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yezhizhe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1:01:20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18节:培养会呼吸的大脑
 
  在另外一个试验中,我们再把3个洋葱放在有同样养分环境的瓶子中,对其中两个的态度跟上面分别说过的一样,对另外一个除了每天浇水干脆看都不看一眼,好话坏话都不说。大家猜猜看,生长最慢的会是哪一个呢?可能大家都会说是那个每天被恶毒语言攻击的,其实不然,根本得不到任何关心的第三个洋葱才是生长速度最慢的。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看出,不论是对于人还是对任何其他的生命来说,在其生长的过程中给予关爱是最重要的,而比憎恨更致命的是漠不关心。


  在你很生气的时候,不妨先调整呼吸。在控制感情方面,没有比呼吸更有效的方法了。如果你是在进行上述的洋葱试验的过程中,那么一旦为孩子的事生气时不妨把训斥对象换成洋葱,而不要口无遮拦地对孩子说一些否定的话。其实当你对着洋葱大声训斥的时候孩子自然会觉察到你的警告信号从而停止自己的顽皮行为,而你也会在痛快地发泄之后恢复理智。


  洋葱的试验说明了,人在盛怒之下的口不择言对于生命体有多大的伤害。我们可以推测,如果人是被斥责的对象将会受到怎样的负面影响。就像愤怒可以杀死洋葱一样,愤怒同样能伤害自己和孩子的大脑。为了找到适当的调整、控制感情的方法,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呼吸。

  培养会呼吸的大脑



  人不吃不喝可能会维持好几天,但是如果不呼吸可能连几分钟都坚持不了。由此可以看出,呼吸对于维持生命来说是何等重要。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人的大脑才是最欠缺呼吸的部位。呼吸是为人体提供氧气的过程。大脑是人体中对氧气的依赖程度最高的器官。脑的重量约为1350克,在整个身体中的比重不到2%,但是即使是没有进行特别活动的时候,也要消耗20%~25%的氧气。因此如果脑血液供给中断15秒,人就会陷入神志不清的状态;超过4分钟的话,被损伤的脑细胞就会永远无法恢复。从这点可以看出,不断地供给大脑充分的优质的氧气,对于大脑健康来说既是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大家可能会问"除了正常的呼吸,难道没有什么简单有效的方法来保证氧气的充分供给吗?"尽可能地避开吸烟人群,或者到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中尽情呼吸都是有效的方法。但是,前者只能算是避害,而后者受条件的限制实现起来却不是很容易。


  从这点来看,脑呼吸就是非常容易做到而且是效果显著的运动方法。脑呼吸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脑,通过呼吸使健康有益的能量充满每个脑细胞,从而使大脑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机能。通过脑呼吸可以使心境平和,自然摒弃污浊的能量,使大脑纯净、精神得到升华。


  脑呼吸需要集中力和想象力,最重要的是要感觉到"气"的存在。对于对"气"没有感觉的人来说,听起来就像遇到"特异功能"一样新奇而且总觉得常人难以做到。其实不然,以人为代表的所有生物都依靠着"精气神"来生活,如果能感觉到"气",那么对人类5种基本感觉之外的领域的感知能力就会自然地恢复,也就是完成了进行脑呼吸的准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1:02:51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19节:气是什么
 
  感知到"气"的最简单方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体上的训练。集中在手上,手就会产生"精气神";集中在大脑,脑子里就会产生"气"。总之注意力集中的地方就会产生能量。这也就是所说的"心气血精的原理"。"心"在的地方产生"气","气"汇集的地方产生"血"和"精"。你可以试试看,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只手上,有没有感觉到这只手逐渐发热。用体温计测一下,这只手的温度有没有升高呢?

  气是什么?



  "气"这个词是东方哲学中的代表词汇。东方的哲学家们认为气是人的呼吸之气、大气、云气等所有空气模样的物质,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而且是所有生命力和活动力的源泉,人类的身体和思想也是从气中所产生的。


  通过"气"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概念。现在我们经常用到的阴气、阳气、阴阳五行等用语也是在说明气的概念时出现的。再有如气血、经络等用语也是"气"的相关哲学与医学相结合后派生出的概念。除此之外我们也经常有"恢复生气"、"活气"等跟气有关的语言表达方式。到目前为止,"气"的概念虽然还没有被科学完全证实,我们的生活却和气紧密相关,很难与之相分离。


  长期以来气一直是在哲学、神学或者大众疗法的范畴内徘徊,但是近来这个闪耀着东方智慧光彩的学说再次受到世界的瞩目,具有讽刺意味地是,这种瞩目竟然是从科学界开始的。认为气是迷信的西方科学界最近反而比东方科学界更加关心气的概念并且不断地深入研究。与之相对应在美国的许多医院已经开始了被称作"代案医学"的医疗手段,使用以针灸为代表的东方医术进行治疗。用西方医学很难解释的现象,通过"气"的学说都能得到很好的说明。"代案医学"现在在患者的心中已经成为了一种很有影响的医疗手段,甚至到了如果哪个医院没有它就很难运营下去的程度。



  将注意力集中在手上,手上自然产生"气"。用这只手去抚摸伤痛的地方,痛症会逐渐消失;放在眼睛上能缓解疲劳而且可以明目。"气"的感知可以作为进行脑呼吸之前的准备活动,在你觉得自己因为各种杂念导致注意力下降的时候练习是最见成效的。方法非常简单,你可以先自己练习,熟悉了之后再教给孩子。那么现在就开始吧!

  妈妈的手,有神奇疗效的"医手"



  "气"的感知训练可以从人体中最敏感的手部开始。因为手上的感觉神经很发达,不论是谁只要集中注意力都可以很容易地感觉到。但是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带着一定要感觉到"气"的程式化观念去练习,只要身心一致,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到一定时候自然就会感觉到"气"的产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1:04:11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0节:改变习惯锻炼意识
 
  对于"气"的感觉方式有多种多样,可能因人而异。比如有像握着一团棉花一样的柔软感觉,有把手放在水中轻轻移动时指缝间产生出的清凉感觉,比如有像风从手边吹过时的那种气流阻力的感觉,还可能感觉到两只手像磁石一样相互吸引或者相互排斥。不管有什么样的感觉都不要中断而要继续集中注意力,这样手上才能聚集更多的"气"。这样的手才会有神奇的医疗效果。愿每位妈妈都用心将自己的手变成有神奇疗效的"医手"。

  "手部触觉感知"训练的方法如下:

  1.可坐可立,选取感到最自然舒适的姿势,挺直脊柱,肩膀放松。
  2.闭眼,两手慢慢抬起,在胸前的位置合拢(如果这时候觉得手的感觉不是很灵敏的话可以先拍手50次)。
  3.把注意力集中在手上。
  4.感觉到手开始发热的时候慢慢地把两手分开约5厘米的距离,并把注意力集中在两手之间。
  5.慢慢地移动双手,使两手间的距离反复缩小拉大。
  6.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两手间有磁石相吸般的感觉。
  7.集中注意力,反复进行两手间距离缩小拉大的动作。
  8.感觉强烈的话可以加大动作的幅度。
  9.10分钟以后,将两手缓缓合拢。
  10.睁开眼睛,快速揉搓双手使手变热,把手放在眼睛上,这样可以缓解眼睛的疲劳,使眼睛明亮。

  改变习惯,锻炼意识



  要想成为孩子的老师,一定要先摒弃自己的不良习惯,也就是要把你最不希望孩子效仿的习惯一一改正。努力做称职优秀父母过程的同时也是你自身良好发展的过程,不仅是孩子,你也同样能体会到一天天成长的喜悦。父母虽然处在孩子老师的位置,其实也能从天真浪漫的孩子身上学习和领悟到很多东西。


  毫无疑问,要改掉原有的习惯不像想象得那么容易,不论下多大的决心,要想养成一种全新的习惯都需要相当的时间和耐心。但并不是不可能的,如果通过脑呼吸来净化体内的能量,就会相对自然轻松地达到目标。在净化能量的过程中,因为不良习惯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情感和抵触情绪会逐渐减少。


  如果大脑本身有了强烈的觉醒,那么包括不正当的欲望和感情在内的不良习惯会在一瞬间被排除。但是一般人很难一次达到这个境界,因为人们有着遵循原有习惯的本性。这也是我们要通过冥想来持续净化和管理大脑的原因。


  所有冥想的核心都是"脑",只要恢复了对脑的感觉,就能有创意地实现任何愿望。一般冥想的目的是"放松",而脑呼吸的目的则是通过"放松"达到"创造",可以说是一种积极的冥想。脑呼吸既是促进脑健康的运动方法,也是全新创造意识的冥想方法。因为它是以意识开始又以意识结束的运动,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比较困难和抽象,但是想想看,人们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与人的意识相互依存,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有比保持意识的健康更重要的事情吗?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该怎样锻炼呢?有两个方法,一是通过身体来锻炼与身体相连的意识,二是通过我们的想象力来锻炼意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wuhancxh + 2 + 2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7-7-20 11:57:47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等着看后面的精彩内容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0:01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1节:成为孩子的老师
 
  想象力看起来似乎是不分性格、境界,是完全随意的,其实不然。想象力像每个人的性格和经历一样是非常个性化的。有时候会想出很多没用的东西,有时候可能别人都能想到惟独自己想不到,有时候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想到的东西现在却怎么也想不出来,这都是因为想象是意识变化的忠实反映的结果。
  脑呼吸是用想象的力量来锻炼大脑的运动方法,同时也是通过变化后的大脑来净化意识的冥想方法。通过想象力先进行表面意识的净化,进而净化习惯和意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也是脑呼吸的力量。


  父母应该注意监督、保证孩子养成正确的习惯。孩子的大脑像海绵一样,对于周围的能量有着极其敏感的反应,而且吸纳性特别强,能把父母的语言、思想、行为、感觉完全照样吸收。如果父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信念,孩子的脑波就会非常稳定,反之如果父母左右动摇,信念不正,孩子的脑波就会显得非常不稳定和混乱。所以不管之前你有没有意识到,至少从这一刻开始,你应该有意识地检讨和修正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的大脑带来非常强烈的影响。


  通过决心"成为孩子的老师",你一定会对自身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你的行动自然就会坚定不移。先了解了自身,进而才能把对自己的认识延展到对于人类的认识,那么你看待孩子的视角和对待孩子的气度就会比以前更加正确和宽容。

  下定决心"成为孩子的老师"

  父母真正应该考虑的不是"我应该教给孩子什么?",而是"我怎样才能成为孩子的老师?"



  即使将孩子交给外人培育,其内心世界也需要你来把握。孩子从外面学回来的东西只是"知识",真正能够教授他们"精神"的人是父母。父母并不是只要有钱有势、学识渊博就会受人尊敬,真正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正直磊落、处世有原则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像镜子一样,让孩子有正确效仿的榜样。



  要想成为懂得人生哲学的父母并不是件困难得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们已经拥有人类共有的宏大高尚的哲学--那就是"弘益"精神。"弘益"能使人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气度。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比别人过更优越的物质生活,而是为了使自己和别人都受益。人的大脑本来的生理构造就是在人与人和平相处、做于人有益事情的时候才能分泌出更多的有益的荷尔蒙。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无限的潜在能力,但对狭隘自私的人的大脑来说,其使用率连3%都达不到。如果孩子的梦想是当医生,那你就应该经常对他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医生的"。在孩子的大脑中种下这个信念,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他的大脑去完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1:17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2节:成为大脑的主人
 
  为了把孩子培养成大脑的主人,要相信孩子的大脑是一个完整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性个体,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潜在力。

  原则2让孩子成为大脑的主人

  知心导读



  思考是金,思考是创造力的源泉。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习知识要思考,发明创造要思考,完善人生也需要思考。凡是有思考能力的孩子,求知欲望就愈强,学习能力就愈强,创造力就愈强,终生学习的能力也就愈强。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要让孩子成为自己大脑真正的主人,还给孩子一个思考的世界。


  但是,有些做父母的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的大脑中,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常常是"帮你没商量"。家长们对设计孩子的未来兴致勃勃,喜欢主观地为孩子作决定,比如就拿孩子上兴趣班来说吧,有的家长常常"自作主张"为孩子报名上各种兴趣班。家长替孩子着急,替孩子花钱,替孩子受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一点也不愿意领家长这个情,因为孩子这方面的兴趣一点都没有。孩子非但不领情,反而感觉被爱得"死去活来",觉得苦不堪言。还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了为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梦想的工具,要求孩子为父母争面子,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于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强迫孩子,不尊重孩子。殊不知,这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摧残。孩子的生命是为了本身的目的而存在,父母只是陪着孩子走一段路程而已。


  我们"望子成龙",但不能"逼子成龙"。让孩子从小树立理想,但不是非要逼迫孩子去考高分数、去考大学,甚至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如果孩子每天生活在重压之下,就会使本来活泼聪颖的天性变得郁郁寡欢,对学习失去兴趣,对生活失去信心。就像德国诗人海涅所说:"即便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也可能是跳蚤。"


  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要总和别人家的孩子比,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个性。你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是不同的,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人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不同孩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孩子接受教育的目的也是寻找"最真实的自己"。不必总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竞争。应该教育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因为只有孩子自己才是大脑的真正主人,而不是总在听干扰信息的大脑的奴隶。让你自己的孩子的明天比今天更棒吧!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有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该怎样爱孩子。他们拼命地去为孩子构筑一切,不管孩子需要不需要,喜欢不喜欢,无情地把他们和大自然分开,无情地剥夺了孩子玩耍和自己选择喜爱事物的权利。


  孩子固然是父母的孩子,但做父母的首先应该明白孩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爱好的个体。我们塑造孩子,但不能牺牲孩子的天真和童年的乐趣,不能以大人的认识和感觉为标准限定孩子,去做孩子大脑的主宰者。应该让孩子玩泥巴,淌小溪,趴在地上兴致勃勃地看蚂蚁搬家,和小伙伴一起磕磕碰碰,甚至擦破块皮,四处发现"新大陆"。孩子的行为可以引导,但童趣、童真不能被剥夺,童心不能被践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2:40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3节:充分发挥想象力
 
  而且,孩子在尽情地玩耍时,可以唤醒大脑全部的知觉、激活脑细胞的信息交流、清除大脑中不良的信息、使大脑机能统一;可以改善孩子缺乏耐心、做事散漫、不专心等问题,缓解和父母抵触的情绪。通过"脑呼吸"训练,可以使孩子的大脑处于一种平和、愉悦并富于创造性的状态,注意力、精力更集中,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持久力,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专注、有爱心、真诚的品行,有利于大脑的进一步开发。


  有关专家做过调查,人与人相比,聪明的程度相差不是很大,但如果专心的程度不同,取得的成绩却大不一样。凡是做事专心的人,往往成绩卓著;而时时分心的人,终究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件事情,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


  然而,据报道,现在许多孩子的注意力却正在逐渐下降,甚至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孩子不能集中精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沟通存在障碍。我们成年人不应总站着居高临下地训斥孩子,而要蹲下身来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要想和孩子有共同感情,就要和孩子交朋友,建立一种完全平等的朋友似的关系。如果父母与孩子之间平等地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父母的倾听,会使孩子从小就能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他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有利于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从而激发孩子的潜能。


  另外,在本章里,李博士也介绍了如何通过"脑呼吸"运动,针对不同孩子的用脑习惯进行左右脑转换使用的训练和游戏,来帮助孩子恢复并激活左右脑,使它们同步发展,达到左右脑机能的均衡,并调整在发育过程中产生障碍的孩子的大脑能量系统,改善大脑环境,使孩子的大脑潜能无限地开发,从而使孩子的集中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得到更进一步地均衡发展和提高,使智商指数也得到相应地提高。


  通过分析七种引起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分别给予了有针对性且简单易学的方法--以大脑为基础进行的脑呼吸训练。经常进行这种思维训练,非常有利于开发人的大脑。虽然"脑呼吸"不是直接教授学习的方法,但却提供了孩子最好的大脑环境,去引导孩子如何集中注意力,发挥各种大脑机能,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让我们去尊重孩子,发现孩子的闪光之处,帮助孩子发挥出他们自身的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功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3:42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4节:大脑不是自我
 
  首先我想问大家几个问题。大家是否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否承认孩子的大脑是有跟各位一样的具有能够思考、判断、感觉的特性并且是发育完整的构造体这个事实?大脑分明是孩子自己的,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却都不是自己大脑的主人。在家里父母是孩子大脑的主人,在学校老师是孩子大脑的主人,在各种补习班课外辅导老师又成为了孩子大脑的主人。孩子的大脑持续不断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总是根据别人的要求进行活动,长此以往,孩子大脑所固有的那些"光环"就会渐渐消失。


  要想成为大脑的主人,首先需要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正在支配自己的大脑。人的大脑会不自觉地在没经主人允许的情况下接受许多信息。这些信息会在人进行思考的时候频繁地产生障碍,影响人的判断。比如会有"上次也这么做了,但是不行"等类似的干扰。


  在冥想的时候要求大脑"经常保持清醒"的用意也就是,除了提醒自己时刻谨记目标以外,千万不要成为各种无用信息的奴隶。举例来说,如果确立的人生目标为"弘益人间",那么很简单,只要把对这个目标有益的信息拿来使用即可,没用的都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只会不断地跟着别人去做,终其一生去羡慕那些拥有丰富知识、拥有很多财富的人,而把自己的大脑扔到一边。如果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事情就会很容易发生。


  各位也应该仔细思考一下,在不知不觉间对孩子所说的"只要这样做的话就能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幸福"等如同洗脑一样的言论是否真是各位自己做出的判断和总结。其实仔细想想,与其说这些想法是各位自己的结论,倒不如说更多的是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继承来的,或者来自社会的固有观念、宗教的影响以及过去的经历经验,还有可能是因为在乎别人的想法、看法而做出的选择。

  大脑不是自我,要受自我支配

  要使孩子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一定要相信孩子的大脑是完整的个体。也就是说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个体,具有无穷无尽的潜在能力。
  另外还要承认不是只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才是可爱及有能力的,所有的孩子都一样美丽可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可以骄傲的能力和才能。
  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不正确的价值观及不良信息的影响。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所受到的伤害,即与父母、兄弟姐妹、朋友的交往中受到的伤害,有时候会影响人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4:49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5节:大脑受自我支配
 
  但即使是在同样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有的人会一直耿耿于怀,有的人则会潇洒地选择放弃。
  前者是大脑的奴隶,后者则是大脑的主人。能做大脑主人的人不会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会选择那些能给自己带来力量的信息。
  我们一定要在谁才是大脑的主人这一问题上明确自己的立场。


  就像在训练马和狗的时候告诉它们谁才是它们的主人一样,对自己的大脑也要明确地告诉它谁才是它的主人,同时对自己的感情和身体也要告诉它们谁才是它们的主人。"大脑不是自我,要受自我支配"这样的宣言非常重要。如果大脑受自我所支配,那么在大脑中存在的各种思想和感情当然也会受自我支配。这里需要解决的就是思想和感情由谁管理、支配的问题。
  下面的话非常重要,为了能在大脑中留下印象,请大家仔细揣摩。
  "大脑不是自我,要受自我支配。"
  "感情不是自我,要受自我支配。"
  "思想不是自我,要受自我支配。"
  "身体不是自我,要受自我支配。"
  在进行"大脑受自我支配"这样的自省时,人会摆脱大脑的奴役,重新成为大脑真正的主人。同时再也不会受到大脑中不良信息的影响,并会产生信息调节的能力。
  我认为应该把培养孩子成为自己大脑的主人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进行思考。
  大脑的主人具有选择并创造信息的权利,同时也负有对大脑健康及人生幸福的责任。


  现在学校的所有教育基准正在从孩子,或者说从学习的人那里转向向学校、教师以及行政人员看齐。教授方式也不再考虑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而是侧重于灌输一般性的知识。这种情况在家庭当中也有所发生。父母无视孩子的好恶、兴趣、擅长,只是按照"其他人做了,自己的孩子也要做"这样的逻辑而使孩子的大脑过度负荷。同时只以分数为依据进行竞争的内外环境也完全影响了孩子大脑的自由成长。


  "成绩不好就不能得到父母的宠爱",这种思想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危险信息。当人类最基本的生理要求和对安全的要求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能产生想要得到别人称赞和认可的欲望。即使没有父母的要求,在孩子的内心当中也有一种不满足现状、想要不断上进和实现自我的潜在欲望。因此父母应该耐心等待时机,并提供多样的机会让孩子的这种本能和欲求能够自然健康地迸发。


  不要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而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应该让孩子做能够使他快乐的事情,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运动什么都好,总之最重要的是能让他彻底地得到快乐。人脑中的140亿个脑细胞中潜在着无穷的才能和潜质,只要能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且尽情去享受它,无论是谁都能够发挥超人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2:56:02 | 只看该作者

发掘孩子的大脑潜能

第26节:生活的真谛
 
  在玩耍中领会生活的真谛

  5年前在联合国进行讲演的时候,各界代表向我提出了下面3个问题:
  第一,怎么样才能使人生幸福圆满?
  第二,怎么样才能解决各种宗教间的矛盾?
  第三,怎么样才能与地球的环境和谐共处?


  向我提问的这些人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的教育、环境、宗教等各个领域的专家。事实上在他们向我提问的时候也流露出根本不相信我能说出解答方案的神情。我耐心地等待他们提完问题后只说了一句话:"大家的问题太简单了,能不能提点儿有难度的?"
  所有人的眼睛都瞪圆了。
  我对大家说,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同一个,那就是"尽情玩耍。"
  首先要和自己玩耍。人们都不善于和自己游戏,也不知道和自己玩耍游戏的方法。与此类似,宗教和宗教间不能相互共处,人类与地球环境也不能建立和谐的关系。


  那么怎样做才能与自身或者邻居很好地交流、玩耍呢?首先最需要的是要尊重对方。因为不懂得尊重,所以才不能友好地交流。宗教也是如此。彼此不能互相尊重,所以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才会产生矛盾。对地球也是如此。地球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就像尊重自己一样,人类也应该尊重地球。不尊重对方、不能和对方很好地交流玩耍的原因是因为人的大脑中存在阻止交流的不良信息。跟友好和平的信息相比,人的大脑中更多的是一些自私利己的信息。


  我们有必要对大脑中的信息进行一下检索。多数人所具有的信息大都是陈旧、缺乏创造性并且是不太友善的,因此总是发生各种分歧和冲突。希望各位能够冷静仔细地省察一下自己的内心(自身所具有的信息),你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没有经过自己允许而进来的信息。就好像自己的电脑被不认识的人偷偷地输入了一些信息一样,你不自觉地被这些信息所左右,心情自然不会很好。


  为了使人的大脑能够随时保持平和、清新并充满创造性,需要按下面的5个步骤做:第一步,唤醒身体和大脑全部的知觉。第二步,激活脑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使大脑变得更加"柔软"。第三步,清除大脑中不良的信息和观念。第四步,通过连接左脑和右脑使分离的大脑机能统一。第五步是"成为大脑的主人"。这样做就会使大脑变得清新、平和并充满创造性。以上5个步骤很自然地构成了脑呼吸训练项目的主体。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有一个更简单的跨越这5个步骤的好方法,那就是"让孩子尽情地玩耍"。


  许多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做事散漫、不够真诚、没有持久力等问题非常担心。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由于不能尽情玩耍而产生的"病"。为了培养学习的耐力和提高精神集中能力需要让孩子尽情玩耍。无论对什么问题,只有通过集中精神并使其和自己的身心融合才能想出解决办法,也才能有对大脑的进一步开发,并且因为精神集中还会产生去挑战其他事情的欲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2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8 21:10 , Processed in 0.077768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