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tiet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看奥特曼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8-2 20:0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 爱的翅膀 的帖子

我的精彩论述,其实来自“对生命的真诚关怀”,来自这个情怀。
这个情怀,引导我不由自主地完成一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07-8-2 20:3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天高任鸟飞 的帖子

02真的愚昧 ,困惑中,天鸟君还得帮助一下拔苗一下。

人类天性的东西多了去,唯读经能存天真去其它东东,02看着看着就觉得好象是又回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老路上来了,呵呵。

凡称理论的必有自己的套路,是不是也要注意一下精英培养与普罗大众培养的差异性吧?也注意一下教育就是在每个人家庭现实环境下的教育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07-8-2 20:40: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8-2 20:48: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7-8-2 21:22: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8-2 16:43 发表


看问题,要尽量往本质上看,这样才能接近真相。
看见了真相,判断才有可能接近正确。

孩子的未来,就靠这“正确的判断”了。
判断错了,下面的路,任你聪明机变也是枉然。判断正确了,下面的路其实很 ...



探讨教育问题还是应该立足于社会的主流层面。
目前的家长还是双职工的居多,
如果有条件的话,谁又不想给孩子搭建一个童话王国,让他们幸福,快乐,无忧,不受外界干扰地长大呢。
有条件能在家上学的又有多少。
电视问题哪个国家都回避不了
很多家长是忙于工作和生活琐事,分身无术才把孩子放在电视机旁的。
我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我会自己给儿子制作专门的电视节目。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金币 +2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klcz2002 + 10 + 10 就是,没有理想的现实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7-8-2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国产比较好的动画片是《大闹天宫》,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不是一样难看吗?我们从小就在看。

我相信你们没有真正的看过这个动画片,要看进去就知道并非象你们想的一无是处。

11岁不看动画片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只能说她的生活轨迹和爱好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姚明到现在还看动画打游戏,有谁敢说他不成功?幼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7-8-3 04:52:20 | 只看该作者
回kkz:

1、儿童读经教育与普罗大众教育之间,并不存在冲突。家里孩子有时间就多读,没时间就少读,不愿意就别读。读了,比没读要好点。

2、小鸟从来没有说过,恢复天真非读经莫属。之所以推荐它,乃是因为它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综合(记忆力、文理理解能力、定力、语言表达能力、根本智力等等)效果好,又很容易实施(无论何时何地),成本又低(几本书钱而已),又不排斥其他教育方法(容易结合),又符合国家民族复兴的大势,可谓一举多得。  

3、当然,除读经之外,也有很多“帮助孩子恢复天真的好办法”,但综合效益往往较之低。kkz君请试举一例,看是否优于读经。

4、看见您多次提到“存天理灭人欲”,请解释一下这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是否与“读经教育”有关联(不然您怎么老是将二者牵连并举呢?),好吗?

5、您说“天性的东西多了去”,您提到的这个“天性”,与小鸟提到的“天性”,其内涵是否一样,还有待商榷。

据小鸟观察,您是聪明人,并不愚钝,请勿自谦。
您只是个“不肯”而已。



回江湖:

没什么主流不主流的,怎么有利于孩子,就怎么做。这是硬道理。
所谓“家长把孩子推向电视机,乃是因为忙于工作和家庭琐事”,这只是个借口,是拿表面现象当原因。电视管制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国外很多家长的电视管制很严格)。
如果管不住,或者不想管,是家长没尽份。
小鸟不反对动画片,猫和老鼠(之类),富有童趣和想象力,我至今不认为是垃圾。

读经也不一定要局限于“在家上学一派”,无论何人,何时,何地,只要愿意,就可以读。特别对于边远穷困、教育普及比较落后的地区,更应该推广。这决不是“有钱人家的游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7-8-3 05:58:33 | 只看该作者


回马甲和依莲:

马甲问及格物致知,我想,就在这“致知”上用心,格物则自然顺畅。
致知的意思,通俗讲,就是:致良心于每件事,以正事理。(这就是人生的根本问题

这中间有个关节,就是:找到你的良心所在。
据我观察,也许马甲一直以为,良心这个东西不好琢磨,每个人的道德定义都不同,“所以良心是没有的,只是社会道德规范”(这是您“朋友帖”中话语的原意)。

依莲妈妈也曾经疑惑:时光老去,我的理想和信念在哪里?

我回答依莲妈妈:理想和信念,其实就在“心感不安”的地方。依莲妈妈打哈哈:那就太多了。
其实和马甲一样,没明白。

认真想想,真正的理想和信念,来自于良心。
违背良心的理想只是幻想,违背良心的信念是错觉。
平时心感不安的地方越多,越说明:现实与良心的冲突越多,幻想错觉与良心的冲突越多。

良心永远是个尺度,这个尺度是人类天生的,与生俱来的。
它一直在默默判断一切,包括“社会道德规范”。
在当代,60年代到80年代,应该是良心最不安的时候,相信很多4~50岁的人深有体会。虽然那个时代,似乎是全国上下只有一个声音,政治思想,当然也包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统齐划一。(这就是66说的,底层的道德感一直在那里,不曾消失)


良心非常具体(每个人都感觉得到),又非常难以捉摸(到底在哪里),难怪“百姓日用而不自知”。

其实,它就呈现在“你不安”的时候。
因为“禀赋”不同,一些人敏感,一些人迟钝,一些人埋藏深而难以显露(天生凉薄),一些人缠缚少而容易开发(天生善良),等等,因此良心的呈现,不是统齐划一的。

但总有“不安”的时候。
孩子上学逃学了,不安;老公夜不归宿,不安;在论坛发帖挨砸了,不安;等等。

那么,怎么才能“安”?
去学校与老师沟通,与孩子交谈,了解逃学原因,帮助孩子解决那些问题。孩子不逃学了,心暂时安了。(心安于此,则此事之正理已然显现)
观察老公不归的原因,反省自身问题,沟通之后,可解决则解决,不可解决则放弃。(不可解决,借口为孩子着想而隐忍,最终还是不安,还是怨恨,还是对孩子不利)如此,心安了。则此事之正理也已显现。

反复觉察不安,反复引导心安,则日益敏感,日益增进洞察力(老夫子云:察其所安,这是真正的识人之道)。
随着洞察力增进,你会觉察更深更细一层的事理。比如:
孩子不逃学了,心安了。
进一步细致觉察:不逃学当然好,但是学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否真的有益于孩子呢?

更敏感则更深细,更深细则日益智慧升起。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你会活得更快乐更自由。
一切真正的成就,来自“良心”的觉识,这是根本。


因此我说:文章不是训练出来的,敏锐思路不是考虑出来的。
训练和考虑,还是要立足于一个基点。没有这个立足点,技术层面再怎么搅和,也只是口舌之利,遇到真人则高下立现。

生而为人,当关怀生命。
这就是良心,良心指引之下,写出来的东西,再怎么不好,也不会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发贴辛苦 某些观点不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7-8-3 07:45: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7-8-3 08:08:58 | 只看该作者
她11岁时,我感觉她已经超越了我30岁时的见地,时常惭愧不已。

   我不知道如果我的女儿在11岁这么有见地,我是不是很自豪.我有个同事女儿4岁多,经常感慨人生啊人生啊,究竟是为了什么,当然其它做事也是很有方法很利索的,所有人在评价这个小孩,包括她妈妈,都是说:不象个小孩.从来没有人说这样好还是不好.
  我想培养的女儿,可能我的目标太低,我不想培养天才,也不想培养精英,顶多想培养个人才,甚至是个稍微优秀一点的庸才,可能和我的观念有关,我一直觉得太出色的人活得累(呵呵,酸葡萄心理),所以我的女儿,培养目标是中等偏上水平.

   我女儿现在也很喜欢奥特曼,但她不知道奥特曼是干什么的,她只知道我侄子很喜欢奥特曼,有奥特曼的鞋子很好看,我侄子为什么喜欢奥特曼我也不知道,我看他看到怪兽出场很兴奋,把怪兽打倒也很兴奋.
   我不喜欢奥特曼,有点暴力倾向,打打杀杀我都不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2 不一样,靠想象会误解的
hq1966 + 5 + 10  我的想法接近这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11 13:30 , Processed in 0.104729 second(s), 3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