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妈妈在美国。
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好不容易空下来,答应过网友写写教育孩子的一点心得,说实在的,在女儿小的时候根本没有像现在的年轻妈妈那么有远见,只想到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就心满意足了,也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
在女儿的启蒙教育里,我没有教她背唐诗宋词,加减乘除,也谢绝家里老人们帮忙带孩子的要求,女儿一岁就上托儿所,当时国内的托儿条件没有现在那么好,一个班两个老师加一个阿姨管30个孩子,又没有一次性尿布,为了不让孩子尿裤子,不少孩子常常是流着眼泪长时间地被坐在痰盂上,为了不让女儿也受这份罪,不送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就是教会她,从10个月开始到12个月,在家训练了两个月,结果第一天去接孩子老师就当众宣布,女儿是唯一不用带备用裤子的孩子。就这么个“能力”,给她带来了很多好处,最主要的是给她带来了自由,她不会在玩得最尽心时被拉去坐痰盂,从此她的自信心大增,在托儿所里啥事都走在前,所以我想,在幼儿时期,在一些生活小事上,花点时间推一推,诸如自己吃饭,穿衣等等,让孩子一开始就在能力上比同龄人稍稍超前一点,也就是帮孩子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以后做事就不会胆怯,成功率也会高些, (我只举个例子而已,美国daycare老师不会让孩子坐痰盂吧)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
女儿上小学时,第一个问题是选校,私校是根本不考虑的,因为奖学金只够解决全家的温饱问题,公校的选择,我们是这样的,在我们准备要住的范围内,找个比较好的小学,但也仅仅是比较好而已,从小学到初中她没上过blue ribbon 学校。初中更糟糕,我们工作的小镇只有一所学校,好坏都是它了。
我认为小学期间,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觉性,这非常重要,因为父母不可能永远跟着培读,我不抓她学习成绩(尽管成绩单上B和C 不少),只抓习惯,是因为我相信一旦习惯养好了,就会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绩自然会提高,1,2年级认字不多,她的大部分知识来自于电视(那时internet不如现在发达),3年级开始,可以阅读了,我就只允许她周末看电视,平时每周带她去2次图书馆,借一大堆书让她读,一开始非常困难,她没法静下来读书,变着法儿找借口看电视,这时当妈妈的就要拿出八年抗战的精神,一年抗下来,定会初见成效,三年后,她开始自觉学习了,而且喜欢上了写作,目的达到了,我的抗战也算是胜利结束了。
习惯养好了,她就知道如何self-control, 到了初中,我就开始放,让她学会自学,自学能力也是一个关键点,自学能力强,学习效率就高,(这点在她以后的高中阶段就显出极大的优越性),3年初中,我都让她自己找书或学习资料。同时鼓励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有些是明摆着不会得奖的,只要她想参加,鼓励她去,主要是让她体会啥叫失败,学会handle. 也使她明白要想成功,是要付出努力的,孩子都有好胜心,这次输了,下次还会去争取。
到了高中,除了经济上不能独立外,她已是个很独立的孩子了,由于LG的job transfer 她有幸进了top high school ,因为有了良好的素质和基础,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从9年级最初的选课,到参加标准考试,申请大学都是她自己完成的,所以我也写不出什么了。
上面所写的都是我记忆比较深刻的一些事,有些方面各位妈妈应该比我更有经验,如学琴,学体育,拓宽知识面等。 女儿的琴弹得很糟糕,大概天生不是这块料,学琴5年,我都没注意过她,直到第5年的某一天发现她弹琴基本和她打字一个节奏,和她商量后,赶紧drop,倒是一分钱没花的绘画天天向上,还得了不少奖,她4年级开始学游泳,初中,高中都在校游泳队,没想到不少名校对游泳队都很青睐,是不是因为那名校的大球类都不好哈?今年一新发现:她的snowboarding 滑得非常好。
课外知识是靠长期积累的,除了看书,常带孩子去science center, museum 或旅游也是长知识的好方法。
还是那句话,小学是关键,一定要推,不是为了上名校而推(至少当初我没想那么远),是为了打基础。我记得有个网友说和父母一起出来创业的孩子都比较出色,我信。现在条件优越了,父母也不能太富了孩子,不能要啥给啥,这样会让孩子不思进取,满足于现状,反而害了孩子,这是我的观点,不知对不对哈?平时指出孩子缺点也要positive,直截了当说出做得不对的地方,不要拿别的孩子和你的孩子比,这是孩子最讨厌的,还是要以发展个性为主,真正优秀的孩子不会是一个模式的。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