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梦幻妖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青年报关于“中美教育的比较”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0-31 16:50: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10-31 15:35 发表
中国很多事情的特点就是这样,一到创造力这块就掉链子。搞体育,那些流汗流血的就强,
讲战术,创造性,动脑子多大足球,篮球就不行。

设计方面让韩国远远拉在后面,韩剧,日剧,美剧横扫。
...

乒乓球、羽毛球也是讲战术的。。。。中国人难道一定要别人参与才能肯定自己。。。。
韩剧,日剧流行,只是国人对异国风情的好奇,并不能说明韩剧,日剧比中国电影电视好。在其他国家眼里,人家更喜欢中国的电影电视(包括老米),国际大奖,华人远远超过韩日。。。。我家那个外国人,说起中国的几个知名演员运动员,居然两眼放光,相比韩日她更喜欢中国的影视。。。至于美剧,那都是钱啊,泰坦尼克号,中国人有钱投吗?。。在影视方面的艺术性创造力,我看好中国的后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10-31 22:22:33 | 只看该作者
没看完还

两种模式,其实是对 教育 的理解不一样产生的:
老美的教育是在协助娃娃自我的发展,所以不至于发生家长、老师强迫娃娃学习、追分数、甚至身心摧残;
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娃娃适应外在的需求,伴随着的当然是考试、分数、排名。。。
老美的精英娃娃处于 我要学 的状态,
我们的精英娃娃处于 要我学 的状态,
成年以后的独立、发展、工作、生活能力有差距就是正常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11:02:49 | 只看该作者
上官子木:中美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能融合吗?

《南方周末》日前刊出北京市社科院上官子木的文章《中美教育比较》,认为: 美国的高等教育被认为是世界最好的教育,但论及美国的基础教育,人们的看法则有著较大的分歧。将中国的基础教育与美国相比,人们普遍的看法是,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学多悟少”,而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学少悟多”。

对此观点,笔者在数百余名教育工作者中进行了一项调查,其结果是,72·02%的人表示赞同,23·46%的人表示不同意。另有2·47%的人认为,中国的教育的确是打基础的教育,但学的东西并不多,美国的教育的确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但学的东西并不少。

中美两国的教育有著极为不同的传统,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和灌输,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尊重,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和继承,以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相比较,美国则更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实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和权威的质疑、批判精神,注重对知识的拓展和创造。这两种教育表达了对待知识的不同的态度,中国的教育表达的是对知识的静态接受,美国的教育则表达的是对知识的动态改变。这一“静”一“动”之间,反映了两国教育不同的知识观。

67·9%的人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是将中美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相融合,使我们的孩子既有很好的基础又有很高的创造力。对此观点,有6·58%的人不赞同。另外,有32·92%的人认为,由于这两种教育模式是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所以难以融合;有4·12%的人认为,由于这两种教育模式在具体操作上有著相矛盾的地方,所以难以融合。

作者说:在中美教育差异中,最明显的还是教育观、知识观的差异。譬如,到底什么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础?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认识。以数学为例,中国教育界历来认为,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是数学的基础,所以中小学阶段不许学生用计算器。然而在美国,基本运算不受重视,计算器在中小学的使用很普遍。美国人认为,计算器既然算得又快又准,我们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脑算呢,人脑完全可以省下来去做机器做不了的事。我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独立于计算机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储备知识,尽可能快地提取知识,因而中国学生的大脑在这两方面得到了充分训练。美国教育的“基础”是指,大脑在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前提下,放弃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的工作领域所需的能力,只发展那些属于计算机无法工作的领域所需的能力。

因此,在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下,美国学生比不过中国学生,但是,在可以随意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的现实研究中,中国学生就远远比不上美国学生了。在利用和开发大脑的内在功能上,中国的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在利用和综合外界的各种信息以及扩展大脑的功能方面,美国的教育则更胜一筹。

美国的教育注重广而博,中国的教育注重窄而深;美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中国的教育注意培养学生严格、严密、严谨精神。从发展创新能力的角度来看,中国的学生容易偏于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以及因害怕出错而习惯于固守规范。基础好可以是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可以成为束缚和阻碍创造性思维的障碍。严谨的特点可以带来周全的思考,也可以成为跳跃性思维的大敌。

有人认为,美国的教育界正在向东方国家学习,开始强调抓基础,既然人家还要学习我们,那么我们就应固守原有的教育传统,没有必要改进。然而,我们应该看到,美国是在创新有余而基础不足的前提下才以抓基础来补不足。我国的情况却是与美国恰恰相反,我们是基础有余而创新不足,因而我国教育的完善必须以抓创新来补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11-1 14:24:21 | 只看该作者
问题还是应材施教啦!照搬那一个都不行!我觉得我们一能说美国的一味的好!也不能说我们的一味的差,有时人的心理上就是这样,没有的总想有,有了的就不珍惜时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11-2 09:03:43 | 只看该作者
作为家长个人而言,了解中美教育体系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了解其背后的政治、历史、社会和文化的成因,并将这种全面的认识融入家庭教育的每一个环节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26|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4 15:02 , Processed in 0.085856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