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jiangy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经私塾教育与现行体制内教育综合讨论帖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07-11-8 01:06:16 | 只看该作者
净空法师让修行人从《弟子规》开始,强调的是力行。蔡老师说学习圣人要学习“存心”,其实这点跟《弟子规》的教学本身就有点矛盾。当然,净空老法师说,这是“幼稚园的孔子”。
所以净空老法师的想法是,一般人的根器,还是一步步扎实的来。但是这种学习方法有一个前提,就是一直都有明师在身边,或者学习者一直都有求道之心。《弟子规》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四书五经,还有佛教经典。
先从《论语》开始也罢,先从《弟子规》开始也罢,没有一个实践德行的环境,没有实践德行者的智慧,这些书起的效果是“不可知”的。书始终是书,生命还是自己的生命。
所以庐江给出的一个环境,能够教化人并不仅仅靠外在的“礼”。那为什么学死了呢?这是未能深入学习之故。读《论语》也未必不学死,“明师”还是很重要的,父母也是很关键的角色。
《弟子规》还是《论语》,这是一个方法的问题。《弟子规》当然比不上《论语》的智慧,但是有些人就适合从《弟子规》的外在规范开始;有些人就能从《论语》直接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07-11-8 02:37:22 | 只看该作者
胡雪岩读过四五年的私孰,做了很大的生意;杨子龙也只是读了几年的私孰,智取了威虎山。但他们两个人都有一个特点,他们的奇迹都较晚,三十而立,之前默默无闻。
胡雪岩故事里的左宗棠,他是读书人,做事的风格与常人不同,看事的眼光也与常人不同,不囿于眼前。

胡雪岩和杨子龙他们是不是遇上了明师?很难说,可能是可能不是,但几年的私孰就对他们有如此影响?会是怎么样的明师呢?
因为他们有些学过的东西结合了实践,有了真正的体悟,最终成了他们一生为人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07-11-8 03:00:06 | 只看该作者
“定慧”说成“种慧”更能让人理解,种智慧的种子,只要给这种子时间,智慧会发芽、生长、长高、开花、结果。如果种子落在平脊的土地,没有特别的营养和照顾,只要给它时间,它也会开出奇妙的花让人知道。如果落在肥沃的土地,有特别的营养和照顾,可以提前他开花的时间和数量。
但是如果在种子扎好根前,出现一个拔苗助长的人都会让这智慧种子死于非命,所以急功近利的父母是最可怕的杀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07-11-8 12:0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7 susan_1201 的帖子

苏三好久不见,欢迎。

我那楼的“文化”结合上下文您会知道是特指“儒家文化”,这个根也是特指“儒家文化真正的内涵”,即如何成就君子之学的根本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07-11-8 12:4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2 jiangying 的帖子

jiangying君呀,如果读经只是起到“孩子今天给妈妈抬凳子了,孩子今天劝别人不要在电梯吸烟了,孩子知道与朋友分享玩具了,”的作用,那未免太小看经典了。那些是文明社会每个公民应该有的修养,这些是家庭教育的内容。现在正因为家庭教育已经颓堕了,所以弟子规才显得如此重要。然而这不是道德本身,这只是规矩,不能在此止步。

什么是道德?原来我在讲解弟子规的时候总喜欢用“五伦关系”来解释道,用五伦关系表现出的“仁、忠、慈、孝、友、恭、义、顺和信”来解释“德”。所谓“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此为人伦大道之德。一场场讲下来,台下效果甚好,我自己却陷入了迷惑:道德是外来的限制吗?如同行为规范?这些仁呀忠呀,慈呀孝呀。。。都是抽象的概念,怎么表现?同一种行为此时忠,另时即愚忠。如何把握?当时我问了林放问夫子的一个问题:礼之本?我记得当时求教了很多人,但没人能给我满意的解答,我站在台上却越来越觉得对不起家长。后来我请假了,就是为了解决道德从哪里来的问题。

儒家的道德有不同的名相:诚体、道体、天理、良知。。。其实都是说一个东西。说来很玄,其实很平易,孟子讲的最贴切,“见孺子落井的恻隐之心”这种恻隐之心愚夫愚妇都有,每个人都有,这种恻隐之心非外力要你恻隐,非搏一个雅誉,非贪图利益,它干干净净,没有任何葛藤,如中庸所说“溥博而时出之”。是自己涌出来的,自家的东西。不是外面树一个“恻隐”来规范和压抑宰制我们。把这四端之心扩充之,现实中如果处于君位表现出的就是“仁”,处于朋友表现出的就是“信”如此类推。把这个好好涵养,嬉笑怒骂皆是道德,所谓“君子不器”,何必拘泥于鞠躬、温文尔雅和洗脚?儒家文化也是指一个月亮,我们要顺着手指找到月亮,却不能把手指当成月亮,学死就是从这里开始把自己捆死的。

==============================

另外,这里是专门读经的板块,当然沟通怎么读经,虽琐碎也是必要。其他方面没写并不代表家长不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07-11-8 13:0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 newagua1 的帖子

赞同你的所有观点。

我不关注现今的教育体制,也不去指责,因为实在浪费时间。我却去指责读经界和弟子规教育的未尽人意的地方,为何?
如同孔子著春秋,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春秋》责备贤者”的惯用语。这是说明孔子作《春秋》的主要宗旨,是为了时代的衰颓,社会风气的败坏,尽他对于历史的责任。他并不苛责一般人,因一般人大都是盲从的,听命的;他责备的是领导者,当权者,或者有道德学问而负这种责任的贤者。倘使这些人搞错了方向,会导致历史的重大罪过,因此《春秋》以中正责备贤者。
现今世道,只有贤者才可以这么责备。读经老师和家长,教育弟子规的老师和家长都是这个时代有责任心的一群,值得敬重,所以他们的方向尤其显得重要。

我的孩子休学了,无论怎样我都不去批评教育体制。但无论我怎样批评读经和弟子规,我的孩子坚定读经学弟子规。因为我们的方向是读经和做人,我们必须随时反省。

在这里,我总觉得自己“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07-11-8 13:0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1 newagua1 的帖子

赞同你的所有观点。

我不关注现今的教育体制,也不去指责,因为实在浪费时间。我却去指责读经界和弟子规教育的未尽人意的地方,为何?
如同孔子著春秋,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中有一句“《春秋》责备贤者”的惯用语。这是说明孔子作《春秋》的主要宗旨,是为了时代的衰颓,社会风气的败坏,尽他对于历史的责任。他并不苛责一般人,因一般人大都是盲从的,听命的;他责备的是领导者,当权者,或者有道德学问而负这种责任的贤者。倘使这些人搞错了方向,会导致历史的重大罪过,因此《春秋》以中正责备贤者。
现今世道,只有贤者才可以这么责备。读经老师和家长,教育弟子规的老师和家长都是这个时代有责任心的一群,值得敬重,所以他们的方向尤其显得重要。

我的孩子休学了,无论怎样我都不去批评教育体制。但无论我怎样批评读经和弟子规,我的孩子坚定读经学弟子规。因为我们的方向是读经和做人,我们必须随时反省。

在这里,我总觉得自己“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07-11-8 13:10:29 | 只看该作者
发了重复的,怎么删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07-11-8 13:2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3 susan_1201 的帖子

要父母不功利很难咧,我也在努力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07-11-8 13:57:07 | 只看该作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僵硬君的看法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
读经的家长们,可能有时候也需要想一想自己的初心
想一想读经到底为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5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6:45 , Processed in 0.085213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