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寶寶閱讀>是一本教導父母循序漸進地教導0-6歲小朋友閱讀的書。全世界不少人正在使用這種方法培育小朋友的閱讀能力及興趣,使他們成為自小愛上書本的人。 作者格連.杜曼(Glenn Doman )本身原本是治療腦傷的專家。他在面對眾多腦傷小朋友時用了各種的方法希望幫助他們。經過多年的實驗,他發現到很多原本腦傷的小朋友,在治療後不單陸續康服,更在三歲前就具備閱讀的能力而且變得非常優秀。這令他對小朋友的學習能力有新的認識。原來我們一直低估小朋友的潛能。正常的孩子只要受到適當的啟發,一定會有更好的成就。 他所提供的教法非常簡單而有系統: 時間
- 不能太長,原則上一日三次,每次只進行幾秒鐘。同一組字至少相隔15分鐘。
- 要在孩子意猶未盡時結束,如此才能刺激孩子繼續學習的慾望。
| 方法
- 最初時只使用五張字卡,以每張最多一秒的速度向寶寶展示並由父母大聲讀出。 第二天加入五張新卡,第三天再加五張,一直加至每天五組。以後維持每天25張卡。每組卡每天均看三次。每次至少相隔15分鐘。
- 教完後要極力讚賞寶寶。
- 要持之以恆,每天愉快且持續不斷的練習。
- 特殊情況如搬家旅行時最好停止練習,恢復練習後由中斷部份繼續。
| 教材
- 每張卡使用15次後就要被淘汰,用新的字卡代替。
- 要事先準備字卡,方便經常更換新教材。
- 字卡不需要製作精美,只要清楚,工整即可。
- 字卡上的字要用紅色, 初時字體高度要有5-6吋。
- 字體隨寶寶的視力進展才慢慢縮小及轉用黑色字。
- 先教單字,再教片語,短句,句子,最後便是書。
| 心態
- 保持愉快,要在家長及寶寶心情好狀態佳時才教。
- 不要逼孩子,也不要緊張,如果無法放鬆心情就暫時不要玩認字遊戲。
- 不要進行測驗。
應該何時開始教寶寶閱讀? 理論上越早越好,由寶寶初生起就可以教了。但是字體要再放大一點,初時要用大約5吋高的紅色大字。書中有描述教初生寶寶的詳盡方法。 把那些字卡向孩子展示,一組5個字,每天3次,讓孩子每組看15次。然後換另一組字。看的時候一秒一張,大聲讀出,讀完後讚賞孩子。 第一天: 看一組共5個字,每組看3次
第二天: 重覆第一天看的一組5個字,再加上新的一組5個字,總共看兩組共10個字,每一組看3次
第三天: 重覆第一及第二天看的兩組共10個字,再加上新的一組5個字,總共看三組共15個字,每一組看3次
第四天及以後: 繼續看三組共15個字,每組看3次,如進展理想,可漸次加至五組共25個字 應該經過什麼階段才能學會閱讀? 第一階段:詞語 - 先由寶寶身邊熟悉的事物開始,先是人物,然後是動作,動物名稱等。教詞語是一個一直延續下去的過程,可以教到孩子六歲大,不需要因為教到第二階段而停止
第二階段:片語 - 在教完約50個詞語左右以後,先教顏色及相反詞。然後教顏色片語,即是把寶寶學過的詞語組合起來,例如:黃色香蕉,黑色眼睛;又可以教相反詞片語如:長頭髮,短頭髮
第三階段:短句 - 例如[媽媽在唱歌],[寶寶在走路],用學過的字卡組合起來或在卡上寫上整個短句讓寶寶看均可
第四階段:句子 - 例如[爸爸正在吃飯],[哥哥喜歡游泳],與第三階段教法一樣
第五階段:書本 - 這是最精彩最重要的階段。結合寶寶的經驗由父母自製大字圖書,一頁顯示句子,下一頁顯示與該句子相關的圖畫或相片,每本書約十頁,與寶寶一起看,用寶寶的相片製成書效果更好。
一歲半以後的孩子要儘快進入第二及第三階段。照以上方法,孩子一般能在 三四歲左右自行閱讀。
因此,父母要預先準備大量的卡片,免得重覆教舊卡而使小朋友失去興趣。教的過程中有甚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整個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這些重點都在書中多次被提及。 這個方法的難度在那裡? 1.預先預備足夠材料:最好要比你準備教的課程領先200張字卡 2.寶寶學習行走的階段:當寶寶在10-15個月學習行走的高峰期,你會發現寶寶對字卡的興趣低了,甚至看不到五張字卡就走開了。這是非常正常的,但很多父母卻以為寶寶不喜歡字卡而放棄了,這實在很可惜。其實書中清楚描述這個是必經階段,只要減少每次的字卡數量,甚至每次看一張字卡就完成,用加增每天次數的方法,堅持到寶寶熟習走路後,問題便會解決。這是我們的親身經歷。 3.不要測驗:最常遇到的,就是父母希望知道寶寶是否真的學到那些字,便給寶寶測驗。這是很自然的想法,不足為奇,但如果你認同書中所描述寶寶是不愛測驗的話,請盡量不要測試你的寶寶。有些寶寶是不抗拒測驗的,甚至喜歡表現自己,但不是每一個寶寶均是這樣的。如果因為測驗而令寶寶抗拒字卡的話就有點可惜。 4.父母的耐性:雖然說是一天數分鐘的學習,每也不是容易的,需要父母的投入及耐性。這個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見到成效的。 5.四周的聲音:是會有不少人以為你是在訓練寶寶成為天才,並會以為你強逼寶寶學習,令寶寶不快樂等等。這是他們的一些正常的誤解。如果你有看書中的介紹,你就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師,要讓寶寶快樂地學習,觀察他的情緒,在他們快樂時才教,在他們想停止前停止,我們愛子女,不會強逼及勉強他們的,我們知道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孩子會忘記嗎? 有朋友試過考考孩子學過的字,答錯率竟高達90%,這使人十分懊惱!他問如果他全都把以前所識的字都忘了,那該怎辦?又得重頭開始?他又聽友人說,小孩的記性都是這樣的,一兩歲時會背的詩,詞,兒歌,到了三四歲都全忘光了,不知道大家有否遇見到過類似的問題?
要知道,大家為孩子進行的其實是一個輸入的動作。除非孩子已經得到足夠的刺激,否則他仍未到輸出的階段。在輸入階段考他,他當然不會讀給你聽,又或者他因厭煩而故意答錯。
懂得閱讀和懂得讀出書中的內容是兩回事。最好不要考孩子吧。到了時候,他就會讓你看到成果。 我們教孩子閱讀,是要讓他的腦部得到足夠刺激而學會閱讀。不是在乎他是否把字完全記住。你可以用格連杜曼的方法教孩子1000個字而最終他只能學到200個字。然而這總比你完全教懂他50個字強多了。
另外,有一些家長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階段:看詞語。如果沒有在適當時間進入第二至第五階段的話,孩子只能停留在認字階段,而無法進入閱讀階段。若只是單純的認讀,孩子忘記是很自然的事。
時間分配
家長通常會關心時間分配問題。例如有朋友說白天要上班,晚上時間不多,是否只能減少字數,比如每天看兩組?會否影響成效?字卡可不可以由兩個人教?如英文卡早上 由家庭佣工教, 晚上則由自己教?
成功的學習主要與頻率,強度有關。書上說每天教小孩二十五個生字分成五組,每天學五個新生字淘汰五個舊生字。是否可以一次讓小孩看二十五個生字這樣一天就練習三次?不然照書上這樣一天要練習十五次,可是一天的時間並不夠用。豈不是一天到晚都要孩子看卡?要上班的家長又怎會有那麼多時間?
雖然書中並無強調,但是以上的頻率和強度只是適合全職媽媽在家教孩子。對於她們來說,如果能作好準備,只要把卡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隨時和孩子看卡是不難做到的事。
但是,對於絕大部份要上班的家長,只能因材施教。 如果你的孩子一次可以看5片卡,就可以試試一次10片卡,如果成功可以加至15,20,甚至一次25片卡。 但是如果看10片卡也不能專注地看,唯有看5片,3片,甚至1片卡,一直減少至孩子可以接受為止。
對於只能一次看5片卡的孩子,如果你想依照書中的進度一日看25片不同的字卡,每日重覆3次的話,唯有分15次教,每次至少相隔15分鐘。
可是對絕大部份要外出工作的家長來說,是沒有可能做到每天15次這個次數的。 這樣,唯有每次看一組5片卡,每天重覆看3次,早上一次,晚上兩次。這樣可稱為一個”小規模學習模式”,並只能維持書中五分之一的進度,直至孩子的專注力增加,可以一次看更多卡。 這是對家長耐性的一大考驗。
然而,即使是這種”小規模學習模式”,只要能持之以恆,在日即月累之下,對孩子還是很有益處的。
至於假手家庭佣工去教孩子,個人認為不太可行。因為佣工未必能明白及認同這個方法。如果佣工把學習字卡變成一種刻板的工作,甚至逼孩子依照進度學習,必會令孩子生厭,到時便得不償失了。試問佣工怎能像家長一樣觀察孩子,在孩子意猶未盡前結束,以刺激孩子繼續學習的慾望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