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一袋子宁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袋子碎语】也说“当面教子 背后教妻”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07-6-2 18:38: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q1966 于 2007-5-29 22:00 发表
  
  66老婆总是告戒66

  聪明齐颈
  老婆提醒

  当面背后都是教夫而没有教妻 



66真可怜, 给训化了, 来老实人, 送个你玩玩. 不要钱.

95_92817_546801b89bca054.jpg (178.61 KB, 下载次数: 0)

95_92817_546801b89bca054.jpg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这人太熟了 不敢
一袋子宁静 + 5 + 5 快刀手又浮出水面了 不玩刀玩美女片片 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07-6-2 19:00: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668 于 2007-6-2 18:11 发表
偶小声。。。小声的再问一句,真的很小声的:“张三李四出手打王麻子不是为了护妻么?”


偶不会是最近想吃豆芽想疯了,导致理解力急剧下降吧


护犊是应该肯定的,但护犊的同时伤及他人,就有问题了。

所以,俺说护应有道,这道就是不伤及别人。

唉,俺这大白话说的,自己都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2 金币 +22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一袋子宁静 + 5 + 5 终于终于 又明白了两位
668 + 2 + 2 明白了,明白了
小小小鲸鱼 + 10 + 10 知道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07-6-2 23:27: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快刀手 于 2007-6-2 18:38 发表

66真可怜, 给训化了, 来老实人, 送个你玩玩. 不要钱.


找到这快刀灵光一闪,锋芒不在的原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07-6-4 02:29:54 | 只看该作者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这是一句古训,老祖宗的规矩在今天看来有些不适合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一袋子宁静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07-6-4 10:2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一袋子宁静 的帖子

有意思         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hq1966 + 5 + 5
一袋子宁静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20:15:36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孩子有方式方法之说,当然要分时间地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07-9-9 23:38:55 | 只看该作者

护犊的那茬儿我就不掺和了,说说所谓传统吧。

传统,是一个很抽象很概括的词语,涵盖很宽泛。
而“当面教子,背后教妻”,则是针对一具体情境而说的俗话(古训还谈不上)。


二者不能等同,我们不能说:如果张三评价这句俗话有漏洞,就意味着张三反对传统。

我们使用语言时,要注意到一个原则:在描述持续变换的人事时,语言越是具体则其内涵就越小,外延越大。也就是说,适用面越小,可争辩面越大。

我觉得,古人说“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是在特定条件的限定下说的。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受教育权利问题。


自父系氏族社会以来,男子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高于女子,这个事实,造成了女性的受教育权利遭到限制。在中国古代,普遍地,男孩子上私塾,女孩子是不读书的。(当然在富庶家庭也有例外)

至于为什么男子地位必然高于女子,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不读圣贤书,郁限于深闺灶台,耕织于田亩机张,女性普遍的综合素质和觉悟,自然低于男子。故老夫子有“女子与小人难养”之慨叹(国君之妻尚且如此,何况其余)。
站在历史的深处,体会当时女性的状况,我们就不能仅仅用现代道德标准,去批评《论语》,简单斥之谓“蔑视女权的
封建糟粕”。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这句俗话背后,教子方面它强调了一个“孝顺”趋向,教妻则体现了强者(男性)体恤弱者(女性),尊重弱者的一种道德要求。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话语,都是有针对性的,都是有特定前提的。
因此,话语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动机。


如果我们抓住这句俗话背后隐含的真正动机,以这份人文关怀去面对人生,即便时间流逝一千年,又怎么会过时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谢谢指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0:07: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高任鸟飞 于 2007-9-9 23:38 发表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这句俗话背后,教子方面它强调了一个“孝顺”趋向,教妻则体现了强者(男性)体恤弱者(女性),尊重弱者的一种道德要求。


-----谢谢小鸟的指教,收获很大。

所以,古训有当时的历史状况和情境,要明白其“背后的动机”,不能从字面上简单理解或者生搬古训拿来应用,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7-9-10 00:15:08 | 只看该作者
低眉顺目的袋子,不像袋子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回复见楼下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7-9-10 00:28:34 | 只看该作者
日本侵华的动机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 及建立"大东亚公荣圈".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 收起 理由
一袋子宁静 + 2 哦 是回在这楼的?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0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9 06:33 , Processed in 0.635463 second(s), 29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