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30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挖掘大牛市的长期潜力 奥运前后达到8000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31 20:3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面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我们不能“站惯了,不敢坐;贬惯了,不敢升;跌怕了,不敢涨;穷惯了,不敢富”







  ●我们发掘大牛市新的基础,就是要利用目前牛市的财富,实现国家和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战略,这是股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国反危机的稳定能力是世界经济稳定因素

  中国股市自2005年以来进入第四轮上升期,上证指数从998点上升1年半,于2007年1月份突破历史高位2450点。大牛市的脚步已经隐隐作响。但之后半年,“大牛市预言”却经受了严峻考验。格林斯潘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预言引发了中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二”(2-27)与全球股市的轮番下挫。 有人称:A股总市值不超过香港怎可能影响美国?但提出这一问题的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中国股市第一次影响世界,起作用的是观念而非规模,这本身就说明中国股市未来要涨,而且会带动世界股市启稳。结果是数千万居民大跃进式地入市,中国A股,香港和美国股市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5月份中国A股短期涨幅过快,已达到4000点,国际资本踏空以后图谋再次低位入市,一齐唱空,有些人甚至恶言相加,全盘否定。但结果再次证明,他们是徒劳的。

  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宏观调控比计划经济和80年代成熟了许多,它减少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虽然,这还不能完全包括股市和金融市场。但令人高兴的是,政府对股市的认识和调控水平有所改进,工作重点从指数控制转移到了加强监管和加速上市方面。经过6月的动荡和调整,股市在各方面都迅速成熟起来,在随即发生的金融风暴面前经受了历史考验,再创奇迹。7、8月份美国次级房贷危机震动世界,至今未能解脱。但中国A股只跌了两天就连创历史新高,8月23日已站在5000点历史高峰之上,成为全球股市最牛、最稳的一个。

  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反危机能力,终将成为世界经济包括国际金融的稳定因素,并因此会加速推动自己的崛起。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坚持不贬值政策,并在香港托市。许多人反对这样做,一是认为不能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二是担心中国经济承受不起。中国在经济实力不强的时候就担负起了亚洲稳定的道义和经济责任,结果证明中国具有抗危机的能力。

  实际上,中国政府在当时不受国际教条束缚,敢于在香港控制修改规则,很快就打退了国际投机资本,并促使他们重估中国国力。这才产生了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才有了外资大举进军中国,使我国外汇储备猛增,股市房地产价格猛涨。中国的经济实力,财富水平及国际地位,包括新的危机因素,都上升到了新的层次,只不过许多中国人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许多人长期以来把海外重估中国实力,简单地归为“中国威胁论”加以否定;也有人“站惯了,不敢坐;贬惯了,不敢升;跌怕了,不敢涨;穷惯了,不敢富”。极少数人根本不相信中国能够崛起,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缺少信心或心存偏见。

  诸多因素支持股指攀升到8000点

  发展从来就是不平衡的。大凡一个家族,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股市,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中国衰落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在此后的近170年中,中国经历了战争胜利,建立了独立国家,加入了联合国,出现了人口猛增、储蓄率提高、工业化完成“原始积累”和改革开放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发展的景象。当然,我们还有环境保护、文化复兴、社会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国家统一与安全和国际定位等 诸多任务没有完成,高速增长也有被打断的可能。关键是要做到:强化国内外安全,保护环境与资源,控制腐败,不被利益集团干政犯重大决策错误这四条。

  1998到2005年中国经济总量增加 150%,年增长率超过12%,但股市在2000到2005年却下跌60%,这是我们受到国际资本误导,打压股市的结果。因此到2007年初的2800点只是恢复性增长。有诸多因素支持股指攀升到8000点:股改成功、上市公司业绩提高、金融工具创新、监管的强化、基金的发展和北京奥运刺激人气等;国内储蓄大于投资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入,则为大牛市提供了充足甚至过剩的流动性。

  某些发达国家的股市“成熟而且规范”,不涨也不跌,股民不买也不卖只等分红,平静得像一潭死水,如果计划经济下也有股市,恐怕就是这个样子吧!究竟哪个更好?显然,中国股市具有更高度的活力和动力。中国的大牛市,是在经济高速增长进入黄金时期出现的,有深刻的历史根据,绝非“流动性过剩”一言可以蔽之。“其兴也勃”无法消除,我们应因势利导,通过公司上市,把财富引导到国家战略产业和高科技方面去,换句话说,我们应该借大牛市办好中国经济的事。对于“其亡也忽”,我们必须加以控制,防止其蔓延,进而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金融危机。2008年以后怎么办?

  2007年1到8月中国股市的最大成就是在多次暴涨暴跌中确立了大牛市预期,新的问题是如何顺利实现“快牛变慢牛”。笔者年初在深圳戏言“2013年破万点”,当时被视为无根据冒进的言论。短短7个月以后,说奥运前后达到8000点,几乎已经无人怀疑,这是牛市预期确立以后必然要出现的超前过度调整。我们也需要超前提出新的问题:“2008年以后怎么办”?

  有暴涨必有暴跌,国家干预的作用在于拉长牛市时间,减少大起大落。现在需要做的是,加速企业上市实现国有企业改制,战略产业改组;通过高水平、高度透明的评估机制,不断剔除低质量的企业而吸收高质量的资产;通过创业板促使高科技企业上市。这是需要大约10年来完成的调整,如果把10年牛市缩短成三五年,那么就来不及健全制度,加强监管,严格评估。因此国家需要增加股票供应,控制牛市速度,使之与制度建设和经济增长同步发展,这是急需落实的宏观政策。

  股市的微观基础是上市公司,公司的根本是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以降低成本。保持长期牛市的根本,是不断改善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上市公司效益,这才是最困难的。

  目前,新科技革命,技术标准,知识产权,金融市场和企业规模的优势,主要不在中国企业手里。不仅如此,中国企业还面临着巨大的成本上升压力,不得不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企业赢利模式,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外延扩张。现在低成本已不能维持,企业的资金、劳动力、环境、资源、社会、技术创新成本都必定要上升。

  我们应当看到的是,中国企业降低成本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国家扶植战略产业和创业板,帮助企业承担技术创新风险;货币升值可降低进口成本;股市印花税的大幅度增加,可以为国家对企业大规模减税提供可能;特别是通过反腐败,减少政府干预,可以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当然,最根本的途径还是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成本上升和下降之间的赛跑中,将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被淘汰,如果我们不能利用大牛市从根本上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那就会让大牛行市沦为一场投机狂潮,在暴涨中暴富一批,在崩盘中破产一批,泡沫破灭以后我们什么也剩不下。我们发掘大牛市新的基础,就是要利用目前牛市的财富,实现国家和企业的技术管理创新战略,这是2008年股指突破8000点以后,股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总之,中国大牛市的初期阶段从2005年开始大约三年,可能在2008年奥运会前后结束,指数可能超过我们的预期,牛市诸多特殊因素已透支,而新的基本因素刚刚出现远未形成,中期调整难以避免,大牛市的持续性将受到考验。因此我们必须有新的国家战略,有效地把从股市焕发出来的货币财富转化到高科技方面去,形成真正创造意义上的“国民财富”和国家竞争能力。否则大牛市将最终蜕化成单纯的泡沫而自我消耗,自我消亡。

  (作者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8000 好怕怕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8-31 21:00:00 | 只看该作者
没到4000时就有人展望8000,当时觉得是天方夜谭,现在却觉得也不会完全不靠谱。

吹吧,把泡泡吹大点,唯一的愿望就是泡泡破之间俺能逃出生天。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xfddl + 2 + 2 技术高呀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 10:41:50 | 只看该作者
让我们学会“在泡沫中游泳”

  陆水旗(阿琪)

  大盘攀上5000点,市场上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字是“泡沫”。确实,继“5·30”之前的绩差股泡沫性行情之后,现在的蓝筹股也出现了估值泡沫。当行情出现泡沫时,有的人大喊快戳破它;有的人认为还只是小泡泡;有的人在观察泡沫的程度;智者则在寻找泡沫中的生存之道……

  无论是想戳破泡沫的人,还是继续在鼓吹泡沫的人,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资产价格泡沫,前者呼吁应引以为戒,后者认为以日本曾出现的泡沫来衡量,目前A股资产价格泡沫的“泡泡”还很少。但他们都忽视了最终后果———日本的“洋泡泡”破裂后经济连续萧条了几十年,资产价格下跌了十几年,这个后果是由全体日本国民来承受的,而并不只是由之前参与泡沫并在泡沫中受益的人来承担的。换言之,没有参与泡沫的人其实比参与的人更为不幸。

  相信每个人都吹过泡泡,在泡泡破裂之前,任何人都难以预知泡泡会在什么程度、什么时间破裂。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把“刺泡泡”作为吓唬人的游戏。因此,在泡沫真正破裂之前,主观地判断泡沫是否将破裂是毫无意义的。就当前行情看,我们还需认识的是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不是一次到位的,即使是“吹泡泡”,也需要一口一口地吹大。当估值水平远离公司基本面的时候,行情可能会出现阶段性调整,这种调整在泡沫性牛市中经常会发生,但只要本币升值没到位,就很难断言泡沫会破灭。

  有了以上的认识,我们或许对目前仍在前赴后继入市的投资者有了更多的理解。在泡沫时代,每个人都想赚钱,想方设法赚更多的钱,大股东以及各类投资者都想在国有资产增值、快速扩容、定向增发、股权价值、投资(投机)获利等各个层面上获取更多的利益。当然,在泡沫化行情中生存并谋取更大利益是需要更高智慧与更高技能的,有的人已经把5000点当成一个新的起点。这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我们更愿把此当作一个泡沫化时代的起点与标志,让我们学会“在泡沫中游泳”吧。

  (本文作者为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1 20:49:26 | 只看该作者
undefined


今天看到的.

〖转自网络〗
游客,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9999999 才可浏览,您当前积分为 0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7-9-4 10: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xfddl + 2 + 2 高实在高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07-9-3 22:36:06 | 只看该作者
牛市不做多 到头一场空

         
         大盘在周末消息面真空的情况下直接跳空高开高走,显示出中国股市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引发的流动性泛滥和上市公司业绩大幅超预期增长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强势,而成交量和指数也创出了近期的新高。盘面上看热点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航空股,钢铁股继续创出新高,而低价股也表现的非常活跃。在前期涨势非常强劲的有色金属股像中国铝业和包头铝业主动回调后,其他板块的个股轮番上涨,市场热点继续被发掘,显示出A股市场的炒作还是非常理性的。很多经济学家,股评家包括某些基金经理都觉得中国股市的泡沫已经很严重,而最近更出现所谓的“蓝筹泡沫”,他们都为A股的这种上涨感到不安。其实中国股市正在经历一种价值重估。引发这一轮牛市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1,人民币升级的预期引发全球巨资铺天盖地的进入中国引起流动性超级过剩,在房地产市场遭到严重的调控下,股市成了热钱唯一的栖身之地。2,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使到流通股东和非流通股东第一次站在一起,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成为他们共同的目标。改革开发28年,中国实体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财富效应开始散发的。城乡居民存款+企业存款+金融机构存款已经超过38万亿元。这些因素都为中国A股市场的长期上涨提供坚实的后盾。在以上条件没有出现变化的情况下,大盘的新高还是会被不断的刷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9-4 15:25:53 | 只看该作者
咱没那么高理论,嗬嗬,昨天收到小道消息,9月震荡加剧,建议俺们不作休息为妙。
到底抄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3:10 , Processed in 0.294274 second(s), 3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