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其自然”与“顺其自然”
——都江堰的启示
前不久,我参观了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四川的都江堰。
奔腾不息的岷江水,一泻千里,涌出山口,流速骤减,常泛滥成灾。自然给人类造福,自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以尊重自然为前提,任其自然,必有灾难降临。于是,人们在灾难中领悟到,自然不是任其自然,必须发挥人的能动性,去顺其自然,去改造自然
就在岷江的出山口,距今约2250年的秦昭王时期,秦国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坝,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飞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宝瓶口控制进水流量,因口的形状如瓶颈故称宝瓶口。内江水经过宝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农田。从玉垒山截断的山丘被称为“离堆”。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我国水利工程——都江堰。
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称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四川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人民受益不浅。
李冰父子,没有任其自然,也不是不尊重自然,他们率领人们建成的都江堰,顺其自然改造自然的典范。现代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技术上的高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完全是利用自然而建立的回旋流的理论的运用。
由此,都江堰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启示。人的发展也有其自然规律。教育既然有其发展规律,就应该按规律教育人。这个没有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在认识上进入了教育的误区。好多人,特别是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需多管,随自然发展。这种教育思想其实就是任其发展,势必造成孩子到时“泛滥成灾”。教育和兴修水利一样,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遵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孩子健全的成长,这就是“顺其自然”。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