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975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舞蹈] 各位斑竹,家长,大家好!我是一名专业芭蕾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2 20:4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便各位芭蕾爱好者和家长对芭蕾关注和学习,现将我多年来,总结的“芭蕾舞教+学”之感想,和在教学中,遇到的家长提问和答疑~~发表在下面。愿和大家一起探讨~~!!谢谢!!


一、为什么选择练习芭蕾舞?
或许是为了圆我们自己儿时的一个芭蕾梦;或许为了让孩子锻炼身体,保持肌肉和韧带弹性;或许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或许是为了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或许是让孩子的保持一种比较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面貌;或许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加出众的高雅气质,有更加挺拔而美丽的身姿……
所有的愿望,都是美好的,都是为了我们最爱的孩子们!
让宝宝们最美丽!!最自信!!成为俄人人夸赞的——美丽高贵的美丽小天鹅!!
所有的一切,只有在练习芭蕾舞的过程中,才能逐步看到孩子的变化。。。。。。
其实,身体的自然条件,对于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最关键在于是否真得很喜欢芭蕾,是否愿意把她作为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长们不是专业人士,孩子们也许以后也不会搞专业芭蕾,但是在练习芭蕾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艺术熏陶!学会如何理解美的东西!更多的是学会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能吃苦!能忍耐!锻炼了身体也锻炼的意志!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分享快乐和分担痛苦!能够充分展示自我!又自信!又美丽!

这难道不是爸爸妈妈最想看到的吗?

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芭蕾的魅力,带领她们走进芭蕾的艺术殿堂,才是父母的任务。

二、多大的孩子可以开始芭蕾舞的学习呢?
从她们睁开眼睛看到世界的第一眼,就奠定了她们对美的追求,她们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很多妈妈们都在宝宝出生前,就开始了音乐胎教。这也是良好基础的开始。。。。。出生后的宝宝,听到悠扬的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就是对舞蹈的原始表现。
所以,在宝宝能够听懂大部分指令和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后,就可以开始对宝宝的舞蹈启蒙教育了。而且,在“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教材里,也编写了针对三、四岁宝宝开开始的舞蹈启蒙教材。
在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理解能力、行为能力的不同,我会结合一些这部分教材,逐步培养小孩子对舞蹈的感觉、兴趣和认识。。。。。。

三、关于软、开度问题,孩子能练芭蕾吗?
这个问题是很多出学者都会有所顾虑的地方。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我们不是专业舞蹈演员,软、开度因人而异。就算是专业人士,在初学时,也会有软、开度比较差的。为了要达到更好的目标,是需要后天努力的。所以,对于我们初学的孩子来说,身体的软硬条件,软开度问题,不是练习芭蕾的困难。
再好的条件,也是需要后天努力的。主要问题在于:孩子能不能持之以恒,能不能吃苦(尤其是对比较硬的孩子来说,练习软度的时候,会疼)能否坚持下去,才是最主要的问题。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家长的开导和鼓励。。。。。
另外,其实孩子的韧带相对成年人来说,都是比较柔软的,因为没有练过,开始有点儿疼,是很正常的。但是这种疼,很快就能过去,软一点儿的孩子,根本不会有疼的感觉。稍微硬点儿的,只要坚持几次就能压开了。但是需要经常压一压,以保持韧带的持久柔韧。
其实孩子的软、开度练习,比身体能力和素质的练习容易得多。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身体的控制能力;腿部的力量;弹跳能力等等,这些也都是比较重要的方面,而且是提高比较慢的方面(特别是对相对差一些的孩子)。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家长们肯定都知道。所以,也不用我多做解释了。

四、练习芭蕾舞会有什么变化呢?
芭蕾舞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自于对人体结构的分析。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达到开、绷、直、立、美、稳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有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全身四肢的协调性。
所有动作的控制,对肌肉力量的要求很高,长期练习会使肌肉变得细长,柔韧;又有力量并富有弹性。因为所有动作都要求做到线条看起来很长,在长时间的练习后,会发现肌肉变得细长,美丽了。
在做动作的过程中,要求人体保持一种良好的提升状态,长期练习会使身体变得挺拔向上。肩膀后背的舒展和平坦;腹肌的收缩;髋部的收紧和上提;臀部的夹紧;小腿肌肉的上提,都是通过芭蕾训练来完成的。
而在其他舞蹈的练习中,有些动作时需要用脚后跟儿作为着地点,久而久之,会使小腿变粗。臀部的动作的不同,也会使髋部或者臀部变大……
持之以恒的练习ballet后,就会发现孩子由外而内的变化了.....
后背平坦;肩膀放松下沉而美丽;脖子细长,下巴微微向上扬起先的高贵又美丽;身体直立并挺拔向上;腹部收紧并有力量;髋部很窄;双腿细长而美丽......也许我们做父母的没有这么美丽的身材,可是孩子们在我们的带领下,走进了芭蕾的艺术殿堂,持之以恒地练习,将会让她们受益终身!!

五、我的孩子正进行其他舞蹈的练习,可以再转学芭蕾吗?
其实,其他舞蹈的基本功训练也是借鉴于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项目的。只是,在其他舞蹈的训练中融合了不同的舞蹈特色而已。所以,再转学芭蕾舞时,起初会感觉有一点点别扭,那是因为芭蕾舞的各种姿态跟其他的舞蹈不同。练习一段时间后,就会慢慢改变了。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现在正在练习芭蕾舞,我就是高贵的公主了~~~!!!

六、学芭蕾舞和其他舞蹈有区别吗?
回答是肯定的,当然有区别。
芭蕾舞和中国舞同样要求软、开度,但是芭蕾比中国舞的开度要求会更高一些。对于专业的舞蹈院校来说,说句实话,都是先挑芭蕾专业的学生,淘汰的,才会转到其他舞种。芭蕾舞对身体比例的要求比其他舞蹈都要高。当然喽,这是对于搞专业的要求。
但是,对于我们现在的爸妈们,学舞蹈也好,学钢琴也好,都是为了让孩子有个比较好的艺术修养,尤其是女孩子,高雅的气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芭蕾舞的练习能使孩子挺拔向上,有舒展的肩背,修长的线条。中国舞和古典舞的练习内容中除了借鉴芭蕾舞的基本功训练,还会把一些本专业的代表动作加进去,改变一些芭蕾的动作。
比如:勾绷脚的练习。芭蕾要求脚趾往下,往长伸,而不是一味的往下勾着脚趾。因为往长伸,才能为以后穿脚尖鞋打好基础。如果往下勾着脚趾,以后立脚尖的时候就很容易伤到脚趾头了。
所以,芭蕾的基本功训练,所有的动作都要求:肩放平并向下沉,后背舒展,腰向上直立,肚肚向里收紧,屁股向里收紧;身体四肢控制并向长伸展,这样练出来的肌肉线条才会紧凑,而且细长又好看。
但是中国舞或者古典舞有些动作要用脚后跟儿,或者塌腰;掘屁股,这样的话,时间长了,小腿会变粗,屁股会变大;肌肉的线条也没有芭蕾舞练出来的好看......等等~~
七、我什么时候,能穿上美丽的足尖鞋呢?
足尖上的舞蹈``是芭蕾舞最美丽的时刻!!这要求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基本功后,脚腕具有一定的力量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立足尖的练习。刚开始要慢慢找到用脚腕用力向上顶感觉,而不是真的用脚尖去立起整个身体。这样,谁也受不了的。更不用说我们脆弱的脚趾头了。多做半脚尖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脚腕的力量,为立足尖打好基础。

八、关于芭蕾舞考级?
就目前来讲,在中国,芭蕾舞考级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北京舞蹈学院的《芭蕾舞考级教材》为主的1-6级考试(1级最低,6级最高)。
一种是:以英国皇家舞蹈学院的《英国皇家芭蕾考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皇考”,分为:幼儿启蒙和1-7级的考试。
这种“皇考”的教材内容,对初学的小孩子来说,还行。如果是对于我们想让孩子进一步提高和学到一些真东西的家长来说,就过于简单了。因为,我个人认为,相对于“北舞的考级教材”来说,容易得多,“皇考”的教材对孩子基本功的要求不是很高,更不用说今后立脚尖了。因为“皇考”只是出于培养孩子的舞蹈兴趣和针对业余的学习者来设计的教材。而“北舞的教材”,对于孩子基本功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要相对扎实地练习,才能通过考级。
因为,“芭蕾舞的考级教材”是最先出版的,所以,其他舞蹈,比如:中国舞的考级教材,也是根据“芭蕾舞的考级教材”而改编的。

九、关于考级后,能否有特长生资格?
现在国家只承认5级或5级以上的资格。而且,再考大学的时候,是否决有艺术特长生资格,也是要通过正规考试的。
根据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家长们、学生们跟我的交流看来,在考场上基本全是学中国舞和古典舞的孩子,考生的压力;老师和考官的审美疲劳自不必多说,就是从舞蹈新颖度来说,芭蕾舞也是凤毛麟角,自然能博得掌声一片。所以,聪明的家长们,何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呢?

十、关于芭蕾的美感问题:
首先,众所周知,芭蕾这种艺术表演形式源自西方,它的形成和发展,基于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意识等等,从这点上就跟我们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又加之根据表演要求;以及结合西方人的身体条件和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芭蕾舞基本功训练方法。
其次,芭蕾(Ballet)一词,来源于意大利语的Ballare(即跳舞)和古拉丁语的Ballo,最后用法语的Ballet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人们开始重视人体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的经济、科学和文化的迅猛发展。而在文艺复兴的摇篮“意大利”,王公贵族竞相把艺术做为炫耀自己的权势与扩大政治影响的工具和手段,他们不惜巨资相互攀比,相互竞争,因此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芭蕾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在古朴的民间舞的基础上,从一种游戏性质的舞蹈开始在意大利宫廷中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确定风格、舞步与技巧的艺术形式。
  那时的芭蕾作为一种简单的娱乐形式由王公贵族在各种宫廷庆祝活动和宴会上亲自表演,因此也叫“席间芭蕾”。1489年,米兰公爵的婚礼上演出的《宴会芭蕾》就是他的代表。与此同时宫廷里出现了一种新的职业——舞蹈大师。
  15世纪末法兰西国王理查八世率军来到意大利时惊喜地发现了这种优美、豪华的“席间芭蕾”,于是法国人将芭蕾艺术连同意大利的艺术家一起“引进”到了法国,1581年法国王后路易丝妹妹的婚庆上演出的《皇后喜剧芭蕾》是历史上第一部大型芭蕾舞剧。此剧由意大利音乐家和舞蹈教师贝尔焦约索编导的。
  芭蕾舞在17世纪成为法国宫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路易十三、路易十四都酷爱芭蕾,并亲自参加演出,特别是“太阳国王”路易十四对芭蕾的喜爱简直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先后在26部大型芭蕾中担任主角,并组织了三位艺术大师——吕利、莫里哀和博尚专门负责芭蕾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并形成了新的芭蕾形式“幕间芭蕾”。1661年他下旨创办了芭蕾史的第一所舞蹈学府————皇家舞蹈学院,开始对舞蹈训练进行规范化的研究整理工作。芭蕾舞的脚位及手位都是那时确定下来并一直沿用至今的。
  17世纪后半叶,芭蕾艺术走出宫廷,登上舞台,开始成为剧场艺术。于是首批专业芭蕾舞演员也应运而生了。但那时的女主角都是由男演员扮演的,直到1681年在巴黎歌剧院上演吕利的《爱情的胜利》中,芭蕾舞女演员才首次登台亮相,而扮演女主角的简.芳登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芭蕾演员(Ballerina)。
基于这种背景产生的芭蕾艺术表演形式,必然根传统的中国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
古典舞或者是我们的中国舞、民族舞(当然国外也有民族或者古典舞)等等,都是来源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行为意识。中国人长久以来,以孔、孟之道为处事原则,儒家思想也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生活。这也就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相对西方人而言,比较含蓄和内敛。这就决定了我们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比较含蓄和细腻。
基于这种生活状态,思想意识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从肢体语言、面目表情到各种舞蹈音乐等等,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像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琵琶、古筝”等,跟西洋乐器“钢琴、小提琴、竖琴”等等,有着质的区别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欢迎一下
dawnch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7-4-2 20:45:19 | 只看该作者

~~芭蕾舞教+学~~总结之二~~

十一、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理解芭蕾的美感”这个问题:
因为舞蹈是用肢体语言在表达感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必定是身体力行,每个动作都是亲自做示范,正确的和错误的都一定要做,这样就算孩子再小,也知道哪些动作是美的,好看的;哪些动作是丑的,难看的。而且在示范的过程中,我会告诉孩子那些动作的小地方就会表现出芭蕾的味道。如果没有这样的动作,就没有芭蕾的美感了。这样就很容易让孩子理解芭蕾的美感在哪里,也会让孩子们更容易掌握芭蕾动作的要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上课时,我会经常与学生互动,以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她们对动作的记忆。比如:问问她们,擦地的不同方向时,应该是脚尖走?还是脚后跟走?诸如此类的问题……还会让学生做出正确和错误的示范。这样,她们就会理解得更快!并且,记得更清楚!又节省了上课时间,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授芭蕾代表舞蹈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们每个动作都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和思想感情。比如天鹅湖的“大天鹅”一幕中,每个举手投足的含义,我都会告诉学生。这样她们学起来也能比较快的理解每段舞蹈的含义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二、关于练功和培养孩子兴趣问题:
我想就像学琴孩子一样,练功是肯定。只是对于业余和专业来说,有所不同而已。“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也用我多做解释了吧?我们自己也会经常说:“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是对专业学生的要求。但是,由于芭蕾舞选材严格,能够专业搞芭蕾的,也是万里挑一。
现在我们在做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得到艺术熏陶,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练习芭蕾舞是一种比较好的途径。所以在对于众多业余练习芭蕾舞的学生中,我们也不会硬性要求她们像专业学生那样练功。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她们的家长为她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课程,孩子们其实真的很辛苦。
如果是真的喜欢芭蕾舞,从我个人的思想出发,我的目标就是:让孩子们每次来上芭蕾课的时候,觉得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所以上课的时候,我会严格要求,比如:动作的规格和标准;软、开度练习;或者身体素质练习等等这些基本功练习一定要做到位!!但是,也会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变换课堂练习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们的素质提高了,也有了兴趣,真正喜欢上了芭蕾,她们也就不用家长或者老师逼着练功了。自己会很主动地练习。真正的从思想上转变过来。从“要我练,变成我要练。”这样,做家长的是不是就不用天天为了练琴,练功而发脾气了呢?

十三、关于“小腿肌肉”和“小腿是否会变粗”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芭蕾舞选材严格。根据动作要求和长期的训练,所有动作都在运动中进行,肌肉的弹性会增加,肌肉线条也就会变得修长,大腿、小腿的肌肉都是在不断伸展的。这就是ballet训练中,所有动作都要求:往长伸展和不间断的原因所在。这样能够保持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拉长。不像其他训练,保持一种姿势不变时,肌肉会变成一个死块儿。
至于小腿肌肉的问题。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包括国外的演员,大多数肌肉类型好,线条好,长期练习会更好,也就不会有那一块儿明显的肌肉,小腿自然不会变粗。众所周知,东、西方人的身体条件和肌肉类型有区别,但是我们中国演员也有肌肉线条和类型非常好的,我们团里就有很多演员的小腿就非常漂亮。当然,也有有一块儿肌肉的,但是也不是粗粗的那种。这是因人而异的。
更何况,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业余练习,根本不会练到专业的强度,所以,只会对孩子的肌肉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加之老师的正确指导,就会使肌肉变得细长好看。我的学生里,肌肉类型非常好的孩子也有,弹跳非常好,但是也没有小腿变粗的。其他孩子,肌肉力量在训练中,都在逐渐加强。但是也没有变粗的现象。

十四、关于“八字脚问题”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练习舞蹈之后,会变成“八字脚”,长大了走路难看。其实不然,仔细看看,大多数孩子的腿骨发育都是有一点点内扣的,包括走路的时候,细心的妈妈们也许会看到孩子们是内八字的走路姿势。等孩子长大了,这是非常难看的。
由于孩子小,没有太多的身体姿态意识,自然意识不到这种内八字的走路姿势有多么难看。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的一些点拨了。在对于出学芭蕾的孩子教学过程中,老师主要的一个教学内容就是:教会孩子不要蒯脚。教会孩子脚的自然外开站立和有意识的外开练习。不断提醒和纠正孩子的脚部动作,以达到优雅和优美的身体姿态。
一位脚,是要求从胯、大腿、膝盖、小腿一直到脚腕、脚掌、至脚趾的全部外开。对于初学者包括成人都不太容易使用大腿的外开力量,所以,也不太容易站好一字水平。对于不搞专业的孩子和初学的孩子来说,老师考虑到孩子的骨骼发育和生长,是不应该也不会要求一步到位的“一字脚”的,因为没有开度,是不能站成绝对一位的。只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从小八字站立开始,逐步过渡。所以,只要平时走路注意,是不会有八字脚的问题的,而且还有助于纠正孩子的内八字和蒯脚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十五、关于“脚趾变形”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大可不必担心。在练习到能够立脚尖的程度的时候,学生门已经知道,是要靠脚腕子的力量把身体推上去了,而不是真地用那几个脚指头来支撑身体。这换了谁,都受不了。肯定导致脚趾受伤。所以,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反复强调“勾绷脚、半脚尖、绷脚的方法”等等一些问题,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练习脚腕子的力量,为今后立脚尖打好基础。
现在科学发展那么快,高科技的东西也同样运用在芭蕾中。不像原来我们立脚尖的时候,为了保护脚趾是在鞋里垫棉花,现在,有了硅胶的脚套,穿着非常舒适、柔软,同时保护脚趾。而且,一定要选择非常好的脚尖鞋。所以我一直都是给我的学生买最好的脚尖鞋。因为业余的孩子们的脚腕子的力量和脚背有好有差,为了保护她们不受伤,我一定会强调立脚尖的练习问题和足尖鞋的选择问题。

有很多家长提出关于芭蕾立脚尖较之是否会变形的问题,因为大家并不是专业出身,所以对孩子学习芭蕾有这样的顾虑我非常理解。因此我想以一个专业角度书面回答一下儿。也让各位妈妈不要担心。

现在芭蕾的训练方法都非常科学。各种材料制成的保护脚趾的用具都非常齐全。小到可以分开保护每个脚趾的弹力脚趾套,大到,可以保护整个脚掌和脚趾的硅胶脚套。还有各种脚心垫等等。。。

另外,对于业余学习以帮助孩子身体成长,挺拔体型为目的的孩子来说,立脚尖的时间,不会很长的。只是在足尖练习的时候,才会穿脚尖鞋。对于学习了很长时间的大孩子,跳变奏的时候,或者我们表演的时候,一定会穿脚尖鞋,同时,也会做好辅助保护的措施。


我本人是专业演员。从小到大,在舞校、芭团上课、练功,或是演出的时候,实事求是讲真的没有像今天这么多的保护措施,但是我的脚趾也从没有因为立脚尖儿变形。


其实,大多数人不理解这个脚趾的问题,就是因为大家对立脚尖的动作不理解。


立脚尖的动作,是在穿上脚尖鞋后,用脚腕的力量顶出去,立起来的。并不是真的用脚趾头来支撑整个身体的重量。脚腕部的力量爆发才是真正芭蕾舞中关于立脚尖的关键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上课在基础训练时,都要强调学生反复做勾绷脚的练习的原因。目的就是以增强脚腕的力量,为了立脚尖打好基础。


另外,在勾绷脚练习的时候,脚趾头一定是要向长伸展的,也不是蜷缩在下面的。否则,穿脚尖鞋的时候,脚趾的蜷缩,是无法抓住脚尖鞋的。


这一点,也请各位家长在家帮助孩子练习的时候,特别注意!


我总结了以上几点,是为了让大家了解,芭蕾其实跟大家想的并不一样,专业的芭蕾训练是帮助克服修缮身体生理上的缺点而不是制造新的缺陷。所以关于脚尖是否会因为跳芭蕾而变形的问题的担心,我可以理解各位家长,但是这样的担心真的是多虑了。


送孩子到专业的地方学习芭蕾,正规的做好练习,关于脚趾变形的问题,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了。


十六、关于“是否配合其他乐器的学习”问题:
这个就看家长自己了。在我班上很多孩子,也在上钢琴课,而且这些孩子对音乐的感觉会比较好。她们的节凑感;和对音乐的理解特别快的就能反应过来。而且,好多孩子跟我说:回家都能弹出我们的课堂练习音乐。我听了特别高兴!!还进一步鼓励她们。
这倒也不是说,就必须得再学个钢琴什么的。因为有的孩子天生就对音乐敏感,很容易掌握各种节凑的变化,所以,我们也不是非要怎么样。

十七、关于“舞蹈是否会影响孩子长个儿”的问题:
不管练习什么舞蹈,都要求身体的向上挺拔。芭蕾舞是目前公认的比较科学的一种训练体系和方法,芭蕾的基本功训练方法也在被其他舞种所借鉴。但是也结合其它舞种的特点作了稍加改动。那为什么不让孩子学最正宗的芭蕾舞呢?
    芭蕾要求整个身体的向上提升,身体四肢的控制和充分的向长伸展。。。。。可以练出平坦、舒展的肩、背;向上伸展的美丽颈部;纠正孩子弯腰、驼背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改变孩子走路内八字或者蒯脚的一些不正确姿势;帮助孩子改善罗圈儿腿等不良身体缺陷……
    练习芭蕾不相练习体操那样的身体要求,为了达到空翻的高、难、飘等效果,才会选一些特殊身材的运动员。而且作为专业的体操训练有时候是超负荷的,会影响孩子的一些发育。但是我们大多数的家长也不一定要孩子搞什么专业,只是希望她们学有所长,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所以:
长期、适量的练习芭蕾舞,只会使孩子受益终身!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生长和骨骼发育,还会使孩子有更加出类拔萃的体态和高贵的气质!

以上是我根据这些年的芭蕾舞教学经验总结,为了保证文章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也参考了一些专文章,和家长们在陪同我们的孩子们练习芭蕾的过程中,经常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的总结和归纳,肯定不是很全面。希望有家长们在看到本贴后,畅所欲言,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如有涉及其他舞种的不妥之处,也请各位老师和家长见谅!谢谢!!
我愿为更多的喜欢芭蕾舞的孩子们和家长们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普及芭蕾舞,推广芭蕾舞做出自己的努力!!


以下是几个论坛里的家长问题,还有一些提问,都在我的文章里,我没有一一列举,请大家在文章里参考吧。



来自论坛的提问之一:
请问一下ballet老师,小腿没开是什么意思?
<96
字节> liuxiaorong <2006-08-08 09:10:23>
我闺女有次做竖叉时,她说老师说小腿没打开,我想问问是什么意思?

答:竖叉最忌讳的就是:后腿的脚后跟儿冲天(冲上)——就是从膝盖到小腿到脚腕脚后跟儿,没有充分向外传开!!
所以,请您注意一下您孩子的后腿的脚后跟儿。让她从膝盖开始向外打开,一直到脚后跟儿,应该是朝向一侧的。不应该冲天(如果那样,就是蒯着脚呢)。另外,前腿的脚也应该绷着的。
对于芭蕾来讲,做所有动作的时候,只要脚离开地面,就要绷起来。这样才能显得腿:又长又直,同时要注意,膝盖也要尽量收回去!

来自论坛的提问之二:
ballet老师在吗?学芭蕾多久能立脚尖啊? <0 字节>
小小少年没烦恼
<2006-08-08 11:45:39>

答:足尖上的舞蹈``是芭蕾舞最美丽的时刻!!这要求学生在练习一定时间基本功后,脚腕具有一定的力量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立足尖的练习。刚开始要慢慢找到用脚腕用力向上顶,和向上推的感觉,而不是真的用脚尖去立起整个身体。这样,谁也受不了的。更不用说我们脆弱的脚趾头了。多做半脚尖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增强脚腕的力量,为立足尖打好基础。
为了达到立脚尖的目标,就需要很多基本功的训练。这也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脚腕子的力量练习。
比如说:勾绷脚的练习,就是一个项目。上课的时候,老师就要仔细的看着每个学生的的脚部动作。反复提醒学生的绷脚动作。每个脚趾都要向长,向前伸,这样蹦出来的脚才会显得细长和尖尖的,也为穿足尖鞋打好基础。
因为穿足尖鞋时,脚趾不是蜷在里头的,如果是向下勾着脚趾,绷下去。这样以后是没办法串足尖鞋的。脚趾肯定会受伤。
就这一点看,这种基本功的练习,是要从小要求和培养的。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如果等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基本功动作习惯,不伦不类的,再改起来,不仅需要时间,而且也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动作,技术,技巧的提高,或者导致受伤......还有,比如芭蕾要求的,也是要从小训练的。趁着孩子小,骨骼、关节、肌肉和韧带比较软,练起来会容易一些。等孩子大了,再联系软度,硬一点儿的孩子也会受罪了……
家长也要反复提醒孩子基本功的动作要领和关键点,这对帮助孩子尽快找到感觉,也是比较重要的。

来自论坛的提问之三:
真是专业!看来立脚尖还真不能着急啊,除了基本功外,孩子的悟性也是很重要的 <210 字节> 小小少年没烦恼 <2006-08-08 13:54:54>
真是专业!看来立脚尖还真不能着急啊,除了基本功外,孩子的悟性也是很重要的,科学和艺术在很多地方是相通的,在艺术上如果有很好的悟性也会提高孩子在学习等其他方面的能力,是不是?您说这种悟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能培养的?
答:是有这方面天赋的问题,天生乐感、节凑感就好;有的孩子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慢慢培养。有的孩子,是开窍很慢,但是,一旦开窍,就进步特别的快。
所以,这也学要做家长的,注意观察,帮助孩子。。。找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慢慢鼓励和激发孩子的潜能。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7 金币 +12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学习一下。
毛豆 + 2 + 2 小女走路就是内八字,我们才让她学芭蕾的
dawnch + 5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4-2 22:17:31 | 只看该作者
“一种是:以北京舞蹈学院的《芭蕾舞考级教材》为主的1-6级考试(1级最低,6级最高)。 ”


北舞还有比六级高的级别。但这个级别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不是每个老师都可以开这个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3 00:2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dawnch 的帖子

目前,就我所知,考级教材就出到6级。我本人就有1-6级的考级教师资格证书。

原来我们学这个的时候,是准备要出到7级和以上的。但是到了非典那年,就停止了,没再接着出7级的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4-3 00:27: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爱芭蕾的小天猪 于 2007-4-3 00:20 发表
目前,就我所知,考级教材就出到6级。我本人就有1-6级的考级教师资格证书。

原来我们学这个的时候,是准备要出到7级和以上的。但是到了非典那年,就停止了,没再接着出7级的教材。



那你的信息就需要更新了。

我孩子那团今年考完北舞六级的孩子,现在正在学北舞七级的课程。
但这个课程确实有些特殊性,你不知道是不奇怪的。具体你可以到北舞院外考级那边去问问。
武老师对这个知道得也比较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4-3 10:0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dawnch 的帖子

七级的教材5.1出.学生今年可以考七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4-3 22:34:55 | 只看该作者
难得的好文章,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22:1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dawnch 的帖子

谢谢斑竹提示~~!!看来是需要更新了。

我们考北舞的院外教师资格考试的时候,我还在团里(中央芭蕾舞团)做演员呢。

当时我们在团里,大家一起很快的时间,熟悉了教材,然后学完,我们就一起考了。因为我们都是北舞芭科毕业,毕业后直接分到芭团的,做演员很长时间了,北舞刚出那套考级教材的时候,没有老师,我们就算是义勇军,先锋队了。

后来不跳了,教了不到10年的考级教材,觉得,有些东西,比较有约束性,所以,我现在上课的时候,除了教考级里我认为有用的和规格性的内容外,还加了很多我觉得,今后表演能用到的很多技术,技巧。现在跟我学的高班大姑娘们,跳各种变奏,已经不成问题了。

看着她们的成长,我还是挺欣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22:1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毛豆 的帖子

谢谢您的鼓励。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帮助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学好芭蕾~~

纠正一些不良的身体姿态和动作,变得更加亭亭玉立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4-9 14:33:58 | 只看该作者

老师,你的班在哪里呀

我也想让女儿学习,能否告知你的培训班的详细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4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03 , Processed in 0.115538 second(s), 3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