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716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系花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9 12:1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人与人的关系就像一座花园,需要除草、剪枝、施肥灌溉,细心长久的照料。才能绽放美丽的花朵。更重要的是,花草需要成长的空间,而且总是色彩缤纷;亲密关系也一样,双方都渴望不断成长和转化,活出自我的光彩。在关系花园中,孕育着生命最珍贵的经验和体悟。

  我们每天都活在各种关系当中。人们在关系中最深切的渴盼,就是拥有安全感,可以放心交出自己,希望对方能全然接纳、了解自己;如此「简单」的要求,在现实生活中却很难得到,因为人们忘记了,在认识彼此的灵魂之前,需要先打开自己的心;我们必须放下虚假的伪装,放弃控制的欲望,学习真诚分享和倾听,双方才能展开深刻交流的旅程。

  「关系」的本质:「什么是爱?」、「什么是亲密?」、「我如何能深入一份关系而不失去自我?」在《关系花园》中,
关系发展的五个周期:浪漫期、权力争夺期、整合期、承诺期、共同创造期,描写得丝丝入扣。
在初期阶段(浪漫期、权力争夺期),双方都充满能量,热情、着迷、幻想、性吸引力、愤怒、忧惧、哀伤、争吵的炮火,在各种化学变化的混乱中,关系逐渐建立出它的秩序;克服了冷漠、逃避和断裂的危机之后,双方努力整合差异,许下共同的承诺。
但新的周期再度产生,新的混乱将带着旧有的问题降临;透过一次又一次的沟通、分享和跨越,双方都往更深层而完整的自我和成长迈进。

  接纳「脆弱」非常重要,不需要在关系里力求强壮和完美,那只是社会认定的假面具;当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将防卫的心墙一片片拆除,将自己的弱点、恐惧、羞愧、不安向所爱的人分享,毫无掩饰地将柔软的自己暴露在对方面前,真正的亲密才会诞生。在关系中真诚的交心,才能跳脱角色限制,看见人生更多的可能性;除了勇于面对和觉察自己,更要具备倾听他人的双耳及好奇心;当我们越深刻、细致地了解别人,也就越能看清和接纳自己,这样的过程即如作者所言,是在「关系中修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3:40:42 | 只看该作者

爱与亲密:黄焕祥与麦基

       麦基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头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来产生干扰,然后我们怎么处理它。我们约定好,两个人见面就互相的谈话,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谈我们的病人,因为我们是医生,这是很自然的。然后很自然的逐渐我们就会开始谈谈我们互相关系里头对彼此的观感。因为我们约定好彼此要互相诚实,所以就算我们谈话当中有不舒服的感觉我们也会诚实的说出来。

  黄焕祥:就在这样的方式之下,我们实验出来了一个关于亲密的一个方式,我们怎么样去运作他。

  麦基卓:一开始我以为亲密等于性,但是不是的,亲密的意思是当我在面对另外一个人的时候,我的心是敞开的,那么在我的心是敞开的状态之下,我愿意跟他产生一种连接,而且我们是可以分享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是带着一种防卫的,因为我带着一种担心,这会不会是同性恋,但是我们实验当中我们发现,我们这个实验是可以发生在两个人之间,无论他的性别,我们刚好只是两个男人,我们想要发现我们在心的这方面的连接。所以我们发现其实这样的关系可以发生在各种年龄层和不同性别之间。

  黄焕祥:所以我们也在实验过程当中发现我们亲密的这种方式不但是可以用在职场上面,也可以用在教学上,所以因为我们的讲座时间很短,所以我们不会把所有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我们只让大家看看结果。


         我们定义健康是一种能量,可以自由流淌的,是意义和谐的状态,这是传统中医的概念。当我们跟另外一个人能有一个敞开跟接触的状态的时候,这样的能量就开始流淌了,这个共鸣不但是跟另外一个人产生,也是跟整个大自然共鸣,它在人的每一个层面上都会产生,当然这包含了身体的、情绪的、精神、灵性的。如果你是健康的,你就持续在成长中,在身心灵三方面都在持续成长中。
  那么我们界定幸福又是什么呢?那么它就是当你是再一个健康状态的时候,你有那种很丰富的感觉,那弗洛伊德,西方一个非常有名的思想家,他对于幸福是这么一个定义,幸福就是有能力去爱跟工作。
  虽然讲精神上的健康,但是我讲到的实际上也包括肉体、灵性跟精神三方面,对我们来讲,健康就是有能力跟其他的人产生连接,这个产生的连接,当你工作的时候也可以,玩耍的时候也可以。
  黄焕祥:很有趣的是当我们用尽方法想跟别人连接,但是我们发现连接本身就在那了,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是重新发现那个早已经在的连接。很有趣的是,其实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在很多年以前早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了,然后变成说,我们就来看看我们是如何不连接。
  麦基卓:所以这个是怎么发现的呢?就是早上聚会的时候发现,我们常常有时候是彼此互相防备的,所以当我们发现有防卫的时候,我们只要把防卫的状态,彼此坦诚的承认,谈了以后我们又可以再度找到连接的感觉了,所以我们就发现,要健康就是要透过跟别人发展越来越深的关系,它不一定要发生在婚姻里头,当然如果可以,夫妻愿意发生这种关系很好,当然你也可以跟一个同事发展这种深刻的关系。有的时候你也可以跟自己的家人,比如姐妹之间,当然他是需要你去投资的,然后我们也在这个过程里发现所有的关系都有这五个阶段。
  黄焕祥: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谈到的一个浪漫期,每一个关系开始都是浪漫期。就算是你去找到一个新的工作,你也会有一个浪漫的期待跟想象,我想象我这个工作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事情。最容易发生的浪漫就是男孩子跟女孩子遇到之后就可以想象我们可以有一段好棒的关系了。在浪漫期开始的时候,它最重要的要点是你不能太清楚的认识对方,因为你太清楚认识对方的时候,好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麦基卓:那么他这个只是关系的一个过程,刚刚开始的阶段,所以他在刚开始的阶段,因为你不清楚,所以你开始有梦想和幻想,它跟实际状况是不一样的。
  黄焕祥:如果你要有更好的一个所谓的浪漫情怀的话,你就得要有下面这些条件,如果你要跟对象开始去有一段浪漫的情怀的话,你最好躲在暗中,因为躲在黑暗的地方你就不会被现实打断你的幻想,那你就会幻想说,这就是我生命中期望的女孩儿,你必须要在这个空气中洒一些香水,插满鲜花,放上好听的轻柔的音乐,当然不能放进行曲了,然后你就要让你的头发开始卷一点,然后你就不会去注意到你的丑的脸,你穿的衣服也要诱惑一些,你开始感兴趣吗?头发要弄的乱一点,潇洒一点。
  麦基卓:相当相当酷。
  黄焕祥:你知道最好的一招就是读诗给她听,所以你做这些事情只是希望诱惑那个你希望她能和你发生关系的那个人。
  麦基卓:你知道我们讲诱惑,你们不要先把它想到性,当在工作关系里头,也是一样的,初期的时候,你会想说,这个老板不错,老板也会想这个新员工不错,因为你们彼此根本还不认识,所以你们彼此会有这样一个浪漫的阶段。然后你就开始戴上一个面具,开始有一个幻想说,我们工作中绝不会出错,老板也一样,他也会假装说,我是一个很通情达理的老板,我不会掌控也不会命令。家人也是一样,也会有浪漫的阶段,在北美的家庭里头,一队年轻夫妻刚开始决定要生孩子的时候,他们就对这个孩子充满了想象,在他们浪漫情怀里面,他们常常是嘴角上扬带着笑的,就好象要开始养一个小狗一样,觉得那是充满乐趣的,好象在这个浪漫情怀里头尿布根本不存在,好象他们以为有了孩子以后他们还是可以一整夜不会被打扰的睡到天亮,所以因为没有那个经验,所以他们想象以为是那样子。所以任何的一种关系在开始的时候,那个浪漫的想象都会很强烈,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经过过。
  黄焕祥:然后突然之间有一天,当你约会完了第二天醒过来之后在想昨天是跟谁约会啊,就算是婚姻里头也一样,有一天你突然醒来之后发现,虽然晚上约会的时候她是非常漂亮,但是第二天醒来之后,她头发掉的到处都是,嘴巴里飘出来的气味也不是那么香,她没有你记得的那么漂亮了,那么这个时候就开始要进入关系里头的第二个阶段,那就是权力争夺期。
  麦基卓:所以在这个阶段里面是这样的情形,你越来越接受到一些对方的信息,但是为什么有斗争是因为你不太想接受这个事实,所以你就会开始掌控对方的意图说,你最好改变,你改了以后就会符合我当初浪漫的想象。所以在第二个阶段,权力斗争的时期,他的一个特质就是控制,一开始的时候,那个控制不是那么明显,是很微妙的,不是那么强烈的,在你的想象里面,你的浪漫情怀里面,对方穿的衣服都是很得体的,然后突然你发现其实他对于服装的品位糟透了,然后你做的事情就是买一件比较有品位的衬衫告诉他说:亲爱的,你穿这件吧,事实上是你希望控制他,希望他穿的衣服符合你的期待,这样你才不会尴尬。
  黄焕祥:那么这也是有的时候工作伙伴里面常会发生的争执,他挣扎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彼此能控制对方,浪漫的时期可以一直维持到差不多七年之久,那么隔了七年之后,你所收集到的咨询也足够你开始权力斗争了,有些人这一生就是陷在权力斗争的状态里。

麦基卓:在西方的文化里头,好象关系的故事就是到这里告一段落了,再也没了。有的时候我们发现人与人的余生就陷入在权力斗争之间,西方文化里面会这样讲说,这个关系一开始就错了,找错了对象,那么他们做的就是离婚,再开始新的一次浪漫情怀。
那么没过多久,他们发现,同样的过程再次的发生了,因为他们没有面对自己想要掌控别人的事实,那么这也揭示了为什么北美洲的离婚率会那么高。差不多50%的婚姻在第七年的时候就宣告结束,我不知道在这里统计数字是怎么样,当然也有的时候虽然这个关系两个人还维持着,假装戴上笑脸,但是两个人彼此都不再关心,不再喜欢对方了。
  黄焕祥:所以就是说,如果两个人仍然维持在一起,互相都不再欣赏的时候,他们隔一段时间就会变得比较冷漠,因为他们没有能量了。
  麦基卓:我们发现我们做电脑这个图的时候是先把五个阶段讲完了才会讲到权力斗争的不同形态,所以我们先讲这五个阶段。
  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先是浪漫时期,然后到了权力斗争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大家彼此是有兴趣,有一些好奇心的话,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那么你可以开始有一个好奇心,有一个敞开的胸襟跟对方分享自己防卫的忙方式是什么,可以分享。那么这样的话,你就可以随着箭头进入到一个整合期,也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亲密关系的开始,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在能量上互相流淌,而且是敞开心胸在连接状态,他们就可以开始进入一个彼此互相有创意的,承诺的时期,然后经过这个承诺期,就会进入一个共同创造期,这个创造是多方面的,比如我们共同用创意抚养我们的孩子,那么在工作上面的话,就是表现为两个合伙人可以非常有创意的一起创业,因为这个时候你们两个人已经互相知道彼此的弱点和长处。那么因为我们是在接纳的态度,所以已经开始跳过权力争夺了,所以可以由共同的创意,所以我们现在要告诉大家说,这是一个圆,所以它并没有到此结束,那么他们又再掉入另外一个浪漫时期,就是同一个人有另外一个浪漫,我们用这种方式养孩子太好了,那么你们也可以发现,我划这个箭头的时候并不是直接进入浪漫,而是斜的,可以由一个从外部的回旋而进入。
  黄焕祥:大部分关系在权力斗争的时候就会分离,因为他们不想走这个圈。在权力争夺期,最寻常的,最容易发生的事情就是朋友也好,伙伴也好,夫妻也好会掉入“我才是对的”这种争执当中。所以要经过这样的一个阶段,最好的诀窍就是关系中的两个人彼此承诺说,我们绝对不要争执我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不要陷入到对错的争执中,你所做的只是我现在同意你或者我现在不同意你。如果你可以达到这样一个结论的时候,你就开始有了一个很大的可能,拥有一个彼此很接近的关系,那么一直要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很可能结果就是分离。这样的情况之下,他的下一个关系里还是会重复过去做过的事情。在权力争夺中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
  麦基卓:它也是在权力争夺里有可能产生的另外的状态,就是一种超越的状态,比如说,两个人之间有一个人会把自己抽离这样的权力争夺的时期,这样一来,他就变成一个比较冷漠的状态,比如说有些人就去信仰宗教,比如讲他没时间跟对方吵架了,他忙着去教堂,或者做冥想这种事情。或者有的人是非常理性的,这样的人他就是抽里的这个状态,他不去真实的感受自己的不舒服,所以他有一点让自己变得麻木的感觉。
  黄焕祥:随着麻木而来的就是冷漠的状态了,所以冷漠的状态是他们彼此都已经不在乎了,因为他们在乎的时候就会吵架,打架,当我们看到一对在冷漠状态中的伴侣的时候,我们是要帮助他们回到权力争夺期的,去找到那个能量的。
  麦基卓:我们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我希望可以有一个对话,听听看你们有什么想法。
  提问:为什么会有权力斗争,那权力争夺的本质是什么?
  麦基卓:为什么会有权力争夺,我们发现身为人类,控制是一个很大的议题,那么身为一个小孩的时候,他再一个不安全的状态下,孩子需要妈妈保护他,所以在人的关系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动力就是小孩需要父母的照顾,父母需要保护孩子,这个关系是这样的,这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对,但是通常人就卡在那了,所以我们就看到男生有的已经到了40岁了,他还把自己的脏衣服带回家给妈妈洗,事实上他早就应该可以自己洗袜子了,当然这个状态里头,那个妈妈很享受帮儿子洗袜子,因为她觉得她还是在照顾小婴儿,这个小婴儿现在已经90公斤重了,但是在心理的层面上,他仍然是她的小孩,所以这个议题就牵涉到掌控了。这个状态里面,妈妈有很大的安全感,因为她可以依赖母亲的角色,这个90公斤的婴儿也有很多的安全感。问题是在于说,这样的关系早就应该在40年以前转化了,那么其实这个时候,这个男生早应该是变成一个成年人了,而那个母亲早就应该把她的兴趣转移到种种花,或者参与社区活动了,因为人生经验里面,抚养孩子只是生命里面的一个阶段而已。那个母亲她就是用掌控的方式,希望这个孩子有关可以在她的照顾之下,这样她就可以不必面对她自己不再是一个母亲的情况下的焦虑,帮儿子洗袜子是她掌控形态的一种。这个孩子也是一样,他同时把脏衣服带回去给妈妈洗的时候,也是用这个方式控制妈妈,因为他可以不用面对成长的焦虑,如果你真的看看90公斤的婴儿的时候,他其实这样的行为可能在他的生命任何一个方方面面都会呈现。所以在工作上面,可能他的秘书成天要帮他清桌子,帮他善后,在他家里面跟太太的关系,太太恐怕也是要象妈妈一样的对待他,所以他就是牵涉到一个控制的议题,因为他就是用父母跟孩子的态度来互相对待,互相控制。
  黄焕祥:当我们跟我们的父母之间这样的一种掌控的关系还没有了结的话,我们就会开始跟我们伴侣之间也开始这种控制的议题。
  提问:我看这个顺序,箭头是一个双方向的,那能不能从权力争斗期回到浪漫期?
  麦基卓:是的,事实上,我们建议大家,浪漫时期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那种感觉真好,有人那么珍惜你,愿意买花给你,买礼物给你,一天打好几次电话给你,让你觉得你好重要。所以我们建议已经结婚很多年的夫妻,有的时候可以不带孩子,就是两个人单独好好吃顿饭。我们就统一一下,今天我们不要吵架,我们去吃一顿浪漫的晚餐,就是类似这样的情况,其实所有的过程之间,其实可以是互相相通的。
  黄焕祥: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伴侣们,他们很喜欢权力争夺,他们很喜欢吵架或者打架,因为之后和好的那部分好浪漫。
  麦基卓:当然现在我们跳开这个主题再讲一下别的事情。当然他也有可能你现在在不同的关系里头是在不同的状态里面,比如讲一对夫妻结婚十五年或者二十年,已经不再有权力争斗,进入整合期,彼此之间有很好的情意,彼此之间是平衡的,是和谐的,两个人觉得很好,那么同一对的父母,跟自己在青少年期的孩子在权力争夺的状态,也许这个太太觉得我一直养孩子,现在这个阶段我很想去大学念书,也许她开始修一点学分,很兴奋,因为她开始学习了,所以她也可能对她的大学学习是处于浪漫的阶段。也许这个丈夫他跟他的工作伙伴是彼此再一个共同创造期,所以当你在生命当中跟不同的人,可能都可以是在一种很复杂的情况里头,在弹性的情况之下可以是各种状态。
  还有其他问题吗?
  提问:我想问一下,整合期需要持续多久,一般情况下会持续多久,怎么样避免又回到权力争斗期了?
  黄焕祥:整合期其实可以一直维持到一个人死亡,他可以很坚持,慢性的,持续的,他其实就是如果有人可以维持长久的关系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秘密就在这里,我相信大家一定看过老夫妻在公元里头的情景,你如果很仔细的看,你看到这个老先生眼睛里头还是很爱这个老太太的,因为老太太走路不方便,老先生会帮着她,你可以感觉到他们是连接的,因为他非常小心翼翼的帮着她。看过吗?很美的,他们那么的纯净,有的时候你都觉得他们像小孩儿一样,你可以感觉到他们彼此的爱是很深的,那你去问他说,你们吵不吵架,他们会告诉你,当然吵,当然我们年轻的时候,过了那个阶段了,对这样的人生命是非常丰富而且是和谐的。

提问:我发现权力争夺期是一个三岔路口,我问题就是说请专家指导一下,权力争夺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可以注意的技巧,有一些建议给我们?
  麦基卓:公平的争夺,那么当你对于对方的意见完全不同意,而且你很生气,你还是可以再一个尊重对方的位置上,我们就会对一些伴侣讲,你们一定要彼此同意绝对不会打对方,你要同意绝对不会在他吃的食物里面下毒,那么你就可以在桌子上面,他看得到的地方,公平的进入一个争夺的状态,但是不会伤害到彼此。

  有一些人在工作场合里面发现彼此进入了一个竞争的状态,比如说两个产品类似的公司,他们总经理彼此会讲说,我们当然是竞争者,所以他们可以互相同意,当然我们彼此公司都有业务,机密,我们可以不必把业务机密摊开,但是我们可以再一个层面上进行合作,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省掉很多开销。或者基于环保的立场,我们可以合作为环境,生态保护这些事情做一些什么。
  黄焕祥:我们有很多的建议可以提供给在权力争夺期,因为它确实是所有关系阶段里面很重要的阶段,当我们发现他们常常在争夺的时候,我们会建议他们,有时候有一些所谓的暂停时间,因为你在陷入争夺的情况太久的时候,他就好象坐电梯会一直升高,所以那个时候其中有一方就可以有权利提出来,我要暂停,暂停一小时或者半天,我觉得这一招是非常好用的,很有效的。
  麦基卓:所以在《懂得爱》这本书里面有一整章都是在谈权力争夺。还有其他问题吗?
  提问:我想问一下,当一个人的内心足够强大,圆满的时候,他还需要不需要这样的亲密关系,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是不是可以绕过这个问题,用其他的方式去成长,因为我是一个姓佛教的人,我在接触宗教之后觉得因为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比较了解,这种找一个伴侣的愿望就少了很多,但是我又很担心,像他刚才说的冷漠期,这个怎么判断呢?
  黄焕祥:你永远不会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就算是你在学佛,你也是跟佛的哲学在一起的,那么你跟这个哲学也会产生权力争夺的关系,那么当你在跟你的佛教的哲学的权力争夺期过去以后,如果你成功做到这一点,你就会进入到跟佛教哲理的整合期,然后你就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可是然而,你还是会进入到下面一个浪漫期,那么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更加的融入你一直在研究的佛教,佛教的学说里面,我们发现有很多人跟你一样选择走类似的道路,他们都很成功,那么但是他们所碰到最大的障碍是他们不接纳自己,不允许自己进入变化。
  麦基卓:很实际的来说,我们刚才讲的精神层面,实际的来讲,就算你学佛,除非你自己老是自己一个人独处,否则你总会跟人产生关系,所以我们也认识一些人,他们是在庙里面,或者佛学的机构里面学习这些道理的,他们也都不是单独一个人。然而只要有人在的时候,总是在潜意识里头会产生,比如吃饭的时候,谁住一个比较好的房间,都会针对这些小事情产生权力争斗。
  提问:我发现大家争夺重点都在权力争夺期,但是这个时代有一个东西就是网恋,我不知道两位老师怎么看待,是不是因为网恋里面就不必面对权力争夺期了,就一直是再一个浪漫期?
  麦基卓:我同意。我现在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朋友,苏来。
  陶晓清:我来介绍一下,苏来是台湾很有名的词曲创作人,有非常好的文笔,写过非常好听的歌,比如听过《你的眼神》还有潘越云的歌,《生别离》都是苏落的作品。
  麦基卓:你现在应该对于网恋的人来写一些情歌给他们听。
  提问:你们看来是不是慎重的对待离婚,中国人有一个说法叫“七年之痒”,结婚之后七年就到了一个危险期,你们是不是认为七年之后换一个对象其实是不能避过这个危险期的。
  麦基卓:我们确实是这个意思,就是你前面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你没有面对的话,你会一直重复。我们给正在争吵中的夫妻的建议就是,你们决定分手之前要把所有没有解决的问题都先解决了,不要说就这么分手了。因为如果你没有这样做的话,你到下一个关系里头,你还是什么也没有学到,你还是会再度犯类似的错误。
  我们两个人就有这样的承诺,就是说我们绝对不会在没有把所有事情搞清楚之前就随便说我们散了吧,我们生命当中有太多的事情没有解决,如果要把这些事情都解决了,可能要花100年。其实有的时候很大的问题是产生在双方没有好的意愿,比如说有一个人持续对待他的伴侣是用一种比较残酷的方式,如果是这样的情况的话,很现实的状态就是那就散了,离开他吧,找一个对我好的人,那当然这个情况是因人而异的。
  提问:我想问一下,我很惊讶同性之间有像你们两个人这样的关系,你们是对方所有生命关系中排序第一的,为什么这个第一不会是父母,孩子,伴侣呢,因为这种关系是总容易结成这种亲密关系的,你们关系是怎么样一个美好的关系呢?给我们描述一下。
  麦基卓:我先要讲,我们的关系是独一无二的,两个男人好象很奇怪,所以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决定要开始我们关系的时候,我们跟我们太太都已经离婚了,所以那个时候就没有必要把太太放到第一重要的关系了,我们相信作为父母永远不应该把孩子作为第一重要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本身要是一个很完整的人,很和谐的状态,这种情况之下,你自然会关心你的孩子,会愿意听他们说话,愿意给他们钱,愿意照顾他们,直到他们成年。我们也相信夫妻应该是最重要的彼此的关系,而孩子应该知道,在夫妻之间,他们是占有优先权可以得到父母对他们全员的照顾,爱和保护的。这样这个孩子成年以后也会发展自己跟成年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在成年之后去担心我要怎么照顾我的父母,我并不是说你不要跟父母有连接,不是这个意思,所以每个人在生命里头最主要的第一个关系应该是他的伴侣。
  我有一次跟一个母亲谈这个事情,这个妈妈担心她跟她儿子的关心,那个时候我的儿子也在旁边听到了,我这个儿子现在已经36岁了,那个时候我就问我的儿子,我说你一直知道黄焕祥在我生命当中是最重要的关系,我也告诉你,你的感受是什么?他就会说,我觉得很棒,因为你也不是我第一重要的关系。
  黄焕祥:他们现在的伴侣是他生命里的第一名,因为他们非常感激我们没有把他放在我们生命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人。
  麦基卓:我们跟主办单位讲好说接下来我们会做一个签书的活动,但是在那之前我们还有四分钟时间想让大家看一个录影带,这个影片里面你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在加拿大,刚才说的上课的地方,在那边的一些学生,然后我们会有一首歌,很可惜,来不及制作中文的字幕,我就在旁边轻声的翻译给大家听,很好听的一首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13:03:53 | 只看该作者

同在才会有共鸣

摘自《懂得爱》一书(麦基卓、黄焕祥著,易之新译)
沉迷的恋人特别执著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而不是与自以为深爱的对方产生亲密,他们陷在自以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碍与对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强烈的欲望中感到苦恼,却误以为是爱或同在。
  
角色和形象
    人从一出生就被期望成为举止适当的公民,家庭通过无数期望和隐微的要求,教导小孩如何社会化,小孩因为自己的表现和成就而得到奖励,却忽略内在的感受和个人的愿望。所以,从早年就学会扮演角色,服从义务和物化的形象。虽然这些角色和形象会带来一些舒适感和安全感,但日后却会阻碍亲密的发展。
    萨特认为人的处境是没有活出真正的自己,活在自己的形象中,却不知道角色和文化期待的面具之后隐藏着更深的本质。
    一般说来,追逐成就的小孩会发展出“理想我”的形象,以讨好别人(最初是父母,后来是其他人),他们学习当“善良”、“适当”的人,却不了解自己内在的存有,长大成人时,多半已深深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意见,几乎完全不认识自己的真实本质。当这些个体进入关系时,通常只会提供自己的角色和成就,以及能为彼此做的事,却无法更深入地认识自己和伴侣。由于亲密意味着分享自我,因此自我觉察不足的人,与人亲近的能力也很有限。
 
投射的形象
    人通常不了解彼此,而是以投射到彼此身上的形象来建立关系,这种现象很常见,临床上称为“投射”和“转移”,通俗的说法则是“幽灵”(ghosting,亦即重叠的形象)。小孩学习和父母建立关系的方式很像他们与填充玩具建立关系的方式,在角色与期待的投射背后,逐渐了解对方是一个人的事实,这是亲密发展过程的一部分。
    所以在关系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同伴看成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人物,也可能把同伴视为具有小孩、宠物或泰迪熊的特征,只有借由了解和承认这些投射,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感受,看见更人性化的观点,欣赏同伴的独特性。
    许多人害怕看见角色和投射背后真正的自己,因为担心真实的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害怕自己一旦坦诚以对,就会面临被拒绝和抛弃的危险;其实这就是亲密的风险。许多人因为害怕承担这种风险,于是选择隐藏自己:扮演角色、控制、投射和退缩,于是关系花园变成游戏场,上演各种幻想,却没有真正的成长。
  
照顾或关怀
    照顾别人和关怀别人是不同的。照顾别人通常会忽略对方的感受,并没有试图帮助或梳理他们。一般说来,人较愿意照顾别人,将对方婴儿化,以试图纾解自己的痛苦或焦虑。照顾者在心坎里其实想得到被照顾者的重视,这种拟似父母照顾小孩的情形,常常是为了处理照顾者心底的焦虑。
    真诚关怀别人时,即使会因此感到痛苦,也不会忽视对方的感受或经验。关怀包含分享对方的感受,不会企图排除感受。照顾别人时,会低估对方的经验,贬抑感受的重要,试图将之摆脱;他们其实不是照顾别人,而是抗拒自己的存在焦虑。关怀别人是接纳自己和别人,照顾别人则是企图控制别人和别人的经验。
    大部分人都有未解决的童年问题,通常归因为“内在小孩”,人生的热情大多与这个小孩的满足有关:自发的玩乐、受到照顾、被人视为特殊、可以不负责任,甚至乱发脾气。任何亲密关系都必须包含表达这种热情的可能性,可是必须在一开始就承认这些是不成熟、不负责任的行为,只能在限定的时间中表现,以减少借此控制对方的危险。
  
同在才有共鸣
    同在是亲密的必要条件,要以亲密的方式建立关系,双方就必须在互动的当下同在。在童年最早期,会发现同在具有控制他人的力量,因而感到满足,先是控制父母,然后是整个世界。借由与人同在,就有可能在自我与他人的鸿沟间架起桥梁,提供一种相互给予和接受的方法。可是,人生经验会使人发现外在世界是不安全的,较极端的情形是肢体暴力或性侵害,较轻微的方式则是父母的不一致表现或不够体贴。不论是哪一种情形,大多数人学会退缩而变得不与人同在,这原本是为了保护自己,有时甚至是为了活下去;对无助的小孩来说,不与人同在可能是逃避痛苦的保护机制。但学会不与人同在后,却可能借此达到其他目的,例如,不与人同在可以引发自己想要在伴侣身上得到的效果(比如引起对方的关心),于是这种方法就成为操纵、控制的工具。当一个人完全同在时,伴侣的不同在常常引起同在者受伤和失望的感觉。
    不与人同在的情形达到极端时,就是分裂的前奏,那时自我会与身体分裂。这种机制对受到攻击的无助小孩可能是有益的,但对试图建立亲密关系、能够自我负责的成人,却是一种障碍。如果当事人对现在的事件没有准备好用负责、成熟的方式处理(或心里顽强抗拒),会引发“往事重现”(自发地退化到过去的创伤经验),而使自己成为往事的受害者。退缩和分裂虽然在幼时是有效的行为,现在却成为妨碍亲密发展的防卫机制。当然了,就像所有已形成的坏习惯一样,光是知道还不足以让自己停止这么做,但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在发生这种情形时,向亲密伴侣承认这个过程,以减少用这些机制控制对方的可能。
    在分裂的极端形式中,不同在的那一方可能无法立刻承认,这时另一方可以握住对方的手,澄清彼此的情形,以找回彼此的同在。有时甚至需要大声喊叫才能唤回分裂的人。每一个人终究要为自己的同在负责,从分裂回到同在。关系的发展中,各人要为自己负起责任,并牢记分裂不代表“坏”;虽然每个人要为自己负责,但没有人是错的。分裂或不与人同在都是关系花园中的杂草,需要一起处理。
    许多人误以为强烈投入就是同在,当他们充满能量或极度投入某个人或活动时,就以为自己是同在的。沉迷的状态是强烈的投入,却没有同在;沉迷的人强烈执著于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却没有真实参与的同在。沉迷的恋人特别执著于自己对爱情的看法,而不是与自以为深爱的对方产生亲密,他们陷在自以为的浪漫之中,反而妨碍与对方真正同在的能力;在强烈的欲望中感到苦恼,却误以为是爱或同在。
    同在不一定需要意识的觉察,甚至可能在睡眠中与人同在。睡觉的母亲可以整夜与小宝宝同在,小孩只要有一点不安,就足以唤醒母亲。关系中的人可以在忙碌时,仍然保持彼此的同在。距离并不重要,彼此亲密的人即使是身体的分离或死亡,仍然可以持续感觉到伴侣的同在。有人可能会辩称这只是良好“内心恒久对象”的迹象,把对方的形象内化到自我里面,成为持续的记忆。我们相信内心恒久对象的发展要依据双方高度的同在,在亲密关系中,伴侣会通过彼此持续的同在而有共鸣。
  
空虚和不与人同在
    同在表示注意和投入当时的情境,与人同在时,就会呈现出自己。空虚则是放弃自我,空虚时,就没有真诚对待自己的真实本质。人可以同在而不空虚,或是同在却空虚,也可以不与人同在而不空虚,或是不与人同在而且空虚。表一描述出这些情形:
    艺妓(照顾者)虽然同在,却是空虚的,他们想讨好别人,无法为自己负责。这种情形也可见于“母亲症候群”:为人母者放弃自己的兴趣,以讨好和照顾家庭。重点在于放弃自我以讨好周围的人。艺妓的顺从姿态,常常是害怕被抛弃。
    战士就像艺妓(照顾者)一样,同在却空虚,他们为了和敌人搏斗而丧失自我。战士的姿态是拒绝如实接受情境,为了“更崇高”的政治目的而放弃自我。他们是斗士,但其攻击姿态的背后,其实是害怕生气或破坏的冲动。
    歇斯底里既不同在,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已失去自我,常有潜在的恐惧,害怕而不愿体验热情。他们害怕体验身体中的情欲冲动,借由让自己空虚而放弃自我。着迷和成瘾则是以其他方法放弃身体的感官,成为麻木的人。这些情形都是既不同在而又空虚的状态。
    成功者是充满能量的人,这样的人虽然真实,却无法与人亲密。他们并非真正与人同在,但没有放弃自己的价值感或道德感。他们全心投入活动,表示内心深处害怕失败、无法接纳自己。许多企业的经理人、执行长即属于这种类型,他们隐藏真实的自己,但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感。
    真实的人是与人同在的,可以与人亲密。他们没有放弃自己或原则,所以能与人有真诚的对话。
    在关系中,人会倾向寻找某种类型的对象,也就是他们的“缩影”(microdot)。例如,一个不同在也不空虚的人可能与歇斯底里的人建立关系。各种组合都有可能,从互动的位置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关系。在此需要注意,亲密关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都同在而不空虚,所有其他组合都会产生控制和隐瞒,而限制了亲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9-6-23 13:10:35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有电子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5:01 , Processed in 0.07552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