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1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轉貼] 家教中的不良“心理效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2-19 09:5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轉貼] 家教中的不良“心理效應”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聽牧師布道,最初很受感動,準備掏出兜裏所有的錢捐款。過了十分鐘,牧師還在滔滔不絕,馬克·吐溫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點點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在那兒悲天憫人,嘮叨不休,他決定一個錢也不捐了。這個真實的故事,充分展示了心理學上那個“超限效應”的論斷。一個人被反復刺激得過多、過重、過久,會產生反應疲勞。祥林嫂逢人便說“我真傻”,最後沒人再理會她,也是這種“超限效應”的明證。在教育孩子上,老是絮絮叨叨、喋喋不休是一種大忌,那會在孩子頭腦中產生保護性反應———拒絕接受。你不厭其煩,他卻早已不勝其煩,效果便可想而知。聰明的家長總是點到為止,絕不嘮叨。

    第二種是“禁果效應”。希臘神話中那個叫潘多拉的小姑娘,從宙斯那兒得到一個神秘的小匣子,宙斯叮囑她千萬別把匣子打開,否則會引起災禍。宙斯越是如此強調,小姑娘的好奇心和冒險心理越強烈。她終於打開了匣子,果然,各種災難比如瘟疫、疾病、戰爭、陰謀……等等都從小匣子裏飛出來,從此世無寧日。

    在家庭教育中,不少家長對孩子有種種禁止,比如不準讀什麼書、交什麼友以及早戀、上網等等,極易產生“禁果效應”,往往禁止得越兇,打破禁止的意願便越厲害,結果是適得其反。

    第三種則是“手錶效應”。一個人接受了一位朋友送的表,戴在腕上看時間;另一朋友又送了他一隻表,於是兩隻表都戴在腕上。這時問題來了,兩隻表的走時是不相同的,擁有兩隻表的這個人反而弄不清該看哪只表才準確無誤了。對孩子而言,這表明了家長施教不能採取兩種不同的方法,那會叫孩子左右為難,無所適從。不少家庭的父母間,或祖父母與父母間,對同一孩子的要求並不一致甚至相反,這只能造成孩子思維混亂,行為怪異,甚至看人說話,形成雙重性格。家長必須用“同一個聲音”說話,事先要加強彼此溝通,對孩子統一要求,孩子才能向設置的惟一目標去努力。

    家教不僅是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家長懂得一點心理學藝術,教育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袁永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2-19 18:51:5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这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我也遭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爷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敢恭维,但明知道他的方法不对,我们做父母的又不能说服固执的爷爷,最可气的是我们做什么事情,说什么,他非得当着孩子的面说这样做不到,那样怎么怎么,所以,经常弄得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被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2-19 20:0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mjuice 的帖子

很有道理。尤其家长的喋喋不休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2-20 07:56:33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后产生了“知易行难效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2-22 14:42:37 | 只看该作者
很有道理,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9|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8:13 , Processed in 0.110544 second(s), 28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