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639|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课堂激趣八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7 18:5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寓教于乐,增长知识的目的,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下面总结课堂激趣的八种方法:
1.由面导点,课前激趣  
在教学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课前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像,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欧阳修在《秋声赋》中如何展示了秋天的萧条的?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2.佚事引介,以“奇”激趣 
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引介白居易考进士时被顾况赏识的戏说:当顾况看到递来的诗稿《赋得古原草送别》署名“白居易”3字时说:“长安米贵,‘白居’不‘易’啊!”当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马上赞叹:“有这样的诗才,实在难得,就是走遍天下‘白居’也‘易’啊!”这样引介作家作品,既加深了对白居易的印象及对他的诗才的敬仰,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3.提纲挈领,诗谜激趣  
在教学《勾践灭吴》时,引介“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提问:“对联的下联写的谁?他是怎样吞灭吴国的?请看课文《勾践灭吴》。” 
4.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在教学《故都的秋》一文时,可设计以下问题:  
①本文的题目叫《故都的秋》,可不可以改为“北京的秋”呢?(巧妙题解,引起兴趣)  
②作者笔下的“秋”有什么特点?文章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故都的秋”?用“4个字”概括每一景观的内容。(重点处设问)  
③作者由“故都之秋”联想到哪些地方的秋景?你对“秋”有何体验?作者由自己对秋的感受联想到古今中外哪些人对秋的感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关键处设问)  
④作者笔下的秋景为什么如此“悲凉”?为什么会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感呢?(难点处设问)经过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拔,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原来死水一样的课堂变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
5.唱比说好,活跃气氛 
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或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采取教师吟唱、教学生演唱、师生共同吟唱的形式。这样,把词的内容变成演唱,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演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  
6.以“演”代讲,情境体验
在教学《雷雨》《哈姆莱特》时,可变讲析为指导学生演出,让学生踊跃参加,就会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游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7.多媒再现,印象深刻  
在教学普希金的《致大海》时,立体展现平静时的大海、波涛汹涌的大海,让学生充分理解、体会大海的温柔美、静谧美和大海的力量美、雄壮美,让人充分感受“最伟大的乐章”。在教学《赤壁之战》时,用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到一千多年前的古战场,亲眼目睹:火光映天、金戈铁马、惨烈厮杀、血流成河的悲壮。这样,学生对课文中的情境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消除了学生对文章的陌生感.  
8.联想辐射,全面开花  
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有关美妙音乐的描写,启发学生联想到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联想到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中王小玉的演唱,联想到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中听唱的描写,再联想到巴金的《家》中觉新吹箫的描写。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当读到“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时提问:“李白一生‘爱月’,想像明月是可以问讯、追攀和揽摘的,甚至可以解孤独、寄乡愁,请背诵李白诗中有关描写‘明月’的诗句。”于是学生争先恐后吟诵:“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把酒问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独漉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通过这样就把有形、有限的课堂,变为无形、无限的课堂,实现了“大语文观”的教学理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1-17 11:26: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最重要的是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9-4-16 11:43:32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激发兴趣是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5-13 21:57:55 | 只看该作者
这不但激发学生兴趣,还要求老师有很广的知识面~~领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9-5-19 13:27:04 | 只看该作者
对教师要求高,使教学具有艺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07 , Processed in 0.12323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