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楼主: zap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虑了很久,决定让女儿退学。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7-7-18 16:31:16 | 只看该作者
孤独的童年,我现在觉得老外的很多教育方法比我们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07-7-19 13:17:36 | 只看该作者
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07-7-19 17:56:50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风险,但一定要坚持,不然有很多的后遗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7-7-20 11:45:28 | 只看该作者
只有家长才能对自己的孩子因人施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7-7-24 15:29:1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你的决定,有空来我的“现代私塾随笔”
http://bbs.etjy.com/forumdisplay.php?fid=113&page=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07-7-24 20:4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zap2000 的帖子

孩子在家里会有在学校的感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7-24 20:4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zap2000 的帖子

孩子在家里会有在学校的感觉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7-7-24 20:47:55 | 只看该作者
在家上学好


袁鸿林


我女儿现在七岁半了。在她未满四岁时,我将她从幼儿园接回家,开始了如同美国式的“在家上学”(home schooling,或曰“家庭学校”、 “现代私塾”)。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从总体上认为,在家上学远远好过去学校。如果说将女儿接回家,最初只是因为女儿长达一年之久却未能适应幼儿园而出于无奈的话,那么后来决定不去上小学,则是经过认真考虑的。

当女儿满六岁、该上小学时,因为有了两年多的在家上学经历,获得了语言和思维训练为中心的个性化超前的早期教育,认知和学习能力远超过同龄孩子,如果再按部就班去上一年级,实在是浪费孩子的宝贵生命。如果一下子跳到四、五年级以上,学习内容和程度虽差强人意,但生活和学习方式却很不适合六岁的孩子,因而也不可取。再说目前中小学基础教育,全国单一模式、应试教育积弊甚重,没完没了的简单重复,耗尽了孩子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孩子的能力培养和健康地快乐成长。

女儿目前的基本情况如下:性格开朗外向,性情阳光平和,求知欲望强烈,好动、热爱体育活动,言谈举止自信;学习上,中文在学习《资治通鉴》原著;英文,在学习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英文原著,并参加《PETS》二、三册和《新概念英语》二册等课程;数学,已部分进入初中代数和几何的学习。此外还同时在学习小提琴和钢琴、日语等课程,喜爱自由阅读,已读完《西游记》原著,正在读《三国演义》原著。尤其突出的是她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她现在已能在网上教授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新概念英语》一册(通过MSN视频)。总起来看,说她在认知方面超越同龄一般孩子大概五年左右,应该是毫不夸张的。其他方面的基本能力,总体上也超过同龄孩子不少。女儿能有这样的发展,我认为应归功于不去学校和在家进行的合适的早期和后续教育。这种合适的教育,我称之为“个性化的超前教育”。

这种教育当然难于在现今的学校实现,只能有赖于“在家上学”的现代私塾模式。现代学校体制源于西方的产业革命浪潮,目的是对从幼儿至青年的大批劳动力进行批量知识技能培养,以造就产业革命所需的模式化人才,以便于产业流水线所用。当代社会已步入信息革命、后工业多元社会,社会所需的人才已是多元化了,如仅限于这种抹煞个性的批量培养的学校体制,已不能适应时代迅猛多元发展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当今中国一方面社会所需人才总体上供不应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大军却大量过剩、很多学生找不到职业的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上走多元体制和多种样式教学的道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因为这才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明白了这一点,也就不奇怪美国现有200万适龄少年儿童不去学校而选择“在家上学”了。

在家上学的孩子,因为有足够的时间和灵活的安排,又能兼顾兴趣、更多独立思考,不仅学识不会差,而且身体、性情和品格的养成都更有保障。以前社会普遍担忧在家上学者可能缺失社会性,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他们的社会性更甚于学校的孩子,因为,离开了学校不等于失去了与各种孩子的交往,更不等于就不接触社会。就拿我女儿来说,她不去学校却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接触各种年龄的孩子,了解社会上的事情。她半年前开始在网上教其他孩子学习英语,更是开始了她具有个性特点的社会实践。半个世纪以来,美国在家上学者的充分实践已使美国社会对他们刮目相看,很多著名高校如哈佛等也越来越乐于接纳来自于在家上学的学生。现在美国的家庭学校模式已有向世界各国蔓延的趋势,正在形成对教育和学习的一场革命。在我看来,中国基础教育也应当学习美国的做法,走多元化的教育之路,让在家上学者合法生存和发展,让现代私塾作为一种体制和样式,补充主流教育单一学校体制的严重不足。



2006-11-2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8-6 17:30:4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孩子自身的条件是比较重要,聪明,能够一点就通。其次,家长的精力,我很爱孩子,自己工作以外的时间都在陪孩子,就是这样我还是感觉很累。我觉得一个家长如果让孩子在家自己教,压力是非常大的,我感觉基本上会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如果孩子在家上学,可能和同年纪的孩子在一起玩和交流上会有点障碍。孩子会感觉到快乐吗?这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07-8-9 14:47:27 | 只看该作者
知识是可以教授的,可是与人相处的能力只能在一个集体中才能获得。天下的父母都是爱子的,所以做决定之前一定要三思, 因为关乎孩子的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550|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5 21:22 , Processed in 0.156045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