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204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糟粕:《论语》、《三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27 22: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现代社会的文化糟粕:《论语》、《三国》
诗哲魂
最近一个时期,有人不断通过大众文化传播《论语》、《三国》所代表所谓传统精神文化,这可能是一种误导。因为,现代社会一部《论语》能否成为治国平天下经典?已经成为过去时态。一部《三国》能否标志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精髓?更值得人们普遍怀疑?

如果说中国现代社会面临转型需求更多精神文化资源,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太多可以借鉴东西。尤其是,《论语》代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阳谋”;而《三国》代表中国统治心计“阴谋”。它们可能是中国社会最为可恶、最为可怕以及最为残暴精神文化糟粕。尽管它们可能具有一些现代社会可以接受文化精髓的东西在里边;但是,它们在总体文化倾向上所包含对现代文化反动是显而易见的,它们保留着传统社会精神文化糟粕是显而易见的。

我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继续性。而是说,中国古典学术资源中具有现代精神力量与智慧不多。这是因为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专制统治时间过于长久。每一个中国心灵与意识中积淀了太多这样一些关于伦理秩序与阴谋诡计所包含黑暗东西,它们都或多或少的通过日常生活侵淫了到了我们骨髓,侵淫到我们平常的文化精神生活中来。

《论语》、《三国》文化精神糟粕,它们隐藏在我们血液里,隐匿在人们日常生活方式中悄然产生作用;人们已经麻木到很少感知耻辱并熟练掌握应用它们地步。它们影响了我们融入世界文化潮流之中想象力与创造力,《论语》与《三国》所提倡文化精神是与现代性社会文明背道而驰的。

如果这些文化精神糟粕与影响,不能够在当代社会给予清醒清除,我们可能就要被这些千年沉积与历史厚重东西压迫喘不过气;再一次被强迫去接受那些我们心里感到郁闷和厌恶东西;再一次被大众文化欢娱迷惑而心甘情愿接受这些千年阴魂不散的文化糟粕,这实在是一次文化精神复兴时期大倒退。

一个全球市场化经济时代,道德与伦理和文化精神需求将更加开明和解放作为思想与精神资源,我们需要的是更加符合现代化精神文化资源,比如平等、公正、民主、科学、生态、宗教、艺术……恰恰是这两部中国传统典籍,作为当代文化精神吸取与继承最为缺少这些精神民主品质;当它们被大众化心目中传播与被重读,它预兆了传统糟粕文化开始再一次侵入我们现代精神之中。

这一“阴”、一“阳”所代表的文化典籍价值取向,集中表达着我们这个时代对于传统中国文化精神糟粕喜好历史惯性,也表达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浅薄文化继承性。同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矛盾焦虑与饥渴。

中国现代性社会选择中既无法拒绝外来文化精神作为主流形态接受与抵抗姿态,又千百计妄想从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寻找作为可资利用文化资源弱者形象。结果造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重新理解偏离和误读。或许,我们选择了这样两部代表中国“阴”、“阳”精神文化典籍重读与解释,不适当表达了我们关于精神文化上的矛盾与困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中国应该具什么样的现代精神文化品质才能适宜未来世界?

我以为,这种单一的从《论语》、《三国》历史学术典籍中汲取现代文明精神与智慧,是一种历史倒退与失败;因为,任何一种文化典籍的重读与解释,都不是一种简单读经式阅读,而是充满了当代文化精神需求与饥渴在里边。当中国传媒以介绍中国文化为已任极力吹捧时《论语》、《三国》提示出来时代文化精神内涵,实际上,它们最为希望得到结果就是,满足政治统治需求,也满足经济市场化人文关怀需求。但却没有满足一个历史阶段向下一个历史跨越文化精神开端需要。

我们应该保持高度警惕,需要保持冷静头脑分析:究竟这两部典籍能够给中国未来现代转型社会带来什么样精神文化资源呢?这可能是我们在宣传这一古典精神文化典籍中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

这些在中国文化历史上仅仅当作学术研究的典籍,被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利用太多思想与精神,几乎毁灭了中国人性格与信念的丑陋文化;它不过是回光返照泛滥人治哲学与腐朽伦理规则而已。让我们随意翻阅中国历史的任何一个统治历史阶段来看,《论语》、《三国》所包含精神文化都是中国政治最为黑暗篇章。

它对中国历史文化创造带来极大扭曲,同时也给无数代百姓带来极大伤害。如今继续让他们作为复活中国文化传统,作为复兴民族精神的灵魂,重新成为治理国家与统治人民文化精神资源,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耻辱的文化事件。

实际情况是,这一“阴”、一“阳”文化典籍大众传播,再次引起中国文化界和学术界对于它们重读热情,不过标志着一种中国传统文化在衰落的挣扎中正在经历传统文化糟粕在现代形态没落过气时态真实表达。

也许,我们更多的应该反省《论语》、《三国》它们所代表时代精神早已经过时与消亡了。在今天中国社会转型时代,我们要寻找为什么仍会受到普及与大众化解释历史根据在哪里?为什么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还会热衷于对传统封建文化如此崇拜?说明我们在现代性过程中还缺少最为基本精神文化觉醒。

从近代“五四”开始打倒孔家店,我们就开始了糟粕文化清理工作,可是这种工作好像愈来愈返回来了,这是历史最为奇怪文化现象。检讨起来,这可能恰恰反映我们的传媒丧失了批判性目光,丧失了对其糟粕文化判断能力。把《论语》、《三国》作为精神文化先进性来宣传,这可能是最为要命现代性迟钝;也是最为危险的政治舆论信号。它们可能是代表中国现代社会最为有害文化与精神,可我们的媒体还未能清醒辨别出它们作为历史效果最终消失;它们被现代社会精神文化所取代历史悲剧命运早已发生。(2007年1月27日星期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skyye + 5 + 5 太长了
云起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29 14:39:20 | 只看该作者
去芜存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kyye + 5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7-1-29 14:45:35 | 只看该作者
物极必反,大智若愚,地球的终点就是起点,糟粕到极点越看越精华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skyye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31 11:18:55 | 只看该作者
我对论语,三国,了解不深,不能去评判楼主观点之正确与否!
不过对于用简单的方式去否定历史文化,我尚不能苟同。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种感觉,当说什么好的时候,大家一起上!当说什么不好的时候,恨不得剥皮抽筋!爱之欲其死,恶之欲其生!往往是比较容易走极端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我们现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
我认为,论语,三国,有其历史局限,也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地方。可并不代表,它就一无是处。
辨证的观点来看待,是比较符合历史发展之规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是我们的准则。
想想国外的一些历史人物,一些思想家,哲学家等,他们的思想对于现在来也可能过时了,可他们的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2-1 18:09:05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的焚书坑儒要打倒<论语>不是一次两次.他的生命力是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消失的.关键在于他是否能释诠宇宙人生的运行规律,是长远还是鼠目寸光,是否实用.我个人,除了经典古代哲学,没有看得上的现代文化.包括太多西方哲学,都是不够彻底全面究竟的.当然不否认他们也有的经典文化的存在.
要批判一种文化,首先要站得比他高,看比他全面,并且要了解他的精髓主旨,然后才有资格批判.毛泽东的造反思想影响了现代中国人,人人想做造反批判梦.忘记了自己首先必须要奠定比批判对象高的基础.否则就没有正确.
孔子是个眼界高远,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他不是我们这种凡人.他的境界用凡人的思想无法理解.他的理论灵活用在现代社会教育可以治国治家平天下,从开始根本上杜绝问题的出现和存在.
世界没有无用的东西,关键看用的人会不会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2-1 19:14:34 | 只看该作者
--世界没有无用的东西,关键看用的人会不会用.

我很赞同

好久不见无有妹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我好喜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64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23:26 , Processed in 0.083162 second(s), 3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