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20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袋子碎语】叫卖声欺骗了人民群众——实属正经内容期待接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5 20:2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常听到一些有趣有叫卖声,透着好玩透着情趣:

1、昨天,走到十字路口,听到司机揽客的喊声:
“差一位!差一位!…………”
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双轮摩托车司机,捎脚的,他的座位只能拉一个人,笑倒。


2、小时候,那还是吃5分钱冰棍的日子,一大早起来,楼下就喊起来:
“小朋友,别跑别跑,慢点慢点,别抢别抢……”
伸头向窗外一瞧,原来,买冰棍自己在那儿自娱自乐呢,一个小朋友也没有,晕倒。


3、本地较强、较通俗的叫买:
南来的、北往的、鸡西的、鹤岗的,瞧一瞧,看一看,走一走,站一站…………最后被忽悠倒。


您还知道更有趣没有?


[ 本帖最后由 一袋子宁静 于 2007-6-15 20:3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42 金币 +52 收起 理由
可人妈妈 + 2 + 2 看到第三条,想问袋子也是东北的?
klcz2002 + 5 + 10 瞧一瞧,看一看,走一走
skyye + 10 + 10 ^_^
小灰熊 + 5 + 5 我好喜欢。。。
hq1966 + 10 + 15  ^_^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笑s人民群众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6-15 20:25:11 | 只看该作者
  
  抢沙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6-15 20:32:50 | 只看该作者
  
  4、以前长沙没建西站的时候
  去益阳的汽车停在火车站
  上车以前俺喜欢找有歌听的中巴
  有一次看到某中巴老板在门口喊
  就走就走
  车上坐着个帅哥象是放假回家的学生
  在弹着吉它引吭高歌
  情绪上来了
  就上这辆
  
  开车了
  吉它帅哥一步跨到门口
  祝大家旅途愉快
  下车了
  原来是老板请来揽客滴
  专门钓俺这种喜欢听歌的鱼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一只爱听歌的鱼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6-15 20:39:49 | 只看该作者
奶油冰棍,5分一根
小豆冰棍,三分

磨剪子拉,羌菜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一袋子宁静 + 5 + 5 一声吆喝 仿佛回到了过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6-15 20:41:13 | 只看该作者
一老太太走进一服装店,一年轻小伙营业员招呼道:靓女,随便看看---(这边,对所有女士,无论老幼,都称为小姐或靓女,成为商家的忽悠良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俺们这边叫“姑娘 随便看看”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6-15 20:42:56 | 只看该作者
冰糖葫芦:冰糖儿多呀哎
冰糖葫芦 01:05在线收听

【解说】冰糖葫芦在冬天的北京随处可见。小贩们把红红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穿在竹签子上,外面裹着晶莹透明的糖稀,然后串插在特制的木棍上卖。

相传冰糖葫芦由来于宋代,一江湖郎中以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治好了皇宫贵妃的郁症,后来这种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就如法炮制,把山楂串起来卖。时至今日,冰糖葫芦仍非常受大众喜爱。

根据不同的区域,北京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各有特色,东南城、西北城、厂甸、庙会、东安市场的吆喝都有不同。

【吆喝】葫芦儿 葫芦儿冰糖多呵

大糖葫芦儿呵

【附注】东南城前三门一带的吆喝。包括前门、崇文门(哈德门)、宣武门(顺治门)一带。这一带是旧时的穷人区,多数人家没有院子,推门就进屋或院子浅。做买卖的用不着拉长音费大力气吆喝。吆喝的特点是“干、艮、倔、臧”。

【吆喝】蜜来哎 葫芦儿 冰糖儿多呀哎

葫芦儿 冰糖儿多呀哎

【附注】天安门以西贯西城区一带的吆喝。这里的富人多,家里多半是套院,太太小姐们住在三层院子的最里层,平时做些针织绣活,一听到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她们就会使唤下人去买。这一带的吆喝悠扬悦耳,韵味十足。

【吆喝】哎 大糖葫芦儿呵

哎 扛串儿

哎 小朋友 扛串儿

大糖葫芦儿呵

【附注】厂甸庙会上的吆喝。厂甸的一大特点是风味小吃萃聚,各种形式的小食令人眼花缭乱。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大串糖葫芦,它是用数十个山楂果凭荆条串制而成,果上蘸满饴糖,其中还有夹以芝麻的。也有用白密蘸裹的,但为数不多。大糖葫芦有六尺、四尺、三尺等大小尺寸,顶端插上纸制彩色小旗,有红有绿。这种糖葫芦不是拿在手里而是扛在肩上,小孩随大人步行去厂甸逛庙会一是省了车钱,二是专为扛一大串糖葫芦回去,孩子肩上沾了糖蜜大人见了还要批评几句。这样大的糖葫芦只有正月里有也只有厂甸里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熟悉 有趣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6-15 20:43:35 | 只看该作者
【吆喝】甜酸咧豆汁儿哎 甜酸咧豆汁儿哎 麻豆腐哎

【吆喝】粥喔 豆汁儿粥喔

您怎么着?

再来点儿胶圈

哦 来盘咸菜

好嘞

【解说】豆汁是北京传统小吃之一,微酸泛甜,有宽胸理气、去暑助消化的功能,很多老北京把喝豆汁当成是一种享受。

过去卖豆汁的分售生和售熟两种。无论你走进哪一条胡同,都可以看到被人围着的豆汁担子。担子一头是一个烧着炭火的大锅,另一头是一块四方的小案,案上摆着一盆咸菜,以及碗筷之类。想喝豆汁的人,花上几分钱,买一碗豆汁,一碟辣咸菜,就可以一饱口福。有的也可以买回家去热了再喝。专卖生豆汁的,挑两个桶,蒙两片布防尘。

早年北京内城卖豆汁的遍地皆是,尤其以齐化门豆汁最著名,而南城仅“豆汁王”一处售卖。这“豆汁王”设于天桥西南隅魁华戏园前,有数十年之久,其布帷写有名号,摊上的家具非常讲究,咸菜味佳,赢得了很多主顾,与当时天桥的“烤肉王”和“王八茶馆”并称为“三王”。

老北京喝豆汁有讲究,必须配切得极细的酱菜,一般夏天用苤蓝,有的用老咸水芥切成细丝,拌上辣椒油,还要配套吃炸得焦黄酥透的焦圈。

【制法】早年的豆汁是粉坊的下脚料。把浸泡好的绿豆水磨成细浆后入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者即为豆汁。 发酵后的豆汁须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10
一袋子宁静 + 5 + 5 有味 好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6-15 20:43:59 | 只看该作者
台湾那首大家都熟悉的歌:酒干趟买么

袋子总和66对楼唱山歌,小心校长喝醋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66是俺上论坛就认的大哥,哪个嫂嫂也不 ...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5 20:51: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668 于 2007-6-15 20:43 发表
台湾那首大家都熟悉的歌:酒干趟买么

袋子总和66对楼唱山歌,小心校长喝醋来了


加分评语没写全,写全吧:

66是俺两年前上论坛就认的大哥,哪个嫂嫂(重点是66嫂)都不会醋滴。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6-15 21:04:13 | 只看该作者
老北京吆喝之凉粉、扒糕

[movie]http://ring.file.woaiwap.com/ring/UploadFile/20070113/20070113032000049.wma[/movie]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65|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1:50 , Processed in 0.126110 second(s), 41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