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42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8-10 07:0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

【全慧升】 2006年4月

       您是孩子第一个最重要的老师,您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您的一言一行决定了孩子未来的成功。那么,您的家庭教育具备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吗?您的家庭教育有什么优势和劣势?您会用战略的眼光规划您的家庭教育吗?

家庭教育的现状

       就目前的家庭教育而言,存在着普遍性的问题——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缺乏科学性来自于家长本人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不足。缺乏系统性是指家庭教育与孩子成长的阶段不相匹配,对孩子每个阶段应当解决的问题缺乏预见性和相应的措施。缺乏战略性是指对国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和其组合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缺乏全面的认识,在成就孩子精英之路上不能有效地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家庭教育策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可怕”的现象,一种是“阴性的”,许多家长阅读了大量的家庭教育书籍,听了许多的家庭教育讲座,于是对号入座,按部就班,自以为家庭教育做得很好,家长其乐融融,孩子勤奋好学,美其名曰“快乐教育”,实际上只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另外一种是“阳性的”,孩子没有问题,家长却以为孩子有问题,或者相反,孩子已经出现了问题,家长却浑然不觉;孩子出现了A问题,家长却用B方法解决,孩子出现了B问题,家长却用C方法解决……家长筋疲力尽,孩子反而厌学,如此恶性循环,最后导致所谓“青少年逆反心理”,其实这不过是“家庭教育反复失败”的结局而已。

    那么家长为什么处于如此被动的局面呢?
    1、跨越家庭教育科学性的难度。即便家长本人是博士或硕士,但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就象任何一门科学一样有其特定的规律。与教师相比,教师受到专业和系统的训练,各科教师只负责某一科目和某一阶段的教育,教师可以从一届届的学生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则截然相反,尽管家长和教师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每一位家长还是必须掌握完整的教育技能。
    2、家庭教育资源的混杂性。不可否认,家长可以从书籍、杂志、网络和日常的交流中获取相当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但这些家庭教育资源缺乏严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只泛泛地讲了一些普通的道理。父母们都读过学校的教科书,可看看现在的家庭教育,类似于格言或警句之类的话、文章甚至书籍充斥着家长的大脑,哪象教科书一样有规律有系统呢?可就这样许多的家长都象是奉若圣旨。一是家长没有更多的精力去系统地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理论,二是这些“格言或警句”式的家庭教育知识就象快餐一样,可以马上填饱肚子,至于有没有营养,过后再说。另一方面,在市面上也有不少较为成熟的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总体来说这些家庭教育理论都有各自的局限性,而家长本人又并非是教育专家,如何应用某种家庭教育理论解决存在于特定时空的问题可以说是一门高超的技能。
    3、是把应试教育的弊端混同于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孩子很辛苦了,父母也尽力了,反正教育的结果二十年以后才能看得清。”家庭教育的科学性从反面让家长陷入了盲目跟从的泥潭,同时也让许多家长产生了畏惧和虚无的心理,殊不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恰恰是最大限度地培养了孩子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让孩子体验学习、探究和创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让孩子把握了未来成功的机会。对家庭教育抱有丝毫的犹豫和模糊必然导致行动的懈怠和偏差。

家庭教育的三大瓶颈

       “阶层瓶颈”、“地域瓶颈”和“行业瓶颈”是家庭教育面临的根本性问题。家族的延续和社会的变迁让每个人都处于一个特定的阶层,不同阶层对家庭教育有着不同的概念。跨越阶层首先必须改变许多“与生俱来”的观念,而改变这种“不易察觉”的观念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由此产生了“阶层瓶颈”。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也是一个与世界正在交融的国家。语言和地理空间从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先进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由此产生了“地域瓶颈”。家庭教育虽然和学校教育同属一个领域,但有别于学校教育,有其特定的规律,正步入规模化的阶段。即便从事教育行业的人也较难把握家庭教育的全部技能,由此产生了“行业瓶颈”。总而言之,大多数家长或多或少地都会受到这三种瓶颈的困扰,在家庭教育中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被动局面。那么有人会反问:“不是有不少的成功人士自幼甚至连家庭的温暖都得不到,更别谈什么家庭教育,现在不是也很成功吗?”正好,这从反面证明了现代家庭教育失败的严重性。现在许多家长不惜金钱和时间,为什么结果不甚理想呢?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优质的家庭教育首先要求的是对教育精髓的理解——将社会发展趋势与教育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才是时间和金钱,否则就是“事倍功半”。

三大瓶颈的解决之道

       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三把利器。科学可以解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基础。家庭教育应该涉及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医学、艺术乃至体育科学等各种门类的科学,应该理解各种科学所通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它们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这绝不是形式上的罗列和堆砌。未来的精英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客观的世界,惟有这样才能为培养精英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以家庭教育为核心,将林林总总的各类科学信息配制为分析、推断、决策和操作的系统是运用科学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系统的合理设置、合理互动是实现目标的保证。政治、经济、军事构筑了社会的框架,是社会运转的原始动力。不了解国内和国际的社会框架和结构无异于“缘木求鱼”。对“框架”的认识需要潜心的研究和超凡的想象。从战略的高度突破家庭教育的三大瓶颈才能最终实现超越式的前进。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32 金币 +32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赞一个,但别翘尾巴^_^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education2008 + 2 + 2 题目很大,篇幅很小,能否长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8-10 07:50:3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这篇文章虽然是旧文贴过来,但字数比其它文章多了,支持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2 + 2 主要为了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8-10 08:15:00 | 只看该作者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quote]三大瓶颈的解决之道

       家庭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战略性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三把利器。科学可以解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内在规律,运用科学是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基础。家庭教育应该涉及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社会科学、医学、艺术乃至体育科学等各种门类的科学,应该理解各种科学所通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它们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趋势。这绝不是形式上的罗列和堆砌。未来的精英首先面对的是一个客观的世界,惟有这样才能为培养精英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以家庭教育为核心,将林林总总的各类科学信息配制为分析、推断、决策和操作的系统是运用科学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系统的合理设置、合理互动是实现目标的保证。政治、经济、军事构筑了社会的框架,是社会运转的原始动力。不了解国内和国际的社会框架和结构无异于“缘木求鱼”。对“框架”的认识需要潜心的研究和超凡的想象。战略的高度突破家庭教育的三大瓶颈才能最终实现超越式的前进。[/quote]

晕,这些能解决问题?认为这几行字能解决如文所言之瓶颈的,请举举手。
说了等于白说。这坛坛上全是些爹妈,不是战略指挥家,也不是战略研究家。对象没搞清楚就发这么一篇,充其量只能算是言之无物的空洞文字的堆砌。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1 + 1 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是二回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8-10 08:19:31 | 只看该作者
等我当几年将军,回来再教育孩子
内时候国家一定强大无比了,我们连军队都可以不要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金币 +1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1 + 1 嘻嘻,在此不要为他人散布“中国威胁论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8-10 09:22:36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思路,认同命题。看看这篇文章,能否让小全咸鱼翻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全慧升 + 2 + 2 哈哈,我还是一条“活鱼”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07-8-10 13:03:21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2008 2007-8-10 07:16 威望 +2 题目很大,篇幅很小,能否长些?
education2008 2007-8-10 07:16 金钱 +2 题目很大,篇幅很小,能否长些?
------------------------------------------------
此文主要是探讨和交流基础性的家庭教育问题。有关具体的操作和实施,我于2006年编写了一本分年级、分科目的家庭教育手册并制定了一套定性定量的测评方案,有机会再与各位探讨和交流。谢谢各位发表自己的观点!

——————————————
指点江山——全慧升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3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05:22 , Processed in 0.087984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