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624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学探讨] 小学推行国学经典教育 家长称孩子变得更懂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9 14:26: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推行国学经典教育 家长称孩子变得更懂事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01/0112_17_62586.shtml

记者朱彦实习生董茜/文郑宇/图

核心提示:
一所小学祭出“国学”大旗,旨在弥补现行道德教育缺失。

国学真伪暂且不论,让小学生们背诵国学经典,不求甚解,能否真的达到预期目的?两套迥乎不同的教育体系如何求得共生共容?当国学渗透到孩子们的血脉之中,那些逐渐消失的文化印记能否再次唤起记忆?

小学生读《大学》

1月9日中午12点50分,江北培新小学,书声琅琅。

“娃娃们又在念经了。”校门口摆烟摊的大娘笑着说。

他们的校长张光琼很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说法。张告诉记者,这是学校已推行了近4个月的“经典诵读”活动。从去年9月开始,该小学的学生要按年级不同,分别背诵传统文学中的经典篇目。一二年级背诵《弟子规》,三四年级背诵《三字经》,五六年级背诵《大学》。

在培新小学,每天中午12点50分开始,是20分钟的经典诵读课,学生们要在教室里背诵古典经书,已成定规。

在学生们手捧的读本上,《大学》、《孟子》的内容,用大三号字印刷,每个字上标注着拼音。

坐在最后排的女生颜丹妮背得格外认真。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手持读本。她的语文老师别凌琳告诉记者,丹妮能一字不拉地背完整部《大学》,完成这些,她花了两周时间。

下午1点整,诵读课进入相互抽查的环节。学生们三三两两聚集起来,分成小组,互相检查背诵情况。

六年级二班一共有38名学生,虽然学生们的记忆力有强有弱,但几个月下来,学生们至少都能大段背诵《大学》。

反对者在转变

去年9月,张光琼调任培新小学校长之后,推行了这项教学“新政”。

“我觉得这些经典古籍很值得一读。”张光琼说,“它能弥补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里的缺失,比如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艺术。这对我的一生都有帮助。”

因此,张光琼准备在培新小学开始这场活动,并为它制定了一条看上去很漂亮的口号:“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她刚把“经典诵读”的计划拿出来,马上遭到了质疑,大部分老师都不同意。很多人认为,现在全社会都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盯着学校的优生率,拿出时间去背这些与考试无关的东西,“有什么用”?

有些老师把张光琼的计划斥之为“复古”、“念经”。

但是两周后老师们发现,学生们在很短时间内扩大了识字量,现行语文教材里的生字,他们能够马上记住。并且,在背诵拗口的古文后,学生们的记忆力大有提升,背诵语文课本里的课文也显得非常轻松。

“我刚讲完一篇新课文,有的孩子就能大致背诵了。速度慢的学生,再读上几遍,也能背下来。”一名语文老师说。

反对声日渐减少。张光琼还请来了西南大学的教授专门培训老师。

张光琼更想不到的是,中央电视台这时也帮了她的忙。去年国庆开始,北师大教授于丹做客央视10频道《百家讲坛》,推出了讲《论语》的系列节目。于丹结合当今社会现状,以浅显的语言,讲述《论语》中的处世之道,深得观众好评。

这让许多先前持怀疑态度的老师转变了看法。因为《大学》和《论语》类似,也包含了古代先哲对人生的思考。

语文老师别凌琳说,从这以后,许多以前质疑经典诵读的老师,都换了一种思维。“到现在,老师们都觉得,这些经典诵读活动是有用的。就算从应试出发,这也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增加他们的识字量。”

在培新小学,学生家长很少对此提出质疑。在别凌琳的班级,有七八位家长,得知孩子背诵成绩不够理想后,还在家里给孩子开小灶,监督孩子背书。

进入1月,面对马上就要开始的期末考试,很多孩子不得不放下了手中的《大学》。

好读书不求甚解?

背诵古文的学生们对于文意并不完全理解,老师也不做要求。只在背诵一个新篇目前,老师会告诉学生,这个篇目大致讲的是什么道理。

尽管能够全文背诵,并且能批评记者“桃之夭夭,其叶蓁蓁”的“蓁”字该读zhen而不是qin,但颜丹妮并不能完全理解《大学》中的每一句话。她觉得,《大学》说明的道理,是要做大事,必须先做好小事。

“孩子们理解不透,是正常的。”张光琼告诉记者,她更看重的是经典诵读活动对孩子一生的影响。

有教育学家提出,孩子在13岁前,记忆力惊人。之后,记忆力逐渐减退,理解力开始加强。张光琼认为,小学阶段应该更加重视背诵,尽管孩子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背下来是第一步,理解的事,可以放到今后。

她曾听说,物理学泰斗杨振宁先生,曾在初中时抽出两个暑假,背诵了5万余字的《孟子》。但当时杨振宁并不能完全理解。数年后,杨振宁很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慨:“每过十年,我对《孟子》都会有新的理解。”

张光琼觉得,读经典就像喝牛奶:“很多家长强制孩子喝牛奶,孩子不理解,家长如果对孩子解释说,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孩子是听不懂的。可没有家长会等到孩子长大了,能理解了,才要求孩子喝牛奶吧。”

在张光琼的提议下,去年9月入学的新生,培新小学为每个人都建立了长期观察档案。张光琼的想法是,通过跟踪这些孩子直到成人的经历,检测经典诵读活动的实际效果。

目前,这些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经典蒙学读物《弟子规》。

能够全文背诵《大学》的颜丹妮,下一步目标是背诵《论语》。

“《论语》很不错呢,是孔子写的。”颜丹妮一脸憧憬,但她还不知道《论语》并非孔子所著,那是一部“孔子语录”。

“你知道孔子是谁吗?”记者问。

“我知道,他和别老师一样,是个老师。”颜丹妮回答。

孩子的天性

张光琼认为,传统国学对学生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让孩子能“静心”。尽管推行经典诵读已经近4个月,但张光琼承认,孩子天性中,调皮捣蛋的毛病是无法根除的。

午饭后的休息时间,一个小男孩儿来到操场边的一棵树下,手里攥着一根小木条,口中念念有词,摆出咸蛋超人的架势,飞身扑向低矮的树枝,奋力劈落几片树叶。

“孩子在天性驱使下,有很多行为是成年人不喜欢的,有的行为在成年人看来,甚至带有破坏性。但我们不能单纯抹杀孩子的天性。这样会损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张光琼说,“我觉得,只要孩子根基是善良的,即使做出了成年人眼中的出格行为,也不用担心。这是今后可以修正的。”

她感觉,学校推行的经典诵读和封建时代的私塾教育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所学的内容都一样。

要想让孩子背诵这些文意艰深的文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培新小学想了很多办法。

在校长办公室,记者见到了一叠制作精美的考级证书。如果学生能够完成规定篇目的背诵,并能领会大致含义,就会得到一份证书。张光琼说,这是为了激励孩子。

去年底,学校组织了一次集中考级,大部分孩子通过测试,拿到了证书。对于没拿到证书的孩子,张光琼表示,只要背熟了,就可以申请再次测试。

去年12月31日,学校组织了经典书虫PK赛,参赛的小选手们站在操场主席台上,按年级不同,分别背诵经典篇目,背得最熟的,能够得到学校奖励。

道德教育缺失

在采访中,很多老师告诉记者,4个月来,学生们的进步很快。尤其是背诵《弟子规》、《三字经》的年级。

张光琼告诉记者,在低年级中推行的《弟子规》,对孩子的行为有很强的指导性:“《弟子规》琅琅上口,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它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言行要得体,要讲信用。”

张光琼认为,用《弟子规》来教导孩子,优点很明显:“整部《弟子规》,文字浅显易懂,都是具体的行为规范。比如开头,‘父母呼,应勿缓’,这是告诉孩子,父母叫我们的时候,要马上回应。”

她觉得,现行的德育教育读本,更倾向于站在一个设定好的高度,给孩子灌输一些大道理。但对孩子来说,这样做的效果远远比不上教导孩子具体的行为规范。“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弱。光讲尊重父母、热爱人民,他不会有明确的概念。但你告诉他,父母叫你时要赶快回应,出门时要给家人打招呼,孩子很快就能掌握。等到有一定理解力了,他会知道,这就是尊重父母。”

另一位老师说得更加尖锐:“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我们都喜欢把孩子的行为联系到相对应的大道理上。久而久之,孩子也会沾染上这种大而空的毛病。”

校方介绍,这几个月来,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与入学前有了很大区别,比以前更懂事。以前,在做了错事,受到父母批评时,很多孩子总有打断父母说话,大声为自己辩解的习惯,而现在他们学会了先听父母说完,再发表不同的看法。

别凌琳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有个叫叶强的小男孩儿,家住观音桥附近,以前放学回家,他总喜欢拿支笔,在建筑工地外的围墙上乱涂乱画。最近两个月来,叶强改正了错误。

“为什么改正了呢?”记者问叶强。

“因为《大学》里面说……”叶强眨巴着眼睛,努力地想从《大学》里找到一两句名言,以证明自己的转变与学习《大学》有关,但最后没有成功,只好吐了吐舌头,笑了。

(时代信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mayavati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19 20:41:3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23:10: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yavati 于 2007-1-19 20:41 发表
因为一个校长,一个学校的孩子都有福气了。

谢谢您的转贴,我把此文转贴到王财贵老师的全球读经教育交流网去了。


不用谢,为了孩子,转贴得很开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22 11:5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闲云流水 的帖子

这位校长很有远见着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22 13:00:31 | 只看该作者
“江北培新小学”的孩子们真有福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25 13:22:28 | 只看该作者
这些孩子真福气啊,碰到一位有元件的校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25 15:15:14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报道也写的不错呢,结尾很有意味,也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3-21 15:15: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收藏了谢谢,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3-23 09:32:03 | 只看该作者
读国学经典还可以让植物人醒过来,可以治好精神病。老神奇了。大家快读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金币 +10 收起 理由
石榴木 + 10 + 10 哈哈,欢迎您来到国学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3-23 10:11:55 | 只看该作者
“《论语》很不错呢,是孔子写的。”颜丹妮一脸憧憬,但她还不知道《论语》并非孔子所著,那是一部“孔子语录”。

有点喜忧参半呢,呵呵,能认识到论语的局限性,能开展多样性读经,能讲究简单性,能够结合生活,结合家庭,结合学校,真好。
没有大量,没有“老实”,没有闭门,没有反对学校,家庭的生活。有些智慧。

为孩子们祝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88|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4 23:05 , Processed in 0.293270 second(s), 3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