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39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经典诵读教育实践及实务点述(摘自先锋教育网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9 23:3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ize=+2]经典诵读教育实践及实务点述

  发表日期:2006年7月21日      作者:侯超   编辑录入:hjf811   共有 84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巍巍五千年,漫漫长河奔流不息;浩浩数千载,悠悠文明生生不灭。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文以载道,是谓经典。经典是人性的凝结,此经典,源于人性内心生命涌动,文辞镌美,是之千年流转,每以经典奉之,引一言而撼醒内心,得一句而明辩事理。文道传承,光耀千古。
诵读经典是人类几千年来总结出的最经济、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承文明是教育的重要责任。
一个人的聪明和智慧取决于他13岁以前右脑潜能的开发,如果其右脑潜能得不到有效保持和开发,就像花儿错过春天。诵读经典是右脑潜能的保持和开发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是先锋教育的方法和模式之一。
诵读经典活动有许多教育原理包蕴其中,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是保证经典诵读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现将其简单叙述如下:
经典诵读当遵循整体识读原则。文章愈是细分,片段越短,重复内容少,看似简单,实则文章融结点增多,分散孩子注意力。效果不甚佳。能整篇读则不分页读,能整页读则不分段读,能分段读则不几句读。
先锋教育几年来实践得知,孩子整体识读能力就是右脑的练习。尤其3岁以下幼儿,80-90%的学习是靠听力,其认知世界是整体性大于局部性,形象感知占居主导。所听的东西会一无遗漏地进入并留存。在此时机进行经典诵读,听读是最好的学习手段。跟朗读带或者家长、教师读,一次至少听读2000余字。对幼儿不做任何要求,无论是吃、玩、睡皆可听读,相同内容重复听读,3周左右,所听内容基本记下,无上下连接考虑,大人从中间任何一个地方的一句话提出来,他便可接上来,学习轻松无比。
年龄稍大孩子学习依然如此:整篇大于片段。可每次听读500字的内容,一周反复相同的内容。根据实践,一班学生一周读500字的内容,部分整体速读,部分分读,一周结束,整读的学生一气呵成,而分读的同学断断续续,多需提醒。若长期如此,差距无形拉大。
诵读中许多老师反映:刚开始不敢让学生通读,就采取学习数学的方法,一页一页地学习,诵读,务求学生进度一致,然而,两个月方读完《大学》,效果一般;有老师采取分层教学,以好带差,整体识记,把诵读内容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通读学习,一个月便读完《大学》,效果甚佳。故知,一段段读似小水珠汇集成溪,一篇篇读则似波浪汇流成河。目的相同而结果有异,故向家长推荐整体识记。
例:如果文章较长,可分部分读(幼儿不必分),如《中庸》4000字,可分成8部分,一部份500字,先分读,全部连篇背诵结束以后,以后所有的复习必须全篇通读、复习。
经典诵读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宁愿精读一本,不泛读10本。
此乃中国学问之精要所在。须知中国学问是“宇宙大道”之学,强调一贯之道。若是诸如四书、《老子》等载道之书,心中熟记一本,反复诵读,无比娴熟,有意记忆便逐渐转化为无意识记,这正是右脑开发的关键。由此以一与生活相应,滋生万象,遂开智慧。
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看书太多,看书太杂,不能深入。且现在的书籍内容纷纭呈杂,各种观念相互交织,特别是报纸杂志上诸多新闻皆为奇谈怪论,伦理不分,学生很难分辨是非。长此以往,学生性情未定,聪明先成,浮躁之气再难根除。现在学校学习的课本由许多文章组成,内容注重知识传授和兴趣开发,没有整体思维贯穿其中。而学生学习又常常为兴趣所趋,一本书尚未熟记,便丢在一边,开始看第二本,长期如此,学生心中各种观念相互冲突影响,定性也没养成,思维也没有形成,更别谈右脑开发、智慧生成了。
许多孩子在诵读之前,聪明异常,这类的孩子,大多学习能力上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在学习中暴露的诸多问题是:孩子的习性不稳定,生活上和课堂中活泼多动,静不下来学习。小学阶段不存在学习问题,但是随着年岁逐增,他们的问题越来越大,解决也越来越难。接触诵读之后,通过三个月到一年的诵读,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学生变得懂事了,能够孝敬父母,性情相对稳定,学习力也有了逐步的提高。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省心。
教育要从小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诵读,这是诵读教育中尤其要注意的一个原则。
现在家长和老师不能够正确理解对待“读”与“背”的关系。现在的诵读经典中出现的最大问题也是“读”与“背”的问题。
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经典诵读:诵读就是读与身心律动的协调配合,是一种能够愉快的读。快乐诵读是经典诵读的最大原则。一定要使孩子在快乐中摇头晃脑地读书。怎么让孩子快乐读书?不要孩子背书,只让他大声朗读即可。这样一来,学生在读书中没有压力,便有了内心读书的主动性,在这期间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孩子摇头晃脑的读,通过摇头晃脑是学生完全放松身心,通过诵读来调节学生身心。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诵读中得到人性和知识的锤炼,更能够在诵读中读出健康,读出智慧。一举几得,何乐不为?
但现在许多家长和一些教师有急功近利的思想,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虚荣心,老师为了展示教学效果,改变了经典诵读的原则,改读为背。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压力加大,对诵读没有兴趣,到最后诵读活动没办法持续进行下去。因此,快乐诵读的原则尤为重要。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诵读的时间原则。这是诵读活动顺利开展下去并且能够保证效果的重要原则。
诵读活动需要每天坚持不懈,而且时间相对固定,使诵读成为学生每日常规。通过每天的诵读经典积累,孩子日日浸漫其中,滋养不懈,绵绵不绝。时间一长,孩子的兴趣、定性、智慧逐渐滋生,这正是定静、修养身心的终身教育之功。

家长和老师们须知:经典诵读不是功利性的短期目的,而是修养学生身心、开启学生智慧的长期学习行为。在诵读活动中,引领学生以平静的心态进行诵读,方式多样,愉悦诵读,如歌可吟,不知不觉间则大器成矣。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2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闲云流水 + 2 + 2 谢谢你了
jenniferchina + 10 + 1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8-30 23:35:55 | 只看该作者

好象有道理呢!

以前让我家孩子一星期反复听固定的 20 首古诗,再每天读个几遍,一周后都能背诵。

而在这之前,曾发生过一首五言古诗读一两个小时也背得结结巴巴的情况,估计是太紧张了,压力太大。孩子自己也烦得哭,怎么试背时会的,一到背给大人听的时候就背不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31 18:34:46 | 只看该作者
收藏了慢慢看!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9-3 13:18:12 | 只看该作者
很感兴趣
南京的讲座啥时候呢?
希望不要太迟
幼儿园已经开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9-15 09:40:25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9-15 11:04:19 | 只看该作者
南京的讲座估计一周之内举行.  据内部消息.王财贵老师最近在国内,可能会过来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62|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4:12 , Processed in 0.082357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