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alaosh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父母加油站] 爸爸带宝宝去兜风安全首选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4-7-6 09:30:46 | 只看该作者
我带宝宝去兜风 就是不会让她离开2米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2:06:28 | 只看该作者
六一儿童节将至,记者从市内几家汽车用品市场了解到,原本为关爱儿童而设计的儿童安全坐椅销量却非常低迷,甚至踪影难觅。据介绍,除非顾客订购,经销商才会向厂商拿货。不少车主对儿童安全坐椅不屑一顾,他们的“护儿”妙法只是把孩子安排在副驾驶座上,及时购买儿童安全坐椅的车主,在安装和使用上依旧疑问重重。



在这个宝宝“最HAPPY的日子”,如何选购安全的汽车坐椅,让宝宝们从此更加安全更加快乐?记者采访了相关的业内人士,一些专业的提醒与建议,希望对车主们有所帮助。

  现状篇

  被冷落的安全坐椅

  记者走访了福州多家品牌4S店发现,许多中高端汽车品牌一般配有原产的儿童汽车安全坐椅,但询问的人极少,甚至出现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境遇。儿童汽车安全用品几乎成了摆设,部分4S店因为儿童安全用品有价无市而索性不做销售。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汽马自达万事得4S店没有类似的产品销售;广本闽都店内售价3000元左右的原产童椅也还未售出;沃尔沃经销商福州中汽南方需要通过预订方式购买。

  在不少汽车美容店内,记者发现大多数商家没有出售童椅,即便先前有进货,但因为几乎没人购买,最后也放弃销售。据永塘盛长冠店店长孙伟灵介绍,目前,福州只有少数几家大型汽车美容店内有售卖这类坐椅,市面上的儿童安全坐椅价格差距也较大,国产坐椅的售价在一千多元,即便是最普通的安全坐椅也需五六百元,进口的则达到几千元。许多店主表示,因为童椅成本高,消费群体小,市场需求量不大,商家不想投入太多的精力推销。

  原因分析:

  家长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现在的汽车设计越来越趋于人性化,许多汽车品牌,特别是合资品牌都会加入儿童坐椅安装系统。但真正安装童椅的车主却少之又少。”福州万事得相关人士表示,“中国的国情不同于国外,女士驾车出行的比例较少,一般全家出行,都由母亲负责照看小孩。家长们都觉得这样已经是最好的保护了。”

  福州广本闽都店的销售经理郑先生也认为,小孩的行车安全还未真正引起家长重视,加上童椅售价昂贵,使用年限短——小孩一旦长大了就不能使用了。因此考虑到实用性不强这个因素,许多家长也会放弃购买。

  记者在幼儿园附近采访了多位车主,出乎意料的是有近九成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小孩坐车还需配备专门的坐椅。绝大多数采访对象表示,即便是婴儿,只要有人帮忙抱在手中一样很安全。“实际上一旦发生紧急刹车,这种方法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当汽车以56公里的时速紧急刹车时,母亲抱住一个3岁大、体重为12公斤重的孩子需要约150公斤的力量,显然这样大的力是母亲无法控制的。如果不对儿童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孩子会从母亲怀中飞出,造成惨剧。”《警示》中提到。

  社会呼吁:

  重视儿童乘车安全

  专家指出,在一些发达国家,对汽车的被动安全进行检测时,儿童乘员的安全就被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行车过程中,若车内载有儿童,按照交规规定必须使用相应的儿童安全坐椅装置,否则将遭到处罚。除此之外,国外还将儿童坐椅的安全性进行等级划分,严把儿童乘车的安全关。

  考虑到我国儿童乘车安全法规尚处于空白阶段,为提高儿童乘车安全的系数,中国消费者协会在提醒广大消费者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还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提高安全标准,对儿童乘车的必备设施做出明确要求,制定有关儿童乘车的强制保护措施。

  如今的家长对子女百般宠爱,如果儿童乘车安全知识能够得到普及,相信不久的将来,汽车在保护儿童乘车设施方面一定会有明显的改善。

  市场篇

  部分家轿代表车型童椅装置一览

  马自达6——后排三个座位都可以安装ISO-FIX国际标准的儿童安全坐椅。

  沃尔沃——所有VOLVO汽车在前排副驾驶位都有简明易懂的图文警示。滑动整体式儿童坐椅,ISO-FIX儿童坐椅安装系统。

  雅阁——后排可固定儿童坐椅,说明书中标明12岁以下未达安全带正常使用高度标准的儿童不能乘坐前排。

  思域——带外罩儿童安全坐椅固定装置钩。

  凯美瑞——后排全座3点式安全带,童椅固定装置。

  赛欧——前排副座上方贴有严禁儿童乘坐的警示标语。后座为三人安全带,可以固定绑带式儿童坐椅。

  标致307——后排两侧坐椅安装了2个ISO-FIX儿童坐椅固定装置。借助内置ISO-FIX锁扣,只要将儿童汽车坐椅扣上后坐椅垫连接处的扣环即可将其固定到后座。

  选购篇

  儿童安全坐椅选购指南

  据孙伟灵介绍,儿童安全坐椅是根据儿童体形的人体工程学而设计,同时结合了儿童心理学。在选购童椅时,消费者应从安全性、舒适和方便程度以及和汽车本身是否匹配等方面来考虑。针对不同的年龄段可供选择的童椅有:一岁以下的婴儿应使用婴儿型、婴幼儿型或全能型。一岁到四岁的幼儿使用婴幼儿型、全能型或儿童增高坐椅。四岁到八岁的儿童使用全能型或儿童增高坐椅。

  既然买童椅就是为了保障孩子的乘坐安全,那么童椅实际的安全性成了消费者考量的首要问题。一般质量上乘的汽车安全坐椅每一款都会经过严格的汽车碰撞试验,以保证使用效果。

  舒适的面料、科学的造型能够随时保护婴儿身体的自然姿势,并且通气性能良好。不同的坐椅还为使用者提供各种不同针对性的妥善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要求的款式。

  此外,专家还建议选购二手的儿童安全坐椅要谨慎,购买时要注意这些坐椅的部件(包括使用说明书)是否已经丢失、损坏,或已被召回。由于塑料老化,或长期受压产生的裂痕,甚至曾经发生的碰撞,都可能使二手坐椅存在故障隐患,导致出现交通事故时不能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

  使用篇

  如何正确使用

  儿童安全坐椅?

  当您为自己的宝宝购置了汽车童椅后,是否能够保证万无一失地让宝宝正确使用坐椅呢?要想让自己的宝贝享受安全、舒适的乘坐环境,其中的细节千万不能错漏!一定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进行安装、使用。

  1.安全座捆绑要牢固

  晃动童椅,如果发现坐椅晃动的幅度达2.5cm,说明捆绑不够牢固,需要加固。此外,要切记锁住安全腰带的搭扣,腰带锁的方法可参照产品使用说明,务必掌握腰带锁的使用。

  2.安全带要紧密

  安全带对成人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对于儿童来说,同样要注意系紧童椅上的安全带,不要让安全带出现松弛。如果没有系好安全带,安上童椅便毫无意义了。

  3.一岁以下婴儿:平躺要讲究角度

  一岁以下的婴儿是最娇嫩的群体,因而需要的保护也更多。但绝大部分中国家长都习惯把婴儿抱在怀里乘车,但这是非常危险的举动。

  婴儿的头部较重,颈椎尚不能支撑头部重量,因此如果以面向车头的方式乘坐,极有可能会在紧急刹车或意外事故中头往前甩,而造成严重的伤害。

  所以,针对一岁以下的婴儿,全球主流的共同设计标准多是采用后向乘坐设计,以避免冲撞时的撞击力皆集中在颈部,如此设计可将撞击力分散到骨骼较为强壮的部分(如腰、背、肩全体)。

  另外也有部分产品采用横向安装的卧床式设计,这类型的保护装置也是不希望小婴儿乘车时面向车头。而后向使用的汽车安全坐椅并不是愈平躺愈好,过于平躺的角度有可能在事故发生时让宝宝飞出去撞到前坐椅背,所以一些汽车厂商的产品,都附有细心的角度检查器和角度调整器,有助于判定安装角度是否妥当安全。

  4.一岁至四岁的幼儿:宜采用后向式坐椅

  宝宝满一岁后,由于体形较大且发育较为完整,可以采用后向式坐椅。由于儿童的头部占的比例要比身体大,因此4岁以下的儿童(18公斤以下)采用后向坐椅最为安全。

  Volvo汽车公司交通事故研究组研究证明,后向式儿童安全坐椅可将伤害减少90%。同正向坐椅相比,后向坐椅可将撞击力和对儿童头颈部的伤害减少一半。瑞典Folksam保险公司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种观点。该公司的调查表明,幼儿乘车时,坐在前向坐椅里比坐在后向坐椅里丧生或受重伤的几率要高。

  5.四岁至十二岁儿童:儿童安全坐垫必不可少

  4岁-12岁的儿童的体重一般在15公斤-36公斤左右,这些孩子除选择儿童坐椅外也可选择儿童安全坐垫。由于儿童身高不够,如直接使用汽车后座的安全带,有可能使安全带越过儿童脖子,造成勒伤或割伤。安全坐垫可减少在碰撞中对腹部的伤害。当儿童被垫高后,就可以使用正常安全带,便可保护儿童的胸部和头颈部。

  Volvo汽车公司事故调查研究组证明,使用安全坐垫可将危险降低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 12:08:01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成人对“儿童乘车安全”存在严重误区。根据来自新浪网网友的调查问卷显示,有75.66%的汽车内没有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有39.95%的家长都曾经让孩子坐在危险的副驾驶位置;有43.12%的家长认为乘车时由母亲怀抱或坐在成人腿上是对儿童有效的保护;有10.05%的驾驶员认为安全气囊是对儿童乘车的有效保护。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日前,大陆汽车俱乐部与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进行了“大陆交通安全社会行动”——“关注儿童乘坐安全”儿童乘坐安全试验。



此次试验是针对大多数驾驶员在“儿童乘车安全”方面的误区,运用直观的试验和精确的数据诠释了重视“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醒广大家长要使用儿童专用的乘车安全装置,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汽车后座。

  碰撞产生巨大冲力

  在乘车时,很多家长都喜欢把孩子抱在怀中或者让其坐在自己的腿上,他们认为,这是最为有效的保护方法。而实际上,即使在慢速行驶下,一旦发生紧急刹车情况,这种方法根本起不到保护作用。

  根据试验数据显示,汽车以时速56公里/小时行驶紧急刹车时,母亲抱住一个3岁大,体重为12公斤重的孩子需要150公斤的力,这一力量是孩子体重的12倍多,显然这样大的力母亲是无法使出的。若在速度变为70公里/小时、孩子体重为18公斤的情况下,这一力量将达到250多公斤。如果此时不对儿童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他(她)必将从母亲怀中飞出,造成不堪的惨剧。

  安全气囊——儿童乘客杀手

  若儿童坐在装有安全气囊的副驾驶位置,安全气囊打开时,会在释放气体时产生很大的力。无论碰撞激烈还是缓和,气囊都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打开。这使得儿童承担着足以窒息的风险。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头部会受到无法承受的接触力。计算结果显示,当儿童与气囊仪表板距离非常近的时候,气囊爆开时与儿童头部的瞬间接触力可高达几百公斤,远远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为了演示安全气囊打开所产生的力,大陆和清华共同进行了安全气囊引爆的试验。安全气囊打开时产生的冲击力,将气囊旁的西瓜炸得粉碎。

  儿童安全装置

  可大幅降低受伤几率

  儿童的身体结构和特性与成年人有很大差异,所以对于身体承载能力更弱的儿童,特别是婴儿,约束住身体的更多部分,有时是身体的不同部分,是非常必需的。多重皮带、可变形的护罩以及让孩子们面向后方乘坐可以帮助我们来满足这些要求。这些措施主要通过儿童安全装置来实现。

  由图中可以看出,使用儿童安全装置的可以将儿童伤亡的比例从11.5%减少至3.5%,儿童使用专用的安全装置可有效地将受伤害的几率降低70%左右。

  从现场的试验也可看出,6岁的儿童假人在有儿童坐垫和安全带束缚的情况下基本没有损伤,而另外一个同样的儿童假人由于没有束缚,早已受到致命伤害。

  如何正确使用儿童安全装置

  12岁以下的儿童应严格按照规定坐在后排。如果儿童坐在后排,无论汽车是否有气囊,致命伤都会减少1/3。

  链 接1

  开车的三个危险时间

  交通安全专家根据对交通事故发生时间的研究,发现驾驶员开车时至少有三个“危险时刻”值得警惕。

  中午

  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加上有的司机急于赶路,来不及吃饭,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的大量血液作用与胃肠等消化系统,脑部供血相对较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和注意力分散。这段时间千万不要开疲劳车。

  黄昏

  据不完全统计,下午5时至7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需小心。黄昏时分光线由阴转暗,司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导致判断失误,采取措施不当。另外,行人在行走时也由于出现视觉障碍而导致观察不清,躲让过往车辆判断不准,加之回家心切,行走速度快,也极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

  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驾驶员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于是便天马行空,超速行驶。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机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链 接2

  汽车上的“黄金座位”

  随着汽车越来越快地走进人们的生活,安全也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不少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轿车中的哪个座位是最安全的呢?

  据悉,美国交通管理部门曾做过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将汽车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设定为100,则副驾驶位置的危险系数是101,而驾驶员后排座位的危险系数是73.4,后排另一侧座位的危险系数是74.2,后排中间位置的危险系数是62.2。

  一些专家还惊奇地发现,后排中间位置的危险系数62.2,与被人们称为“黄金系数”的0.618最相接近,如果将0.618扩大100倍,为61.8,与最安全座位的62.2相差无几。所以有人把后排中间座位称为轿车的“黄金座位”。虽然有人认为前副座视野会更好,但视野与安全是两码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11:43 , Processed in 0.072737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