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 | 情感成长的标志 |
刚出生 | ·直接通过孩子的面部表情来交流情感。
·基于生理状况的哭和笑:我饱了,我饿了,我冷,我累,我想挨着你,我烦。 |
1月 | ·当对他说话时,他会有较警觉的反应。
·开始模仿别人的反应。(这时还基本上属于一种反射性动作) |
2月 | ·当照顾者靠近时,孩子会微笑并用眼神进行交流
·发出基于情绪状况的微笑和哭声:我想挨紧你,我烦。
·以身体反应来调节其情绪状态:过分刺激时就扭头不理。 |
3月 | ·经常因高兴而明显地微笑,尤其是与别人进行无声“交流”时。
·会交替出现活跃与厌倦的情绪状况。 |
4月 | ·开始对家人微笑,并与他们进行浅层次交流。
·感到约束时就开始反抗,在穿衣时焦躁吵闹。 |
5月 | ·对挫折和兴奋做出相应的反应。
·产生有意识的对抗性行为,对其不喜欢吃的事物就拒绝。 |
6月 | ·对照顾者的手势极感兴趣,开始触摸母亲的胳臂。
·能够辨清身边的人,当他们在场时非常高兴。 |
7月 | ·用呀呀的话语来问候他人,并伸出手臂要别人抱起他。
·能把欢快的声音与微笑、恼怒的声音与愁眉苦脸联系起来。 |
8月 | ·谨慎地对待陌生人,常常以咧嘴或皱眉来表示其不安。 |
9月 | ·寻求与父母的情感联络,做出手势表示要坐在母亲的膝盖上或扭着身子偎依在父亲身旁。
·向身边亲近的人寻求有声或无声的暗示,以便知道如何对周围环境做出情绪反应。 |
10月 | ·表现出波动较大的情绪变化,偶尔脾气暴躁。 |
11月 | ·除亲近的家人外,越来越喜欢与外人相处。
·对同龄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常常彼此触摸或者相互凝视。 |
12月 | ·关注身边亲近的人,并希望其做出反应。
·在烦躁时只指望少数几个人能给予安慰,在探索中也只指望这几个人提供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