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亭亭妈咪 于 2007-4-7 23:39 发表 ![]()
他们经常把只吃了一点的东西扔掉,苹果,香蕉,面包,果汁...............
扔东西不好,也许是面子,那就没必要,但是如果吃不下了,就扔吧。提倡自助餐的提醒词:请勿取自己吃不下的东西。
而她,习惯于把孩子未吃完的自己吃掉,甚至在餐厅把孩子没吃完的半个饼叫服务员包好带走,她有时会看见别人异样的目光.她容忍着他或者他们的那些行为,尽量不发言.
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如果打包回去自己也吃,吃的也香的话,就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节约本身没错,但是不是作给别人看的。别人的行为也是不同处境的不同选择,不必你容忍,不发言是对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不要因为别人的和你的不一样你就去否定。
终于有一天,他的妈妈削苹果,快要削完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她妈妈说:"不要了,算了!"她忍无可忍,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知道吗,这个苹果事实上不是我给你的,而是上天给我们的,再说土地爷爷也不需要吃."说完,她捡起来,削掉外面的灰尘,自顾自吃了起来.
这段暂时分不清哪个是哪个的妈妈,这个不重要.
但是为了一个苹果想到上天,真有点象宗教主义者呢,我们要爱惜每一点空气,不要呼吸,因为都是上天给我们的...
还是那句,苹果要是洗之后不脏,那就吃吧,谁吃都行,但是要联想到上天,联想到忍无可忍,联想到其他的重大命题,那就未免矫情了.
她知道她的这些行为很多人不屑,甚至让很多只是偶尔一起出去玩玩,并无深交的人看不起---想她必定是穷惯了吧.甚至,甚至一些经常往来的人也以为她经济上是不是有些紧,但是真正的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
那一年,她还很年轻,有一天闲来无事,熬了一锅粥,吃不完,便哗啦哗啦倒进马桶,恰好同宿舍的另一位同事的妈妈在洗手间洗衣服,看到这一幕,一向和蔼的老人极力忍住怒气,冷冷地用我们听得懂的家乡话说:"XX,你这样做不怕天打你吗?"
她当时无地自容.从此以后,老人的话就时常回想在她的心里..
这段的逻辑,我的理解就是:她节约的真正原因是怕天打?可见少年无意受的心理打击影响真大啊.
因为倒一锅粥被批评至无地自容,心理真的有点脆弱.
而现在的人们似乎只有浪费才能显示自己地位与经济实力,真的很悲哀.
有这样的人,比如有些人钱多了,用来点烟.但是只是个别人的行为,别人不赞同就不去作就是了.
不要以个别事例概括全部呢.
悲哀一词更是无从说起.
这句很赞同,不多说了,应该让更多志趣相投的人来向楼主学习,悲天下所悲,怒天下人之浪费,无地自容于任何抛弃垃圾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