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06月03日 北京晚报本报讯(记者杨滨)国家工商总局昨天发出通知,将从7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为期3个月的查处取缔黑网吧专项行动。各级工商机关在今年不得登记新网吧;以电子竞技俱乐部、电脑服务部、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等名义变相经营网吧的,一律取缔。
工商总局负责人表示,现在黑网吧大量接纳未成年人进入,使许多中小学生迷恋网络,贻误学业;一些未成年人还为获取上网资金从事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另外,黑网吧大多经营场地狭窄,电线杂乱,闭锁门窗,存在严重的人身及消防安全隐患。
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机关在今年不得登记新的网吧,《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到期的网吧,要求限期办理注销,逾期继续经营的,按黑网吧查处;符合要求的网吧,逐一建立网吧专业档案。
刚看到这条新闻就想写一胖贴反对
后来事情多
拖了一个多月
也只写了第一贴《生产与消费》(附后)
不理解
在一个现代化的国度
竟然这么一致地恶魔化电脑游戏和网吧
家长、老师、媒体以及某些专家学者
众口铄金影响到国家决策
一般老师和家长的看法66可以理解
而对某些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良心
66有点怀疑
游戏和网吧
拷问媒体和专家学者的良心
以往看到对电脑游戏和网吧的不实批判
66的反对意见都比较直接
这回要讲深一点
反彻底一点
准备发贴提纲大致如下(可能写着写着会改变)
一、生产与消费
二、人生价值
三、人性
四、人类正在向神进化
五、消费休闲时代
六、游戏、性、暴力
先直接说点反对意见再开始正式扯谈
66以为
国家在管理游戏和网吧时过于粗放
只是简单的封
这个封的决策是根据家长、老师、媒体和少数专家学者的意见得来
根本没有考虑在网吧消费的网民
因为
以孩子为主的网民不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
都是没有哇事权的
即使在网吧上网的成年人
同样在社会上没有哇事权
这一群体的任何声音
早被媒体和主流社会的粗门大嗓盖过
对于封网吧政策
66想起自己小时候的趣事
某天饭桌上为一件小事
俺和弟弟妹妹笑翻了
奶奶认为饭桌上这样笑很没样子
不准俺们笑
谁笑打谁
这下好了
俺们三人憋得面红耳赤
有时忍不住开口笑出声
被打住
木办法
俺装作起身去盛饭
到厨房准备放声大笑
怪了
一到厨房又笑不出来了
回到饭桌还是憋得面红耳赤
三个人就那么憋一段时间爆发一阵笑声
打住后又憋一阵
后来琢磨这件事
其实奶奶不管我们
笑一阵自然不会再笑
越是不准笑
越是想笑
现在的网吧政策也一样
越封孩子们越对上网感兴趣
既然有正常的不违法的网吧
说明不是所有网吧都不能开
那么
关闭一家老网吧或者黑网吧
根据市场需要
就应该相应批准一家合法网吧
既然孩子们在家上网合法
网吧接纳未成年人也应该合法
至于增加了管理难度
政府部门应该考虑细化管理
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封字就能解决
即使一般网吧不允许接纳未成年人
也应该批准专门的给学生用的网吧
对这样只对未成年人开放的网吧
总之
在家上网如果是批发的话
到网吧上网就如同零售
网吧是普通底层家庭的孩子接触互联网的主要途径
把买不起电脑上不起网的网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排除在互联网之外
是不合理的
把网吧和罪恶源等同
把网吧和各种犯罪直接联系
更是不合情的
有人为吃顿饱饭打劫
总不能全体戒饭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