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龚江平老师
????
????
??我的女儿四年级了,喜欢画画却不愿意报班,总喜欢画小人,画出来还挺像回事,经常画故事,您认为该怎样引导?或分析一下她的心理,谢谢!
????
????
??龚江平:
????
????
??您孩子可能根本没有兴趣学习美术。画画对她只是一种表达。很多孩子喜欢画画是处于一种调节心理,自由的画跟专业的学习绘画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上了四年纪的孩子甚至更小的孩子都喜欢自己画小人,卡通形象。她绘画是得到一种满足就够了。不是真正喜欢画画,也不会愿意变成专业。只是喜欢画画可以让她满足自己需要的表达。这个态度是很好的。
????
??喜欢画连环画就更好了。这表明孩子关注的不是技法的学习(当然处于社会对绘画的认识影响,她也会想要画的很像)。您不用引导,更不用告诉孩子哪里画得不像之类的话。您只要把孩子的画,当作作文来看。看她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就够了。如果您让孩子画像,那么孩子的兴趣马上就会消失。对照文字,看她的画面表达得是否合理就可以了。提醒她画面还没有表达出来的连环画的主题、意思和内容!让她尽力考虑文字与画面表达的确切性。
????
????
??请问龚江平老师
????
????
??谢谢龚老师,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我女儿的字写得不好,不是不想写好而是写不好,拿笔姿势不对,从小就纠正,可还是没纠正过来。在书法课上也能写好,但横平竖直的力量不够,字没劲。平常写字歪歪扭扭,结构也不对,笔画的顺序也不是按正确的顺序写。请问我该在哪方面进行训练?怎样训练才能提高她的书写能力,上书法班我觉得好像效果不是很好。请给一些建议,谢谢!
????
????
??龚江平:
????
????
??如果是拿笔姿势不对,可能是手腕活动范围限制的关系,也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就是手指力量不够。对您的孩子来说,横平竖直的力量不够,字没劲,可能是前一个原因。需要指出一点,钢笔字不是太讲究“笔锋”,而是要求结构更多些。我推荐用司马彦的教材,他的字是手写的书法字,少印刷字的匠气。拿笔姿势不对,可以多活动手指和腕部,经常活动,也可以增加灵活性,写字可以增加活动范围。
????
????
??练习方法:
??1、读帖。观察字的结构。
??对教孩子写字,读是很重要的。需要掌握一些规律。
????
??A、左右结构的字,写出来后基本呈正方形,上下结构和上中下结构的字基本是偏长方形的,左中右结构的的字是扁的长方形。保持这个规律,字型大概可以基本解决。
??B、字的内部结构问题:注意分析每个字最舒展(最长)的笔画和最短的笔画。相同的笔画之间注意长短的搭配关系。比如“三”字,第一笔是长的,中间笔画比第一笔短,而最后的一笔是最长的。基本上所有的三个横画的搭配都可以这么处理。另外,所有字的撇和捺都是最长的,在书写的时候可以适当夸张。而捺又比撇还要显长。
??C、字的力量问题:首先不追求笔锋,先可以让孩子把线条写得有弹性,就如用手腕扭钢筋,钢筋两头的弧度越大,钢筋就硬,如果钢筋轻易就被扭弯,那么钢筋的弹性就低,就软。字的线条就像钢筋,保持一定的但却是最好的弹性,字就显得有力量。——笔画尽量直,即便是撇和捺也尽量保持弹性(比直线略软)。
????
??2、读帖后是书写。根据观察的笔画长短搭配关系和字型关系,用C部分的书写原则。开始很缓慢,因为每写一笔都要观察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习惯。下笔就比较长短和力量。
????
??3、临摹。大部分的老师主张开始就临摹。我的教学正好相反。临摹是为书写服务的。但一来就临摹,孩子很被动。在临摹过程中不分析,只是死记,只可能一时的“好”字,但固定较快较死。以后没有改变的余地。
??临摹要快,不是为了记住字的写法,而是找字的韵律感,因为字是个整体搭配的过程。尽管笔画搭配很好看,而失去字的韵律,就等于毁坏了字的生命,字就是死的。这是书法最重要的一个关键。
??上面的是最初开始的教学,即——入门阶段。在我的教学中,三年级以上的孩子,接受较快,进步较大。最难的是刚开始的分析过程。很慢,但一旦熟悉,却非常快。孩子有种心理,看到写好些就会重复那些认为好的字的写法而不前,父母需要不断刺激和协助孩子分析字的结构。
????
??4、笔锋。上面三点熟悉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就必须探讨笔的节奏问题。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笔锋”。笔锋其实是笔在运行中的起、行、顿的掌握过程。写的过程中,一般中间用的力量轻,头和尾略重、有停顿,但却不可为笔锋而笔锋,因为笔锋有“藏”与“露”之分,在硬笔书法字里下笔就有笔锋(藏锋)。不可一味的“露”,需要掌握的是“顿”的轻重把握。
????
??5、速度。无论任何时候,写硬笔楷书字都要求速度尽量平均。避免忽快忽慢。(行书和草书等抒情行书体外)开始练习是必须慢,熟悉后马上快。最后的要求是“既快又好” 。
儿子排队站女生后面,他不喜欢,怎么办?
????
????
??儿子今年读二年级,比较调皮,成绩还好,班级有49个同学,这学期他的个子第一高,从上个学期下半学期开始,早操时老师就会安排两个男生站女生后面,其中有一个就是儿子,上学期他也没说什么,但是昨天儿子放学回来跟我说,他想转学,我问为什么,他说老师总安排他站女生后面,其他同学老师只是偶尔安排站在女生后面,而他是总站后面的,同学们都笑他,回教室时,全校的同学也会看到他排女生后面,他很不喜欢。
????
??看到儿子那样,我很难受,不知怎样去安慰儿子,我问他是因为他站排说话,老师这样安排的吗,他说不是,我觉得可能有这样的原因,因为早操时,我有看到儿子讲话,被老师批评。
????
??我想去找一下他的班主任,把儿子的情况反映给她,理想的结果是儿子重新排到男生后面,又不能让老师觉得家长是在干涉她的工作。
????
??我该怎样去安慰儿子,怎样去跟老师沟通一下呢?使这个事情有好的解决办法呢?做母亲的,我只想让我的儿子快乐!
????
????
??龚江平:
????
????
??我的建议:
??1、安慰孩子。首先,无论任何时候,家长看问题要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当孩子有了消极的想法的时候,要主动找到积极的因素。比如:因为担心女生的安全或者出于对女生的照顾,需要一个男生帮忙照顾弱小的女生。让孩子有一种承担责任和受老师重视的感觉。
??另外,孩子被男生取笑的事情,可以讲解一些做了好事情而不被理解的事例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不到的不好的看法和观点。也都有不被理解的时候。而不代表被嘲笑的人是不正确的。
????
??2、跟老师沟通。先提出来,问老师:‘我看到所有的排列都是男生跟男生、女生和女生在一起,只有我的孩子不在自己的队伍里,会不会觉得不协调(或者说,他有没有破坏了整体感觉),这样老师一般会给您做些解释!您可以根据老师的解释去了解老师的意图和这样做的原因。
????
????
??请教!!!
????
????
??孩子三年级,在小的时候给他讲美丽宫殿的故事,说他的由来,他很开心,不在好奇的问。
????
??二年级的时候,他说妈妈我班同学们都说我是帅哥,我班有个女生还说要和我谈恋爱呢,我问儿子怎么回答的,儿子说,我告诉她,小孩子不能谈恋爱,警察该抓我们了,心理笑着宝贝的天真,只是说,因为你优秀,因为你成绩什么都好,所以同学愿意和你一起玩,是喜欢你的优点。
????
??三年级,宝贝昨天回来,悄悄说,我有个秘密,你不要和爸爸说,我爱上我班级一个女生,做妈妈的我倒塌,笑着问,为什么你会爱上她,是不是她功课好,还是……?宝贝想了想点头说是啊,她什么都好,她妈妈还是老师呢,哈哈,想着宝贝的话,然后说,好啊,爱就爱吧,但是你要把这件事情放在心理,不要和别人讲哦,你要比她各个方面都好,她才会爱你呢,儿子满足,我却惊诧的呆在原地不动,内心想着,怎么指导才更好?
????
??请教,有什么好的方法,一头雾水,青春教育,性教育是不是要提前开课啊,呵呵!从什么地方着手准备呢?
????
????
??龚江平:
????
????
??在对待孩子这个问题的情绪上,您处理的很好。在后面的引导中似乎消极了些。我个人是不赞成压制的,尽管是孩子。孩子的爱的意义跟我们的爱情完全不同,它主要表现为好感、喜欢。我觉得应该让孩子表达出来。可以问孩子“你将要怎样去爱她?”“你想怎么做?”,知道孩子要采取的方法比让他自己闷在心理要好的多。而且,你可以从他要采取的方法中看到他的合理或者不合理的想法,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状况。发现有不合理的、极端的方法,做父母的要做正确的引导,而不能把孩子的心灵隐藏起来假装没有那种感情。
????
????
??????
??快来帮帮我,这个有三岁孩子的母亲
????
??您好,今年我的孩子差几个月就三周了,之前是他的爷爷奶奶照看,脾气有些娇气,内向,怕人,他可是个男孩,出于让他练练的想法,我把他送进了幼儿园,可是送他也哭,接他也哭。近两个星期后,就感冒发烧在家歇着了。之间,他就象着了魔一样,嘴里一直叨念着:“我不去幼儿园,我就在家待着。”甚至遛弯他都不去了。我该怎么办?快帮帮我吧!
????
????
??龚江平:
????
??
??这里有两个问题要弄清楚:
??
??一、隔代教育。我不赞成孩子在很小的时候由爷爷奶奶照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习惯。尤其对性格的塑造很容易定型(可以更改,也有可塑性)。爷爷奶奶在幼儿期间不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特别是在精神和经验等方面的成长。而对孩子影响和满足最有利的是母亲。
????
??二、锻炼孩子。锻炼孩子有个时间和过程的选择。5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锻炼性格和独立性等社会能力。5岁以下的孩子最主要是自己为中心的阶段,应该拓展自身的潜力,加强体验。而在父母方面重要是表达爱和满足孩子爱的需要。
????
??不要太急着让孩子成长为我们的社会性质的“人”!!
??
??孩子三岁上幼儿园,我认为是早了点。孩子不容易有安全感。而且在众多的儿童中,孩子对自身的体验会被代替。更多的是跟儿童形成似有似无的关系。这样成长很容易埋下焦虑和暴躁的种子。我认为不可取。
????
??我的建议,父母自己再带孩子一年以上再上幼儿园。先培养和孩子的情感,建立安全感。
????
??
??求助:
????
????
??我们家孩子10岁,四年级,她平时上学放学都和一个同学一起走。
????
??今天中午她的这个同学告诉我孩子她从家里偷拿了6元钱,在学校小卖部买了许多东西,还叮嘱我家孩子不要告诉我们,女儿觉得这件事不好,告诉了我,并告诫我不要对任何人说起。
????
??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她的父母?她母亲是位老师,父亲是大夫,为什么孩子会这样?
????
??我的孩子和她在一起会不会学坏?是不是不应该经常和她在一起?
????
??
??龚江平:
????
??
??首先是事情本身,我认为大可不必。这方面的事情很多。孩子拿父母的钱,算不算偷?这值得商榷。在成人的思考里,未经同意拿了就是“偷”,而在孩子的心理却完全不是这回事。在孩子时,我也是经常偷我父母的钱,因为我妈妈做小本生意,钱是放在一个开放的桶里,我们经常接触,偶尔也会自做主张的“借”了妈妈的钱。可在我心理觉得不是偷,别人的东西我们从来不拿,甚至不会跟别人借,尤其是钱。我们四兄妹都是这样。父母的东西我们会隐瞒着拿,而外人的东西,你给我们我们也不会要。“偷”钱在我们心理是认为当时父母不了解我们的需要,我们自己做主。
????
??孩子偷偷拿父母的钱是出于什么动机,这很重要。有的孩子是测试父母对自己的感情,有的孩子是因为父母控制了孩子的满足需要。我个人宁愿把孩子这种行为称为“强借”父母的钱。
????
??我的建议:当作不知道这回事——那个孩子没有偷钱。和对方孩子家长探讨孩子偷拿父母钱的心理动机。探讨如果孩子有了这种行为的处理方法和家长该有的态度。如果对方家长怀疑你们探讨的动机,可以说你另外的朋友(随便编一个撒谎)发现自己孩子偷拿,你担心孩子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探讨如果真的发生,要强调“如果”这两个字,该怎么办。然后再根据你们探讨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告诉对方的父母。
????
????
??于小姐问:
??1、(对孩子)一味赞扬,有问题不指责,做错了也不指责?
??2、请谈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
????
????
??龚江平:
????
??
??1、孩子做错了事情不能指责,家长跟孩子都不希望事情变得更不好。而指责却只能让事情越来越糟糕。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他也想把事情做好。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把事情做对的方法,并协助孩子从错误中找到好的经验\避免产生同样的问题。不是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且还要分辨,错,是对什么而言\从什么角度来看?
????
??2、单亲家庭的孩子教育要避免孩子的自卑感,尤其家长不要强化这种感觉。如果,父母双方都还可以接触孩子的情况下,更要避免双方对孩子付出过多的爱,以免产生"争宠"心理,让孩子学会了控制父母。造成孩子人格的不完整。
????
??
??2岁5个月孩子的家长问:
????
????
??儿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时是比较喜欢去的,但不知为什么最近每天上学时都哭,说不喜欢上学了;喜欢跟5岁的表姐抢东西,互不相让;对父母变得更依恋了,经常打人,比较爱哭,这与我缺乏耐心有关。孩子很快就要上学了,让孩子上名校是否有必要?
????
??
??龚江平:
????
????
??太早上幼儿园了。
????
??刚开始喜欢上幼儿园,是因为有新鲜感,这是孩子的心理特点。不喜欢上,一般是孩子的安全感受到了威胁的缘故。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爱”和父母身体的接触。拥抱和抚摩孩子是很关键的。越早上幼儿园的孩子,越缺少情感的慰藉,如果现在得到的爱不够,他将没有办法在任何一个环境正常健康的发展下去。
????
??晚上,孩子刚刚睡着的时候,在她的耳边轻声的重复几次:“妈妈很爱妳。”会让孩子的潜意识接受到这个信息。会对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潜意识暗示对孩子很有效果。同时也可以消除父母本身的、因为孩子产生的心理焦虑。
????
??
??邢太太问:
????
??
??儿子2岁9个月,当我与丈夫不在家时,孩子跟着外公外婆很乖,能吃、能睡、能玩。可当我和丈夫在家时,他却不吃不睡,老要我们跟他玩,为什么会这样?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
??
??龚江平:
????
???
??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外公外婆是没有体力帮助孩子协调身心的。孩子这时候要运动或者体验自己的感觉是需要成人协助的。没有成人帮助的孩子,孩子是没有太多的体力来打闹玩耍的,但打闹玩耍却是孩子最需要的运动和体验。孩子跟外公外婆是好吃、好睡、很乖,未必是孩子自己的本来心思。可能搀杂了外公外婆的人为控制。而且,这么大的孩子对外公外婆根本没有太多的感情需要。而最有感情的、在孩子心理最有安全感的是父母。不要让孩子养成压抑和看人说话做事的习惯,父母可以多花些心思陪孩子说说话,多拥抱孩子,跟孩子打闹。现在父母花一年时间陪孩子,以后可以少花5年时间为孩子操心的。
????
??
??一位父亲的问题:
????
??孩子痴迷电脑游戏,严重影响学习,有何好方法?(孩子12岁)
????
??
??龚江平:
????
??
??了解孩子的心理是很重要的,网络游戏带给孩子的最大的快乐应该就是成就感。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替代孩子的方式,让孩子在其他地方找到成就感。在生活中寻找孩子的特长,加以引导发展、鼓励。另外,鼓励孩子结交生活中的其他爱好的朋友,消除网络游戏的影响。
????
??在对待孩子痴迷电脑游戏的时候,家长要注意,不要强迫孩子就范,应该先赞同孩子的需要,甚至跟孩子一起玩,了解孩子在游戏中的心理需要。想方法找共同的语言。然后应用自己的身份影响孩子,从而,把其他的好的课外活动方式带给孩子,引导孩子做其他课外的运动 。当然还要适当的跟孩子一起玩电脑游戏。不要一下子让孩子离开,以免产生有后遗症和抗拒心理。
????
??
??求助:是我的感觉不对还是孩子真的骄傲自满?
????
??
??在我看来,对孩子是批评还是表扬,要因孩子而宜,对症下药。女儿今年12岁了,回想起这五年不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我们是批评多于表扬。记得孩子刚上学时,学写“1、2、3”的时候,“2”写不好,“3”也趴着,我们就批评她。诸如此类的问题,她基本上是在批评中度过的,以至于现在她不会做的题,不做,也不让我们知道。因为她知道只要我们知道了就批评她。但是如果多表扬了,会不会引起她的自满情绪?比如,有一次做数学题,一些难题,她很快就做出来了,当时我就表扬了她,我感觉她自满了,认为自己了不起,什么题也会做了。考试时也是这样,考得好一点,不用大人表扬,她就会自满。
??
??请帮我分析,到底是我的感觉不对,还是孩子真的有自满情绪?感谢在先了!!!
????
??
??龚江平:
????
??
??不知道这孩子做对数学题的时候自满到什么程度?我的感觉,您是想孩子被表扬后要懂得谦虚,才可以被表扬。您害怕表扬孩子,您就不害怕批评孩子?表扬是自满,那么批评又带来什么?
??
??孩子自满与否,还不好说。即便有自满情绪了。家长可以调整教育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没有什么关系。怕的是自满的背后有自卑。让自满来代替或者隐藏自己的自卑。这种心理应该是表现心理,夸大自己的成绩,忽略自己的不足,就算有了自满倾向。从您说“做错了不敢让您看”的情况来看,孩子这样表现,可能有自己安慰自己的心理在。
??
??1、孩子不会做的就不做,也不让您们知道。——这是典型的害怕被批评,逃避的心理倾向。但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造成的消极心理。并不能认为是孩子自己偷懒或者不上进。因为,孩子做对了,得不到应该有的表扬,做错了,得到的是批评。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做,也不说。这样反而对孩子自己没有伤害。
??
??2、做对了难题就“自满”!——联系起来看,这是一种孩子寻求赏识和赞扬的渴望。我记得有个事情说,有个孩子回到家的时候非常兴奋地跟父母说“妈妈,老师今天表扬我了”,妈妈问,“老师为什么表扬你呀?”回答说“老师夸我检讨写得好!”
??
??如果您经常批评孩子,是否考虑过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她害怕什么?担心什么?如果她“自满”了,她是需要什么样的感觉?
??
??夸奖她吧,自满就自满,孩子的自满很单纯,不会发展成自负。关键还在于家长的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需要进步。另外,我说的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您认真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