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0842|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氣呵成法(读经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21 13:02: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氣呵成法
一種最適合3-6歲幼兒的學習方法
張守良/ 整理
懷少園經典教育中心/ 編印

      應該說,經典教育的理念掌握之後,擺在老師和家長面前的難題就是如何具體操作,也就是怎麼教的問題。為幫助老師和家長解除經典教學方法上的困擾,我們根據多年切身摸索、教學實踐和理論探討,特總結出下面的“一氣呵成滾動播出經典導讀法”,簡稱“一氣呵成法”。該法特別適合低齡幼兒,特別符合兒童天性,特別容易實施操作,使兒童輕輕鬆松進入狀態,快快樂樂學習,收效非常之好。現在整理出來,供大家分享,並強烈推薦採用!

    □適用對象:本方法特別適合3—6歲幼兒;7歲以上入學的兒童,宜採用王財貴教授的 “三百讀經法”。
    □運用地點:幼稚園、家庭、社區課後班。

     讀誦方式:較短的不分卷的單部經典,如《千字文》,就直接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地讀下去,從開頭的“天地玄黃”一直念到最後一句“焉哉乎也”,注意中間一定不可間斷;對於篇幅較長的分成若干篇(卷)的經典,像《論語》,應該把每一篇(卷)作為相對獨立的任務,不分節、分頁來讀,而採用通篇(卷)念的方式一氣呵成地讀下去。逐篇(卷)拿下,然後四分之一部(5篇)、半部(10篇)、通本(20篇)分別穿線連背。學《老子》,可以分上下兩篇(卷)分別讀,也可以每10章為一單元連著讀,全本分為8部分。

    □遍數要求:指字念的總遍數最低要求是100遍;脫本背的總遍數最低要求也要100遍。每天的遍數要求是:必保每天由老師或家長導讀1遍以上,10遍以下。天天滾動,雷打不動。別老盯著他啥時候背下來,只要念多了,日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背下了。老師和家長需要配合的事情就是導讀、陪讀或監督,每讀一遍給他記錄1筆,每5遍寫一“正”字。(本文後附有讀經記錄表式樣,可復印)

   □實施步驟:①先由老師或家長領讀、孩子跟讀20遍;②大家齊讀約30遍;③分別讓每個孩子輪流領讀;④最後滿100遍後考他,測試通過者讓孩子脫本背100遍;沒通過者再繼續念,直到會背為止,然後再脫本背100遍。(注意:在孩子沒有念過100遍以上,一定不要考他,即使他會背了也別測試,一定要滿100遍!)

  □理論依據:腦科學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分左腦和右腦,且各有專攻。左腦擅長部分吸收、右腦擅長整體吸收;左腦擅長分析、右腦擅長綜合;左腦擅長理解、右腦擅長記憶;左腦擅長理性思考、右腦擅長感性直覺;左腦擅長有意識學習、右腦擅長無意識學習。可見成人主要動用左腦學習,兒童更多是使用右腦學習。他對外界資訊的那種整體吸收能力、那種不經理解就能背下的強大記憶能力,那種維妙維肖的模仿能力,那種不厭其煩的反復能力,那種無壓力輕鬆狀態下的無意識學習能力,那種深度的直覺能力,可以說越小越發達、越小越明顯、越小越強大,這種學習能力恰恰是與學習經典所需要的、相吻合的,所以毫不誇張地講,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這些潛在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什麼叫“天才”?天賦的才能簡稱就叫“天才”!應該承認,這些能力在我們大人身上已經削弱了、已經退化了、甚至已經消失了。但是如果我們無知,大人就會無視、忽視或輕視兒童這種強大的學習能力:明明兒童適合用右腦學習,反而硬要兒童用左腦學習,從而關閉強大的右腦,這符合科學嗎?明明兒童適合整體學東西,我們非得部分部分學,一點一滴教,這符合兒童天性嗎?明明兒童是適合記憶的年齡,卻讓他去理解,這不是強人所難嗎?所以,我們強烈呼籲:不要用教大人的方式去教孩子!不要用教數學的方法來教語文!不要過多動用孩子弱勢的左腦,從而關閉他那優勢的右腦!否則,你就在障礙、殘害、扼殺我們的幼苗了。

   “ 一氣呵成法”就是讓孩子去整體學、去模仿學、去反復學、去無意識學,是用教孩子的方法教孩子,是用教語文的方法教語文,是用右腦學。如果這樣學,孩子會學得很累嗎?不會的!如果這樣教,老師會教得很苦嗎?不會的!教孩子學經典的方法原來這麼簡單!

    總之,把經典拿過來,從頭念到尾,從第1遍念到第100遍,從第101遍背到第200遍,就完事大吉了。千萬記住:誦讀經典,每次都要一氣呵成!每天都要滾動播出!

    立足聖賢之肩  我們看得更遠


一气呵成法
一种最适合3-6岁幼儿的学习方法
张守良/ 整理
怀少园经典教育中心/ 编印

应该说,经典教育的理念掌握之后,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具体操作,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为帮助老师和家长解除经典教学方法上的困扰,我们根据多年切身摸索、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特总结出下面的“一气呵成滚动播出经典导读法”,简称“一气呵成法”。该法特别适合低龄幼儿,特别符合儿童天性,特别容易实施操作,使儿童轻轻松松进入状态,快快乐乐学习,收效非常之好。现在整理出来,供大家分享,并强烈推荐采用!

□适用对象:本方法特别适合3—6岁幼儿;7岁以上入学的儿童,宜采用王财贵教授的 “三百读经法”。
□运用地点:幼儿园、家庭、小区课后班。
读诵方式:较短的不分卷的单部经典,如《千字文》,就直接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读下去,从开头的“天地玄黄”一直念到最后一句“焉哉乎也”,注意中间一定不可间断;对于篇幅较长的分成若干篇(卷)的经典,像《论语》,应该把每一篇(卷)作为相对独立的任务,不分节、分页来读,而采用通篇(卷)念的方式一气呵成地读下去。逐篇(卷)拿下,然后四分之一部(5篇)、半部(10篇)、通本(20篇)分别穿线连背。学《老子》,可以分上下两篇(卷)分别读,也可以每10章为一单元连着读,全本分为8部分。
□遍数要求:指字念的总遍数最低要求是100遍;脱本背的总遍数最低要求也要100遍。每天的遍数要求是:必保每天由老师或家长导读1遍以上,10遍以下。天天滚动,雷打不动。别老盯着他啥时候背下来,只要念多了,日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背下了。老师和家长需要配合的事情就是导读、陪读或监督,每读一遍给他记录1笔,每5遍写一“正”字。(本文后附有读经记录表式样,可复印)
□实施步骤:①先由老师或家长领读、孩子跟读20遍;②大家齐读约30遍;③分别让每个孩子轮流领读;④最后满100遍后考他,测试通过者让孩子脱本背100遍;没通过者再继续念,直到会背为止,然后再脱本背100遍。(注意:在孩子没有念过100遍以上,一定不要考他,即使他会背了也别测试,一定要满100遍!)
□理论依据: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且各有专攻。左脑擅长部分吸收、右脑擅长整体吸收;左脑擅长分析、右脑擅长综合;左脑擅长理解、右脑擅长记忆;左脑擅长理性思考、右脑擅长感性直觉;左脑擅长有意识学习、右脑擅长无意识学习。可见成人主要动用左脑学习,儿童更多是使用右脑学习。他对外界信息的那种整体吸收能力、那种不经理解就能背下的强大记忆能力,那种维妙维肖的模仿能力,那种不厌其烦的反复能力,那种无压力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学习能力,那种深度的直觉能力,可以说越小越发达、越小越明显、越小越强大,这种学习能力恰恰是与学习经典所需要的、相吻合的,所以毫不夸张地讲,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这些潜在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什么叫“天才”?天赋的才能简称就叫“天才”!应该承认,这些能力在我们大人身上已经削弱了、已经退化了、甚至已经消失了。但是如果我们无知,大人就会无视、忽视或轻视儿童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明明儿童适合用右脑学习,反而硬要儿童用左脑学习,从而关闭强大的右脑,这符合科学吗?明明儿童适合整体学东西,我们非得部分部分学,一点一滴教,这符合儿童天性吗?明明儿童是适合记忆的年龄,却让他去理解,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所以,我们强烈呼吁:不要用教大人的方式去教孩子!不要用教数学的方法来教语文!不要过多动用孩子弱势的左脑,从而关闭他那优势的右脑!否则,你就在障碍、残害、扼杀我们的幼苗了。
“ 一气呵成法”就是让孩子去整体学、去模仿学、去反复学、去无意识学,是用教孩子的方法教孩子,是用教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是用右脑学。如果这样学,孩子会学得很累吗?不会的!如果这样教,老师会教得很苦吗?不会的!教孩子学经典的方法原来这么简单!
总之,把经典拿过来,从头念到尾,从第1遍念到第100遍,从第101遍背到第200遍,就完事大吉了。千万记住:诵读经典,每次都要一气呵成!每天都要滚动播出!

立足圣贤之肩  我们看得更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9-21 15:56:07 | 只看该作者
女儿7岁过了, 一气呵成法在操作中,能再介绍"王财贵教授的 “三百读经法”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9-21 17:13:54 | 只看该作者
太好了,学习了!千里马的读经方法不谋而合,呵呵!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21 18:0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一叶小舟 的帖子

在网上搜到的

自从民国八十三年元月,正式向社会推广读经教育,六年来,我本人以及各处热心的读经教师所作的宣导演讲累计有数千场,由全国电子专卖店及各方捐印流通的说明手册及理念简介合计超过八十余万本,推广中心的读经通讯发行了二十一期,全世界已有数百万儿童正接受着读经教育,听闻“读经”观念的人不下千万人。“读经”,已如预测地成为一种广大的文化运动,长久以来我们所期盼的一股社会清流,正隐然成型。

  有人惊疑何以读经推广的成效如此之大,我认为这并不是任何人的功劳,而是因为读经教育本身,其内容合乎人性,其方法合乎自然。凡合乎人性合乎自然的,必为人所乐于接受。另外,还有一个促使流行的外在因素是:在宣导推广时,很少给予一定标准,我们总是认为“有读就好”,“多少皆可见”,所以很多家长老师就容易上路了。

  不过,也因为这样,读经教育的成效就相对的不大稳定。虽然所发行的宣导资料是一样的,所演讲的内容也是一样的,但读者听者的感受郄系大有不同。总之,凡是对读经理念了解愈透澈的人,信心就愈强,就教得愈积极,其效果也就愈显著;而凡是疑惑不定期信心薄弱的人,就教得若有若无,其成效也就若有若无了。令人担忧的是:这样若有若无下去,一拖两拖,号称「读经」,而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把一个儿童拖过十三岁,就可惜了。所以在这里,我以多年来的经验,想建议一种简便的读经教学观念,或许可让积极的老师更加积极,让原本消极的老师,也可以把柄在手一改旧习欣然转型!

  这个观念,我称之为“三百读经教学法”。所谓“三百”,乃是三个“一百”,即:每天进度平均约“一百字”,每一百字至少念“一百遍”,每天让每一个读经的孩子都得“一百分”!这样就真有点“读经”的味道了。兹稍作说明如下:

  首先,“每天进度一百个字”:“一百字”,大概如论语的前三章 ( 含标题及序号计有九十八个字 ),或老子的第一第二两章 ( 含标目计一百五十三字 ),或唐诗前两首 ( 含标题作者计一百零三字 ),或论语一章配老子一章 ( 计一百零三字 ) 等等。如果怕初学者一时背不来,从五十个字开始也可以,视其能力逐次增加。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儿童的能力,千万不要因为大人自已背不来,就想当然尔地认为儿童也不行,于是平白地浪费了他的大好时光。请静心计算一下,每天一百个字,一年若只算三百天,只要一年功夫,即有三万个经典文字在生命里,一辈子也就很够用了。何况读个五六年,人才尽自此中出矣!

  其次,“念一百遍”:一百个字左右的经文,中等资质的儿童大约反复五十遍就会背。( 上等资质过目不忘者不列入一般考虑 ) 而一般人正常念书的速度是每分钟两百个字,一百个字的功课,一分钟可以念两遍,( 念熟后每分钟甚至可以达到四五遍之多 ),念一百遍最大需求是五十分钟。加上每天最好把前五天的五百字连起来复习,复习一次约两分钟,用十分钟复习五次,逐次前进,就可以终身不忘。所以家长或老师的教学责任,便是想办法让他有大约六十分钟的读经时间。而这六十分钟并不需要整段连续,用零碎时间,效果一样好。家长可以安排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前等各十几分钟。学校级任老师更容易挪出各种小时间,如早自习十五分钟、每节打上课铃后五分钟,合计己将近四五十分钟,课后作业再指派念十五分钟 ( 三十遍 ),即超过需求了。

  再说,“每天每人都得一百分”:“读经”本是可喜可悦的事。如果儿童读经读得不喜悦,便是老师教坏了。好的读经老师不仅应让儿童喜悦,而且要让他有双重喜悦:第一重是让他有学习的成就感,第二重是给他精神奖励。老师如照以上所说办法让他念一百遍而会背了,他自已就有了成就的喜悦,如果再因为会背,而给他“一百分”,更是给他最好的奖励。不过,如果有少数资质稍差的儿童,念了一百遍,居然还不会背,老师应该只看在他用了功的份上,也给他“一百分”,他将可能因得到鼓励而有所长进。又如果有怠惰异常,根本不想念的儿童,不会背,其实也无所谓,因为只要他听了别人念一百遍,某种文化教养的功能都已深深打入他的生命中了,老师只要象征性的叫他来补念三十遍,也给他“一百分”吧!反正每人都“一百分”,非“一百分不可”!小朋友受益,老师也绝不会吃亏的。

  最后,有人会问:如果每天花一个小时在读经上,岂不妨碍了其它功课的学习?这里,我们必需再讨论另一个教育问题:是不是一切科目的学习效果都是机械地相等的?其实,从理论上及实验中,我们都发现有些学习是可以做为其它学习的基础的,亦即有些学习具有开发潜能的效用,学了这科,智能提升了,其它功课自然显得容易。“读经”,便是具有强大的潜能开发之功效的功课,如果一天真能花一个小时读经,则其它功课不仅不会退步,一个学期之后,不论国语、社会、还是自然、数学,几乎不用学习就自然会了。台中县大里市崇光国小朱安邦老师每天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作读经教学,他所带的三年级新班,开学二十天,班级管理就上轨道了(去年九月一日开学,二十一日大地震,校舍全毁,这一班的学生在帐篷中复学后,立即正常化),经过一个学期,所有秩序、功课一概不用老师家长操心,此种教育成效可供教育当局参考。

  读经,是如此的轻松、有味、自然、简单、有效,何乐而不为呢?切记:有读就有,没有读就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一叶小舟 + 10 + 10 都忘了自己有过这样的咨询,谢谢你,霏霏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29 16:47:26 | 只看该作者
读后感觉非常兴奋,感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0-29 16:50:24 | 只看该作者
我儿子(2.9岁),已经把大学、中庸完全背诵。根本没有达到楼主所说的一百遍,我统计了一下,通常只用10~15遍就可以达到背诵的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29 16:53:21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明白了一百遍的良苦用心,让圣人言真正地让孩子吸收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天生”吧?让它慢慢在孩子的成长中发酵。再次感谢楼主的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0-30 12:33:04 | 只看该作者
真的不需要100遍,我们大人读个10几遍就开始能被了。何况小孩子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1 21:26:29 | 只看该作者
我孩子不如我背得快,但我背完就忘完了,根本就记不住。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希望孩子多读几遍,那样记得牢些,读得过程也就是理解的过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1 21:33: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分享,方法不错,可孩子上五年级,她要上课写作业,还特别害困,没有时间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1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22 , Processed in 0.089869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