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11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子学院弘道歌赠新朋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8 21: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子学院弘道歌赠新朋友
五帝之学,名曰成均。
师传天道,国子慕德。
中和祗庸,兴道讽诵。
三王之教,名曰辟廱。     
夏校商学,西周兴塾。
战国争鸣,稷下学宫。
秦设三老,有教有宗。
文景老治,唐宗道崇。
道德清静,国运日隆。
儒出于道,后分八宗。
后儒独尊,孤阴御用。
理学偏执,圣道遂终。
黄老之根,人文之母。
见之者昌,失之者穷。
回顾沧桑,反者道动。
老子学院,应运而生。
弘扬道德,力振道统。
鼎兴文明,不朽之功。
结交同道,理法圆通。
圣人之治,心性命融。
接引后学,德苗向荣。
广开诵读,道香德浓。
强我中华,吾辈责重。
携手匡道,神州之栋!
注解词:
在远古的五帝时期,
那时的教育机构名字叫“成均”。
《礼记》中记载,他们以天道教化人民,
有道有德的人为师,
子弟们思慕和向往道德。
乐德、乐语和乐舞用来教育和熏陶,
中、和、祗庸、孝、友;
兴、道、讽、诵、言、语;
舞云门、大卷、大咸、大磬、大夏、大濩、大武等,
成为学子的功课。
在三王时期,教育人民的是人道。
学校的名字叫“辟廱”。
夏朝有“序”、“校”、“庠”、“瞽宗”等多种教育机构
商朝的学校增加了“学”和“瞽宗”。
商之“学”,不但是已经成型的学校,而且有“大学”“小学”之分,
瞽宗”则传授礼乐、造就士子。
西周时期,据《周礼》和《学记》中记载:
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
各诸侯国鼓励兴办私学,甚至举办大型学宫。
稷下学宫就是战国时代齐国是一所著名学府,
四方学者云集,
历时150余年而不衰,
百家争鸣,人人向往。
秦朝位列“九卿”之首的常奉,
负责执掌国家的宗教礼仪,
乡“设三老,以掌教化”,宗教和学问没有分别。
汉代开国,道德治理,迎来文景盛世,
唐以道为国教,清静无为成为国策。
凡是真修道德,
以“修之身”为基础的“圣人之治”,
王道才会真正来临,国家才会鼎兴。
孔子之后,儒学分为八个派系。
孔子都没有穷究大道的奥秘,
他的后儒怎能窥见宇宙真谛?
汉武帝独尊儒术,
这孤独离道的学说历来就成为皇权驯服的统治工具。
一直到宋明理学的再次僵化,
大道真是到了穷尽。
黄帝和老子的学说是中华的根底文化,
道德昌明则兴旺,道德隐晦则沉沦。
回顾千年沧桑,偏离道德治理,没有不败亡的。
现在到了重新审视道德精神和价值的时候了!
到了回归道德家园的时候了!
在国家倡导和谐文明建设的今天,
我们的网上老子学院应运而生。
我们的宗旨就是鼎兴民族道德文化,
致力于振兴国家。
这才是不朽的事业,不灭的功德!
我们广交天下朋友,
共同弘扬、研究、传播传统道德文化,
我们介绍“修之身”的传统理论和方法,
圣人之治”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心、性、命的真实修养,融会在学习过程中。
我们以培养祖国道德后人为己任,
期待、坚信,
一定可以换得春满园。
我们致力推广“德慧智”经典诵读,
已经取得丰硕成果。
我们致力于人人诵道德,处处皆和谐,
让我们携手同进,
匡扶正道啊!
神州的美名天下传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10:32 , Processed in 0.096647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