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落凤存先帝,甘让卧龙作老臣。
庞统对蜀汉的重要性
落凤哀思 发表于2005-3-24 11:07:00
壹●前言
在《三国演义》里,卧龙先生诸葛亮是众所瞩目的焦点,也是刘备身旁一名重要
的臣子,但在作者罗贯中的巧妙安排下,出现了一个与孔明的智谋相当,个性却
放荡不羁,和孔明的谨慎小心形成对比的奇才,此人便是庞统.鲁肃写推荐书时
曾说:「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但这麼
一个过人的角色,却只出现於少数篇幅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庞统仅得36岁的短
暂生命,但在他短暂的生命中,却也深深影响著蜀汉兴亡的命运,尤其是在取西
蜀一事上,庞统更是功不可没.
笔者选择庞统作为主题,除了被他高超的智谋吸引外,对於他在书中近於「狂士」
的形象也颇感兴趣,毕竟敢对刘备说出:「伐人之国而以为乐,非仁者之兵也.」
而被赶出酒席,又再刘备道歉时说:「君臣俱失,何独主公 」的话,除了庞统
大概找不著第二人.因此藉这个机会,想好好的探一探,这位英年早逝的奇才,
他生前的丰功伟业,以及在他死後究竟带给蜀汉多少影响.
贰●正文
一,庞统的生平及其对蜀汉的重要性
庞统,自士元,东汉末年荆州襄阳人(注一),因遇难而遇居江东.与诸葛亮齐
名,时人称诸葛亮为卧龙,或伏龙,庞统则称为凤雏,水镜先生司马徽曾称赞他
是「南州士之冠冕」.在三国演义里,庞统靠著过人的洞察力与组织力,在遇到
难题时能以不同角度切入,总结历史上的例子,并提出良策,为时人所赞扬.庞
统初展才华是在赤壁之战中,他提出了著名的「连环计」,并且亲至曹营中为说
客,让曹操毫不怀疑的将船连结起来,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得了绝计.而後庞
统开始正式踏上仕途,起初在刘备手下任一小小县官,没想到庞统个性放荡不
羁,废县事不管,刘备派张飞,孙乾向庞统问罪,发现庞统半日办妥百馀日公事,
张飞敬服并向刘备推荐,後来刘备与庞统一谈,也了解了庞统果真具备惊人才
华,立即任用为治中从事,不久更升为军师中郎将,在参谋部中,仅次於孔明(注
二),只可惜这麼一位奇才竟在攻打雒城的途中,不幸死於落凤坡.对於刘备而
言,庞统不仅是他的首席参谋,更是他完成霸业关键人物,关於此事可以从下面
三点看出:
01. 议刘备取西蜀
凤雏先生--庞统浅探
3 / 5
虽说收川是隆中对里早已订下的方略,法正也劝刘备取西川,对刘备来说,这是
必要而且无庸置疑的,而刘备却因顾及仁义,迟迟不敢决定,庞统了解了刘备的
难处後,便以「宜从权变,逆取顺守」的道理,使刘备能坚定意志,下定决心攻
蜀,这其中的功劳非庞士元莫属.
02. 庞统献三计
当刘璋下令要杨怀,高沛二人监住刘备时,法正随即告知庞统,庞统便想出上中
下三计:「只今便选精兵,昼夜兼道迳袭成都:此为上计.杨怀,高沛乃蜀中名
将,各仗强兵拒守关隘;今主公佯以回荆州为名,二将闻知,必来乡相送;就送
行处,擒而杀之,夺了关隘,先取涪城,然後却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
连夜回荆州,徐图进取:此为下计.」(注三)最後因刘备认为中计不迟不疾,
可以行之,才得以***困.
03. 庞统以己为饵,计诱张任
在刘备攻向雒城的途中,一切尚称顺利,没料到竟在此战略要地上,遇到了最强
烈的反击,主将正是张任,庞统拟定计画,欲以己为饵,计诱张任,张任果真上
当被擒,但同时,庞统也命丧於乱矢中,而刘备能成功的攻下雒城,庞统该记首
功.
由上述三点可以得知,庞统对於刘备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攻城,亦或协商计谋,
庞统都占有一席之地.
二,凤雏死後的影响
三国演义後面所写,吊念庞统的古诗:
古岘相连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
儿童惯识呼鸠曲,闾巷曾闻展骥才.
预计三分平刻削,长驱万里独徘徊,
谁知天狗流星坠,不使将军衣锦还.(注四)
凤雏的死,除了令人怜惜外,还造成间接失荆州,匡复大业不成等後果,或许这
令人匪夷所思,庞统的死,真有这般大的影响吗 我们就从失荆州这件事来看
吧!
凤雏先生--庞统浅探
4 / 5
首先,刘备击败刘璋,取得益州,成为西川的统治者,本来庞统死前,刘备可以
在定蜀之後,让诸葛亮和庞统分别驻守益州和荆州,然而如今庞统已故,荆州便
由刘备的拜把兄弟关羽驻守,孔明虽知关羽非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但自己为了安
抚益州没再回荆州去,这导致了後来关羽因为个人因素搞丢了荆州,孙刘联盟瓦
解,自己和长子关平也命丧黄泉,而刘备得知荆州之失和挚友之死相当悲愤,决
定出兵伐吴.此时刘备的另一位大谋臣法正已经病故,没人可以制止刘备的行
为.加上诸葛亮也默许刘备的出兵,当然赵云的规劝是无济於事了.最後刘备被
击败,病故於白帝城.之後孔明继承刘备遗志,南伐北征,只为了让蜀汉的国祇
再延续些.最後卧龙也死去,鞠躬尽瘁,死而後已.(注五)
凤雏的殒落,对蜀汉完成一统天下的霸业是一大冲击,我们可从上文归纳出下列
几点:
01. 如果庞统没有死去,刘备可以把荆州交给诸葛亮或是庞统管理.
02. 如果庞统没有死去,荆州不会那麼容易失去,加上庞统与吴人交情一向不
错,或许有修和的机会.
03. 如果庞统没有死去,夷陵之战不会那麼容易开打.
04. 如果庞统没有死去,诸葛亮不会为了蜀汉导致耗竭心力,最後病故五丈原.
05. 如果庞统没有死去,蜀汉或许会赌子午谷之战.
06. 如果庞统没有死去,或许隆中对能成功实现,刘备能开创新王朝 (注六)
只可惜凤雏最後还是死了,蜀汉也在孔明力挽狂澜下,慢慢走向亡国的命运,对
此,我们也只能说是造化弄人吧!
参●结论
水镜先生司马徽说过一句话:「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水镜先生
的这一番话算是说对了,但却又不完全对,卧龙,凤雏二人论智谋与能力,的确
是旁人所不能及,但蜀汉到了最後关头,已是风中残烛,任凭诸葛亮真有斡旋天
地之能,也独木难支大厦,凤雏之死影响之大,便由此得知,也许当孔明北伐之
际,偶尔也会想起这位与他一同学习竞争的老朋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