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751|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的大脑发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5 15:0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大千世界中.不同的生物,其大脑神经细胞(学术上称之为 神经元
)的数量也不同。一只苍蝇有lO万个神经元.老鼠有500万个,而猴子,在生物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有100亿个。一个成年人则有1000亿个神经元。
  
  大脑对人的一生影响至大,这点大家都很清楚,然而脑是怎样发育,它怎样工作和怎样可以使它发挥更大的作用等,却不是一般人都有机会接触到的学问
事实上,近年来科技突飞猛进,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脑神经学的进步使我们了解到胚胎里的生命和婴儿的脑的发育过程。对于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种种情况时大脑怎样运作和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今天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和技巧。

  我们的脑(更确切地说,是 脑神经系统 ).大致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域。第一个区域收集来自各个感觉器官(视、听、味、嗅和触觉)和体内各部分的讯息。第二个区域负责处理这些讯息,作出回应决定和储存这些讯息。这个区域是我们大脑最重要的区域,也是头颅中那个叫做 的器官的绝大部分,一般我们谈到思考、情绪、记忆、性格等时所说的脑,便是这部分。第三个区域负责执行脑作出的决定,推动传至身体各部分去做出相应的配合行动。
  
举一个例,当一个人抬起手做出拍你的动作时,你的眼睛接收到这一讯号,经由脑的第一区域的神经元.传入脑的第二区域。在这里,脑会把所有在过去储存起来的关于这个人的记忆、关于这个动作的所有经验及可以作出的回应的种种选择找出来,加以判断,然后作出如何回应的决定。例如:若对方的脸上有怒客,这便是一次攻击;若对方面上有笑容,也许这是一次玩笑。这个判断,经由脑的第三区域的神经元传给手、足。作出相应的行为,也同时传入体内各部分.使各个器官及系统产生配合的反应。例如:若这是一次攻击行为,内分泌系统会快速地制造及释放出肾上腺素.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同时消化系统会放慢,眼、耳等会加倍灵敏等。
  大脑中三个区域的神经元传递讯息的方法是运用一些生化物 (学术上称为 神经递质 )。讯息在一个神经元内的传送是使用电脉冲,当讯息到达那个神经元的末梢的时候.一些生化物便会被释出,另一个神经元.因为有接收该种生化物的 接收器 (学术上称为 受体 ),便会收到所传送的讯息,然后再经由同样的电脉冲/生化物史替的过程,传递到其他的神经元。一个成年人的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而每个神经元.往往与10000个以上的其他神经元连接,由此可以知道,传递讯息的复杂过程是如此驻人地庞大、快速和全面。
  近年来.科学家对那些生化物,开始做出深入的研究.目前已经掌握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但是要说全部了解.还言之过早。现在我们知道这些生化物是控制我们情绪的关键,如今的医学、药物学、病理学、
生理学、营养学、心理学和脑神经学等的研究都集中于神经递质和受体方面,而且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发现。
  上面说过.一个成年人有1000亿个神经元,人人都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相差极少。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并不是决定于他的神经元的数目,而是决定于他的神经元所建立起来的连接网络的大小。计算连接网络大小的方法是计算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的连接点。
一个成年人的脑会有500万亿个这样的连接点,而一人与另一个人之间,这方面的差距可以达到25%!连接点越多,这个人越聪明。增强脑力,便是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数目。增强脑力的方法,用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来形容至为贴切 ,多运用大脑,脑力便会增强;少用,脑力便会衰退。
  现在,让我们看看大脑发育的过程,肯定会使你赞叹不已。
当一个生命在母亲的体内孕育,脑纤维组织会在受孕后第23天开始形成,神经元会在怀孕后第40天左右出现,并且急剧地分裂、发展。在短短的4个月里.神经元的数目会达到2000亿。(记得前面说过,一个成年人的脑只有1000亿个神经元吗?)2000亿个神经元争取各种机会相互联系,活动最强的1000亿个会成功做到联系,并且因而得到养料的滋润。较弱的1000亿个神经元,因争取不到工作,便被淘汰。婴儿出世时大脑的体积是成年时的30%;在两年内,便会成长至成年的90%。由此可见,脑是婴儿最先发展的器官。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绝大部分是因为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产生出来,在母亲的体内便已经开始。婴儿出世.开始独立地生存,外界的刺激既多且密.神经元的连接网络急剧地发展。有些时候,其增长速度可达每秒钟增加
30亿个连接点!8个月时达到最高峰,会有1000万亿个连接点(在数量上这时是最高峰,但从效率的角度看,连接网络能力最强的时候3岁左右)。在达到最高点之后,又会有一次淘汰过程出现:连接得不好的和少用的网络会消失,连接点的数字会下降至500万亿.刚好又是一半。这会在孩子12岁左右时完成。此后,一生的神经元连接网络的数字会大致上停留在这个数字的水平(除非接受一些特别的脑力训练)
  在两次的淘汰过程中 (神经元和连接网络),每次都淘汰一半.而只有最好的一半保留下来。上天让我们成长的条件是如此的丰厚,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很多科学家相信,没有人运用脑的能力超过1%!所以,孩子不会有智力不足的问题,而只会有智力运用不足的问题。
上面说过,大脑的成长,全靠外面世界所给它的刺激.尤其是视觉、听觉、语言、嗅觉、肌肉控制及理解等能力的发展.如果在幼年时未能充分运用脑力去学到正确的基本能力,长大后便会有严重的能力障碍。

  从出生至12岁这个阶段里,由神经元组成的连接网络会不断地发展出一些特别的组合去配合某些学习或者成长所需的条件。例如思考、说话、观察、态度、行为倾向等。这些特别组合会快速形成,若没有被好好地运用,也会快速地消失。这些特别组合,更是儿童
天分 的显示,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这样的 学习窗子
出现,特别适合某些活动,倒如弹钢琴、绘画、运动,甚至学术上的特别领悟力。如果我们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不断尝试新事物,也许会正巧碰上合适的 学习窗口
,孩子会有异常的表现,被认为有天分,加上孩子对此有兴趣继续学习
(再加上家长的一点鼓励),孩子便找到了未来成就的方向了。一般来说,12岁之前所有这些学习窗子都出现过了。
  孩子必须不断地接触新事物,并且不断地去运用他的感官和身体做出配合,否则,他会失去或者减弱他成长期学习的能力 (这就是孩子总是顽皮的原因)。例如:一个有正常大脑的孩子,如果到两岁时还未有过视觉经验的话,这个孩子将套失去视觉的能力;又假如他到十岁时仍从未听过任何字句,他将永远不能完善地学好任何一种语言。所以,让孩子多尝试、多接触事物是十分重要的。
  明白了孩子大脑的发育过程,家长便能更容易、更有效地去教导孩子了。
孩子心智发展的5个阶段
人的一生分为8个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心智成长的特定目标。如果在该阶段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发展,这个人就会在生活上出现问题,长大就需补回这个过程,但会付出很大人生代价。

8
个阶段的前五个,在21岁之前完成。
第一阶段:0-1    信任与不信任            这个阶段要让孩子知道家长需要他们
第二阶段:2-3    自主与羞愧              孩子开始注意自己的生理机能,身体能力与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第三阶段:4-5    主动性与内疚            喜欢幻想,愿意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第四阶段:6-11   勤勉与自卑              会开始与别人竞争比较。
第五阶段:12-21  身份(与对角色)的困惑
1、找出他怎样适合社会。2、接受自己生理上的变化。3、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4、界定在同性和同辈的身份。5、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总之,家长要做的是支持与鼓励孩子完成他们正面的意念,给他创造空间与机会让他探索自己的梦想,在每一个阶段让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孩子才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卓越的发展。
    最后,我想只要大家多点观察孩子,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孩子,就会事半功倍吧!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25 金币 +25 收起 理由
hq1966 + 10 + 10
一袋子宁静 + 10 + 10 学习一下。
susan_1201 + 5 + 5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7-5 16:14:3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一定好好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7-5 16:20:23 | 只看该作者
进来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7-5 16:22:09 | 只看该作者
刀不磨切不动肉,人不吃肉要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7-5 18:52:57 | 只看该作者
很专业的分析,学习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7-10 20:07:31 | 只看该作者
很专业的分析,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7 14:03 , Processed in 0.085454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