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自信,从小到大,父辈的教育是以他人的行为为参照, 通过比较模仿,超过别人,来建立自信. 可是,
人有先天差异, 尽管后天的努力,仍不能弥补先天不足怎么办? .这种比较,反而容易失去自信. 而自
信是什么呢? 自信是相信自己, 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自我不断肯定.不盲目自大,不自我贬低, 看到自
己的不足有勇气尝试完善, 喜欢与众不同特别的"我". 明白世上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我鼓励孩子
做事做人, 不和别人比较, 和自己比, 确定目标后, 今天有没有比昨天更棒就好了, 人在不断超越自
我过程中, 才能建立自信而不会迷失.
每个幼儿从出世一直到学习年龄,都会使用各种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与赞美。例如:游戏、画画、
读书看报纸、口出妙语等。就学以后,一些孩子把吸引父母的焦点转移在功课成绩上。这时候,如
果身为父母的你是较注重成绩,总在孩子放学回来就问:“今天测验得多少分,全班最高分数是多
少?” 等等… 把成绩的优与差,做为鼓励与否的标准,那么孩子就会以此做为 “自我肯定” 的要素。
如此一来,孩子不但忽略了读书所可能带来的享受与满足,而且,对于他的人格与自信发展有
着极大的偏差。也就是说,若这孩子无法达到父母设定的标准,他信心便会全无。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