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5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中天:最好家教是不教育,励志和培优摧残人性[ZT]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0-10 09:4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易中天自称“一等爸爸、二等丈夫、三等教授”,他昨(9日,下同)在汉接受晨报记者专访谈其家教经说:“我的家教就是不教育、不管。”

    易中天前日到汉,将以已故恩师胡国瑞先生的名义设立教育基金,资助贫困生(详见晨报9日A09版报道)。昨日中午,易中天接受晨报记者专访,记者点题让他谈谈“家教经”,他一如既往话语“麻辣”,抛出“最好的家教就是不教育”、“对励志和培优深恶痛绝”、“小富即安万岁”等“家教语录”。

    看晨报谈家教

    易中天的父母在高校工作,易家三兄弟在事业上均有建树。易中天的独生女易海贝在同济大学建筑系本科、硕士毕业,现在上海工作。

    这样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是不是有独特的家教秘诀?易中天却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不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让人更像人,而不是像工具,或者是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易中天说,在子女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让下一代自由成长,“因为每个人只有一个人生,人生道路只有自己选择,别人替代不了”。

    易中天说,自己从小就爱读书,不管读什么书,父母都不会横加干涉,而是利用高校资源尽量给他借书。易中天说,自己的古文功底主要是在青少年时期打下的。

    “您的父亲对您影响最大吗?”对记者的这个问题,易中天回话说“是‘我们的父母’”。易中天认为,家庭教育中,母亲的作用更重要,“教育成功的子女,十有八九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易中天说,他在来汉的飞机上恰好看到8日晨报报道《玩什么妈妈总扯上“作文”》,他认为这位母亲教育不得法,“带孩子出去玩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结果却适得其反”。

    花一年时间 帮女儿填报高考志愿

    刚上高三时,女儿想请易中天对填报高考志愿提些参考意见,易中天秉承让女儿自主选择的原则,给她的建议即“四项基本原则”和“三维坐标系”。“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兴趣原则,你选的专业应该是你最感兴趣的;优势原则,你选的专业必须最能体现你的优势;创造原则,这个专业毕业以后从事的工作要具有创造性,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利益原则,这个专业必须有着良好的发展前途,最好能够赚钱。“三维坐标系”就是X轴---城市,Y轴---学校,Z轴---专业。按照这个坐标系,加上‘四项基本原则’,结合你可能得的考分,找一个最佳结合点。

    几天后,女儿经过仔细分析,决定立志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委托老爸抽空对有关学校实地考察。易中天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把女儿考虑范围内的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近百所高校跑了个遍,并实地拍摄了这些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学生状态等音像资料,还列出了这些学校近年来在福建省招生的排行榜。资料整理好后,他交给了女儿,便不管不问任其选择了。

    最终,女儿选择并考取了同济大学。由于一切都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她在大学期间如鱼得水,年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毕业时还被评为上海市优秀毕业生。

    对励志和培优深恶痛绝

    易中天的女儿易海贝从小到大成绩优异,大学期间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学金。易中 天说,女儿从不培优,“我对励志和培优深恶痛绝,这是摧残人性”。

    易中天讲了一个小故事:一次在某大学演讲,一个女生站起提问,希望易中天送给大学生几句励志的话,就像长辈对儿女那样。易中天说,“既然你把我当作长辈,我也把你当作自己的女儿”,掌声雷动时,易中天话锋一转,“我从来就不对女儿说这种话。”

    易中天说,一个人有没有“志”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励”出来的,现在流行的成功学像一剂毒药,塑造出

    来的成功像“人造森林”,而真正和谐的社会应该是既有参天大树,也有小花小草。

    在易中天看来,中国家庭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大一统观念”,没有给孩子充分发展个性的空间。“在美国,问孩子长大后的理想是什么,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我想当总统’,底下同学们鼓掌;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想当家庭主妇’,同学们也鼓掌。”

    易中天并不否认励志作品的存在,“谁愿意写、谁愿意看是谁的自由,但说我的书很励志,那是骂我,我自己不看、不写励志作品,也是我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0-10 12:55:2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观点不敢苟同,毕竟易中天及其家人所生长的环境与其它人不同,表面上看没有教育,实际上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了,一辈传一辈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胜过任何说教。可其它家长就不一样了,父母的素质可以说能和易中天比的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教育还是说不了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6:29:0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是话说的极端了一点,理还是对的。说不教育,为了孩子填报志愿,考察了一年,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正如一个家长说的:老易的“不管”决不是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是说不包办代替、不以“爱的名义”强迫专制。抱着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态,做好引导和辅助,应该才是教育之道。此时“无为”即是“有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0-10 16:35:24 | 只看该作者
很不喜欢这种有了“话语权”就乱说话的事情。语不惊人死不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10 20:32:57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商榷的一中家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5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2 08:25 , Processed in 0.149760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