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13:55 发表 您的意思是,不在孩子面前批评,在自己心里面批评。但是我们都不是演员,要想在孩子面前完全隐藏自己心里的想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而且现在的孩子察言观色的本领可强了。 我建这个楼呢,主要还是想让 ...
原帖由 梦幻妖精 于 2007-9-12 17:41 发表 我好像没有提到演员啊? 孩子没有能力独自选择学校,这个责任主要在家长。我认同了这个学校才选择了他,如果低于家长的某个期望值底线,我不会送孩子去这个学校。既然选定了,我就是从内心认同他的。所以 ...
原帖由 狄舒阳 于 2007-9-12 11:02 发表 说的是,中国的老师也很努力,我这里转一位老师朋友的文章,大家看看好老师还是多的。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嘛! 我的课堂“怪招”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如果什么事都顺理成章、尽在学生预 ...
查看全部评分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12 23:44 发表 中国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一些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只向制度兴师问罪是不太客观的。 一个老师管理70人的班级,不去整齐划一地管理,不去用“一言堂”的上课方式,让学生横七竖八地坐着,随便打断 ...
原帖由 dawnch 于 2007-9-13 02:01 发表 这和班的人数多少关系不大。 和民族习惯关系很大。 虫子所在的两个国内学校,一个班是三十五人,另一个则是二十三人。 一个老师负责一门课。 但仍然是一言堂的方式。 虫子所在的美国小学,班上 ...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21:58 发表 能请问您对您孩子所上学校都认同些什么吗?或许有些东西是我对儿子所上学校忽略了的。
原帖由 happy_99 于 2007-9-12 21:58 发表 至于制度和学校老师的区别问题,还是我在一楼的那句话,我们这些人都是从当年相同制度下的不同学校出来的,脑袋是方的好象在这个坛子里还没怎么见着。如果我们各自对自己还有些肯定的话,对这样的教育制度也应该有所肯定吧?
原帖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9-13 07:39 发表 是的,我想把它表述成“文化”或者叫“儒家文化”及“历史渊源”,昨晚试图搜到在《读者》上曾看到的一篇文章,没有找到,怕表述不清,抹掉了。 那篇文章论述得特透彻特解渴,早晨又去翻旧杂志,还是没找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 ) |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11-8 08:35 , Processed in 0.105366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