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84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的创造——关于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22 23:4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的创造
                          ——关于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研究
   静品香茗,闲赏古画是一种雅趣;凝望蒙娜丽莎心会她那高雅纯净的微笑是一种感动!一副画,一幅动人的画往往流淌着某种超越时空的美,来撼动人的心灵。来净化人的灵魂!然而这种美是如何创造的呢?下面我们从蒙台梭利美术教育这一角度谈谈幼儿美术中美化创造历程及相关问题
一、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在幼儿的活动中意义非同一般,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美术对幼儿的活动是一种实践,需要幼儿全身心的投入。从外界事物的感知、到情感的孕育。创造动机、意象的生成,到最后动手用一定的媒介塑造出具有某种意味的形象。这是一个内外相互作用的过程。其间,幼儿要运用并发挥他的全部心理能力,并倾注他的全部热情,由此幼儿会得到全面的锻炼。”从这段话中可见在幼儿亲身经历的美术实践活动中,幼儿一方面通过动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在动手塑造所见所想的形象中幼儿发展了自己的形象思维与创造思维,最重要的是儿童在这种实践性的表达美的美术活动中,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发展了自己性格中情趣情感诸如专注,爱美等。
总之幼儿美术活动使处于生命之初阶段的儿童学会去感受美,去表达美,去创造美。这对于他们走上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之程将具有莫大的意义!
   既然幼儿美术教育有如此不可替代的意义,那么在幼儿园期间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是必要的了。这似乎本无可争议也不必再议。在这里是为了引出我们本篇的议题。蒙台梭利美术教育。下面我们就全面解析一下蒙台梭利教育如何进行美术教育。
二、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我们知道蒙台梭利教育内容主要分为5大区域即日常生活教育、感官区教育、数学区教育,语言教育,文化区教育。也就是说蒙台梭利没有将美术教育单独作为一项教育内容研究。她只将其在文化区简单包括。那么今天当教育越来越发展时为适应社会需求,我们必须将美术教育做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同样作为蒙台梭利教育也应该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内容。可是蒙台梭利毕竟不同于普通的幼儿园教育,它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与教具,因此这些就决定了蒙台梭利美术教育在根植于普通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础上有其特殊性。
首先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教育对象是处于幼儿期的儿童。因此蒙台梭利美术教育与幼儿美术教育有共性。即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必须遵循,幼儿美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根据儿童的美术心理发展特点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这要求我们根据幼儿美术创造的心理因素:感知—情绪情感—意象—再现—动作活动;结合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形象期;遵循审美性。创造性,发展性,积极性,多样性的幼儿美术教育原则;以适当的方法发展儿童的幼儿美术创造能力培养儿童对大自然及社会中美的感悟及表现能力。
    其次蒙台梭利教育以儿童为中心,在教育中让儿童在自由的基础上通过环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及观察者。而且蒙台梭利教育采取混龄编班的教育模式,这些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特点又决定了蒙台梭利教育不同于一般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即蒙台梭利美术教育要以儿童的自然发展为基础给儿童准备,自由的可以自我教育的美术环境让儿童自我教育。教师只充当引导者及知道者。当然在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儿童美术发展的阶段及特点以便做好更充分的引导与指导。
    从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的特殊性看。我们可知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一定有其特殊的形式及发展阶段。
三、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形式及发展阶段。
既然蒙台梭利教育是以儿童的自我教育辅认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为基本教育形式那么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也同样以儿童自我教育结合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为教育形式。这种以儿童自我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使儿童的美术发展也完全遵循儿童美术心理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结合教育内容及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阶段说明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阶段我们先来介绍一下幼儿美术教育内容。我们仍以当前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内容作为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内容如下:
    幼儿美术活动:
1、        美术欣赏:
2、        美术创造:
平面造型:⑴绘画(命题画、意愿画、装饰画、水墨画)⑵剪贴
立体造型:⑴泥工⑵纸工⑶自制工具
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的阶段性:
第一阶段运笔练习。
    这一阶段主要是处于涂鸦期的儿童拿着他们能接触到的工具比如:蜡笔、铅笔、粉笔等在纸、书、墙、桌子上等涂画留下线条。根据这种涂鸦期儿童希望通过动作探索的心理冲动与运动精神冲动让儿童拿笔、学会握笔、画线、锻炼儿童握笔画线的技巧,提高儿童手部肌肉的灵活性。
在蒙台梭利教育中,日常生活区的三指捏、两指捏、拿筷子等,感官区拿插座圆柱体的动作、都是握笔练习的准备。另外语言区的铁质嵌板是为儿童进行运笔准备的教具。通过这些教具的操作练习,儿童可以学会握笔姿势、熟练 握笔画线。
例如新入班的孩子,如果他还没有学会握笔,那么老师的引导中就会侧重他对于三指捏工作。三指捏运作的练习,进一步在圆柱插座体工作中强调捏圆柱体的三指捏动作。在这些练习后如果他选语言区铁质嵌板的工作后就会为他示范正确的握笔方式,并示范如何轻而缓的画线。当这些引导示范工作完成后就是儿童自己在自由工作中反复选反复练了,一段时间内他或许做不好,但没多久你就会发现他自己能画线了。而且画的很好。赵博衡刚来时三岁三个月,不会握笔画线,在我们的引导下他完成三指捏动作练习及握笔动作练习后他在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内反复选择铁质嵌板的工作,开始他就选择圆形的嵌板画,画的圆有几个角还合不上,因为他的手部肌肉运笔根本不熟练,后来终于有一天他欣喜的拿着他的圆给我看:“老师你看圆不圆。”“圆,真棒!”一个简单的圆他画了一个多月,这恰恰就是儿童运笔练习画线的过程,圆象征着圆满。可是圆满的过程总要代价的。儿童付出努力后,他也成长了!
第二阶段:复制教具阶段。
    儿童在运笔熟练后继续受动作冲动刺激,他们开始以工作室中的教具作为对象物,强化自己的运笔动作并将对象物模仿画出,也就是复画教具的阶段。在这个复制教具的阶段一方面准确用笔拓画教具强化了运笔练习的动作,另一方面也使儿童对教具的基本形状形成视觉经验,增强了儿童平面几何的认知能力。
蒙台梭利工作室中可复画的教具很多。粉红塔的各种平面图及立体透视图;棕色梯的各种平面构图及立体积透视图;彩色圆柱体的平面图与立体透视图;构成三角形盒中各种几何图体的组合;几何立体组的平面图及组合平面图;长棒的种图及立体透视图;二项式,三项式的平面图及各个侧面不同组合图;数棒的平面构图及立体透视图;几何嵌板橱的各个几何图形;铁质嵌板的几何图形;花嵌板;鱼嵌板;野嵌板;树嵌板;马嵌板;兔嵌板;虫嵌板;九大行星嵌板;中国地图嵌板;亚洲地图嵌板;世界地图嵌板……
    在这个阶段儿童一般以铁质嵌板复制画图行为基础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的进行复制并且会将复制的图形涂上鲜色饱满的颜色。教我们班的刘攀(5岁2个月)可以将中国地图嵌板整体移到画纸上。再画一块取一块的拿下,最后画成中国地图轮廓,接着涂色标地区。婷婷(5岁5个月)能复制各种彩色圆柱体的平面及立体构图的平面图形,能用几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很快他们就会发现绘画过程中有很多可以借助的线。
第三阶段:利用教具构图阶段。
    经过第二阶段儿童对于基本图形掌握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到下一阶段儿童利用教具进行构图。将教具图形组合是一种由简单图形组合复杂图形的过程。这意味着儿童将象征期转换到形象期开始利用绘画的记忆表现进行简单的创意组合。这种组合需要发挥儿童的观察力及想象力,已经带有创造的意味是儿童对美的创造所迈出的第一步。
如何利用教具进行综合构图呢?
就是利用工作室中任何教具组合成你想画的图形。我们可以利用几何嵌板橱中的圆形,长方形,梯形,画出一个车;可以用叶嵌板;画出荷花等各种花;可以用彩色圆柱体及叶嵌板画出一串鲜艳欲滴的紫葡萄。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引导与指导作用不可忽视。首先教师可以在示范的活动中给儿童展示这种用教具组合的方法及基本规则让儿童了解教具,可以创意组合成各种图形,再请儿童在自由工作时间或集体美术中自行创意组合。
   在我们的班级中,老师是以综合活动安排美术活动中在一段时间内集中开展这种请儿童利用教具组合创意绘画活动,在活动中每个人准备好纸笔,大家坐在地板上,随意选择自己所需的教具自己画自己的。活动过程中作为教师自己也要画,这对儿童是会起到行为激励的作用的。活动结束孩子们集体将画摆成一排,每个人站在自己画的后面由所有小朋友投票选出最好的画,再由老师点评各个画的优点、缺点。鼓励儿童下次更加努力。在这种活动中产生了不少很好的作品,比如一次丁丁(4岁八个月)用几何嵌板橱中的圆形及叶嵌板橱中的叶,画出一支漂亮的蝴蝶。创意特别,颜色鲜艳,非常成功。白羽佳文利用构成三角形盒的三角形画出一条漂亮的鱼还是热带鱼呢!
    我们蒙台梭利工作室中的教具很多,能用教具组合创造出的图形自然更多在这里我们方法一一列举。但是只要孩子已经有用几何的眼光观察,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他就会想办法用教具中的图形组合表达出来,有这些教具孩子头脑中等各种事物的记忆,表象能够更清晰而直观的被表现出来。我们教师所做的只是指点他们事物的基本图形,启发他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图形创造出自己想要画出的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渐渐的学会去创造,去思考,去想象。
第四阶段:创意绘画阶段。
   儿童在利用教具创意构图阶段已经发展了一定的想象力,创造力并且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构图知识,那么儿童就可以进步发展到创意绘画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已经脱离教具能够自己构图画图创作出自己看到成想象到的情境,当然这一阶段也需要教师在引导过程中让儿童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如远景近景的表示,因形分布的关系,涂色深浅所表达的立体感觉。例如:教我们班的刘攀在这一阶段开始创意不好,画的也不尽己意,他的画构图不丰富,图形不形象,色彩浓淡不清。画面没呈现层次感。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到第二学期时他在我们学过《游园不值》的古诗后看到我手中的图画就开始自己画。虽不太像但已经很有样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每学一首古诗,他都问我古诗意思,我给他说完情境后,他就自己画,“孤帆远影碧空尽”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苏城外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这些都是他画的来源,同时他还沉迷与临摹我班挂历上的香港凤凰卫视支持人肖像,画一切他出游时看到的美景,那种绘画的爆发期,使他的作品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已经是由各种图形组成的神奇的可以画之于笔端的神奇世界了!
   上面这四个阶段我们是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的心理阶段归纳出来的。当然这都是以美术教育中的绘画为例进行划分的。我们之所以这么划分一方面是因为儿童美术活动中给画占的比重更大一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蒙台梭利个别教育混龄编班的教育模式下绘画表现的最清楚。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蒙台梭利美术教育只包括绘画,其他方面如剪贴、泥工、纸工、自制玩具教具也可按这个阶段划分。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
美术欣赏:我们将其融合到出游及环境布置中一般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因此也就不按这个阶段性来定性划分。
剪贴、纸工、自制玩、教具:
第一阶段:运笔(手部肌肉练习)我们在生活区准备剪纸工作
第二阶段:复制教具,当剪纸工作推广到按直线,曲线剪时,请儿童自己用薄纸画教具,再用剪刀剪纸进一步,折、粘、贴自制教具。
第三阶段:利用教具构图。将利用教具创意构画的图纸剪下来。贴在其他大纸上创作剪贴画。
第四阶段:创意绘画。创意性的剪纸。利用硬纸板做玩具,教具。
后边这些教育内容可以在儿童自选工作时随机引导,如儿童做粉红塔没兴趣了,而我们又想加强其对这个工作的掌握程度,那么我们可以引导他做一个粉红塔的纸模型。同样我们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进行和活动制作教具或利用教育做剪贴画。例如,龚婷婷利用三角形。圆形,贴制出一个猪八戒的头,形象别致。
五、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的教育方法。
   第一,教师在工作室甚至整个班级中准备一个美术的环境。让儿童从环境中欣赏美术的美。从环境中找到进行美术活动的工具。
首先幼儿园中以美的环境陶冶儿童的情操,让儿童体味生活中的美之所在。在班级中用儿童的绘画,手工的装饰班级让儿童体味自己作品的美产生成就感。在工作室中为儿童准备可以随时用来进行画画,做手工的用具让儿童自由选择,自主工作。
   第二,经常带儿童走出幼儿园,走出城市欣赏大自然中的美。让儿童体会自然的美与自然的天,去雕饰的风情。
我们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去游乐园、科技馆、古观象台、公园甚至野外让儿童融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为幼儿的美术发展提供视觉经验及情感支持。孩子们每次出游回来都要以画留念。去古人类馆时他们会画古代猿人生活的场景,去古观象台他们当场画自己所看到的天文化器,刘攀画的浑天仪比老师画的还好,即使最小的孩子不会画也要将天文仪器的名称用铅笔和纸拓画下来。
   第三,在儿童把画转变成做手工时要对儿童的个别画法、涂色、折法给予直接指导。
幼儿虽然以自我教育为主,但他学习之初并不知道画纸、构图、涂色、剪法、折纸等基本的规则。这就需要教师适当指导了。比如刚拿笔画的孩子你要为他示范握笔的方法,刚开始对涂色感兴趣的孩子你要教他如何沿线的轮廓慢涂。
第四,语言分析法,当儿童绘画完成或手工完成后,教师要给予简单点评,以便让儿童知道自己哪画的好,哪画的不够完美。当然整个过程教师要以鼓励的态度对待儿童。
    通过语言分析教师可以将一些构图、涂色、创意的想法与规则渗透给儿童。这样儿童也在此过程中不由自主的学会一些绘画的知识技巧。例如每次集体美术活动后老师都会对每个人的作品简单评价一下,老师往往会从作品本身的构图丰富新颖否,颜色亮丽否,涂色均匀否,线条细致否,创意独特否等几方面评价让儿童知道为什么被造出来的作品是最好的,也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与知识,进一步鼓励他们更好的去创作美术作品。
  “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爱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如是指导。那么可见我们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的模式与方法是符合(纲要)精神的。
    当我们看见白羽佳文画的那串紫色葡萄时,我们惊奇于他涂色的细致与耐心,当我们看见李伟先画的那一畦荷花时,我们感叹于他构思的独到;当我们看见赵博衡那用十几种颜色荟萃而成的所谓的“彩虹”的画,我们震惊于他大胆的想象;当我们看见刘攀那幅“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画,我们不禁叹服他对意境的控制… …当孩子们那一幅幅构思独特蕴意丰富的画放在你面前时,你一定不会料想这些都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教具创意绘画出来的,几岁的小娃娃怎么可能画这么好?可是他们确确实实画出来了,他们在蒙台梭利美术教育的环境中按自己的心性发展一步步的发现美,表达美,创造美的!
    生活中充满了美,生命中充满了美,我们蒙台梭利幼儿美术教育正是立足于儿童生命激发儿童对美的热情,让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生命中的美,再用充满美的心去创造美,让美常留世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1|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2 , Processed in 0.108623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