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secretgarden1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羽同学的古文经典之旅程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05:24:37 | 只看该作者
     《三字经》(其实一年级寒假背过一部分,没有坚持下来, ),《古文观止》里的部分文章,《千字文》,《笠翁对韵》,然后再是《论语》
       我看这个顺序可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你列的这些资料我们只用过《论语》和《古文观止》,后者刚刚开始,正在进行之中,详情请见:小羽同学的语文胡乱读
http://bbs.etjy.com/redirect.php ... o=lastpost#lastpost
上海孩子的寒假确实是短啊,别把孩子给累坏了。读经典和读英语一样,只要长期坚持定会有惊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0-1-10 07:12:01 | 只看该作者
来向小羽妈妈学习。谢谢你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0-1-10 17:01:28 | 只看该作者
首选《三字经》是因为有百家讲坛中钱文忠教授讲《三字经》的音频,偷懒的想法,孩子大了,不讲解是不可能的,孩子肯定有很多问题,大家一起听,就不用我费心讲了, 。《古文观止》是想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文章,如《师说》《赤壁赋》等等先给她一个美文的概念,还有我家的对成语故事、对联等都有兴趣,但对孔子,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非常反感,就连听《上下五千年》时孔子的这一段也是跳过。 ,我家的现在有暴力倾向,对中外历史,就喜欢那些暴政啊、打打杀杀什么的,希腊和古罗马历史充满了血腥和暴力,她却非常喜欢,中国历史也是如此,还有就是非常爱国,动不动嘴里念叨:“清政府腐败无能。。。”“日本鬼子。。。”。
    对了,小羽妈妈,对于繁体和简体的说话,你怎么认为?真的读经就要读繁体的吗?自己繁体字没认识几个,好像心里比较抗拒,小孩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心理呢?

[ 本帖最后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1-11 06:0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纯粹支持。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0-1-10 17:33: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1/7 14:45 发表
   
      小羽在班里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尤其是数学、英语要更好一些。说到《论语》讲解问题,我想这要因人而异吧,小羽已经四年级了,认读繁体字早就没有障碍了,硬是不许他看注释、译文也说不过去呀 ...



孩子到了四年级(十一、二岁),一边读经,一边涉猎字义训诂,这还是有必要的。家长只要做适当的提醒就可以了。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能也不可能压制。不要担心孩子看了译文就不能领略经典的更深层意义。

持这种担忧的人往往以胡适先生为例来证明。但是事实上,胡适先生无法深悟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与他幼年读经方式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种必然联系。个人禀赋气质才是决定性影响因素。牟宗三先生对胡适的批评,是直指他对中国文化的慧悟不足。这对胡适而言,其实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智慧不够,就不承认他的学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6:07: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土拨鼠妈妈 于 2010-1-10 17:01 发表
首选《三字经》是因为有百家讲坛中钱文忠教授讲《三字经》的音频,偷懒的想法,孩子大了,不讲解是不可能的,孩子肯定有很多问题,大家一起听,就不用我费心讲了, 。《古文观止》是想选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 ...

土拨鼠妈妈:
      你家小姑娘真可爱,她的喜好确实有点像男孩子,喜欢看中外历史故事,爱国,性格大气,如果好好引导,定会有出息的。小孩子家家,喜欢成语、对联很正常啊,这些东西背后就有很多有趣的历史典故。不喜欢孔子也很正常,因为她不了解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也有可能是被孔子古奥的〈论语〉给吓到了,他的语录不像成语故事那么好玩有趣呀。

      读繁体抑或是简体还是要看自己孩子将来的需要,如果将来要看繁体古籍,那就一定要读繁体的〈论语〉了。比如我就是学中文的,必须要读古籍原典,小时侯没看过繁体字,所以大了再看就觉得很痛苦。其实这就是习惯问题,看繁体字习惯了就不觉得难了,小孩子比大人的适应能力强,一开始就读繁体的,慢慢就会习惯成自然了。我们家小羽一开始就看繁体横排的,所以到现在很习惯,没有什么障碍,习惯了嘛。但看竖排的就不行,不习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金币 +2 收起 理由
土拨鼠妈妈 + 2 + 2 谢谢回复!最近在准备材料,在当当上败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6:36: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10-1-10 17:33 发表



孩子到了四年级(十一、二岁),一边读经,一边涉猎字义训诂,这还是有必要的。家长只要做适当的提醒就可以了。在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能也不可能压制。不要担心孩子看了译文就不能领 ...


谢谢天高同学的解答,你的话真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以前我对是否讲解心中也始终有点纠结,读的时候有时候不给讲,有时候又一起讨论,现在呢,我的想法是顺其自然,孩子想知道意思那就看注释和译文,想讨论的时候,我呢,就尽自己所知所能来一起参与,只能是参与,不敢妄加指导。其实看看注释真的没什么,我当年就是从训诂释义入手,但是当时比较偷懒,边看边忘,后来就只记得大意,根本就分辨不清对某一个词或者某一句话是否有不同提法,能记得住的一般都是专搞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对某一段话理解错了会抱憾终身。

      小羽读〈论语〉历时3年多,中间停了1年多,中间的甘苦真是一言难尽。他的性格和我截然不同,喜好更是相左,他喜欢看科普书,或者动手做实验方面的东西,家里堆得到处是这方面的书,简直是科普过了头;看故事呢,也是只喜欢故事情节离奇曲折的,对魔法、精灵、搞笑的内容比较偏好。对这样一个孩子你让他读古文经典实在是不容易的,让他喜欢更是难上加难。他经常跟我说这样一句话:“妈妈,我就想知道这些话的意思,知道意思就行了,不想读这么多遍。”我一般这么说服他:“你想真正理解这些话就要反复读啊,不反复读怎么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呢,再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咱们中国的精华,字字珠玑,每句话的含义都很深,必须要多读才能领会。”小羽每到这个时候就不说话了,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说服他,至少从情感上他还是不太接受,但理智告诉他,妈妈是对的,听妈妈的没错。所以每天他还是跟着我读。我想,再有几年,等他把主要的经典都通读过了,再把历代代表性作品都梳理一下,大致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脉络,到中学的时候,随着年龄和才智的增长,他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中把这些文史哲内容大致融会贯通,可能对读经典就不会如此排斥了。打基础阶段还是比较痛苦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与您交流,既能看到理智又能体会真情。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0-1-11 11:24: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10/1/11 06:36 发表

小羽:“妈妈,我就想知道这些话的意思,知道意思就行了,不想读这么多遍。”

...



我相信绝大部分家长都遇到过您所说的这些情况,我也遇到过。孩子沉潜静定不下来,急于了解那些拗口经文的意思。我们一般以为这不好,于是采用各种方法(包括说服)去对治。因为我们的大脑已框定了“静定”才是对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才是对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教条(或者信念)。

教育中的烦恼,全部来源于我们既定的信念框定不能实现,我们于是想当然地就责怪孩子不听话。当烦恼到了极致,就只能发泄出来以降低自我压力——这就是体罚和教育暴力的本质。问题是,这不是教育。教育完全不是要孩子听话。

每一个孩子都是特殊的,他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他所有的样子都是好的。教育,首先是我们得接受,孩子就是这样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没有这种开放与宽容的心态,我们就不可能爱,我们的教育就只能变质成为教条主义,教育的“教”与“育”永远丧失了它原本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不能随顺而教呢?随顺而教,才能真的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这要求家长对人生有相当敏感和锐利的体验。我欣喜地看到羽妈已经进入了教育的大门。

小羽:“妈妈,我就想知道这些话的意思,知道意思就行了,不想读这么多遍。”
这句话可以作为一个专题,请各位读经家长前来探讨,开发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被自己堵塞了的智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您提醒得好,我现在要出门,回来再继续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0-1-11 15:46:41 | 只看该作者
佩服小羽妈妈的坚持和良好的心态,我们也在读经,到现在半年多,已经背到泰伯第八了, 在这里为儿子再加加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ecretgarden114 + 10 + 10 一起加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0-1-11 16:39:06 | 只看该作者
读了“小羽同学的书架”、“小羽的英文阅读杂记”“小羽的语文胡乱读”,现在又来读“小羽同学的古文经典之旅程”,佩服呀佩服,佩服小羽小小年纪读这么多书,连我这个成人都自愧不如,更佩服小羽妈妈厉害,真是“I could give you the universe”。
  我这几天一直在读经楼读各位达人的帖子,也想让儿子接受一点经典教育,可我不知买哪家出版社的书比较合适,小儿马上10岁,比较顽劣,对这些“额外”的学习总有些排斥,但比较喜欢历史故事,属于经常早早完成学校作业,就下楼疯玩的孩子。
   我这个菜鸟妈妈自己教不了,只能带儿子读读,讲解不了,因此只想让孩子先接触一些,读读经,自己慢慢悟吧。没办法,只能这样。
烦您能指导指导,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0-1-11 18:49:47 | 只看该作者
我有点惭愧,上学的孩子读经进度很难加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天高任鸟飞 + 5 + 5 孩子上学负担很重,少读点儿经没关系的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7|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35 , Processed in 0.102018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