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3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民大学年底将申报国学学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6 09:2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讯 (记者 王荟)中国人民大学将在今年年底向国务院学位办申报国学学位,目前,“关于设立国学学位的论证报告”二稿已经出炉。昨日上午,李学勤等6位国学专家受邀在人大国学院就报告二稿进行讨论。  半数受访者对国学感兴趣
  今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49.54%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学“很感兴趣”。而在了解国学的渠道中,选择“读古文经典”的占57.73%。国学学习热潮与国学人才匮乏这一不相称情况非常突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根据目前的教育发展要求,设立国学学位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但是在国学学位与文史哲学科的学科关系、国学学科的二级学科如何设置等两个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难题。
  论证报告认为,设立国学学位是振兴国学、彰显国学自身特色、国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现有学科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人大国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家洲介绍,目前的设想是将国学论证申报成为学科门类,这也是最高级别的学科。下设一个一级学科,即国学;二级学科中,可设置“经学”、“子学”等细化的学科方向。
  专家对下设学科意见不一
  孙家洲称,在现有学科体制中,文史哲以及艺术等学科中都有国学的内容,如何在国学学位和课程设置中较好地与前者保持并行的关系,这很重要。此外,在二级学科设置中,校内外专家对“经学”、“子学”等学科并没有异议,但是在其他学科方向及名称问题上,还有五六种不同的看法。
  目前,北京共有北大、首师大和人大三家高校设有国学机构,其中只有人大国学院是以培养国学人才为主。按照6年本硕连读的情况,两年半以后第一批硕士生将毕业,如果届时没有国学学位,这批毕业生将只能按照文史哲学科的划分分别授予相关或相近的学位。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16 13:25:4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jiangying!

术业有专攻,现在学科门类已经分得很细了,学校的学科学位设置也不差这一个。

不过,学这个东西毕业出来有单位要么?是还是还得继续教书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16 13:29:41 | 只看该作者
看这种消息,我怎么就是不舒服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3:31:2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很看好这种专业.
但是全民研究,就没有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16 13:3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0-16 13:25 发表
谢谢jiangying!

术业有专攻,现在学科门类已经分得很细了,学校的学科学位设置也不差这一个。

不过,学这个东西毕业出来有单位要么?是还是还得继续教书呀!




这种学术是需要供养的。
没有供养,就得自谋生路。
可经济效益和学术效益,还有政治效应,哪那么容易挂好钩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16 14:30: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7-10-16 13:31 发表
我还是很看好这种专业.
但是全民研究,就没有必要了


一个对读经强烈质疑的家伙,却很看好这个专业。
中国要成为包容性的中国,研究一下老祖宗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可专业设置太细了,不好找工作啊,还不如历史学硕士或者哲学硕士来得宽泛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16 14:30: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10-16 13:35 发表



这种学术是需要供养的。
没有供养,就得自谋生路。
可经济效益和学术效益,还有政治效应,哪那么容易挂好钩呢?


咱很多科研机构,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是养着太多摇头晃脑、捣浆糊的学者和官僚,应该也不差这一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6 14:35: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10-16 14:30 发表


一个对读经强烈质疑的家伙,却很看好这个专业。
中国要成为包容性的中国,研究一下老祖宗的东西也是应该的。

可专业设置太细了,不好找工作啊,还不如历史学硕士或者哲学硕士来得宽泛些。


置疑王氏读经方法,和反对学国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读经人士往往混淆这样的区别,对反对读经的人扣上忘本的大帽子.

现代社会,国学的没落的显而易见的,但在先秦百家的著作中有很多精髓,如果与现在的信息文明结合,对国家的复兴是有很大帮助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鸽派鸽派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0-16 15:4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一袋子宁静 的帖子

是啊,都是爹妈生的,早知道是“摇头晃脑、捣浆糊的学者和官僚”,不生出来也就没这些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0-16 15:5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dawnch 的帖子

“摇头晃脑、捣浆糊的学者和官僚”,也就是无所建树、平庸地混日子,可惜了那么大的学问了,危害不了啥社会,咋也得给人一生存的权利啊,爹妈生出来是没有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7:58 , Processed in 0.087084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