要请人录像,以公开课的形式把孩子的在园情况录下来,因为以往的活动只要有家长参与,因为家长在场,孩子们不能表现真实的自我,有的依偎在母亲怀里,有的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想出这个办法;
我们把一学期的一些活动图片,幼儿作品;我的教育笔记等孩子们的生活录像资料,全部汇总制成光盘,留做永久的纪念,家长们对我的想法很支持,看来家长们非常需要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情况。
如果朋友们孩子的幼儿园也能这么做,相信大家会很高兴!
作者: 冰冰妈妈    时间: 2004-6-23 16:07
楼主,冰冰现在也在小班,9月升中班了,她在一个蛮普通的幼儿园,但我的感觉还可以,老师好象也蛮喜欢她,我想问一下,你会特别喜欢班上的某一个孩子吗?
作者: 冰冰妈妈    时间: 2004-6-23 16:11
susan975122+-->引用:susan975122 谢谢前车之鉴。
看了你的介绍,我的心里对幼儿园的老师有了些了解,对新生入园应做的准备也有了谱,我儿子刚三岁,8月中旬就上幼儿园了,对于你讲的入园前的准备工作——表格调查、家访、家长会,幼儿园也都有,只是有的还没到进行的时间。
现在,孩子由奶奶照看,她不主张上幼儿园,所以长在孩子面前讲幼儿园不好,谁家的孩子刚去几天就病了,谁家的孩子自己大小便不会就不上了又回家了等等。我就怕给孩子的印象不好,他不愿意上幼儿园了,于是就总说我小时侯在幼儿园里的事情,讲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有多快乐什么的。看了你的介绍,我感觉我这样做是不是也不对?
小冰刚上幼儿园的一个多月中,我没有带孩子去她奶奶那里,就是因为奶奶总是会说不要去了,奶奶带你,直到冰冰喜欢上了幼儿园,她会反驳奶奶:我就是喜欢去幼儿园嘛,我才象平常那样带她上奶奶家的。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23 16:12
  楼主,孩子只和班上的几个孩子好,是不是不太好啊。辰辰和乐乐、瑶瑶特好,与刘聪最不好,和其他孩子似乎没什么感情。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3 20:12
冰冰妈妈+-->引用:冰冰妈妈 楼主,冰冰现在也在小班,9月升中班了,她在一个蛮普通的幼儿园,但我的感觉还可以,老师好象也蛮喜欢她,我想问一下,你会特别喜欢班上的某一个孩子吗?

我会,但是比较多,因为孩子们很可爱,有时他们的小样让我开心得不得了!

我觉得普通幼儿园没什么不好,重要的是老师的责任心,您说呢?

另外就是老师对现实教育的领悟——与您的教育理念是否恰合!

老师喜欢您的孩子这很重要,孩子也会因此喜欢幼儿园!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3 20:19
用心才会赢+-->引用:用心才会赢   楼主,孩子只和班上的几个孩子好,是不是不太好啊。辰辰和乐乐、瑶瑶特好,与刘聪最不好,和其他孩子似乎没什么感情。

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我们班里的孩子也是这样,三五成帮,还分男孩、女孩呢!这是小班交往的特点,不过,有些孩子一直都合得来,直到上学的都有,没什么,不用特意改变,多创造机会给孩子们交往就好。合不来的不要强求,孩子要建立自己的是非观,需要这些过程!     

仔细观察孩子之间的交往,心里会淡淡产生一种欣慰,孩子在长大呢!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23 22:41
  谢谢前车老师。

  今天我也和她们老师沟通了一下,老师说辰辰平时在班了表现很活跃,会自己主动找别的小朋友玩,而且懂事、不讨厌,小朋友们也都很喜欢她。我听了心里塌实。

>"我们把一学期的一些活动图片,幼儿作品;我的教育笔记等孩子们的生活录像资料,全部汇总制成光盘,留做永久的纪念,家长们对我的想法很支持,看来家长们非常需要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情况。"

真是值得学习的好办法。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4 00:39
月底我们亲子活动,内容:以家庭为单位表演节目,现在正在运筹帷幄,我很感动,家长们的支持响应!

今天,荣荣爸爸端着录像机录了一上午,录的全面细致,我很感动,因为他累的手都打哆嗦,可是还一直表示,老师真是辛苦,我都不知所措了!
作者: 瑶瑶妈    时间: 2004-6-24 11:23
我真希望瑶瑶也能在你们这样的幼儿园里生活。上次六一,我听说幼儿园要表演,请假拿了摄像机去摄,所有的家长都被赶出来了,理由是领导要来,家长在这里不好看。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4 12:33
你们属于大型幼儿园?

领导?难道家长不是上帝?

没办法,孩子的老师素质高就好!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24 15:47
瑶瑶妈+-->引用:瑶瑶妈 我真希望瑶瑶也能在你们这样的幼儿园里生活。上次六一,我听说幼儿园要表演,请假拿了摄像机去摄,所有的家长都被赶出来了,理由是领导要来,家长在这里不好看。
我姑娘的六一也是陪领导过的,对家长不开放。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26 22:45
6月30日,我们小一班的亲子活动内容定下来了,名字就是
大手拉小手,欢乐一家人!

寓意双重,就是说只有家园紧密配合,亲如一家才能够共创美好未来!
最近忙了,只有抽时间来这里浏览。
作者: 用心才会赢    时间: 2004-6-27 22:37
  忙就少来点,大家都会很理解的。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6-30 23:44
今天真热闹,孩子们家长们都热情洋溢,唱得跳的,争先恐后,孩子们花枝招展,家长们喜笑颜开,老人们慈眉善目,老师们晕头转向。

假如有机会,我多想邀请支持我们这座楼的朋友们,带着我们的花骨朵,到我们的活动厅里一展歌喉,尽施才艺!大手拉小手的感觉——自豪/开心/!

我要是会搞附件什么的,我真想把录像发过来你们看看!
作者: jchlzbw    时间: 2004-7-1 21:15
好!!顶!!
作者: 天天天蓝    时间: 2004-7-1 22:00
前车,干得不错!最难得的是你这份爱孩子的心,替你班上的小朋友们高兴。

有什么我能帮得上忙的,尽管说,我会尽力。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7-1 22:15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我要是会搞附件什么的,我真想把录像发过来你们看看!
录像太大了,会把目师逼急了的。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2 14:26
受各位的启发,相信大家都想抽个时间去和孩子在幼儿园里游戏一番,我有个想法,就是在下学期,把每周五下午定为家园游戏日,就是让家长在周五来班里带孩子游戏活动,当然不强求家长的时间,3:30——接走。活动形式即可老师组织也可家长随意,你们说,这样会有什么不妥?

给点建议吗,朋友们!
作者: jjhs    时间: 2004-7-2 15:05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受各位的启发,相信大家都想抽个时间去和孩子在幼儿园里游戏一番,我有个想法,就是在下学期,把每周五下午定为家园游戏日,就是让家长在周五来班里带孩子游戏活动,当然不强求家长的时间,3:30——接走。活动形式即可老师组织也可家长随意,你们说,这样会有什么不妥? 给点建议吗,朋友们!
很多人星期五下午不用上班?
作者: 冰冰妈妈    时间: 2004-7-2 15:10
对于家长需要上班的孩子会有很大影响,小冰班上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公开课后父母离开的时候都会闹一阵,或者别人的家长来了,自己的没来也会不高兴的。
作者: 740212    时间: 2004-7-2 15:22
真是好帖,得让我老婆看看。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2 22:22
冰冰妈妈+-->引用:冰冰妈妈 对于家长需要上班的孩子会有很大影响,小冰班上平时表现很好的孩子到了公开课后父母离开的时候都会闹一阵,或者别人的家长来了,自己的没来也会不高兴的。

您不觉得这样也是对孩子的一个锻炼吗?

这就是适应能力的表现了,我觉得可以实施,再说,因为我们班的家园活动多,孩子们大多数已经开始适应了,下午和家长简单沟通一下,看来家长们很支持!

另外,各位的幼儿园放暑假吗?我们园里不放,考虑到家长的一些因素,我们只是在停课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教学,我要带绘画班,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拍下来也贴到这里。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7-2 22:46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另外,各位的幼儿园放暑假吗?我们园里不放,考虑到家长的一些因素,我们只是在停课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教学,我要带绘画班,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拍下来也贴到这里。
放,也有不知道什么的班。
作者: lhy    时间: 2004-7-3 07:40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您不觉得这样也是对孩子的一个锻炼吗? 这就是适应能力的表现了,我觉得可以实施,再说,因为我们班的家园活动多,孩子们大多数已经开始适应了,下午和家长简单沟通一下,看来家长们很支持! 另外,各位的幼儿园放暑假吗?我们园里不放,考虑到家长的一些因素,我们只是在停课的基础上进行特色教学,我要带绘画班,到时候看看能不能拍下来也贴到这里。
幼儿园不放假.但是正常的教学停止. 不知道每天老师将如何安排孩子们的时间?如果是放羊式的,我可能要考虑我自己给孩子放假,带他出去玩或学画画,和小其妈妈学画画的事情安排了7月中旬面试,希望能通过.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3 12:07
如果是放羊式的,我可能要考虑我自己给孩子放假,

说得对!同意!

小其妈妈学画画的事情安排了7月中旬面试,希望能通过.

能说的详细一点吗?有课程安排吗?
作者: lhy    时间: 2004-7-4 08:15
前车之鉴+-->引用:前车之鉴 如果是放羊式的,我可能要考虑我自己给孩子放假, 说得对!同意! 小其妈妈学画画的事情安排了7月中旬面试,希望能通过. 能说的详细一点吗?有课程安排吗?
http://www.xiaoqimama.com/class3.htm这里有详细内容
作者: 似水流年    时间: 2004-7-7 12:27
通读了整个帖子,深受感动。难得有这样用心的老师,我觉得这32个孩子好幸运,好幸福。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7 14:26
谢谢您的鼓励,或许可以给点建议意见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8 12:45
昨天晚上约儿子的老师聊天,意犹未尽,感慨颇多,我们已经能够像朋友一样交往,而很多家长却做不到,对老师的不信任,对自己的不信任。很庆幸,儿子的老师有着与我相同的热情和对教育的新理念,这是不可多得的,也是我们能够良好沟通的前提。两位老师也同样有着对教育的无奈,但是,我们的谈话,却一直充满对工作的认真,执著,我们憧憬未来,一起研讨下一步我们的合作计划,我们决定,下学期,我们将二年级四班和幼儿园中一班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带小,大孩子体会照顾小孩子的艰辛,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使小孩子学有榜样,学习大哥哥姐姐的良好的言行,相信这个活动会顺利进行,我多么希望能够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更加促进工作的开展,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4-7-8 13:31
如果每个幼教老师都像你这么用心,这么多父母就不用为孩子上幼儿园费心了。

不仅仅看到了你的敬业,而且你的经验对大多数父母都是一个好的帮助。其实每个父母都是孩子最直接的老师,教育孩子不能只在理论层上,要从一点一滴入手。父母的一举一动,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孩子直接产生影响。

讲一个小故事:孩子爸爸在看电脑,孩子拿着水枪来喷他。“你不要喷了!”,孩子并没有停止,仍然笑嘻嘻。“你再喷,你再喷!”,孩子仍然继续。爸爸打了孩子的屁股,孩子哭着找妈妈去了。“妈妈,爸爸不讲理,他让我再喷他,我喷了,他却打我屁股”

上面故事给我们一个启发:对孩子说话时时刻刻要注意,要改变我们习惯的方式,要简单、明确、直接、坚决,不要说反话,不要讲空洞的道理,不要用抱怨的语气。

所以,很希望你能坚持每天介绍你在幼儿园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对这里的爸爸妈妈,要比任何其他的教育理论都要有用的多。在此说声感谢,我发新的比较晚,但我会每天来看。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8 13:49
说的对,给我提醒了。谢谢你!

今天上午,小石头过生日,我们准备了给他过生日,孩子很开心,发蛋糕的时候,每个小朋友都急切的接过来蛋糕,大口的吃,只有毛毛大声说了一句,谢谢,我很快地拿了一枚小星星,贴到评比栏,孩子们一看,有些奇怪,我没有解释,而是走到毛毛面前,大声说,毛毛,你真懂礼貌,知道要说谢谢,好孩子!
“谢谢---------”孩子们声音此起彼伏。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8 13:57
幼儿园后面有个小广场,晚上人很多,休闲的地方,每天,我们小一班的孩子最多,因为,我都要召集孩子们,只要有时间就去转转,因为我认为,孩子只有在家人的陪伴下,与孩子之间的交往才会得到更好的锻炼,有时候,我回去留弯儿,当孩子们蜂拥到我身边,搂着我的,抱着我的,忙得我不亦乐乎。我感觉到了周围热情的目光,我更是自豪自己拥有的骄傲!
作者: lhy    时间: 2004-7-8 14:35
谈谈我的困惑: 孩子现在在蒙氏班,一进班老师就和家长讲"我们班大孩子都会主动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的,会给小孩子做榜样,请家长放心....."蒙氏教育也宣扬这种混龄教育就像一个小社会,大孩子会激励小孩子 上过一次蒙班的观摩课,大孩子确实比小年龄的孩子懂事的多,会大声和老师问好,会主动说礼貌用语,会谦让小孩子.... 但是在放学离开教室,离开老师的视线后,我发现这些大孩子想变了一样,看到小孩子拿的好玩的玩具,根本就不商量,一句"我玩会儿"就一把拿过去了,玩完有时候就直接扔在地上,不说谢谢;和小朋友玩时冲撞到小孩子也不道歉不去扶,甚至有时玩疯了,会一帮大孩子合起来欺负小孩子.我们几个小年龄的家长常常很烦恼. 我困惑,这些大孩子难道不是发质内心的有礼貌,难道只是作给他们的老师看吗.老师总说,在教室都是小孩子不懂事招惹大孩子,大孩子是不会欺负小孩子的.可我看到的如何解释?或许大孩子比小孩子世故,懂的讨老师的欢心. 有时候越越就会说"我要多吃,等我胳膊长到王~~(他们班最壮的孩子)那么粗,我就有劲了,我就可以打小孩子了."他肯定是这样感受了才会这样说的呀.我都不知道该如何给孩子解释.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8 17:33
对蒙氏班我一直心存异议,倒不是说蒙氏班不好,而是因为大部分的幼儿园根本没有领悟蒙氏教育的精髓,而是照猫画虎,适应家长的心里,混龄教育,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还是适合大带小的主题活动,细节的地方以后慢慢说。
中国孩子确实世故,这与家长老师的素质有关,大的环境如此,孩子怎能不受影响?唉~!只能自愧,没有什么特别好的理念,阐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 前车之鉴    时间: 2004-7-8 22:57
混龄对孩子的社会性培养很有帮助,大的可以学会组织、管理、责任,小的可以学会服从,并在知识技能方面进步很快。
这是一杰的理论,我觉得很精彩,因此转过来:
出现上述lhy所说的问题,就是把蒙氏表面东西与中国传统的糟粕搅和在了一起——没有原则。
“大的应该让小的”,只有在两个人同时争某一件玩具时才可参照使用。正确的应该是“先到先得”,无论大小,这是规则。本来大的玩得正欢,小的硬要玩,老师就让大的让小的了,大的憋了一肚子气,所以就在适当时候发泄。再加上“聪明的家长的训导”,就会出现lhy说的情况。
有的蒙班不允许一个孩子打扰另一个孩子,但如果他们愿意一起玩,是应该允许并且鼓励的——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蒙氏是激发孩子内在潜力发展的,不是压抑孩子的内在需求的。所以关键是观念上的改变,就是我们要培养以独立自主的个性为核心的人。
很多人持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观念没变,只是拿了方法,所以蒙氏就成了“蒙人氏”。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7-8 23:03
礼让在中国长期存在,使得中国人内心存在一种耻为言利的氛围,其实加剧了内心对利益的渴望。
作者: jerryhao    时间: 2004-7-9 09:25
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基本上都包含了两个字,那就是“虚伪”,在一个小圈子里,可能是有礼让的,但到了大圈子就没了,就好比做汽车,坐在座子上,看到邻居同事等熟识的人,可能就会将座位礼让,遇到不认识的女士甚至老人、孕妇、孩子,他都会装作没看到。其实就是熟人,他的礼让也多半是虚伪的,如果对方不懂这个规矩,真的不客气地坐下了,他心里不仅没有快乐,可能还有很多不满

孩子之间事情父母要参与的话,应该是先到先得,我儿子这方面我也有误区。以前,经常对他灌输有玩具可以给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他很乖,遇到小朋友和他交换玩具,他都会和他们换,实际并不是每次他都开心,导致的结果是,有时候他玩得高兴的时候,看到小朋友,他会拿着玩具跑了。发现这问题后才改变方法,告诉他,你喜欢玩的,就可以对小朋友说“no”,可以自己玩自己的。这方面,本来大人越少干涉越好,哪怕会发生争抢,也可以由孩子去,不可以用成人的原则去规范孩子,否则真的容易带来副作用。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