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儿童 教育 英语
查看: 314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21世纪教育应该教什么--两位教育学家的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3 17:4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的教育应该教什么
作者: 汪丁丁 |    【内容提要】家长最了解孩子,从生下来,根据他的生存体验为他设计教案,编写教材,然后通过美国教育部的考核标准,这是非常昂贵的教育方式,但它肯定是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汪丁丁信孚问答录
      
       对话双方:
        信力建(“信”,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
        汪丁丁(“汪”,著名学者)
        时间地点:2005年3月广州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走向,谁都没资格办教育。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看不清未来。”

        信: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是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东西两茫茫。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汪:从现实来讲,我们这样的学校最适合的就是杜威的教育哲学,就是教给学生发展、实用、技能。但是最后、最高级的,最柏拉图式的教育哲学,就是所谓经典主义,读经典,读大著作,个性化教育。有很多现代教育家,都提倡“家庭学校”。家长最了解孩子,从生下来,根据他的生存体验为他设计教案,编写教材,然后通过美国教育部的考核标准,这是非常昂贵的教育方式,但它肯定是最适合的教育方式。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走向,谁都没资格办教育。我很相信这点,中国这个迅速转型的社会,谁都不知道未来孩子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凭什么把今天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未来万一都是单亲家庭,同性恋,都不结婚呢?那时你的教育是什么?你还教给他传统的价值观念吗?有隔膜。我们有什么资格教他们合适的生存方式?在这一点我是很悲观。我觉得你们各位都有勇气。我妻子也有勇气,敢教孩子,我不敢。我和孩子非常平等,我们俩就打游戏机,其他事我不管。没法教,每一个议题出来,我都给找出十个理由这边的,十个理由那边的,它都对。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看不清未来。

        “学西方是一段异化过程,会学得很不舒服。”
      
        汪:我和盛洪在1993年有个对话。盛洪突然问出一个问题,他说丁丁啊,这要是孔夫子碰上尼采,尼采就是一流氓,手里拿一把刀,一刀捅死你了。这世上要都是孔夫子,有一个尼采就称霸天下,因为打不过人家。这是启蒙和救亡的关系。还归结到李泽厚的概括:你想启蒙,想把他培养成为孔子式的思想家或找到个人实现的教育路线,他没法生存。你要想教他生存技能,境界又上不去。
      
        美国的家长有两种看法,演员阿诺德认为他的孩子要让他吃苦,斯巴达式的,不给1分钱,这是一种理念,否则很容易宠坏。还有一种就是迈克尔·杰克逊,生下来就含着金钥匙,不能经任何风雨。这两个极端都有道理。一个苦孩子,出身极贫困,在中国社会一层层地爬上来,得“杀”多少人啊!从农村到北大,然后成为名教授,而性格不扭曲,这概率极小。而性格要想不扭曲,童年必须幸福;但童年幸福的人意志薄弱。你说你怎么教这个孩子,我就不敢教。
      
        信:假如我们要培养绅士,他遇上了蒙古人、清朝人,就要举手投降了。中国到了近代和现代,虽然自己是野蛮的,但它觉得发达国家更野蛮,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或者你再阐述一下怎样辩证看待启蒙和救亡?
   
        汪:确实我想不清楚。如果我们说迎头赶上,现在西方都向东方学习了,于是我们可以放弃工业化的那一段知识过程,放弃自由民主的西方社会过程。因为你把科学落实到技术上,就是工业化;把科学的知识观和伦理观落实到政治生活中间,就是民主,它是一对概念。你说完全放弃这段,我们民族还没有生存能力。另一种救治的方式,是我们希望西方不来打我们,我不敢做这种幻想。
   
        但要,学西方是一段异化过程,会学得很不舒服。洋务运动在器物层面学习,严复已经发现了器物层面不管用,这个运动经过“五四”到现在已经完事了,后果看得很明显,不可能全盘西化。西方文化不是中国文化要走的方向,可是中国要想生存要学西方的器物,就得有西方的效率,能生产出这样的优质器物,要不还是打不过人家。鲁迅说中国是一个大染缸,再好的西方东西拿到中国来就变了,为什么?因为你没那文化。

“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批判性思想的能力。孩子从老师那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
   
        信:我们老师可以想想现在我们的教育目的或者取向。我们是按东方“仁义礼智信”的目标培养出有道德的人,还是培养出符合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打败别人生存的人?哪一种价值比较合适呢?
   
         汪:中国社会现在非常要命,它面临三种转型:经济的转型、政治的转型和文化的转型。对应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要不要学西方等等。这是从鸦片战争被西方打了后我们自然的反应过程,最深的就是文化转型,大概需要几百年时间。所以我真的没办法看得清未来是什么样,也就无法判断家庭的这种自然主义教育观,是让孩子模仿他们的父母这样更好一点,还是按照我们现在设想的价值观。
   
        但是在稳态社会里,比如说西方,中产阶级的孩子已经很熟悉他们未来的生活方式,这时家长教的就是这孩子将来需要的。所以自然主义教育是可以的。按照西方美国教育部发布的资料,0岁~7岁的小孩子在家父母的影响最大,它是所谓的模仿阶段。但到了能交朋友的年龄,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远远超过孩子家长的影响,也远远超过我们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这是西方社会的情况。朋友之间价值观的影响起很大作用,这是美国社会的特点。
   
        信: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到底教孩子什么,是教他做道德君子,还是做强盗,还是两者都不做,告诉他更多的生存方法和价值观,让他自己去选择?
   
         汪:你的问题特别重要。2000年加德纳在日本东京有一次演讲,关于多智能的。他演说题的目就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我们应该教什么”。加德纳在演说当中提出,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批判性思想的能力。孩子从老师那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这样,他将来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里生存不是很大的问题了。这是个原则,我相信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人是在这儿讨论也会赞同这原则,关键从经济学角度,什么价格才能落实这个。

        “所有的锁都肯定有一把钥匙能开。好的老师肯定都知道。”
   
        信:在与你的接触当中,我深感你的知识非常丰富,你是怎么学习的?
   
         汪:这个问题别人也问过。很多学生都说我们和汪老师怎么越读书差距越大?你想我每天早晨起来看几个小时书,到8点他们起来的时候,我已经结束了几十本刊物最新文献的综述与阅览,在网上。所以张维迎说过一句很精致的话,你不能都去学他那个方式,因为很昂贵,衣食不愁才行。
   
        信:你能不能讲一些最基础的学习方法?
   
        汪:这也很麻烦。西方社会的学术训练,它是强迫你每句话都要有典故。博士论文有几百篇文献,上千篇是常见的事,很好的博士论文通常正文的篇幅比索引少很多。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之后,就很自然的脑袋里背的都是谁、哪年的、什么刊物,连第几卷、什么页码都要知道,这是一个学术的说服力。这就是毛主席说的那个开中药房的,拉出来全是各色中药,但是对学术建设有好处还是坏处我也不清楚。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学的学术重建里,我和樊纲讨论过,现在用盛洪的话来说基本上就是掉西方人的套里了,每个人都满脑子文献,具体政策问题提不出来,提出来都不对。那也有问题。
。。。。。。。。。

评分

参与人数 4威望 +27 金币 +27 收起 理由
独孤求败 + 2 + 2 学习理论
jerryhao + 5 + 5 少见呢
skyye + 10 + 10
hq1966 + 10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07-1-13 17:48:11 | 只看该作者
云妹妹开始学习教育理论了

偶沙发支持一下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云起 + 5 + 5 好爱你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3 17:52: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深蓝浅蓝 于 2007-1-13 17:48 发表
云妹妹开始学习教育理论了

偶沙发支持一下哈

总得干点正事撒
周一到周五扯淡
周末理论学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jerryhao + 5 + 5 还有兼职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7-1-13 18:30:1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类未来的走向,谁都没资格办教育。所以我觉得教育是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因为你看不清未来。”

  教育家不是玄学家,不是预言家。
  
  

  
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是思考力的教育,批判性思想的能力。孩子从老师那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如何思考的技能。

  孩子不学知识,让脑子空转?


[ 本帖最后由 hq1966 于 2007-1-13 20:5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 金币 +7 收起 理由
深蓝浅蓝 + 2 + 2 我好喜欢。。。
云起 + 5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7-1-13 18:40:55 | 只看该作者
木看内容,先问:教育是家长的事情还是社会的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问题好,都有责任吧,还有他自己的责任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07-1-13 20:31:52 |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家伙很有趣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07-1-13 20:48:28 | 只看该作者
文中谈到的确实值得思考,希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教育的盲目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07-1-14 05:35:53 | 只看该作者
也觉得很有意思。google一下 汪丁丁,著名经济学家,浙江大学跨学科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以来倡导“个体生命的自由”。还有那位信先生,看看他们的博客,查查这篇对话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谈的。........哪句话对我瞒有触动的......这就是我的思考方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 5 谢谢你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07-1-14 12:35:30 | 只看该作者
jerryhao   2007-1-13 20:30   威望   +5   少见呢

---呵呵,其实我一直很喜欢理论学习,不过很怕写,总觉得回到毕业论文的时候,很痛苦。转贴又不大喜欢。周末忙点,明天再和大家认真讨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07-1-14 12:42:19 | 只看该作者
空谈误国, 还是要摸石头哥哥过河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5 收起 理由
行至水穷处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34|

小黑屋|手机版|新儿教资料网-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 闽ICP备19010693号-1|广告自助中心  

闽公网安备 35052502000123号

GMT+8, 2025-5-6 09:00 , Processed in 0.146809 second(s), 40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etjy.com!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