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
呵呵,楼主原本是想讨论“朋友该怎么对待”,随后又“喜欢”谈论德行和交朋友之间的关系,而我在谈论“做朋友的本分”,本不矛盾,却难相应。
不相应则多说无益,奈何海阔君东海钓鱼,我愿上钩尔。
天高君,既然你能自圆其说"做朋友的本分"与楼主的主题相应,那其余该楼的兄弟姐妹讨论朋友之道恐怕也不是南辕北辙吧.看来你也没有领会668MM那句你赞赏的精微之义哦,多聆听再下结论以免多说多错啊!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
我不在意讨论“朋友该怎么对我”,那是别人的事;
也不在意“怎么去交朋友”,那是技术层面的事;
更不在意是不是该去“找”朋友,那是欲望添加的多余事。
那些事,都与“我自己”无关,如果在那些事上寻头绪,正如牟宗三先生所言,那是“依他律”。“依他而起”的东西,都是没有真正自己的。
类似于把自己做一灯泡,而把“开关”安置在别人身上。
人类有一根深蒂固的限制,就是“越不出意识”,这是个“无明”,是黑暗的。
比如有些读书人,他们自认有学问,你跟他讲话,就得用“他们习惯的方式”,否则他们就说你不对,其实是他们听不懂。如果他们熟悉“心理学”,你就得用西方心理学惯用词汇,与之交流,他才相应。
但是,可惜,他们其实对“心理学”也不究竟,因此,你用心理学词汇,稍微说得深些,稍微说得精微些,他们也无法相应。因此就“王顾左右而言其他”。
这是个“人生限制”,每个人都有,包括我自己,包括科学家,包括哲学家。
这个限制无所谓对错,但我们得正视,得“看见”,否则我们一生都将陷在里面,而无法自拔。
其实古往今来,书籍无数,言教无数,“道理讲了一箩筐”,但是由于存在“人生限制”,大脑里面“黑暗”太多,盘踞太久,纠缠太乱,很多人就是“越来越”糊涂。
话说多了并没有作用,关键不在“说没说”,关键在于“悟不悟”。
天高君此段倒颇有点自弹自唱的味道,看来已经为自己而犯了嗔,难道你已经有个开关安在了鄙人身上?
既然害怕“依他律”而要做自己,何以又害怕别人的不理解要定义一大堆ABCD去说服别人听你的传经布道般"习惯的方式"呢?否则就印上"无明,不懂精微"的大红章章去定义他人,正所谓因为自己的"无明"而"“越不出意识”.其言非虚也!
俺观君这席话,悟出天高君没有明白"人不知而不愠"的精微大义,天高君看看俺有多糊涂!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
德行和朋友是必然的关系。
因为,天下人皆有良知,志同道合者比比皆是。“志同”乃是共有,“道合”出自自我修养。
你如果是芳草,又何愁“天涯处处无芳草”?只管相信“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是。
但是,德行和“交朋友”,却完全是两码事,并没有因果关系。
因为“交”朋友是欲望问题,有“交”,就有“为什么要交”。
问:阿牛,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因为我寂寞。
问:阿猫,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因为没有人懂我疼我。
问:阿什么,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因为没有朋友的话,我生意不好做。
问:阿什么,你为什么要交朋友?
答:可以帮助我学习更好的知识。
这都是索取。
索取的背后是利己,利己的原因是自私的欲望。但是这是埋藏而自己可能看不见的,挑明了之后,我们也许会“一身冷汗”--------曾经以为高尚的自我,却隐藏这如此“不堪”的动机。
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谁这么回答:我交朋友,就是为了帮助他。
因为,真正帮助他人,而又不求回报的,他一定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一定是认为“那是为人的本分”。因此,他便不会“想交”朋友。
这个“真正的人”,就是在道德地生活,就是“德行”。随着“德行”的深入,他的智慧也就更高,他就会“帮助那些该帮助的人”,他提供帮助时,会看时机,会根据对方的根基而灵活调整策略。
这个“真人”,你愿意做他的“朋友”吗?
你若自惭形秽,回避退缩,那是时机不到,你的“黑暗”还驱之不散,还不能成为他的“志同道合”。
你若反而讥笑,那是无耻,是因为深受“黑暗”把控而不能自主,亦是时机不到。
你若心向往之,敬佩钦重,那么你就是“志同”,对于你来讲,他只是你半个朋友,他是老师。而对于他来讲,你一定是他的朋友。
也许,有人会反驳:难道我为了“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去交朋友,都是“自私”吗?
回答是:那肯定是自私。
但是,这个自私是良善的,是“良心流动”在驱使你。
因此有一句话,叫做“古之学者为己”。只有把自己做好做强,才能真正帮助别人,匡扶正义,周济天下。
那些“依他律”而生活而学习的人,比如“为了名气而学习”,“为了职称而学习”,“为了虚荣而学习”,“为了混口饭而学习”的,都是“今之学者为人”,都难以“窥见学问的真相”。
其实,为了“超越自己”而交朋友,大可不必。
因为,要超越自己,强大自己,一句话已经说完了,那就是“时刻凭良心做人”。
良心在哪里?
良心在你“自惭形秽”的那一刻呈现。
唯吾德馨的老套,管鲍之交贵在相知,廉蔺刎颈之交贵在为国大义,按天高君的标准,此两对朋友皆自私啊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7-14 12:58 发表 ![]()
认真读一读《论语》吧,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字,里面却是深不可测的智慧海。
我是全球读经网的无名后学,学识浅陋,错误在所难免,敬请海涵。
俺是儿童教育论坛的"海阔凭鱼跃",无名不学之不懂精微之辈
天高君既然要半部论语说朋友,鄙人倒要等君在读经版开专帖听君为俺醍醐灌顶,让俺去那深不可测的智慧海去跃跃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