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education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中国,精英梦很容易破碎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7-18 00:0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20zoo 于 2007-7-17 20:58 发表
我初中毕业后读了几年技工学校,然后进入国营机械工厂当工人,与精英们相比,我在社会只能算是烂坭了

可是我和我的同学们都生活得很好,很开心,社会上竞争也并不比谁谁差,对孩子也充满希望。

所谓的精英到底是什么东东?


特别欣赏这样的心态。

一门心思上北大、当精英的人(包括俺自己),可能生活质量相对高一些,但没有这样的心态,快乐却不一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0:33:47 | 只看该作者
美国的应试教育跟中国的应试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人家是在强调高素质的氛围下,集中突击那么一段时间来搞搞应试。
可以说,应试教育其实不过是在素质教育大范围内的一小块地盘而已。而且考的内容强调的是基本的能力素质(如sat)和基本知识(全州统考),这些东西,好学生基本上不用特别去准备的。即使准备,也是突击个把月而已。不像中国,从一进中学就开始应试训练了。再加上人家大学录取时并不把分数当成第一。所以,好学生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天才,根本不用担心自己沉浸于某一学科太久,知识学得超纲,而耽误了应试,耽误了读好大学。

当然有中国家长瞅准机会一心让孩子搞应试,而且把素质也像应试那么搞。弄一些门面工程,糊弄一下招生办的人,把自己的孩子整进哈佛之类名校。这是美国教育体制的一个bug。进了美国名校,再学个法律什么的专业。基本上在美国可以混到精英的层面了。所以华人在美国搞这一套的确有土壤。但这里面忽视了一个前提,就是这样的人生其实未必是孩子愿意的。当律师当会计,当医生收入虽高,可未必有趣,像盖茨这样的孩子就不愿意以此为业。不过,如果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物质,机械的人生信条,那这样的人生是成功的。虽然在一些精神贵族眼里这样的生活一钱不值。

但中国不一样,即使钻了应试教育的空子,也未必就成功了。原因很简单。中国当了医生,当了律师又怎样?也未必就成了精英了。大家可以看看这些职业人士的精神状态,这种精英不当也罢。

搞电脑搞IT的精英跟名校学历的关系更不大了。现在出了几个80后的精英在学校的表现都不怎么好,有的还是高中生。
其实在中国,教育需要创新。这种创新不是国家去弄,国家没办法。需要家长自己去创新。怎么做?肯定有高人已经在
尝试了,大家等着看新闻报道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7-18 01:0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ucation2008 于 2007-7-18 00:33 发表
美国的应试教育跟中国的应试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人家是在强调高素质的氛围下,集中突击那么一段时间来搞搞应试。
可以说,应试教育其实不过是在素质教育大范围内的一小块地盘而已。而且考的内容强调的是基本的能 ...

中国有句老话:三代出一个贵族。楼主估计属于第二代,开始有了贵族的萌芽思想
美国的教育和中国最大的不同和最根本的强势在于尊重个性。比如他们中学可以提供200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因材施教。当然也赞同楼主关于中国教育的个性化要靠家长。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金币 +3 收起 理由
dyly + 3 + 3 快说到根上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07-7-18 07:21:24 | 只看该作者
education开始有这样的思维和观念了,真是欣喜阿!edu自从去了一圈美国,心态和观念平和多了!

我觉得家长用不着去批判思考应试和素质教育,最根本的,自己的孩子不管是应试还是素质发展,都得是孩子自己有强烈的意愿主动的学习追求吧?就是在美国也只不过是这样的孩子百分比高一些。怎样让孩子有这样的意愿和兴趣和状态?这是摆在国家主席的孙子和农民的儿子一样的命题,从这点上来说,大家都是平等的机会均等的。

建议委屈愤怒想不通的家长赶快都想想这一点,平和的去钻研这点。自己的孩子将来才会生活的幸福,有做不做精英的选择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20zoo + 2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07-7-18 08:37:0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以后富人和贵族会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07-7-18 09:01:07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话:千金难买我喜欢,要是不喜欢即便应试个挣很多钱的职位又能怎么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07-7-18 09:3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education2008 的帖子

进名校不一定成功,但进名校成功几率更大一些,毕竟是经过激烈竞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07-7-18 09:35:55 | 只看该作者
这场讨论是我挑起的.但是很遗憾,大家都没有抓住我的重点,也许是我表达能力的问题.
我的观点实际上总结起来有一下几条:
1.借用袋子的格式,没有考试不行,有考试不一定行.也就是是说应试教育是必须的.
2.中国现行的应试教育没有培养出能够应试的人,在应试教育中属于很差的应试教育,详见拙做<应试教育不应试>,本坛有,也可以到我的博客.
3.家长是孩子教育的项目经理,不要把责任全部怪学校和社会,现在教育有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如何利用我提过几条建议,详见拙做<良好应试教育对工作能力的帮助>,本坛有,也可以到我的博客.
4.即使是现在应试教育下的学生,不用起早贪黑,读死书的人,成绩好的人很多,不要把应试教育和读死书,背多分划等号.而实际上,上了高中后,很多尖子生都不是读死书的.当年高考我考的全校第2.上大学前,每天上床的时间没有晚于十点的,高考前一天晚上还在外面下象棋,本人中学的时候对围棋很感兴趣,没少花时间在这上面.我校考第1名的,也是整天玩的.当时我们这些尖子学生可以获得某些课不上课的特权.
5.应试的能力可以转化为工作的能力,应试的分数不行,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关键,如果仅仅靠老师辅导和是、死记得高分,即使考了高分,也通不过社会这门考试.有些事情现在的学校教育做不到,只有又我们家长来引导,玩好又能考好,才是应试教育的最高境界.
6.抛开应试的素质教育是要害人的,现在推崇的素质教育的本质是:把美国精英应试教育的优点和国内高考教育的缺点比较,得出应试教育不行的结论,再把国外垃圾教育的方法引入.
7.education2008 认为早期教育做好两件事:玩和阅读,我觉得应加一条数学.关于阅读,阅读能力是所有工作能力的基础,也是应试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多阅读多思考,人就越智慧.而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好,人就越聪明,中文对于学数学是有优势的.我们应该发扬.但是现在来说,中国人聪明的多,智慧的少,说明书读少了,思考少了.在阅读和数学中,阅读比数学重要.
8.我个人认为,小孩作业做不晚,负担中,40%责任在学校和制度.60%责任在家长,小孩没有责任. 这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放弃3到6岁之间的认字和学数学的黄金时期,而把学习推迟到小学.把教育的责任推到学校,以至于无法面对应试.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7-7-18 09:5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07-7-18 09:4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jiangying 的帖子

我理解你的意思了,确实你的说法应该整理调整一下,让别人更容易抓住你的真实本意。

我觉得这里的人大概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只是争个不同的说法而已,最后能够争出一个表述完善完美的说法,让更多的人更容易接受

[ 本帖最后由 susan_1201 于 2007-7-18 09:4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07-7-25 02:21:51 | 只看该作者
听EDU发牢骚,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6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2:23 , Processed in 0.164699 second(s), 3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