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38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陪王陽明一哭(好文共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9-19 20:51: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陪王陽明一哭(好文共赏)

陈复:陽明在哭泣

世間究竟有沒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與夫妻相敬如賓這種事情呢?為什麼我會看見,投注巨大精神在人類前景開拓的阿南達慕提,要面臨著妻子與兒子的背叛,他們不僅離開,還跟政府合作,重創已經身陷牢獄的阿南達慕提?為什麼我會看見,王陽明一生無法與妻子融洽相處,死後還面臨諸兄弟的爭奪家產,把他的骨肉與後妻趕出門外?這兩位中印聖人,究竟如何面對家庭的撕裂?他們如何承受得住,這傷害?

阿南達慕提的一生是個謎,我無法回答這問題。我知道,王陽明當有無數默默無語問蒼天的時刻。他哭泣,他吶喊,他如同精神錯亂的喃喃自語,他不語。他無法解決他的血親的問題,他只能解決他自己的問題,與相信他的心學的人的問題。血親再如何的親,肌膚的親,血液的親,都無法掩蓋住心理的距離。每個跟他生活的親人,都自認瞭解他,編派他,終至於遠離他。他尤其無法跟不瞭解他的太太說,我的生命很特殊,我需要你的珍惜。

因為,就現象上,他真的太「對不起」他的太太了。結婚的前一天,他還跑去鐵柱宮跟道士說話與靜坐,第二天都耽誤掉婚期。結婚後,他不把太太帶回家,盡繞遠路,跑去見理學大師婁諒,想瞭解人如何做聖人。一個婦道人家,難道不會心懷怨懟?女人,不需要做聖人,她只想好好活著,照顧好公婆孩子,就是她最大的心願。偏偏你王陽明有這般雄圖大志,淨讓我不得安身?無數的怨累積出的聒噪數落,當在王陽明的耳朵裡嗡嗡作響。

這就只會讓王陽明更遠離。然而,這是誰的錯?王太太沒有錯,然而,王陽明同樣沒有錯。錯的只是王陽明想要有個家,有個太太,能幫他穩住門面,這儒家的門面,何其的沈啊?誰能當聖人的太太,或者,反過來說,有哪個女人真願意去當聖人的太太,他們更願意當個有錢人家的太太,這保證現實幸福的路,誰不想過,要去跟著「聖人」千死百難?不幸當上想當聖人的人的女人,在這無盡的怨懟裡,讓聖人本就勞苦的精神裡,心頭的壓迫更加的重了。

我不相信,聖人不會流淚。我不相信,聖人在面對各種災難如泰山壓頂的當頭,精神不會失魂落魄,否則孔子為何要哭喊:「天喪予!天喪予!」揭開王陽明的家內事,那不堪回首的苦,王陽明要對誰去說?他有說話的人嗎?王太太的數落,只使得王陽明與她的情感更加疏離,直到王太太中年過世,兩人都沒有生孩子,這難道不能讓人看出端倪?不要再強迫陽明先生留下記錄了,這些事實已經告訴我們很多很多故事了。

這並不會減損我對先生的敬意。我相信,王陽明心底,曾經在某個時刻,已經想過:即使我這一生齊家完全失敗了,我還是能做心學大師,傳播正道的教化於人間。我沒有善因緣能改變我的家,我還是有善因緣去推廣我的道。純粹的循序漸進修齊治平,如果有人能做到,那真是好因緣,如果有些折損,後世清醒的人自然不會深責於聖人,即使佛陀要成就他的道,都不惜拋妻棄子了,能捨纔能得,如果畏首畏尾,一輩子窩囊活不出究竟,何苦如此?

當王陽明在廟堂被打的昏死,當他絕望的跳錢塘江自殺,當他坐在石頭棺材上等死,這與死亡擦身而過的片刻,他曾想過,有一天我終究會成為聖人,因此現在的苦我需要承受得住?應該不會……那與死亡接觸的當下,完全的真實,死了就死了,死了,世間就沒有曠世大儒王陽明了。因此,雖然王陽明的死完全真實,蒼天真的想讓他就此死去?如果不,這是磨練,這磨練,要讓王陽明體會出什麼大道理?不論是什麼,這真是個拿命來換得的大道理啊!

無法過得渾渾噩噩,就得選擇無盡的折磨,人,活著,真是夠苦了。我這拆開世人渾渾噩噩的心智裡給出的聖人假象,其實看不懂的人還是看不懂,他們只需要有一尊木刻的雕像或牌位,頂禮膜拜後,就接著趕去過自己馳騁於物欲的人生了,那些偉大覺悟者生命自身的苦與悟,他們其實並不關心,因為他們只關心自己,關心自己的苦,因此偶爾會去關心覺悟者的悟,殊不知苦與悟是一體的兩面,他們得先認真關心,覺悟者的苦,纔有機會摸索出自己的悟。

陽明在哭泣。先生的每顆淚珠,誰能承接?誰能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告訴他這全部的苦難終究會結束,而你會獲得公允的評價?如果你知道,他死後被政府抄家,死後四十年纔被平反,這公允的評價,對已經死去的陽明究竟還有沒有意義?這虛幻的評價,對照著每個苦難裡的真實的痛,我只能說,人生的路真是艱困,渾渾噩噩與睿智成聖,這兩者都要經歷不同層面的苦,前者或許還會有更大量來自於感官的快樂,而後者唯一的回報,就只是不斷的領悟。

領悟,真的沒有辦法衡量,那價值。

陳復記於午後的風城,十一月二十九日,陽明子降生五百三十四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22:14:18 | 只看该作者
记得圣人有天刑一说,亦是牟先生所说现实的坎限。往往圣人们背负太多众生的苦难,如同耶稣的十字架。不由一悲一叹。

耶稣在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看着那些残酷粗暴地钉他的人,对着上苍说:“上帝呀,请原谅他们,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0-19 15:19:51 | 只看该作者
果行育德先生,可否告知楼主从哪本书读到的王阳明传记呢?后学很想看为何王阳明的家庭生活如此“不幸”
王阳明先生既然如此高德,是悟后忙于国事没空处理家庭关系吧?既然他已“悟道”,实是最幸福的人,有何可哭,有何需悲?
圣人是转境而不被境转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0-20 09:57:23 | 只看该作者

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关于王阳明

  王阳明号王守仁,是宋朝理学家,台北那座阳明山过去叫‘草山’,是后来先总统蒋中正仰慕王阳明,将‘草山’改为阳明山。

  宋朝时候,有一天,王阳明游佛寺,见寺关房森严,封条封之,一边字条题著:‘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另一边题著开关房的年月日。

  王阳明好奇心所驱使,想开关房而见之,佛寺的方丈和尚不许,在那时候,关房封闭已五十年之久了,王阳明官位大,又反对佛教,种种施加压力,寺中和尚无奈启开关房,王阳明急切移动脚步,却见闭关和尚之真面目,往前一瞻望,他整个人都楞住了,好几分钟不知所措,一语不发,以纳闷的心情,瞻仰闭关和尚,只见和尚坐姿安祥,与自己面容相似,这还不稀奇,在墙壁上题有四句联:

五十年后王守仁,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剖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王阳明大吃一惊,怪在闭关之和尚叫王守仁,现在开门者亦称王守仁,开门者就是五十年前之闭关和尚,同时,开关房年月日不前不后,自己找上门来,硬闯入关房,王守仁看了之后,真不是滋味,哑口无言,怅然许久,方命手下拿钱财,将闭关之和尚妆金起来供养。

  王阳明投胎转世,却忘了自己的前生,有此隔阴之迷,今生当了大官,不知道来学佛,又反对佛教,其实王阳明笔下所写的文章,全是佛教的产物,佛教的东西,他研究佛法来充实自己,成了学问家,却批判佛教,过失无量!

  现在国内外不是也很多学者,为了硕士、博士学位,拼命钻研佛法,来大做学问,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吗?一旦取得学位之后,既不修行,又不礼敬三宝何其多!在他们的心目中,往往抱著做学问、做研究、讨论、批判,当个老学者罢了!其实,佛法不光是做学问与研究就行了,佛法贵在体证,不体证的话,佛法也如同世间法。

  佛法是觉悟之法,能让我们大觉大悟,因而证成菩提(梵语bodhi),离苦得乐。佛法是要我们受用的,不是说说而已!更不是当做研究学问用的,佛法不修证,纵然研究所得,得到十亿个佛学博士学位,还是处于凡夫众生,对生死解脱了无痛痒,证成菩提毫无相干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0-20 23:42: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楼上的先生,王阳明是明朝的
王阳明学佛是真修行的,跟今人不同。
只是王阳明无法解决一个问题:一个有名的禅师,修行多年依然思念母亲,最后还俗服侍双亲。
这使得王阳明认为:佛家断尽尘缘、否定世间的修行,是不对的。难道说至孝之心,也是“执着”,是“虚幻”吗?

好了,以上就是王阳明的疑惑,也因此他回到了儒家。
王阳明固然吸收了佛教的很多名词和理论,但是他并不全是佛教的内容,至少根本上不是佛教的内容,只不过用了佛法中的“共法”。

其实信佛的人也不必着急,要批判王阳明,也必须自己的智慧有王阳明这么高才行,老法师不是常常这样教导我们吗?
王阳明批判的与其说是佛教,不如说是修行不对路的修行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10:07:31 | 只看该作者
同意newagual的观点,看看智者大师评论先贤,那才中肯。

阳明辟佛,要站在历史角度看,要看看那时候学佛人的流弊。现在学佛,几人能看懂佛家原典?我看迷信者众。依法不依人呀。

阳明传记我也没看过,建议newagual看看《传习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0-23 09:37:03 | 只看该作者
是啊。先要自己学过了,再去批评。就好像很多人说四书五经是糟粕,实际上自己根本都没有看过。要我看来,电视才是糟粕,眼不明,耳不清。心不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0-26 15:19:51 | 只看该作者
高人一摞一摞的
大家能搞懂心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6 21:0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ongsu 于 2007-10-26 15:19 发表
高人一摞一摞的
大家能搞懂心学吗


俺不是高人,也不辟佛。
心学是靠懂的吗?
子罕言。。。
吾等更罕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0-27 09:21:45 | 只看该作者
心学是否跟禅悟有相似之处
俺缺乏必要的了解
更该罕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0:10 , Processed in 0.077785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