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oleki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小宝贝今天十个月啦

[复制链接]
441#
发表于 2008-6-1 16:47:19 | 只看该作者
生点小病,没事的,上次昊咳嗽10天呢,看他精神挺好,就一直没看,也没吃药,自己扛过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2 + 2 谢谢!节日快乐!
KuangTH + 1 + 1 节日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18:3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1 wwdog 的帖子

也是坚持不想送医院去。可是就是看他偶尔会咳嗽,偶尔还会呕吐,温度仍是降了又升。食欲很差,基本都没怎么吃,心里就会有些动摇,还好喝我的奶。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发表于 2008-6-1 21:23:12 | 只看该作者
加油!祝正宝贝节日快乐!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2 + 2 谢谢!六一快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1:45:09 | 只看该作者

1岁6月17天

正体温还是时升时降,用肛门栓剂就好些,到晚上就又有些烧了。不过看他除了食欲差,精神尚好。继续加油啊,正宝贝!

上午带正去买菜,正一个劲要出来,原来是要尿尿。傍晚时,正也是因尿尿哼哼,可是把时又不肯,喝着奶直接尿出来了。 小子为啥就不肯说呢?

最爱听正说我,给我之类的话。有时正给家里人每个人点名,最后还会拍拍自己的胸脯说我。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 金币 +6 收起 理由
笑笑宝宝 + 2 + 2 肛门栓剂要尽量少用啊!你研究研究看吧。
ayshe + 2 + 2 正宝贝赶紧好起来啊
贝塔 + 2 + 2 happy children's day!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发表于 2008-6-2 13:33: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oleking 于 2008-6-1 21:45 发表
正体温还是时升时降,用肛门栓剂就好些,到晚上就又有些烧了。不过看他除了食欲差,精神尚好。继续加油啊,正宝贝!

上午带正去买菜,正一个劲要出来,原来是要尿尿。傍晚时,正也是因尿尿哼哼,可是把时又不 ...

正宝贝也病了呀,继续烧的话还是要去看医生吧,上次儿子发烧在家挺着,结果扁桃体都化脓了,你们也要小心点。我们家大哥哥好的差不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soleking + 2 + 2 太好啦,小羽好了。正今天看起来还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5:27:38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孩子发烧

小孩發燒的處理原則
朱柔澍醫師

肛溫(耳溫)超過38℃或腋溫超過37℃

退燒的處理原則(非藥物):
1. 減少衣服穿著,以寬鬆為主,減少被蓋,襪子。
2. 高燒前有發抖畏冷時,先用棉被或衣物覆蓋或喝杯溫開水,不畏冷時再減少身體衣物的覆蓋。
3.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調節室溫。
4. 多補充水份,好好休息,勿過度活動。
5. 超過38℃肛溫(耳溫),,睡水枕(小於三個月的幼兒用水枕)或冰枕。
6. 超過39.5℃肛溫(耳溫),可洗溫水澡。水溫27℃~37℃,洗20~30分鐘,水溫勿太高,否則體溫會升的更快(無法消熱)。

退燒藥物的處理:小於六個月以下請勿任意使用退燒藥
1. 發燒超過肛溫38.5℃或腋溫37.5℃,先使用口服退燒藥,若一小時後降不下來,可用栓劑。
2. 一來即高燒超過肛溫39℃可考慮先使用栓劑,若一小時降不下來,可加用口服退燒藥。
3. 有熱痙攣病史者,宜提早使用口服退燒藥或栓劑,避免因高燒引起抽筋。
4. 肛門栓劑 -平時栓劑應放冰箱下層。
* 腹瀉患者非不得巳,儘量不使用。
* 前端可先塗上乾淨凡士林,尖端塞入肛門內,捏緊屁股三分鐘,使其溶化。
發燒的注意事項─注意是否精神活動力,食慾減低,高燒不退(大於40°C),一天多次發燒,發燒天數過長(超過2-3天),有特殊症狀出現(抽筋、意識變化、嘔吐、頭痛、腹痛、耳朵痛、呼吸急促或氣喘等症狀),舊症狀惡化或其他無法處理的情形,應儘速回門診處理。

(資料來源:愛林診所(愛林健康會館) 提供)
........................................................

嬰幼兒發燒及痙攣照護方法
北醫小兒科醫師群

1. 多喝開水或葡萄糖水、蜜汁、果汁、水果等。
2. 室內空氣流通,光線不可太強,並保持安靜。
3. 多讓病兒臥床休息,注意安全,最好有床欄裝置。
4. 減少病兒衣著及被蓋或給予溫水浴輕拍,使熱度容易散發。
5. 補充營養如牛奶、蛋等,但要少量多餐。
6. 體溫在38.5℃以上,可給冰枕或按醫囑給口服退燒藥, 39.5℃以上時按醫囑給肛門栓劑,以防體溫過高,栓劑應保存於冰箱內。
7. 痙攣發生時儘快以包著手帕或紗布之湯匙柄或竹筷置於上下齒間,但需注意勿使包布阻塞整個呼吸道,並使頭側向一邊,便於嘔吐物或分泌物之排出。
8. 速到醫院就診,勿亂服成藥,以免耽誤治療時間。


作 者:北醫小兒科醫師群
現 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小兒科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2143
(資料來源:uho優活健康網 提供)
.......................................................


發燒的應變守則
(丁綺文醫師)
  爸媽放輕鬆
  面對發燒的正確態度,是把發燒當作一種警訊,就如烽火臺點燃,只是告訴我們敵人來犯一樣,必須找到引起發燒的病因對症下藥,才能釜底抽薪,不再發燒。
寶貝育兒房
  兩歲的芳芳夜裡突然哭了。先是發冷打顫,之後開始發燒,沒多久肛溫就升到39℃,芳芳的爸媽非常擔心,趕緊塞一顆退燒栓劑,可是半小時過去了,體溫仍然繼續升高到40℃,爸媽情急之下又塞一劑,結果一小時後,芳芳大量出汗,燒退得又猛又快,手腳發冷,肛溫量起來只有36℃,爸媽只好用毯子裹住她保暖,才漸漸回復正常體溫。就這樣折騰一晚上,忽熱忽冷簡直像洗三溫暖。第二天一早,爸媽帶著芳芳去找熟識的小兒科醫師,提出一串問題:為什麼孩子容易夜間發燒?發燒前為何發冷打顫?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退燒藥什麼時候才能用?如果退燒過度,會有危險嗎?

丁醫師門診室
  孩子發燒,是所有父母都會面臨的狀況,芳芳的爸媽所提出的疑問,的確是父母最關心、最想知道的問題。兒科門診的病人,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發燒來看病的。有關發燒的迷思和誤解很多,使得大家無所適從。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了解發燒的來龍去脈,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

一、為什麼會發燒?
  人體的下視丘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作用就像冷氣機的設定溫度,正常的時候,嬰幼兒設定的溫度比成人稍高,所以台語俚語說「囡仔屁股三斗火」很傳神,嬰幼兒肛溫大約在攝氏37.5℃,上下變動1度左右。成人和較大兒童口溫大約攝氏36.8℃,上下變動0.5度。
  人體感染病原,引起白血球反應,產生「熱素」,就會刺激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當設定溫度被調到39℃時,身體藉著肌肉打顫收縮產熱,或者減少出汗散熱,將體溫提升到39℃為止。所以發燒前,可能會發冷發抖,再突然高燒,某些細菌毒素,這種現象特別明顯。

二、為何發燒大都在半夜?
  許多父母可能觀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間發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體力變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當然升高。

三、發燒真的會燒壞腦子嗎?
  錯!其實發高燒本身,是不會讓「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事實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腦質本身受疾病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唯有對麻醉過敏,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四、退燒有必要嗎?
  就因為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認為,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發燒的型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但是有更多的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份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八歲以下的孩子,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高燒,引起繼發的傷害是不必要的。

五、必學應變守則 ──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 家中常備退燒藥
  家有0~6歲幼兒的父母,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也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建議家長固定使用一種,熟悉它的用法,最安全。
◎ 了解退燒藥的特性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普拿疼糖漿。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因此原則上不建議兒科的小病人使用阿斯匹靈。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半夜發燒或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一般應相隔四小時),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不必一時心急,因小失大。
◎ 退燒三步驟
˙第一步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攝氏38.5℃,就可以使用退燒藥水或栓劑,每次只用一種,劑量以體重計算,通常退燒藥水一次劑量為體重的一半,例如10公斤,給5㏄藥水。退燒栓劑10公斤以下使用半粒,體重超過10公斤才用一粒(詳見藥袋上的說明)。
˙第二步 使用同時,配合冰枕,觀察半小時,再量一次體溫。
˙第三步 如果未降,加上溫水(約30~33℃)擦洗身體。

六、面對發燒,應有哪些正確觀念?
˙觀念1:發燒不是病,只是一種現象,代表體溫控制中樞失調了。當人體感染病原時,大量喝水是預防發燒的最好方法。
˙觀念2:嬰幼兒平時喝奶完,就應習慣喝一些開水,因為漱口有清潔作用,避免蛀牙和口腔念珠菌滋生,而且養成喝水的好習慣,在生病的時候才不容易脫水和發燒。
˙觀念3:每個幼兒的家庭都應常備體溫計和退燒藥。肛溫表和耳溫計測得的是中心溫度,比較準確,耳溫槍使用快速且方便,但品牌良莠不齊,或者測量方法不正確都可能有誤差,適合用來篩檢,高燒的情況仍應用肛溫表確認(時下常用的耳溫槍,要記得檢查電池是否充足,測溫頭的耳套應注意隨時更換)。
˙觀念4:發燒持續的天數,比溫度的高低更重要。輕度的病毒感染,幼兒也可能燒到40℃,只要不持續超過三天,並不奇怪。但是越大的孩子發高燒,或任何年齡小孩發燒持續超過三天以上,即需要檢驗白血球,查明是否併發其他問題,不可掉以輕心。
˙觀念5:診斷發燒的原因,需要專業判斷,發燒退了,仍應去找醫師查明原因,特別是新生兒和六個月以下的嬰兒,敗血症往往只呈現體溫不穩或過低,千萬不可以為燒退就沒事了。

給父母的貼心話
  若不慎重疊使用過多退燒藥,有可能使體溫下降過速,造成四肢冰冷或發抖,此時改用毛毯保溫或熱水袋保暖,體溫就會自然回升,不必再用其他藥物。這種失控的退燒,基本上不會對孩子造成危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5:35:58 | 只看该作者
小孩发烧的处理原则

  
一、什么叫做发烧  
发烧的定义并没有一致,简单说,肛温38℃,腋温或口温37.8℃以上就可称为发烧。发烧本身是身体对外来病原体侵袭的一种“正常”反应,会发烧表示身体防御能力正常。发烧的治疗,首在发现引起发烧的原因,而非发烧本身。

许多家长急着要帮小孩退烧,最主要的顾虑是担心小孩的头脑会烧坏,并变成智能不足...等后遗症。这都是由于对发烧认识不清,以讹传讹所造成的不正确观念。上述这些症状并不是发烧本身引起的,而是小孩得了脑炎,脑膜炎,先天性感染等疾病本身所导致的脑细胞受损,而发烧只不过是伴随这些疾病的一个症状罢了。发烧若真的要烧到对脑细胞造成伤害,温度要达41.5℃以上才有可能。
二、小儿发烧的原因   
造成小儿发烧的原因有数百种,但最多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感冒),普通所谓的鼻炎、喉头炎、和气管炎皆可包括在感冒这个病名之内。其次常见的发烧原因有:尿道感染,中耳炎,发疹疾病(麻疹,德国麻疹和玫瑰疹等),肠胃炎,脱水及预防注射。   

三、那些婴孩发烧应特别留意   
对于下列情形的发烧,家长不要掉以轻心,更要早些带给医师诊治:   
(1)小于28天的新生儿   
(2)高烧超过41℃  
(3)发烧合并紫斑   
(4)免疫缺损病童  
(5)小于3个月之婴儿   
(6)先天性心脏病儿童   
(7)恶性肿瘤病童  

四、小儿发烧的处理原则   
1.不要惊慌(尤其是在三更半夜时),先用温度计(肛温者最好)量一下体温。一般而言肛温要量1分钟,腋温则须量3-5分钟。通常肛温会高过腋温0.5℃左右。  

2.发烧时首先要补充水份,最简单的方法是喝水。婴幼儿(二岁以下),有时会因水份摄取不够,引起所谓“脱水热”,发烧需要多补充水份,但是否需要注射葡萄糖水或食盐水?祇要能吃下去就没有必要打针。
3.发烧时,小孩的衣服穿着和平常一样即可,勿需多添衣服,穿太多衣服,流汗太多,则更容易发生脱水,事实上穿着衣服应减少,以帮助散热,此外,应天天洗澡,保持干净,才不会造成继发性细菌感染。
4.若小孩体温于38.5℃以下,可先行给予睡冰枕,洗温水澡等有助退烧,但不必用酒精擦浴,因使用不当反会引起副作用。
5.家中应常备有口服退烧药及肛门栓剂退烧药。小孩发烧时:如非常不舒服,或体温>38.5℃,可先予口服退烧药,如小儿普拿疼。若吃完药后烧没退,可先给予洗温水澡或服药后1小时,仍持续高烧没有流汗等退烧的情形,可以给予栓剂。口服退烧药与栓剂两者吸收速度不同,但效果一样,至于退烧针,则少打为妙:其作用虽和前两者相同,但小孩子多受皮肉之痛,并造成儿童对医护人员恐惧感,且可能造成注射部位纤维化,这是当前家长最应更正的观念之一。   
6.一般而言退烧药的使用,须间隔4-6小时以上,若能合并使用睡冰枕,洗温水澡效果更好。

7. 发烧小孩,若已找出病因,则需按时服药(此时仍会发烧数天),这时退烧已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观察小孩征象,如呼吸困难、腹胀、疼痛、意识变化等。
8. 三更半夜发觉小孩发烧,不必急着找医师,如果小孩仍能很安稳的睡觉,不如让他好好休息睡到天亮;或可以直接给予栓塞剂。如果吵闹不安,可按照上述步骤处理,待天亮后,再带去看医师。
9. 婴幼儿(小于5岁)的发烧常会有热痉挛(抽筋)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6个月到5岁的小孩,温度超过38.5℃,常在发烧头24小时内发生,一般是良性的,抽搐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有热痉挛体质的小孩,如果有发烧,应先服用退烧药,然后立刻求医。
总之,小儿发烧时不必惊慌,“退烧”并不等于“治病”,找出病因,对症治疗,自然会退烧。

[ 本帖最后由 soleking 于 2008-6-2 15: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5:41: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肛门栓剂

谢谢笑妈提醒,这才查了些资料,也放上来备查。

A小兒科專科醫師駱鴻銘回答:

    國內家庭由於對小孩發燒有不正確的認知,以為發燒會引起腦內病變,導致
日後影響智力的發展。關於這個觀念,我已經在「小孩整夜發燒,對腦部發育有
無影響?」一文中詳細加以駁斥。那篇文章提到國內家長多偏好使用退燒栓劑來
為小孩退燒,事實上,退燒栓劑幾乎已經成為國內家長、甚至許多醫師第一線用
來退燒的藥物了。

    Volteren,學名是Diclofenac Na,商品名為Voltaren,或Voren, 屬於
NSAID(Non-Steroid Anti- Inflammatory Drugs,,簡稱NSAID)──非類固醇
抗發炎一類的藥物。此藥是藉由抗發炎的方式來達到退燒的效果,最大的副作用
是會引起程度不等的腸胃不適、胃潰瘍或是腸胃出血。有些家長誤以為從肛門給
藥就可以避免對腸胃的傷害,這是錯誤的觀念。因為這個藥物並不是直接對胃壁
產生傷害,而是經由血液抑制prostaglandin 的產生,因而使胃壁無法受到
prostaglandin的正常保護,因此會對腸胃道造成傷害。相對的,另一種退燒藥
「普拿疼」,學名是Acetaminophen,商品名為scanol,或tylenol,是經由對體
溫調節中樞的重新設定而降低體溫,除非連續高劑量使用,否則副作用是很少見
的,因此被美國小兒科醫學會採用為第一線使用、不需醫師處方的退燒藥。

    感冒時使用退燒劑,其實是非完全必要的處置。如同我在文章中所說,發燒
其實是免疫系統為了消滅外來感染,所採取的一種保護身體的措施。如果強要將
溫度降低,反而可能破壞了免疫系統正常的功能。因此,只有當身體覺得很不舒
服時,才須使用退燒藥,普拿疼(Scanol)就是目前最佳的選擇。它的藥效較溫
和,會使體溫略為下降,身體自然會感覺比較舒服(雖然並不一定會降到平時「
正常」的溫度──37℃)。而voltaren栓劑往往效果太強,硬將體溫降到「正常
」,雖然安了父母的心,可是也許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副作用較大)。

    因此,我個人建議,除非小孩發燒很高、吃藥會嘔吐,才能使用voltaren肛
門栓劑,劑量為約每次每公斤1mg(例如小孩是七公斤,則給半粒)。 Scanol的
劑量則為每次每公斤體重10-15mg(例如小孩是7公斤,則每次給70-100m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15:45:1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栓剂对胃肠道有损伤,这才明白正这两天胃口很差的原因。做为一个妈妈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清源 + 2 + 2 还是去医院比较好吧!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楼主| 发表于 2008-6-2 23:32:25 | 只看该作者
怎样给孩子吹电风扇
盛夏,热得孩子睡不着觉。为了使孩子安静入睡,有的家长把电风扇开到最大一档,长时间地对着孩子直吹;有的家长索性让孩子赤身裸体地吹电风扇。这样做都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的。因为电风扇对着孩子长时间地吹,被风吹到的体表部位,汗液蒸发得很快,带走的热量也多,一下子降低了局部的温度,而风吹不到的部位,汗液却蒸发得很慢,这样使体表汗液排泄失调,体表温度不均衡,就容易引起疾病。轻者鼻塞、流涕、 上呼吸道感染,严重的可发生其他疾病。那么,怎样科学地使用电风扇呢?

1、电风扇不要对着小儿直吹,应当在房间中寻找一个最佳的角度,使房间里的空气流通些,造成一个类似自然的环境。

2、使用电风扇时间不宜过长,风量也不要过大,而且,尽量让电风扇摇头旋转,使风源不完全固定在某一点,形似一阵阵凉风。

3、莫让孩子的头长时间吹电风扇,以免引起面部神经周围血管发生收缩、痉挛,造成缺氧,导致面神经麻痹。

4、在小儿睡着时,不要开电风扇,因为小儿在睡着时,体温下降,全身肌肉松弛。开电风扇,小儿容易感冒。

5、不能光身吹电风扇,要穿上衣裤,至少要穿背心。

吹空调的危害
医生认为,有小孩的家庭应将家中空调设定在26摄氏度左右,不应与自然温度相差过大。同时,开空调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应一至两个小时就间断一会,最好不要整夜开空调。孩子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因此患上感冒。
吹空调,幼儿易患肺炎
持续的高温,让疼爱孩子的父母非常担心幼儿难耐酷暑,因此,父母们喜欢让他们一直呆在空调房里,以为这样是最好的。但是,专家提醒:幼儿久吹空调不仅会患上感冒,还容易因室内外温差大、空调房空气不流通等原因引发肺炎。
儿科专家揭示病因:由于幼儿皮下脂肪少,毛细血管丰富,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成年人不能感受到的温差,幼儿却能明显地感受到。在空调房里的冷空气环境下,幼儿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抵抗力减弱,加上空调内各种细菌、霉菌生长繁殖,空气被污染,所以非常容易患上肺炎。
专家建议父母:幼儿不能长期生活在空调房里,每天清晨和黄昏室外气温较低时,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早晨起床后,关闭空调,待室内温度逐渐升高,与其它未开空调的房间温度接近,或与室外温度接近后,再将幼儿抱出房间。幼儿离开房间后,应打开门窗,促进空气流通,确保再次进入房间有更多新鲜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3:21 , Processed in 0.167954 second(s), 3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