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论坛里看到的一个实验案例,引来众多争议.有人认为很好,有创意;有人认为很差,十分残忍,不利于孩子爱心教育.
本人持后一种观点,认为这个实验的方法易引导孩子变得残忍,是十分不当的教育方法.
以下引用,欢迎点评:
小学四年级科学课教案
牛津四年级第一单元《保持健康》第四课时——药物香烟酒精与毒品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药物香烟酒精与毒品对生物有机体的危害
2:科学素养:观察现象,总结结论,勇于探索,积极参与课堂实验活动中
3:科学情感:培养学生为了获得科学真理而不顾一切残害生物的思想品德
二:教具学具:
烧杯,蜗牛几只,香烟,酒精,打火机
三:过程
1:导入:我们除了需要用清洁剂保持我们的自身清洁外,还要注意不要接触药物、酒精、毒品,观看身边的科学——病毒史话
2:学生探究问题:
香烟、酒精、毒品都分别危害我们人体的那些系统
参考:
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
烟点燃后50%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5%随烟头被扔掉,25%被燃烧破坏,只有20%被机体吸收。
3:探究实验:
收集几只蜗牛,让学生观察蜗牛的行为举止
死法1:将几种西药或中药混合捣碎成粉装,让蜗牛在其上爬行,观察蜗牛的状态,蜗牛痛苦不堪
——————药不能乱吃
死法2:将玻璃容器倒扣,蜗牛能牢牢的吸附在玻璃壁上,将香烟点燃,用烟熏蜗牛,观察蜗牛的状态,蜗牛纷纷掉落
——————烟不能乱吸
死法3:将烟丝剪成丝状,让蜗牛在其上爬行,蜗牛立刻毙命
——————尼古丁可以通过皮肤被吸收
死法4:取一滴酒精滴在爬行的蜗牛身上,蜗牛立刻毙命
——————酒精也是一种毒品
死法5:滴几滴酒精在蜗牛的身上,然后点燃,蜗牛被烧死
——————抽烟喝酒还能引起火灾
课后反思:
本案例通过生动残忍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药物香烟酒精与毒品对生物有机体的危害,蜗牛在几种死法中的残状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孩子们在学习到了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能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本案例取得了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补充:
由于该课实验的有趣生动性,极大的激发了我校学生的探究欲,课后纷纷在校园各个角落捕捉蜗牛以用以自我探究出更多的蜗牛的死法,加上课堂上的探究实验消耗掉了大量蜗牛,至使我校的野生蜗牛数量急剧减少,相应产生的效应是我校的绿色植被一片葱郁生机勃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