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 游泳 读经 这三个词看不出一点联系,可是,这三个词是我孩子天天要做的功课.
二胡是每天必练的,每天晚8.00-8.45为孩子练琴时间,以前孩子练琴时间为一小时,现在,孩子读小学二年级了,每天能挤出45分练琴也很吃力了.孩子学艺二年多,现在学到五级<北京有个金太阳了>了.成绩我还比较满意,今年全国蒲公英艺术大赛,省级是金奖、北京是银奖。
游泳看起来和二胡不相关,因为孩子自去年9月被市体委选中后,每周要去训练五次,每次都是放学后练习1.5小时左右,游1500M,风雨无阻,寒署不断,现在成了放学后的主要活动了,孩子在时间、精力和兴趣方面大大超过了二胡。现在孩子已是2000年出生的游的最快的选手了,50M自由泳成绩是1分钟、已当上市少年游泳队队长了。明年才能参加全省全国比赛,成绩如何,我想不会差。
读经也是孩子每天的必修课,背完了《论语》、《道德经》、《大学》、《中庸》、《诗经》(部分),现在每天早上6。30-7。45读背《庄子》。有人说,读经典对孩子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要20年才能看出效果,这个,我相信!
今天发这个贴子,并不是想介绍我孩子如何如何,而是想和家长们分享这三者之间有某些关联,可互相促进。
首先说节奏,这是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二胡是如此,游泳也是如此,读经更是如此。游泳训练节奏感非常重要。欲速则不达,没有节奏,想游的轻松、游的规范,游的速度快,简直是不可能的。平时教练训练孩子和二胡老师讲的都差不多:节奏、节奏、还是节奏!古代经典,不要说诗经了,论语和庄子的每一篇,也无不体现出语感的节奏美。
再说旋律,无旋律就不是音乐了,游泳也有,游泳的入水、加速、转身、冲刺我和孩子感觉和二胡曲差不多,进入了状态,女儿感觉和拉二胡太似曾相识了。我女儿常和我说今天游泳有点象《赛马》,有点象《小花鼓》,有点象《喜送公粮》。。。论语、诗经和庄子、老子等篇章,每一篇一首完整的曲子,细细体会,还真是那么回事!有引子,有不是简单的重复,长段和短段再长段总是衔接得那么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