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从一个朋友那得到的信息:中国现在通货膨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物价飞涨,已经与国际接轨,利息已是今年第三次上调了,有奥运会这个大型的金牌项目感召,形势一片大好,欣欣向荣,奥运会之后呢?,虽然不一定会象日本那样在十年里一蹶不振,但是泡沫肯定是要破的,听了他的话,我真的有点信了,买房的想法开始动摇,好不容易看了一套,再等一年?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引用一段:
"目前我国筑堤拦截国内外资金流通,凡进入中国的外汇都必须通过发人民币冲销,为了保持汇率稳定,外汇不断流入中国,中央银行就必须不断增发人民币,将外汇吸收为外汇储备,而这些增发的人民币,就直接流入国内经济生活中,导致国内消费者只能在增发的人民币中消费,因此,即便生产率再高,也只能面临货币贬值之苦,如果政府多发行了200亿的基础货币,必定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中,国内的消费者仍然得以原来的价格甚至更高的价格来获取国内的产品。
于是,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国经济走强,人民币得到升值预期,外资大量涌入,国家必须不断增发人民币购买外汇,在外汇储备屡创新高的同时,人民币的等量发行导致国内通货膨胀,国民财产大幅度缩水,而外国投资者以及消费者则用高估的外币购买中国的资源、劳动力以及被低估了的实体经济资产,总之,无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如何提高,外国消费者购买中国产品的时候,也在变相享受中国的廉价要素资源,享受中国企业高生产率。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花旗集团(Citigroup)驻香港的黄益平等人会认为,中国“仍是一支遏制通胀的力量”。中国的廉价产品成为全世界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福音,也是维持美元等货币购买力的重要支柱。
我们在用国内的廉价资源换取可怜的生存权,以国内的通胀压力,为缓和出口国的通胀压力作贡献。国际金融战争已经打响,我们必须决定今后的生活方式,如果只是追求活着,那么可以继续目前的方法,但政府显然已经从要素价格、外汇浮动区间等各方面开始调整。这是追求大国地位与民众体面生活的必经之路,虽然这一调整过程可能非常漫长痛苦。"
[ 本帖最后由 嘀哒嘀 于 2007-7-25 22:30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