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学校当成孩子社交场
我女儿今年升初中,全班第三名,虽然成绩不是最高的,但她是在校过得最轻松最痛快的.我也感觉中国教育体制是失败的,常为了点分数抹煞孩子的创造力.家长不
能把孩子轻易撂给那些自己从不读书的老师们.虽然教师大部分不称职,只教死知识不教活能力,但学校也
有学校的用处,第一它有个步骤去教授死的但必要的知识的,在家不易坚持步骤.第二它能提供接触同龄人
的场合,这是孩子日后主要社会资源,同时也是联系社交技巧的场所,西方先贤说儿童最主要的学习是学习
游戏,有哪儿是比学校更好的游戏场所呢?经过社交练习,女儿明显较同龄人成熟,我也一直把她当成人对待
,日本人研究发现害羞的小男孩老了会成为害羞的老爷爷.小时候不成熟,长大常常还是不成熟,因为心理成
熟是通过具体事务积累成的,不因年龄积累而自然形成,很多人胡子一大把还不老练还放不开,跟同学聚会
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小时候就得历练,此时历练成本小得多.
但学校追求死分数是天然趋势,所以我每天郑重提醒孩子,"你今天去学校是干什么的?"对曰"去交朋友
回答正确".当然我也提醒她,成绩别太烂否则容易吃老师的亏.总之在校好好玩耍在家好好学习.如取得好的分数,我用碰巧捡个宝的口气对她说,我没要求你高分,你也没花很大力气考得还不错,真划得来.她听说占了便宜就有了学习动力,更知道用聪明省力的方法学习(比如每天清早去抄同学作业,边抄边评判分析对错,高效地学习死知识)
下面讲讲具体方法,语文已作文为中心,写错字别太放心上,终究能掌握的,作文不可有学生腔,初期一篇文章有一句能出彩或有见地或痛快的话既可.多读书 <儿童文学>是本好刊物,文学性强.作文选切不可看,学了学生腔一辈子改不掉,不信请看那千篇一律的领导讲话.数学要练奥数题,课本上的太简单不易锻炼脑筋,要赶在学X之前学会思考,要启发暗示,不要告诉方法再按该方法苦练。图示要多种多样,数学课本及辅导教材上全是线段法是最烂的方法.要告诉孩子解数学难题是长跑项目,像狼捕猎要追十几里,而不像猎豹捕猎100米见分晓.小孩用超长时间做一两个题就有体会,能建立初步解难题的信心.一道题反复做三遍比作三道题效果好.英语家长会,每天就几点起床,在哪儿吃饭等问题反复问,小孩要回答完整的句子,按<双向英语>作者扶忠汉的方法怎么问其实就是怎么答.几个月下来基本句型就掌握了.听很要紧查查input理论吧。我女儿起床就放英语课本录音,洗漱间不经意间打通耳朵发音纯正。ahruiheng@citiz.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