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一袋子宁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袋子碎语】儿子模仿《论语》写文章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7-9-3 22:29: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3 21:19 发表
果行育德2007-9-3 17:55金钱+1什么叫衣钵传人?你闻一以知十?果行育德2007-9-3 17:55威望+1什么叫衣钵传人?你闻一以知十?

这位大德,这样高看02?02狂汗中,不才02,斯为下民,困极学之。

02曰:02, ...


我不是什么大德,无需如此讽刺。

请看清是疑问句?请教什么是衣钵传人?
您发了那么多转帖,怎么推论出王教授不是衣钵传人的?
所以在下认为您智力超群,闻一知十。

请教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7-9-3 23:1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9-3 22:29 发表


我不是什么大德,无需如此讽刺。

请看清是疑问句?请教什么是衣钵传人?
您发了那么多转帖,怎么推论出王教授不是衣钵传人的?
所以在下认为您智力超群,闻一知十。

请教而已。


大德有问,不得不回,大概只能回答六祖慧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

牟先生自是牟先生,牟先生一代大儒,入室弟子N有,一直自称牟先生入室弟子倒没几个。02所转文章很多是民国X年的,只是指出以下蓝体部分不实有误导大家的可能,记不大清楚(只留个了印象)某位他的弟子在悼文中赞扬牟先生的孙女在他的晚年时光从香港到台湾服侍牟先生云云。

王教授从师于牟先生十几年,为求真学问,淡泊名利,跟随牟先生从台湾到香港,一直侍侧于左右,直到牟先生去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7-9-3 23:31: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3 23:14 发表


大德有问,不得不回,大概只能回答六祖慧能是五祖的衣钵传人。

牟先生自是牟先生,牟先生一代大儒,入室弟子N有,一直自称牟先生入室弟子倒没几个。02所转文章很多是民国X年的,只是指出以下蓝体部分不实 ...


再说一次我不是大德,别讽刺,请好好说话,我没什么幽默细胞。

蓝字部分,您直接问我就好了,不用转那么多帖。

其实是小事,不过还是就我所知实话实说。

牟先生晚年身体不好,我一个学姐也曾经在他身边照顾,那时他的孙女没来,这些学姐们就轮流服侍左右。

王教授是一直陪在牟先生身边的,整理文件之类吧,不过有些起居杂事是女人在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7-9-3 23:42:37 | 只看该作者
牟先生一代大儒,入室弟子N有,一直自称牟先生入室弟子倒没几个。

-----------------------------------------------------------------------------------------------

这个我也知道一点点,不过懒得说了。抠这些有意思吗?

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7-9-3 23: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3 果行育德 的帖子

转那么多原帖(老王的学术成果呢,算是我帮他推广了, 大家自己看了分析吧,加红着绿也全是他自己加的,02并无任何改动)只为了说明牟先生是牟先生, 老王是老王, 学问大不同。 老王97年才从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 老王在牟先生的晚年是没有太大学术或服侍关系的, 就是他自己93年写的文章里说得很清楚了, 没有必要产生再误导的可能。

牟先生的文章、悼念文、纪念文多了去,02没有兴趣再为老王的事情探讨挖掘,各花入各眼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果行育德 + 1 + 1 学问之道但求放心,有什么不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7-9-4 00:0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3 01:50 发表
呵呵,得罪王粉后果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9-4 00:07:1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得罪王粉后果很严重

原帖由 klcz2002 于 2007-9-3 01:50 发表
呵呵,还真不是什么师傅的衣钵传人。

呵呵,得罪王粉后果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7-9-5 11:52: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07-9-3 01:02 发表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 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译文:(选自论语别裁)
  子贡有一天问,一个君子仁人的修养,也有讨厌人家的一面吗?孔子说,当然有。那么讨厌一些什么事?孔子举了个例子,最讨厌说别人坏话的人。讨厌自己在下面对于上面都不满意,加以讪谤的人。讨厌好勇斗狠而又没有文化基础修养的人。
  子贡听了以后,说他也讨厌几件事,就是徼以为知者,有些人把自己的偏见,认为是自己最高的智慧,这种人真是无可救药。还有可恶的是没有礼貌,粗暴而自以为有勇的,还有口头上尖酸刻薄攻击人家,而表面上装起来是说直话的,都是可厌恶的。他们师生两人一唱一和,等于唱双簧一样,举出来的这几点,我们每个人都要反省,体会自己,也可据此以观人,如果有了这种毛病,要努力改过来。
...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有自称鸟人的,有自称研副导的,也有自诩旗手的,还有宣称编教材的。
呵呵,鸟人眼拙,不知道这是文化的繁荣,还是我辈的浅薄。

将孟子的生平和著作排列一下,或许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他与孔老夫子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格格不入,怎可位列儒家亚圣,忝居老夫子门墙。
要认真研究起来,我们也没有什么充分证据,来证明六祖就是五祖的衣钵传人。
因为仅凭个衣物,或者服侍五祖几天,明显是证据不足的。

这样一来,鸟人不由得要怀疑女儿的来历了,也许会要去做个亲子鉴定才心安呢。
霍霍,皮毛者众,鸟人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9-5 11:59:45 | 只看该作者
果行育德 2007-9-4 00:09 金钱 +1 学问之道但求放心,有什么不同?
果行育德 2007-9-4 00:09 威望 +1 学问之道但求放心,有什么不同?

呵呵,学问之道但求放心,生活之道但求放心!道虽同可学问大不同!

不然读圣贤书又如何?不读圣贤书又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7-9-5 12:0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9-5 11:52 发表

他与孔老夫子风马牛不相及,甚至格格不入


弱弱的问一句。他们格格不入的时候。

我们听谁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0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15:11 , Processed in 0.11328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