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martpig.ch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次推荐 教女儿学论语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1-30 16:54:5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现在我女儿还有点小,一岁四个月,在听三字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12-2 11:45:07 | 只看该作者
我也瞧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12-9 00:1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milesunsay 于 2007-11-30 11:14 发表
请问是一种什么格式,用什么软件打开看?我下载了,看不成。


我也折腾了半天,打开了。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23 00:4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martpig.chu 于 2007-10-16 13:05 发表
这本书前面已经看过,后来又去看了论语别裁,相比之下,别裁写的更透彻和深入,今天转而一想,别裁的东西给大人看合适,拿给小孩子讲还是不妥。再读 教女儿学论语,还是这个合适。推荐!

学而第一 ...

获益非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23 10:34:32 | 只看该作者
请教各位,怎么下不了啊?新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27 21:20:28 | 只看该作者

学而第一 1.2

有Yǒu子zǐ曰yuē:“其qí为wéi人rén也yě孝xiào弟tì(悌),而ér好hào犯fàn上shànɡ者zhě,鲜xiǎn矣yǐ;不bú好hào犯fàn上shànɡ,而ér好hào作zuò乱luàn者zhě,未wèi之zhī有yǒu也yě。君jūn子zǐ务wù本běn,本běn立lì而ér道dào生shēnɡ。孝xiào弟tì(悌)也yě者zhě,其qí为wéi仁rén之zhī本běn与yú(欤)!”

[同学录·有子]姓名:有若,字子有。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三岁。据说长得很像孔子,孔子死后,曾受到同学们的推崇.在《论语》中出场四次。

●孔子去世后,一些学生继承老师的遗志,也当起了老师;有子就是其中之一。

○这段话,是学生变成老师以后对学生讲的?

●听口气蛮像。他这段话,主要讲孝悌。

○孝悌是什么?

●孝敬父母是孝,敬爱兄长是悌。

○仁呢?

●仁是孔子对一个人的最高要求,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们把《论语》一点点学下去,大致能明白。这里只要记得,仁有很多表现,但基础就这两个字:孝悌。

○孝悌了,就不会犯上作乱……

●冒犯上司,就是犯上;捣乱造反,就是作乱。后来用这句成语,多指对抗朝廷。

○听上去,“作乱”比“犯上”要严重……

●那当然。有子说:“为人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的人,很少见;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造反的人,从未有过……”鲜:少的意思。

○听他这口气,好像是为了不犯上作乱,才需要孝悌的……

●说得有意思。我想,孝悌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应该为了别的什么目的。有子这个话也许是对国君讲的——对一国之君来说,总希望大家懂规矩、守秩序,所以他会提倡孝悌,多少有点功利主义。

○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呢?

●有子接着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建立了,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就自然产生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

○哦,孝敬父母、敬爱兄长,是做人的根本,他讲的也是人与人相处的道理……

●是的。从孝悌开始,培养自己懂规矩、守秩序的习惯,然后引申到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再到君臣关系,都是同样道理——所以说“孝悌”是根本。

○ 可是我曾听说,一些对父母很孝顺的人,也会造反……

● 看你,又扯远了,我们暂时不讲。既然是成语,就根据你的理解造句吧。

[造句]
○犯上作乱——《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还自称齐天大圣,在玉皇大帝眼里,这简直就是犯上作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27 21:25:00 | 只看该作者

学而第一 1.3

子zǐ曰yuē:“巧qiǎo言yán令lìng色sè, 鲜xiǎn矣yǐ仁rén”。


●孔子很会看相的……

○真的吗?

●他说:“花言巧语、堆满笑脸的人,很少是仁人。”令色:讨好的表情。

○从一个人的表情,就能看出他是不是仁,为什么?

●一个字:假。

○反过来说,“仁”就是“真”?

●差不多,“仁”就是真,有时候真得有点傻,像小孩一样——对了,你们班有没有巧言令色的同学?

○没有吧,不过,有几个同学见到老师或大人,嘴巴比较甜……这算不算?

●那要看他的用心了,比如想叫妈妈买个玩具,想当小干部,有的就花言巧语……

○但我发现大人都喜欢嘴巴甜的小孩。

●大人也一样啊。比如,当领导的一般都喜欢嘴巴甜的下属,喜欢奉承,喜欢听好话啊。有领导喜欢,下属才会这样;有长辈喜欢,小孩才会这样——真叫人没办法,你看孔子那口气,“鲜—矣—仁”,用了一个倒装句,很感慨的感觉。

○你是说,在当时,也是巧言令色比较吃香,所以孔子才这样感慨?

●是啊,因为他吃亏就吃在这里呢!

○孔子也会吃亏?

●吃了一辈子亏了,有时还是哑巴亏。所以我想,你将来是做巧言令色之人呢,还是做个真实一点的“仁人”?

○当然做“仁人”啦——不过也是哦,巧言令色比较容易讨人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8-1-27 21:29:34 | 只看该作者

学而第一 1.4

曾Zēng子zǐ曰yuē:“吾wú日rì三sān省xǐng吾wú身shēn: 为wèi人rén谋móu而ér不bù忠zhōng乎hū?与yǔ朋péng友yǒu交jiāo而ér不bú信xìn乎hū?传chuán不bù习xí乎hū?”


[同学录·曾子]姓名: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晚年所收的优秀学生之一。性格鲁钝,为人孝顺,注重修身。比孔子小四十六岁。在《论语》中出场十五次,名列同学第七。


○曾子很年轻啊,孔子如果七十岁,他才二十四岁……

●曾子不属于才思聪颖的学生,也就是说,反应比较慢。但他可贵的地方,就是认真——认真这两个字,我们经常用,但什么样才是认真,看看曾子就知道了:老师并没有布置他功课,他还是自觉地每天反省自己……

○是不是这样——每天对着墙壁,闭上眼睛叽里咕噜:上帝,原谅我的过错吧……

●不知道他反省的样子,但一定不像你这样不诚。

○我开玩笑——他反省什么呢?

●他反省的内容,也就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他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不够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没和大家一起演习?”三:多次之意。传:传授。

○曾子用的也是反问句……

●这很重要,说明他对自己很苛刻——比如,同样一句话,如果说成“为人谋而忠乎?”感觉就没那么苛刻,名为反省,结果也可能是为自己评功摆好……

○这样做人是不是很累?

●这是修身啊。

○修身,就是自己修理自己?

●差不多,就是自己找自己的碴。在孔门弟子中,曾子是很讲究自我修养的一位。当然要做到他那样苛刻,而且当做每天的必修课,不要说你,大人也很难做到。

○那还要做吗?

●这样吧,我们从小事做起,比如,经常反省自己:借同学的东西,是不是还了?答应朋友的事情,是不是尽心尽力完成了?每天读一段《论语》,是不是坚持了?

○这应该能做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8-1-28 00:01:37 | 只看该作者
haha,有意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8-1-30 20:26:48 | 只看该作者
好有趣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98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06:07 , Processed in 0.246474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