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月在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林黛玉”—陈晓旭的出家因缘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3-2 12:39:49 | 只看该作者
也许她在佛门中又会有不错的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07-3-3 11:29:45 | 只看该作者
看破佛门再还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07-3-21 10:58:50 | 只看该作者
经历了一个圈,又回到始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3-23 17:07:41 | 只看该作者
余秋雨对陈晓旭出家的博客文章余秋雨

  最近与北大学生对话,知道报刊、网络间有一些热门话题。我听起来,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小,其实很大,牵涉到文明启蒙,因此需要赶紧发言。我不上网,与网友沟通很少,那就用这种比较集中的方式来沟通一下吧。发言分四篇,可以分成四篇小文。

第一篇 关于出家

  问:女演员陈晓旭出家进入佛门,引起了持续的讨论,三分之一的意见是为她婉惜,三分之二的意见是对她贬责,说她可能生了病,家里出了事,或者是哗众取宠的操作。您怎么看?

  答:这是在一个缺少信仰的时代,一群不知信仰为何物的人在评论一个开始选择了信仰的人。没有信仰的人显得那么高人一等,议论风生,其实倒是真正的可怜人。

  我在台湾的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等佛教胜地,看到很多早已取得美国博士学位的年轻女子,接受剃度,欢天喜地地在那里工作,又以自己皎然无私的高贵心境感染苦恼的众生。当然,这样做的男性青年就更多了。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巨大自然灾害,第一批到达的救助者总是他们。连我们这里多次急需的骨髓捐赠,都是由他们完成的。总之,这是我们这里的议论者们完全陌生的天地,却还偏要议论。

  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在农村,远处办了一所小学,村中老妇对于男孩子不干农活去上学已经不太理解,对于女孩子去上学,便断言是到一个“男女杂处”的腌臜去处,也是七分贬责、三分婉惜。原因只在于,她们完全不知道学校是什么,教育是什么,他们议论的基础是无知。

  这使我想起英国哲学家罗素的一段话。罗素原先是倾向社会主义的,苏联十月革命后就突破西方的偏见前去访问,很多布尔什维克的官员、知识分子、文化人陪着他坐船在伏尔加河上航行考察。他实在太讨厌那些人了,那么多天的航程,表现出他们能够评判大千世界的一切事物,既评判人类的所有历史过程,又评判各种政治制度的成败得失,他们似乎已经不必探索未知了,历史规模和人类方向全已经胸有成竹。其实据罗素观察,他们的日子过得不好,他们在钻营中打发日子,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精神信仰,因此,是站在气泡上的高瞻远瞩、俯视万物。

  我们的年轻人在评判自己所不熟悉的宗教世界时,请想想罗素的目光。

  此外,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文明禁忌:当代国际社会的文明公约,是任何人绝不可以贬低他人正常的宗教信仰。公开贬低他人的宗教信仰,是反人权、反人类的重大事件。现在我们在网上的很多议论,已频频地踩踏了这条底线。这是连重刑犯、黑社会都不敢踩踏的,而我们的文化人都浑然不知。

  我不认识陈晓旭,但我劝她对这些议论不要生气,而应更明白自己引渡他们走出苦海的责任。所有伟大的宗教要引渡、要拯救的人,并不是一般的“愚民”,而是那批自以为懂得很多,天天在发表议论的“愚昧制造者”。

  但我坚信,中国现在这种以金钱为信仰、以物欲为信仰、以成功为信仰、以地位为信仰、以权术为信仰的时代终究会过去。高尚的宗教精神(不管是什么宗教),终究会取得应有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3|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9-23 23:44 , Processed in 0.074790 second(s), 2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