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39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4-12 15:0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文章提交者:阿常
  常作印 [url=mailto:changzuoyin@sina.com">changzuoyin@sina.com[/url]
  
  在当今中小学教育界,“赏识教育”、“爱心教育”、“情感教育”等等,成为教育的亮点和主流选择,而与此同时,惩戒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唯恐被冠以“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之名。加之,一些媒体对因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弃学、离家出走、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一再披露,不时地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不应有惩戒。
  
  中国青年报报载,日前,36岁的辛洪梅从自己供职的济南市一所私立学校辞去了教职。原因是这所学校对老师提出了种种“苛刻”的要求——除了教育界的普遍要求以外,该校还特别要求老师:一,不准批评孩子;二,不准变相地批评孩子;三,不准向家长说孩子的坏话。
  
  读完之后,感慨颇多,我对辛洪梅老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我认为,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教师是应当尊重学生,但是尊重学生并不是不批评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连一句批评都不能有勇气接受,将来又如何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这种一味迁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看上去是尊重了学生,实际上是使得学生从小是非不分,弱化耐挫力。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在反思尊重学生的过程中,又走进了重表扬轻批评的误区,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批评教育”。的确,教育以表扬为主,正面引导,这是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但是,以表扬为主,并非以表扬为惟一的、全部的方法。教育是讲究分寸的,适当为佳,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理想效果。我们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
  
  惩戒有惩罚、警戒之意,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过失的责任追究,是让孩子去承担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一个人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必然经历坎坎坷坷,一个人的成长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其成长的道路上,有时会误入岔道,走入歧途,最需要人去帮助,去训导,去惩戒,此时,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惩戒学生的任务。没有规矩,无以致成方圆。”有了规矩,必须有违背规矩后的惩戒,就要让孩子为违规付出成本。由于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极强,必须让孩子从小明白:每个人获得的自由应该是相对的,当你侵害到别人的自由时,就要以限制你的自由作为惩戒条件,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般来说,孩子犯了错误,恰恰是教育的最佳时机,这需要教师的大智慧,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是最重要的。此时,惩戒是必要的。教育就是唤醒人,就是使人健康成长。惩戒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在问卷调查中也显示,批评教育也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有些老师虽然严格,但仍受到学生的爱戴,因为学生们能体会出这样的老师心中的爱,理解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据我所知,学生时代受过教师惩戒的学生,大多数成年后会感激老师。相反一些对学生纵恿或放任不问的教师,学生并不买帐。
  
   我们必须把惩戒看作是一种教育手段,孩子受教育权利并没有受到损害,而是在接受另外方式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可能所起的作用比上一堂课来要大多了。 教育是连续的,你进行了恰当的惩戒,如果他接受了,会提高他以后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惩戒教育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从学校走出来的学生,长大可能成为经理、科学家、总理,也有可能沦为罪犯。而在学校阶段,就用恰当的惩戒手段让他们铭记终生,知道哪些高压线是不能触的,触了就是犯罪!这不也应该是学校教育应肩负的责任吗? 事实上,现在许多学生的违规行为已处在违法犯罪的边缘,等到他们真的犯罪了再来进行教育,就已经迟了。我认为,在违纪和违法犯罪之间,学校将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小惩大戒的教育手段则会让他在边缘处止步。
  
  常有人把欧、美等国的教育拿来为中国教育应当宽松自由说话,这种认识是偏颇的。首先孩子不一样,其次国情不一样,他们的教育可以借鉴但不能移植。 再之,欧、美的教育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宽松”。黄痊愈博士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在美国,如有学生将不允许带的东西带进学校,如传呼机、手机,学校一律没收,并不再还给学生。而在澳洲,一些公立学校的处理很简单,每个学校都设有两个警戒室,学生要是犯错误了,老师就请你到警戒室去,由专门的教师依照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的不同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然后采取赔礼道歉或写检查等不同的处治方式。最严重的惩戒是开除,在停学的日子里,家长是法律监护人。如果再不起作用,该学生就会被收到特殊学校去。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以严格著称的。这种严不仅是教学的严格,也在于管理的严格,这是一种优良的传统,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继承。当我们看到学生出现行为上的偏差时,社会还在呼吁激励教育、呼吁家长教师理解学生;当我们看到有些极端自私、缺少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学生走上社会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溺爱之风由家庭蔓延到学校时,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该深刻反省了?
  
  目前,中国教育的一大毛病是“缺钙”,而病因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惩戒,缺乏真正的唤醒。教育的艺术是爱的艺术,作为教育的艺术之一,教育惩戒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恨或虐待狂之心,而是出自博大而深沉的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4-4-12 15:29:20 | 只看该作者
是! 的确应好好反省一下了!!! 为什么不是极左就是极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4-4-12 16:27:55 | 只看该作者
唉这个题目不好对孩子,不要惩戒。要让他在通过犯错会有什么后果来明白规则,惩戒是主观的,标准是你的心情是你的观念而明白规则,是客观的,是外在的环境的施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4-4-12 21:07:28 | 只看该作者
qinghenglee+-->引用:qinghenglee 是! 的确应好好反省一下了!!! 为什么不是极左就是极右?
表扬太滥了,虚伪心理激化了,惩诫太过了,自尊丧失了;批评不讲了,禁不起挫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4-4-12 21:35:0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给我印象最深刻而最感激的老师,就是小时候狠批我,揍过我的老师.那时不懂事,任性,感谢他们在关键的人生路口没有使我偏离方向.当然这种惩戒不是恶意的,而是饱含着深深的爱.当然惩戒不能滥用,不能多用,小错误多包容,有进步多赏识,遇事不苛求,但当出现原则方向问题,应当机立断,予以警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4-4-12 21:36:13 | 只看该作者
极品飞车+-->引用:极品飞车 唉这个题目不好对孩子,不要惩戒。要让他在通过犯错会有什么后果来明白规则,惩戒是主观的,标准是你的心情是你的观念而明白规则,是客观的,是外在的环境的施予
调整自己有点难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4-4-15 22:48:00 | 只看该作者
泽+-->引用:泽 表扬太滥了,虚伪心理激化了,
惩诫太过了,自尊丧失了;
批评不讲了,禁不起挫折了。
怎么才能把握好这个尺度呢?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4-4-16 19:52:39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不同的孩子还应不同的对待,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对待,孩子不同的目的不同对待。
这要求我们做家长和做老师的付出极大的耐心和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4-4-17 07:00:0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应该把民主自由的精神在生活的点滴中就传给孩子

中国人的封建等级思想太严重了

应当明白:我们作为个人没有权力惩戒任何人,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家庭中,人和人作为个体都是平等的,谁也没有权力惩戒任何人
对孩子,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让他了解、学习到生活的法则和如果看待、适应这个社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07:41 , Processed in 0.14748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